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_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_第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_第3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_第4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押题密卷1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1.)人类白细胞上表达的抗原性最强的抗原类别为A.红细胞血型抗原B.白细胞特有抗(江南博哥)原C.人类白细胞抗原D.血小板特异性抗原E.细胞特异性抗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白细胞血型抗原。人类白细胞上有3类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白细胞特有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其中HLA的抗原性最强。(2.)ABO系统抗体中天然抗体类别主要是A.IgGB.IgMC.IgED.IgAE.IgD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ABO血型抗原。ABO系统抗体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天然抗体是在没有明显的抗原刺激下产生的,以IgM为主。免疫性抗体是在有抗原刺激下产生的,如输血、妊娠,包括IgG、IgM、IgA,以IgG为主。(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集的三管脑脊液呈现下列何种变化A.第一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经离心后,上清液无色透明B.第一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C.三管均为红色,经离心后,上清液均为无色透明D.三管均为红色,经离心后,上清液均呈淡红色或黄色E.只第三管血性,经离心后,上清液呈黄色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脑脊液颜色变化的临床意义。蛛网膜下腔出血时,三管均为红色,各管间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别;蛛网膜下腔陈旧性出血,上清液呈黄色或淡红色。如果是穿刺损伤所致出血,第一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离心后,上清液应是透明的。(4.)可作为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和预后的是A.脑脊液谷氨酰胺B.脑脊液腺苷脱氨酶C.脑脊液乳酸脱氢酶D.脑脊液肌酸激酶E.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明显增高,经治疗,效果不佳的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LD无明显减低甚至进一步增高,因此,可作为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和预后的指标。2.腺苷脱氨酶(ADA)来自T淋巴细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ADA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性质的脑膜炎,ADA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3.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增高是髓索遭到破坏的近期指标,约90%的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急性期MBP增高,病情好转后2周可恢复至正常,因此,髓鞘碱性蛋白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症的辅助诊断指标。(5.)用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是A.脑脊液谷氨酰胺B.脑脊液腺苷脱氨酶C.脑脊液乳酸脱氢酶D.脑脊液肌酸激酶E.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1.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明显增高,经治疗,效果不佳的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LD无明显减低甚至进一步增高,因此,可作为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和预后的指标。2.腺苷脱氨酶(ADA)来自T淋巴细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ADA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性质的脑膜炎,ADA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3.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增高是髓索遭到破坏的近期指标,约90%的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急性期MBP增高,病情好转后2周可恢复至正常,因此,髓鞘碱性蛋白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症的辅助诊断指标。(6.)作为多发性硬化症辅助诊断指标的是A.脑脊液谷氨酰胺B.脑脊液腺苷脱氨酶C.脑脊液乳酸脱氢酶D.脑脊液肌酸激酶E.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1.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明显增高,经治疗,效果不佳的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LD无明显减低甚至进一步增高,因此,可作为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和预后的指标。2.腺苷脱氨酶(ADA)来自T淋巴细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ADA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性质的脑膜炎,ADA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3.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增高是髓索遭到破坏的近期指标,约90%的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急性期MBP增高,病情好转后2周可恢复至正常,因此,髓鞘碱性蛋白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症的辅助诊断指标。(7.)痛风患者,可在其关节腔积液中发现的结晶是A.磷灰石结晶B.尿酸盐结晶C.草酸钙结晶D.胆固醇结晶E.类固醇结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1.急性痛风患者关节腔积液中可发现尿酸盐结晶。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其关节腔积液中偶见胆固醇结晶。(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在其关节腔积液中发现的结晶是A.磷灰石结晶B.尿酸盐结晶C.草酸钙结晶D.胆固醇结晶E.类固醇结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1.急性痛风患者关节腔积液中可发现尿酸盐结晶。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其关节腔积液中偶见胆固醇结晶。(9.)生物传感器中决定传感器的功能与质量的关键元件是A.生物敏感膜B.热敏元件C.光敏管D.荧光计E.