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绿色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方案_第1页
造纸行业绿色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方案_第2页
造纸行业绿色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方案_第3页
造纸行业绿色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方案_第4页
造纸行业绿色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纸行业绿色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方案TOC\o"1-2"\h\u32088第一章绿色环保理念在造纸行业的应用 3280461.1绿色环保的定义与意义 3153531.1.1绿色环保的定义 310901.1.2绿色环保的意义 378651.2造纸行业绿色环保现状分析 429631.2.1造纸行业环境问题 435071.2.2造纸行业绿色环保政策及措施 4299451.3绿色环保理念在造纸行业的实施策略 4243591.3.1完善绿色环保制度 4178711.3.2提高环保意识 4211691.3.3创新绿色技术 561851.3.4加强国际合作 5141731.3.5建立绿色供应链 512062第二章造纸原材料的选择与优化 569592.1原材料选择的原则 588762.1.1生态环保原则 561692.1.2资源可持续原则 518802.1.3经济效益原则 5126612.1.4技术可行性原则 5225882.2优化原材料供应链 537102.2.1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 5241022.2.2提高原材料采购效率 53462.2.3增强原材料质量监控 6258312.2.4优化原材料储存和运输 619742.3原材料循环利用途径 6225482.3.1废纸回收再利用 664072.3.2废渣、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6273252.3.3原材料替代与技术创新 6306852.3.4建立原材料循环利用体系 618919第三章生产过程的绿色环保改造 699813.1生产工艺的优化 660923.2生产设备的绿色改造 7266503.3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治理 77728第四章节能减排措施在造纸行业的应用 764904.1节能技术的应用 8226064.1.1能源审计与优化 8123034.1.2蒸煮工段的节能技术 8146254.1.3洗浆工段的节能技术 8169834.2减排措施的实施 8310084.2.1减少废水排放 8241804.2.2减少废气排放 8201284.2.3减少固废排放 897504.3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估 8200864.3.1节能减排指标体系 853744.3.2节能减排评估方法 9242184.3.3节能减排评估实例 921915第五章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 9130065.1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 9234305.2污水回收利用途径 9193545.3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与维护 1031512第六章废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0292186.1废渣处理方法 10118796.1.1物理处理方法 10162826.1.2化学处理方法 10315976.1.3生物处理方法 10300506.2废渣资源化利用途径 11194966.2.1建筑材料 11212736.2.2农业利用 11207196.2.3能源回收 11169296.2.4金属回收 1116276.3废渣处理与利用设施的管理 11108616.3.1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 118726.3.2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 1188476.3.3人员培训与安全管理 1165966.3.4政策法规与技术支持 1132091第七章绿色包装材料的应用 12249287.1绿色包装材料的特点 1224717.1.1环保性 12209267.1.2资源循环利用性 12155897.1.3安全性 12242197.1.4功能性 1219617.2绿色包装材料在造纸行业的应用 12314517.2.1纸质包装材料 12192997.2.2生物降解型包装材料 12153317.2.3再生资源型包装材料 12252917.3绿色包装材料的推广与普及 12268277.3.1政策引导 12314457.3.2企业自律 12235607.3.3消费者教育 13102837.3.4市场监管 134991第八章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3177848.1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13271728.2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3186978.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 143981第九章绿色环保政策与法规 14298479.1绿色环保政策概述 14136039.1.1政策背景 1461959.1.2政策目标 14260719.1.3政策内容 14106609.2造纸行业环保法规解读 15257319.2.1环保法规体系 15152969.2.2环保法规内容 1536889.3绿色环保政策与法规的执行与监督 15321359.3.1政策执行 15272259.3.2监督机制 1526369第十章造纸行业绿色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实施策略 16476610.1绿色发展战略的制定 161080610.1.1战略目标的确立 162216510.1.2战略规划的制定 162885310.1.3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16679810.2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 162931810.2.1资源分类与回收 162855010.2.2生产过程优化 16652410.2.3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 162704410.3企业绿色管理与培训 171542510.3.1绿色管理体系建设 171321710.3.2员工绿色培训 17577510.3.3激励机制建立 17372210.4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 17421610.4.1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171036610.4.2公众参与与沟通 171348510.4.3政产学研合作 17第一章绿色环保理念在造纸行业的应用1.1绿色环保的定义与意义1.1.1绿色环保的定义绿色环保是指在人类生产、生活和消费活动中,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采取有效措施,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念。绿色环保涉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能源利用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1.1.2绿色环保的意义绿色环保对于造纸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环境污染:绿色环保理念的实施有助于降低造纸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绿色环保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助于提高造纸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实施绿色环保策略,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4)促进产业升级:绿色环保理念推动造纸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1.2造纸行业绿色环保现状分析1.2.1造纸行业环境问题目前造纸行业面临着以下环境问题:(1)水资源消耗大:造纸行业生产过程中需大量水资源,对水资源造成较大压力。(2)能源消耗高:造纸行业能源消耗较高,导致碳排放量较大。(3)废弃物排放:造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1.2.2造纸行业绿色环保政策及措施为解决上述环境问题,我国及造纸行业采取了一系列绿色环保政策和措施:(1)加大环保投入:造纸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提高环保水平。(2)推广清洁生产:鼓励造纸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3)实施循环经济:推动造纸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推广节能减排: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造纸行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1.3绿色环保理念在造纸行业的实施策略1.3.1完善绿色环保制度造纸企业应建立健全绿色环保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绿色环保理念的落实。