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剪梅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一剪梅》。理解诗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玉簟"的意思,"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中"解""独"等字的表现力。准确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体会其音乐美。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对古典诗词的朗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学习赏析诗词的方法。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词人李清照对丈夫的深情以及她在离别后的孤独寂寞之情,体会古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词人的情感。掌握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词,感受其韵律美。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词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尤其是李清照在不同人生阶段作品中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领会诗词中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委婉细腻、清新自然等,并能准确分析其艺术特色。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体会词人的情感。2.讲授法:讲解诗词的背景知识、重点字词和表现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更好地体会诗词的意境。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诗词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有这样一位女词人,她的词作婉约细腻,情感真挚动人,被誉为"婉约词宗",她就是李清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她的经典词作《一剪梅》。播放一段轻柔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同时展示一些与李清照相关的图片,如她的画像、故居等,让学生对李清照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才情出众。李清照的词作前期多写闺情相思,后期则抒发了国破家亡后的孤独寂寞和身世之感。这首《一剪梅》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当时她与丈夫赵明诚新婚不久,赵明诚便外出求学或为官,夫妻二人不得不暂时分离。李清照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三)初读诗词,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范读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一剪梅》,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在范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朗读技巧的示范,如轻重音的处理、语速的变化等。例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里"红藕香残"读得轻缓,突出秋天的萧索;"独上兰舟"中"独"字读重音,强调词人的孤独。2.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跟随教师的范读,自由朗读诗词,初步感受其韵律和节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指名朗读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重点纠正读音错误和节奏不当的地方,如"云中谁寄/锦书来"不能读成"云中谁/寄锦书来"。(四)诗词讲解(20分钟)1.字词释义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秋":点明时间,秋季,同时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轻解":轻轻地解开。"罗裳":丝绸制的裙子。"独":独自,突出词人的孤独寂寞。云中谁寄锦书来"锦书":书信的美称。这里指思念丈夫的书信。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字":排成雁行的雁群。传说雁能传递书信。"月满西楼":月光洒满了西楼,描绘出一种清冷的画面,衬托出词人的孤寂。花自飘零水自流"花自飘零":花朵自己凋零飘落。"水自流":水独自流淌。比喻时光流逝,自己却无法阻止。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种相思":指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两处闲愁":丈夫也在思念自己,两人分隔两地,都因相思而忧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情":指相思之情。"无计可消除":没有办法可以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生动地表现了相思之情无法排遣,刚刚从眉间消失,又涌上心头。2.诗句赏析"红藕香残玉簟秋"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回答:荷花凋谢,香气消散,精美的竹席也已感到秋的凉意。这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物,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烘托出词人因丈夫离别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轻解""独上"这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学生思考后回答:"轻解"表现出词人动作的轻柔缓慢,透露出她的慵懒和无奈;"独上"强调了词人独自一人,突出了她的孤独寂寞。词人为什么要"独上兰舟"?引导学生理解:兰舟在古代诗词中常与离别有关,词人独自登上兰舟,是因为她思念远方的丈夫,想借泛舟来排遣心中的愁绪,但结果却更加增添了孤独之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几句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学生回答:描绘了一幅在月光下,词人独自倚楼,仰望天空,期待大雁传来丈夫书信的画面,意境清冷、孤寂。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虚实相生。"云中谁寄锦书来"是虚写,词人想象丈夫给自己寄信的情景;"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实写,描绘了眼前的景象。虚实结合,更增添了词人的思念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花自飘零水自流"这句诗。学生分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和"水"比作自己和丈夫,花独自飘零,水独自流淌,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词人认为自己与丈夫虽然分隔两地,但对彼此的思念却是相同的,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句词被后人广为传颂,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学生讨论后发言:这两句词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词人相思之情的无法排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将无形的愁绪具象化,让人仿佛能看到愁绪在词人脸上眉间缠绕、消散,又迅速涌上心头的情景,极具感染力。(五)小组讨论(10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首词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句?为什么?李清照的相思之情与其他词人的相思之作有何不同?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对于"这首词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句?为什么?"这一问题,各小组代表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有的小组可能会认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最打动人心,因为它将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有的小组可能会选择"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觉得这句营造出的清冷意境很能触动人心。在讨论"李清照的相思之情与其他词人的相思之作有何不同"时,学生可能会提到李清照的相思更加细腻、真挚,她不仅仅是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还融入了自己的孤独寂寞、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等复杂情感。而且她的语言清新自然,没有过多的雕琢,却能深刻地打动读者。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李清照词作的独特魅力。(六)再读诗词,体会情感(5分钟)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诗词,要求读出词人的孤独寂寞和相思之情。2.请几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感受诗词的情感基调。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进一步强调情感的表达和朗读技巧的运用。(七)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李清照的《一剪梅》,通过对诗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诗词的内容,体会了词人对丈夫的深情以及她在离别后的孤独寂寞之情。我们掌握了诗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提高了赏析诗词的能力。同时,通过反复诵读,感受了诗词的韵律美,培养了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2.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一剪梅》。仿照《一剪梅》的格式,写一首表达自己某种情感的小词,字数不限。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古典诗词的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多次的诵读环节让学生逐渐熟悉了诗词的节奏和韵律,能够更加投入地体会词人的情感。但在诵读指导上,还可以更加具体和多样化,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对于诗词内容的讲解,我尽量做到详细准确,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通过赏析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表现手法和意境。小组讨论环节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他们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诗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在讨论过程中,个别学生可能参与度不够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我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李清照复杂的情感。但对于古代文人在不同人生阶段作品中情感变化的分析,还可以结合更多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有更系统的认识。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相互补充,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在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泺口实验学校2024-2025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试题(含答案)
- 沙漠地区土地治理承包合同
- 物业临聘人员劳动合同
- Unit1 starting out 教案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小学科学鄂教版五年级上册9蛙教学设计及反思
- 幼儿表演性舞蹈创编实例
- 电工清包承包合同书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 纸浆采购合同范本
- 股权投资合作协议书
- 糖尿病护理查房提出问题
- T-ZMDS 10019-2024 经颅电刺激仪基本技术规范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2024福建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西省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外科补液原则》课件
- 《墨家思想》课件
- 浙江省2025年1月首考高考英语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 川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跨学科主题活动-在线健康小达人》教学实录
- 机械专业英语
- 高空作业车(剪叉式、曲臂式)验收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