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一、总则(一)目的为加强公司垃圾分类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办公区域、生产区域、公共区域等所有场所的垃圾分类管理。(三)基本原则1.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浪费等方式,降低垃圾产生量。2.资源化原则:对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再利用。3.无害化原则:对有害垃圾进行安全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4.分类管理原则:按照不同垃圾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进行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二、垃圾分类标准(一)可回收物1.废纸类:包括各种办公用纸、包装纸、书本、报纸、杂志等。2.塑料类:如塑料瓶、塑料盒、塑料包装袋、塑料文件袋等。3.金属类:包括易拉罐、铁皮文件柜、金属办公用品等。4.玻璃类:玻璃瓶、玻璃杯、玻璃文件柜等。5.织物类:旧衣物、窗帘、桌布等。(二)有害垃圾1.废电池:如纽扣电池、充电电池、锂电池等。2.废灯管:荧光灯管、节能灯管等。3.废药品:过期药品、废弃药品包装等。4.废油漆和溶剂:油漆桶、溶剂瓶等。5.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喷雾罐、容器等。6.废胶片及废相纸:X光片、照片底片等。(三)厨余垃圾1.食堂剩菜剩饭:包括米饭、面食、蔬菜、肉类等剩余食物。2.果皮果核:苹果核、香蕉皮等。3.茶叶渣:泡茶后的茶叶。(四)其他垃圾1.砖瓦陶瓷:碎瓷砖、碎瓦片等。2.渣土:建筑工地产生的渣土等。3.卫生间废纸:卫生纸、卫生巾等。4.烟头:丢弃的香烟头。5.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6.破旧陶瓷品:破碎的陶瓷碗碟等。三、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一)设置分类垃圾桶1.在公司各办公区域、公共区域、生产区域等场所,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合理设置相应的分类垃圾桶,垃圾桶应标识清晰,颜色符合国家标准。可回收物垃圾桶为蓝色。有害垃圾桶为红色。厨余垃圾桶为绿色。其他垃圾桶为灰色。2.垃圾桶应定期清理和维护,保持外观整洁,无损坏、无异味。(二)投放要求1.可回收物投放前应尽量保持物品的完整性,去除包装物后分类投放。纸张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皱;塑料瓶、易拉罐等应清空内容物后投放。2.有害垃圾应单独投放,避免与其他垃圾混放。废旧电池应保持完整,避免拆解、挤压。3.厨余垃圾应沥干水分后投放,避免汤汁渗漏。严禁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投放。4.其他垃圾应按照类别分别投放,不得随意丢弃。大件垃圾应预约专门的处理服务,不得混入其他垃圾中投放。(三)监督与引导1.公司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垃圾分类监督工作,对员工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进行监督和引导,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投放行为。2.公司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意识,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四、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一)收集频率1.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应按照不同的频率进行收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应至少每天收集一次。厨余垃圾应每天收集,在夏季高温期间应适当增加收集次数,防止垃圾变质发臭。有害垃圾应定期收集,具体收集时间由公司行政部门与有资质的处理单位协商确定。2.对于产生量较大的部门或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收集次数。(二)收集容器要求1.收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容器应专用,不得混用。2.收集容器应密闭,防止垃圾泄漏和异味散发。3.收集容器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三)收集人员管理1.负责垃圾分类收集的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垃圾分类标准和收集流程。2.收集人员应佩戴工作标识,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收集,确保收集工作的及时、准确、规范。3.收集人员在收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四)交接记录1.收集人员在每次收集垃圾后,应与垃圾暂存点管理人员进行交接,填写交接记录,记录垃圾的种类、数量、来源等信息。2.交接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阅。五、垃圾分类运输管理(一)运输要求1.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分别运输,严禁混装混运。2.运输车辆应密闭,防止垃圾泄漏和异味散发,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3.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车辆性能良好,安全行驶。(二)运输单位选择1.公司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垃圾运输单位,签订运输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运输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将垃圾运输至指定的处理场所。(三)运输过程监督1.公司行政部门应定期对垃圾运输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运输过程符合垃圾分类管理要求。2.如发现运输单位存在违规行为,应及时要求其整改,情节严重的应终止合同,并追究其相应责任。六、垃圾分类处理管理(一)可回收物处理1.公司应与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合作,将可回收物交由其进行回收利用。2.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处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二)有害垃圾处理1.公司应定期将收集的有害垃圾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2.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有害垃圾进行安全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三)厨余垃圾处理1.公司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可采用生化处理、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实现厨余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2.如采用生化处理方式,应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生化处理设备,并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如采用堆肥方式,应选择合适的堆肥场地,按照堆肥工艺要求进行堆肥,确保堆肥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四)其他垃圾处理1.公司产生的其他垃圾应运输至指定的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处理。2.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其他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七、宣传教育与培训(一)宣传教育1.公司行政部门应通过多种形式,如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知识讲座等,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标准和方法,提高员工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意识。2.在公司内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定期发布垃圾分类相关信息,推送垃圾分类知识和工作动态,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二)培训1.公司应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培训活动,对员工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和技能培训。2.培训内容应包括垃圾分类标准、投放要求、收集流程、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3.培训方式可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演示、实地操作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八、考核与奖惩(一)考核内容1.各部门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包括制度执行、人员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2.员工的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以定期检查和抽查的结果为准。3.垃圾分类设施的设置、维护和管理情况。(二)考核方式1.公司行政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检查方式包括现场查看、查阅资料、询问员工等。2.设立垃圾分类工作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员工和群众的监督举报。对于举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三)奖励措施1.对于垃圾分类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奖励形式包括荣誉证书、奖金、奖品等。2.在公司内部评选"垃圾分类示范部门"和"垃圾分类先进个人",并进行公开表彰和宣传,树立垃圾分类工作的先进典型。(四)惩罚措施1.对于垃圾分类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部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扩口直型鼓泡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怀山药脯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微型遥控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弧形感应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大理石垃圾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双螺杆聚合反应造粒机组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A级纯棉七孔抑菌枕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超市总经理办公室工作计划
- 手机批发购销合同范本
- 新时期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 水质采样记录表
- 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导学案
- 医院行政年度工作总结
- 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
- 眼科护理中的病人安全与风险管理
- 统编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
- 集装箱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下白雨合唱简谱
- 专家工作站日常管理制度
- 脂肪肝患者的自我管理宣教
- 篮球赛计分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