1.3.2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使其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1.3.3创新绿色技术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推动造纸行业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3.4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先进造纸企业开展合作,引进国外绿色环保理念和技术,提升我国造纸行业绿色环保水平。1.3.5建立绿色供应链造纸企业应与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建立绿色供应链,共同推进绿色环保事业发展。第二章造纸原材料的选择与优化2.1原材料选择的原则2.1.1生态环保原则在原材料选择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生态环保原则。选择具有较低污染、可再生的原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需关注原材料的来源是否合法,避免使用非法采伐的木材。2.1.2资源可持续原则原材料选择应遵循资源可持续原则,优先选择资源丰富、生长周期短、再生能力强的原材料。同时要关注原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对资源的影响,降低资源消耗。2.1.3经济效益原则在保证生态环保和资源可持续的前提下,原材料选择还需考虑经济效益。选择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原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2.1.4技术可行性原则原材料选择应考虑技术可行性,保证所选原材料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同时便于加工、储存和运输。2.2优化原材料供应链2.2.1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企业应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同时可通过多元化采购策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2.2.2提高原材料采购效率企业应优化原材料采购流程,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2.2.3增强原材料质量监控企业应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监控,保证原材料符合生产要求。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督促供应商提高原材料质量。2.2.4优化原材料储存和运输企业应合理规划原材料储存和运输方案,降低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原材料利用率。2.3原材料循环利用途径2.3.1废纸回收再利用废纸是造纸行业重要的原材料来源之一。企业应建立废纸回收体系,提高废纸回收率,将其作为原材料进行再利用。2.3.2废渣、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企业应加强对废渣、废水等废弃物的处理,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2.3.3原材料替代与技术创新企业应积极研发新型原材料,替代传统原材料,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2.3.4建立原材料循环利用体系企业应建立原材料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原材料的全过程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绿色环保水平。第三章生产过程的绿色环保改造3.1生产工艺的优化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造纸行业生产工艺的优化成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改进,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以下为生产工艺优化的几个方面:(1)提高原料利用率。通过优化原料配比、改进制浆工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2)降低能耗。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热能回收利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3)减少废水排放。改进废水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废水排放量。(4)降低废气排放。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减少废气排放量,提高废气处理效率。3.2生产设备的绿色改造生产设备的绿色改造是造纸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另一重要途径。以下为生产设备绿色改造的几个方面:(1)更新设备。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设备,引进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设备。(2)优化设备布局。合理规划设备布局,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耗。(3)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4)强化设备维护。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降低故障率。3.3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治理造纸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以下为生产过程中污染治理的几个方面:(1)废水治理。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效果,保证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同时加强废水回收利用,降低废水排放量。(2)废气治理。采用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降低废气排放浓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于难以处理的废气,可采取集中处理或转移处理的方式。(3)固体废物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对可回收利用的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对难以处理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4)噪声治理。对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源进行控制,降低噪声排放,保障员工身心健康。通过上述措施,造纸行业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绿色环保改造,为我国造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第四章节能减排措施在造纸行业的应用4.1节能技术的应用4.1.1能源审计与优化在造纸行业中,首先需要开展能源审计,全面了解企业能源消费状况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能源审计,可以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为实施节能技术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造纸企业应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采用高效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等。4.1.2蒸煮工段的节能技术蒸煮工段是造纸行业能耗最高的环节之一。为降低能耗,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蒸煮温度和压力,提高化学品回收利用率;采用高效换热器,提高热能利用率;优化蒸煮工艺,降低能耗。4.1.3洗浆工段的节能技术洗浆工段是造纸行业的重要环节,其节能技术主要包括:采用高效洗涤设备,提高洗涤效率;优化洗涤工艺,降低能耗;加强废水处理,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4.2减排措施的实施4.2.1减少废水排放造纸行业废水排放量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减少废水排放,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废水产生量;加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废水处理效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废水减量化。4.2.2减少废气排放造纸行业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减少废气排放的措施包括: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废气产生量;加强废气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废气处理效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废气减量化。4.2.3减少固废排放造纸行业固废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等。减少固废排放的措施包括:提高废纸回收利用率,实现资源化利用;加强废塑料等固废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固废产生量。