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林木选育技术基础之二
遗传力和遗传增益22问题种内存在哪些层次的变异?种内多层次变异①地理种群(种源)间变异②种源内林分间变异③林分内个体间变异④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33问题种内存在①地理种群(种源)间变异,如何利用地理种群(种源)间变异?开展种源试验,研究林木地理变异的规律性,对各造林地区确定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种源,并为区划种子或种条的调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44问题种内存在②种源内林分间变异,如何利用种源内林分间变异?选择优良林分,为优树选择做准备;为优良种源区采种的母树林或采条的林分。55问题种内存在③林分内个体间变异,如何利用种源内林分内个体间变异?选择优树,为优良种源区优良林分中采种或采条的的母树。66问题种内存在④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如何利用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变异的枝条可能通过无性繁殖,培养成完整的变异植株,再经鉴定、选择可以培育成新品种。77问题根据是否进行遗传测定分为:表型选择和遗传型选择;根据选择个体谱系是否清楚分为:混合选择和单株选择;根据树种繁殖方式分为: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和配合选择;根据选择性状的多少分为:单性状选择和多性状选择;根据对目标性状是否直接选择分为: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选择方式按不同分类有哪几种?88问题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配合选择的区别?家系选择:依据家系内个体的观察值计算家系平均值,按家系平均值大小进行的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是根据家系内个体表型值距该家系平均表型值的离差选择个体。配合选择:是在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是把各家系平均表型值和所属家系内个体表型值结合起来考虑的选择方法。主要内容一、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二、遗传力及其特点和影响因素三、配合力与育种值四、遗传增益估算方法思考题
1、遗传力是否为固定值?2、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区别?3、如何提高遗传增益?11一、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1、突变:突变是指生物有机体的遗传物质不是由于遗传分离和重组产生的改变,这些改变可以传递给子细胞,甚至传递到下一个世代。2、选择:一个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繁育力是不同的,产生子代个体的数量不等,从而可使群体中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迁移:迁移指群体间基因的流动,个体迁入一个群体,或从一个群体迁出。4、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指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即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取样”而从后代中消失。5、交配系统:指生物有机体通过有性繁殖从一个世代传递到下个世代的模式,即包括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的所有属性。二、遗传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一)、概念
数量性状的表现型值(P)是基因型值(G)和环境(E)共同作用的结果,即:P=G+E
在基因型和环境间没有互作的前提下,一个群体的表型值变量(VP)=基因型值变量(VG)+环境变量(VE
),即VP=VG十VE,或σP²=σG²+σe²基因型值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表型变异模式扩展为:
VP=VA十VNA+VE基因加性效应变量:是指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间累加作用引起的变量;上位变量:是指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变量。后两部分变量统称为非加性遗传变量
(VNA)。显性变量:是指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变量;基因型变量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基因加性效应变量(VA
)、显性变量(VD)和上位变量(VI)。
二、遗传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基因型变量可以用下式表示:
VG=VA+VD+VI
基因型变量占表现型变量的比值,是广义遗传力(H²),包括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两类遗传变量。即于是,表现型变量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VP=VA+VD十VI十VE=VA十VNA十VE二、遗传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基因加性效应变量占表现型变量的比值,是狭义遗传力(h²),即