阻抗计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生物传感技术测定生化物质的原理是:待测定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固定化生物敏感膜层,经分子识别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信息被相应的化学或物理换能器转变成可定量和可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二次仪表放大并输出,便可经计算系统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生物敏感膜又称分子识别元件,是生物传感器的关键元件,它直接决定传感器的功能与质量。(10.)每摩尔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的能量(以kJ计)是A.3840B.30.5C.384D.28.4E.2840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每摩尔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的能量是2840kJ。(11.)糖异生过程中哪一种酶代替糖酵解中的己糖激酶催化相反的生化反应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B.果糖二磷酸酶ⅠC.丙酮酸羧化酶D.葡萄糖-6-磷酸酶E.磷酸化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糖酵解中的葡萄糖经己糖激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该步反应的相反生化反应在糖异生中由葡萄糖-6-磷酸酶完成。(12.)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A.α-酮戊二酸B.琥珀酸C.琥珀酰CoAD.苹果酸E.草酰乙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三羧酸循环中只有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就是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的反应。(13.)由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葡萄糖单位消耗高能磷酸键数为A.1B.2C.3D.4E.5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由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消耗一个高能磷酸键。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UDPG,然后IJDP脱落,相当于1分子LITP转化为LJDP,消耗一个高能磷酸键。(14.)肝是生成尿素的唯一器官,是由于肝细胞含有A.谷氨酸脱氢酶B.谷丙转氨酶C.CPS-ⅡD.精氨酸酶E.谷草转氨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转氨酶是催化a氨基酸和a酮酸的转氨基作用,谷氨酸脱氢酶是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氨,CPS-Ⅱ参与嘧啶合成,肝脏含有精氨酸酶,可催化精氨酸水解生成鸟氨酸和尿素。(15.)下列各中间产物中,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是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醛C.6-磷酸果糖D.1,3-二磷酸甘油酸E.6-磷酸葡萄糖酸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6-磷酸葡萄糖酸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其他都是糖酵解的中间产物。(16.)婴幼儿毛细血管采血多采用A.手指B.颈静脉C.耳垂D.足跟部E.股静脉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毛细血管采血,成人多用手指和耳垂;婴幼儿多用躅趾或足跟部。(17.)有关乳酸循环的描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肌肉产生的乳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后糖异生为糖B.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避免乳酸损失和因乳酸过多引起的酸中毒C.乳酸循环的形成是一个耗能过程D.乳酸在肝脏形成,在肌肉内糖异生为葡萄糖E.乳酸糖异生为葡萄糖后可补充血糖并在肌肉中糖酵解为乳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肌肉内的葡萄糖经酵解生成乳酸,乳酸经血循环至肝内异生为葡萄糖后供外周组织利用。(18.)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前体物质是A.白蛋白B.精氨酸C.酪氨酸D.皮质醇E.胆固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类固醇激素在人体内均以胆固醇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儿茶酚胺类激素均以酪氨酸为原料生成;甲状腺激素为酪氨酸含碘衍生物。(19.)生物转化中第一相反应最主要的是A.水解反应B.还原反应C.氧化反应D.脱羧反应E.加成反应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其中氧化反应是最多见的生物转化反应。(20.)调节血糖最主要的器官是A.脑B.肾脏C.肝脏D.胰腺E.心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调节血糖最主要的器官是肝脏。(21.)下列哪一种方法是基于所有的生物学反应都伴随着“焓变”,以热的释放和吸收的形式反映出来而进行测定A.酶电极B.杂合生物电极C.气敏电极D.酶-微生物杂合电极E.酶热敏电阻法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所有的生物学反应都伴随着"焓变",以热的释放和吸收的形式反映出来。借此可利用酶热敏电阻进行测定相关临床生物化学物质。(2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作用是A.抑制血液凝固B.促进血液凝固C.抑制纤维蛋白溶解D.促进纤维蛋白溶解E.无生理功能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点: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作用。纤维蛋白(原)统称为FDP,对血液凝固和血小板的功能均有一定影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抑制凝血活酶的形成。抑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23.)在肝脏合成的、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Ⅱ、Ⅶ、Ⅸ、ⅩB.因子Ⅱ、Ⅴ、Ⅶ、ⅩC.因子Ⅸ、Ⅹ、ⅪD.因子Ⅸ、Ⅹ、ⅫE.因子Ⅱ、Ⅶ、Ⅺ、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点: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赖维生素K的因子Ⅱ、Ⅶ、Ⅸ、X都有共同的分子结构,其N端都含有7羧基谷氨酸,若没有这一结构,则无凝血活性。(2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血小板减少B.束臂试验阳性C.血块收缩不良D.血小板形态正常E.出血时间延长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测指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同时也伴有血小板形态、功能异常。相关一期止血检验项目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良、出血时间延长。(25.)下列说法符合凝血因子特性的是A.凝血过程中的全部因子都是蛋白质B.因子Ⅰ、Ⅴ、Ⅷ、Ⅻ均为凝血酶作用的底物C.必须依赖维生素K的因子为Ⅱ、Ⅴ、Ⅸ、ⅩD.正常人新鲜血清中没有因子Ⅴ、ⅦE.接触因子(Ⅻ、Ⅺ、PK、HMWK)缺乏,临床上均有明显出血症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凝血因子的特性。凝血因子除钙离子外都是蛋白质;依赖维生素K的因子为Ⅱ、Ⅶ、Ⅸ、Ⅹ;储存血清中没有因子Ⅴ、Ⅶ;接触因子(Ⅻ、Ⅺ、PK、HMWK)缺乏,临床上不出现明显出血症状,反而有血栓形成的倾向。