4.3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估4.3.1节能减排指标体系造纸行业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估,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应包括:能源消耗指标、废水排放指标、废气排放指标、固废排放指标等。4.3.2节能减排评估方法造纸行业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标杆分析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全面了解企业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4.3.3节能减排评估实例以下以某造纸企业为例,介绍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估过程。收集该企业近年来的能源消耗、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固废排放等数据;运用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分析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第五章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5.1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在造纸行业中,污水处理是绿色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针对造纸废水特点,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是造纸废水处理的基础,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等设施,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降低废水浓度。预处理技术要求操作简便、运行稳定。生化处理技术是造纸废水处理的核心,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化处理技术能够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在选择生化处理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废水的生化功能、污染物浓度等因素。深度处理技术是造纸废水处理的重要补充,主要包括膜生物反应器、高级氧化等。深度处理技术能够进一步净化废水,满足排放标准。在选择深度处理技术时,应关注处理效果、运行成本等因素。5.2污水回收利用途径造纸行业污水回收利用是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有效途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水回收利用途径:(1)循环水利用: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循环水系统,降低新鲜水资源消耗。(2)再生水利用:将处理后的废水再生利用,如用于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锅炉补水等。(3)中水回用: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造纸厂区内的绿化、冲洗等非生产性用水。(4)废水灌溉: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周边农田灌溉,提高土地利用率。5.3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为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造纸企业应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与维护。(1)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定期检查污水处理设施,发觉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故障扩大。(3)定期清洗、维护污水处理设备,保证设备功能稳定。(4)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效果。(5)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监测,保证排放达标。通过以上措施,造纸企业可以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实现绿色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第六章废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6.1废渣处理方法6.1.1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筛选、离心、絮凝等,旨在通过物理手段对废渣进行分离和净化。筛选法主要用于分离废渣中的固体颗粒,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离心法则是利用离心力将废渣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絮凝法则通过添加絮凝剂,使废渣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成团,便于后续处理。6.1.2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等,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废渣的化学性质,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中和法用于调节废渣的酸碱度,使其达到中性;氧化还原法则用于氧化或还原废渣中的有害物质;沉淀法则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渣中的有害物质形成沉淀,便于后续处理。6.1.3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渣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好氧生物处理法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适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渣;厌氧生物处理法则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适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较低的废渣。6.2废渣资源化利用途径6.2.1建筑材料将废渣作为建筑材料,如废渣砖、废渣混凝土等,既可减少废渣的堆放,又能降低建筑成本。废渣还可用于制备路基材料、地基处理材料等。6.2.2农业利用废渣中含有一定的营养元素,可作为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同时废渣还可用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6.2.3能源回收废渣中的有机物质可通过焚烧、气化等方法转化为能源,如废渣发电、废渣制气等。6.2.4金属回收废渣中含有一定量的金属元素,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回收,如废渣选矿、废渣电解等。6.3废渣处理与利用设施的管理6.3.1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废渣处理与利用设施的建设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保证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运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施运行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6.3.2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对废渣处理与利用设施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废渣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6.3.3人员培训与安全管理加强对废渣处理与利用设施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设施运行过程中的安全。6.3.4政策法规与技术支持国家和地方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废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同时加强科技研发,为废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第七章绿色包装材料的应用7.1绿色包装材料的特点7.1.1环保性绿色包装材料以环保理念为核心,采用可降解、无毒、无害的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包装过程中,减少能耗和碳排放,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7.1.2资源循环利用性绿色包装材料具有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可回收、再生利用,降低资源浪费。通过优化包装设计,提高包装材料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7.1.3安全性绿色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保证包装产品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同时减少包装材料对人体的潜在危害。7.1.4功能性绿色包装材料在保证环保、安全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如防潮、防腐、保鲜等,满足不同产品的包装需求。