根据选择差和得到的实际改良效果估算的遗传力,叫现实遗传力()。它是选择响应与选择差之比,即:
=R/S二、遗传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1群体:估算出来的遗传力只适用于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下用于估算遗传力的那个群体。3估算方法:计算不同,所得遗传力估值也不同。2环境:同一类苗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一批生长在温室,另一批生长在大田,在温室内因环境方差小,遗传力会比大田的高。(二)影响遗传力的因素表8809组16年生生长性状遗传力及遗传增益性状遗传方差环境方差表型标准差家系遗传力单株遗传力遗传增益Gf树高1.5132.654.1630.7411.45415.7%胸径3.3346.5339.8670.7181.35220.8%材积3.448E-046.151E-049.599E-040.6421.43741.5%注:遗传增益按40%入选率(I=0.80)计算。(二)影响遗传力的因素表9116组14年生生长性状遗传力及遗传增益性状遗传方差环境方差区组×家系方差表型方差家系遗传力单株遗传力遗传增益Gf树高20020.6912.0460.0432.7800.9510.9940.148胸径20021.4893.5390.0455.0730.9641.1740.237材积20020.0000580.0001240.00000370.00018570.9601.2490.352树高19990.2590.7520.1641.1740.8580.8820.128胸径19990.8861.5270.0532.4660.9661.4370.235材积19990.00000920.00001740.00000060.00002720.9631.3240.467树高19980.3450.7080.0351.0880.9551.5010.165树高19970.3630.6040.3241.2910.8331.1250.204注:遗传增益是按50%入选率(I=0.80)计算的。(二)影响遗传力的因素图
图杉木41个家系2-13年生家系遗传力4林分年龄:年龄不同,控制性状表现的基因会改变,遗传力的估值也有不同。(二)影响遗传力的因素表不同年龄长白落叶松性状的方差分析性状家系均方/自由度误差均方/自由度遗传方差表性方差家系遗传力P值树高4a生0.020/800.014/29300.000160.014160.2980.0206a生0.186/800.111/29300.002020.113020.4030.00015a生2.530/801.180/26740.0401.2200.5260.00015a生胸径5.376/802.616/26740.0812.6970.5060.00015a生形数材积0.00012/800.00006/26740.00000170.0000620.4860.00017a冠幅0.269/800.145/4980.01740.16240.4610.00017a冠径比30.304/8020.143/4981.42321.5660.3350.00517a高径比263.777/80196.619/8455.876202.4950.2550.029(二)影响遗传力的因素1、是一个方差比值,不是固定值;2、遗传力的估算会受供试材料的性质、群体大小、取样方法、估算方法、试验条件等因素影响;3、由遗传力估算出来的改良效果,在应用时是有条件的,估算值在多数情况下只表示相对的大小,不可能是实际的改良效果;4、理论上遗传力值应介于0-1之间:当性状完全受环境条件作用时,遗传力为0;完全受遗传因子控制时,遗传力等于1;由于估算方法不精确,取样不恰当,遗传力可能超出理论估算范围。(三)遗传力的特点22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制种要选择亲本,其目的是产生遗传型最好的子代。配合力就是为实现这个目的而提出。三、配合力与育种值配合力(combinedability)
在一定的交配系统中,一个亲本将其优良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相对能力。23一般配合力(简称GCA
):是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若干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特殊配合力(简称SCA):是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特定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及双亲一般配合力的离差。三、配合力与育种值248株油松间授粉,各交配组合子代在20年生时的树高平均值如表所示。表8株优树交配试验20年生树高生长量/(m)母本父本子代表现(Xi)1234591712141361016121012711201015148141561713子代表现(Xj)11171014总平均(X..)=13三、配合力与育种值25表8株优树树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m)母本父本GCAi1234特殊配合力5-202006003-3-17-12-10183-2-430GCAj-24-31母本父本(Xi)1234591712141361016121012711201015148141561713(Xj)11171014(X..)=13亲本Pi的一般配合力公式:亲本Pj的一般配合力公式:亲本Pij的特殊配合力公式:26一般配合力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引起的。基因的作用可以累计起来,能够固定遗传。而特殊配合力是基因非加性效应,即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由于在有性过程中,基因的分离与重组,非加性效应不能固定遗传,只有当特定的基因组合在一起时才能表现出来。