7.2绿色包装材料在造纸行业的应用7.2.1纸质包装材料纸质包装材料是绿色包装材料的主要类型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领域。采用环保型纸浆,减少漂白剂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7.2.2生物降解型包装材料生物降解型包装材料如聚乳酸(PLA)等,可在自然条件下分解,减少环境污染。在造纸行业中,可通过添加生物降解剂,提高包装材料的降解功能。7.2.3再生资源型包装材料再生资源型包装材料如再生纸、废纸等,通过回收、再生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在造纸行业中,加大对废纸的回收利用力度,提高绿色包装材料的比例。7.3绿色包装材料的推广与普及7.3.1政策引导应加大对绿色包装材料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和应用绿色包装材料。同时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对违规企业的处罚。7.3.2企业自律企业应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采用绿色包装材料,优化包装设计,提高包装材料的利用率。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绿色包装材料的技术创新。7.3.3消费者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消费者的环保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包装材料的认识,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包装产品,推动绿色包装材料的普及。7.3.4市场监管加强对绿色包装材料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绿色包装材料的品质。同时加大对绿色包装材料的宣传力度,提高市场认可度。第八章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8.1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点循环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达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1)全过程管理:循环经济涵盖了产品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等全过程。(2)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环境友好:降低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压力。(4)社会参与: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8.2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我国造纸行业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造纸行业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2)废弃物处理能力增强:造纸行业废弃物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废弃物处理能力显著提升。(3)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造纸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渐形成,废纸、废塑料等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完善。(4)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加大了对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8.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为了推动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发展,以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1)造纸原料循环利用模式:通过废纸回收、秸秆利用等途径,实现造纸原料的循环利用。(2)生产过程节能减排模式: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设备、加强管理等措施,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3)产品生命周期延长模式:延长造纸产品生命周期,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4)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加强造纸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5)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科研机构和用户的作用,共同推动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发展。(6)社会参与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参与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发展。通过以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有望实现造纸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九章绿色环保政策与法规9.1绿色环保政策概述9.1.1政策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造纸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高度重视绿色环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绿色环保政策旨在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9.1.2政策目标绿色环保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造纸行业绿色发展,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绿色产业,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9.1.3政策内容绿色环保政策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绿色生产。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2)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合理布局,减少区域环境风险。(3)严格环境监管。对造纸企业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保证污染物排放达标。(4)支持绿色技术研发。鼓励企业研发绿色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培育绿色市场。推广绿色产品,提高绿色消费意识。9.2造纸行业环保法规解读9.2.1环保法规体系我国造纸行业环保法规体系包括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其中,国家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部门规章主要包括《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9.2.2环保法规内容(1)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造纸行业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限值。(2)造纸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造纸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包括污染物排放管理、环境监测、环保设施运行等。(3)地方性法规。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对造纸行业环保要求进行细化,如《浙江省造纸工业环境保护条例》等。9.3绿色环保政策与法规的执行与监督9.3.1政策执行绿色环保政策的执行涉及多个部门,包括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等。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同,保证政策落到实处。(1)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对造纸企业的环境监管,保证污染物排放达标。(2)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推动造纸行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3)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绿色产品的认证和推广。9.3.2监督机制(1)监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造纸企业环保政策执行的监督,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2)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媒体等对造纸企业的环保行为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