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三、配合力与育种值27①种子园无性系的选择、杂交育种中亲本与组合的选择,主要根据一般配合力确定。②特殊配合力的利用:无性系选育和无性繁殖;建立特殊组合的杂交种子园。一般配合力、育种值、特殊配合力都是指亲本或组合的特定性状而言的。某个亲本可能具有一般配合力高的材积生长性状,却可能具有一般配合力低的材质性状。所以,对各种性状的配合力应分别估算。三、配合力与育种值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应用28
育种值是选择育种中的重要参数,育种值为一般配合力的两倍。加倍的原因是亲本仅贡献了一半的基因给它的子代,另一半的基因则来自交配群体其他成员。育种值三、配合力与育种值2、配合力与育种值育种值:如果一个个体与从群体中随机抽取的大量个体交配,那么该个体育种值是其子代与群体平均值的平均离差的2倍。四、遗传增益的估算入选亲本的子代平均表现值距被选择亲本群体平均型值间的离差,叫做响应,以符号R表示。响应除以亲本群体的平均表现型值(),所得百分率,叫遗传增益,常用符号△G表示。图性状正态分布与入选个体分布图入选个体数目占选择群体总数的比例,叫入选率,用符号P表示。选择差:入选树木性状的平均值与选择群体的平均值之差,称为选择差,选择差常用S表示。选择差除以亲本群体的标准差,所得比值为选择强度,以i表示。i=S/σp=Z/P四、遗传增益的估算表选择强度(i)与群体大小和入选率四、遗传增益的估算
(一)入选率、选择差和选择强度图入选率、标准差和选择的关系图标准差(单位)选择差(单位)入选率(%)选择强度ABC2211.62.81.45020200.81.41.4表入选率、标准差和选择的关系四、遗传增益的估算(二)选择响应与选择差四、遗传增益的估算图选择差相同,遗传力不同情况下,预期子代频率分布图四、遗传增益的估算R=h2S
以i=S/σp
代入上式增益的大小与遗传力的平方根、选择强度和选择性状的变异系数的乘积有关。这三个因素的值愈大,改良效果愈好。1.减少环境差异,提高遗传力;2.降低入选率,加大选择差;3.扩大选择面,增加变异幅度。(四)提高遗传增益的方法四、遗传增益的估算表选择差与株数间的关系入选率越低,即被选原始群体数对入选个体的比值越大,则选择差越大。如比值增加10倍,即由4株增加到42株,选择差提高1倍,由1个单位增加到2个单位。为达到3个标准差,则要再增加17倍即从739株选择1株,为达到4个标准差,则要再增加42倍。四、遗传增益的估算参考文献盛志廉,陈瑶生.数量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乔纳森.W.赖特,郭锡昌译.森林遗传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B.J.佐贝尔等著[美],王章荣陈天华等译.实用林木改良.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383、计算。杨树杂交试验(3株母本和3株父本杂交),各交配组合子代在3年生时的树高平均值如表所示。试计算父本A、B、C和母本D、E、F的一般配合力及各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6株杨树交配试验3年生树高生长量/(m)母本父本子代表现(Xi)ABCD366E543F729子代表现(Xj)总平均(X..)=问题39表8株优树树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m)母本父本GCAiABCDEFGCAj母本父本(Xi)ABCD3665E5434F7296(Xj)546(X..)=5亲本Pi的一般配合力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高端女装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分析
- 小学美术7 折折剪剪教案配套
- 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质量教育培训资料
- 小学英语沪教牛津版(六三制一起)四年级下册Module 3 My colourful lifeUnit7 My day教学设计及反思
-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案配套
- 2025至2030年中国交流式消磁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TPR拉力绳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90°长弯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2031年中国竹鼠养殖及深加工行业投资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2(新高考Ⅱ卷专用)(解析版)
- CNAS-CC160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
-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第五单元检测题附答案(各一套)
- 线束培训计划方案模板
- 2025年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GB/T 20717-2024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15芯)24 V15芯型
-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部门及岗位职责
- 《油井参数远程监控》课件
- 中国百日咳诊疗与预防指南(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