(26.)下列叙述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的骨髓象特点的是A.骨髓多数增生极度活跃B.出现吞噬性组织细胞C.出现异常组织细胞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增高E.多核巨组织细胞较多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恶性组织细胞病的骨髓象特点。骨髓多数增生活跃,常见有异常组织细胞,其中吞噬性组织细胞在其他疾病中也可出现,没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异常组织细胞出现有诊断价值。多核巨组织细胞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但出现较少。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减低。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阳性。(27.)比黏度的概念A.非牛顿流体在某一切变率时测得的黏度B.全血黏度与血浆黏度的比值C.全血黏度与生理盐水黏度的比值D.全血黏度与血细胞比容的比值E.高切黏度与低切黏度的比值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比黏度的概念。表观黏度:非牛顿流体在某一切变率时测得的黏度;相对黏度:全血黏度与血浆黏度的比值;比黏度:全血黏度与生理盐水黏度的比值;还原黏度:全血黏度与血细胞比容的比值。(28.)血栓调节蛋白的生理特点,不正确的是A.与PC分子具有同源性B.其基因位于第20号染色体C.存在于所有血管内皮细胞中D.存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E.可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血栓调节蛋白的生理特点。血栓调节蛋白存在于除脑血管外的所有血管内皮细胞中。蛋白C系统的活化随着凝血酶的产生并与内皮细胞表面的血栓调节蛋白形成复合物而启动。(29.)下列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是A.多见于中老年人B.肝脾大C.主要经过消化道传播D.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良性增生性疾病E.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型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特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多见于15~30岁,传播途径以口鼻接触为主,是淋巴细胞良性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血象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分三型。(30.)具有感染性的HBV完整颗粒为A.小球形颗粒B.管型颗粒C.Dane颗粒D.异染颗粒E.硫磺颗粒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HBV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征。Dane颗粒为具有感染性的HBV完整颗粒,直径为42nm,由包膜和核衣壳组成。(31.)对IgE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血中IgE含量显著低于IgAB.分泌液中含量最高C.多发性骨髓瘤最为常见D.能刺激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E.正常血清中的IgE为二聚体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IgE含量在正常血中较IgM、IgG和IgA低,其分泌与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参与变态反应,能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32.)下列细胞一定表达HLAⅡ类抗原的是A.中性粒细胞B.T细胞C.B细胞D.血小板E.红细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HLA-Ⅱ类分子的分布较窄,主要存在于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其他抗原递呈细胞上。(33.)下列不属于肠道病毒的是A.柯萨奇病毒B.ECHO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肠道病毒71型E.轮状病毒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病毒的分类和命名。轮状病毒属于急性胃肠炎病毒,其他都是肠道病毒。(34.)关于细菌细胞壁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支持细胞膜承受内部压力B.维持细菌固有形态C.决定细菌细胞的分裂D.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物质交换E.缺乏细胞壁的细菌仍可能存活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菌体固有形态并起保护作用;与细胞膜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壁上的抗原决定簇,决定着菌体的抗原性;是鞭毛运动的支点。(35.)感染期间患者体内产生的急性时相蛋白是A.乳铁蛋白B.热休克蛋白C.阳离子蛋白D.C反应蛋白E.C4结合蛋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蛋白,在炎症、损伤等应急性反应条件下升高。(36.)细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的主要机制为A.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B.药物外排作用C.药物作用靶位改变D.产生钝化酶E.外膜蛋白减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细菌耐药机制。自然界细菌对四环素耐药最为多见,其发生机制主要为获得外源性DNA编码,产生四环素泵出系统。(37.)SLE特异性标志抗体是A.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B.抗dsDNA抗体和ANAC.抗ssDNA抗体和ANAD.抗ssD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E.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和ANA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抗Sm抗体是SLE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不与疾病的活动相关。抗dsD-NA抗体也是SLE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与疾病的活动相关,在活跃期明显增高,病情缓解该抗体滴度下降。(38.)类风湿关节炎(RA)常见的自身抗体不包括A.IgM型RFB.抗组蛋白抗体C.抗角蛋白抗体D.抗dsDNA抗体E.抗核周因子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抗dsDNA抗体是SLE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与疾病的活动相关,在活跃期明显增高,病情缓解该抗体可转阴。(39.)采用胚胎胸腺移植治疗有效的是A.选择性IgA缺乏症B.Bruton病C.DiGeorge综合征D.慢性肉芽肿E.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DiGeorge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妊娠早期胚胎第三、四咽囊分化发育障碍,导致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采用胚胎胸腺移植治疗有效。(40.)新型隐球菌繁殖方式是A.芽生孢子B.厚壁孢子C.关节孢子D.分生孢子E.孢子囊孢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1.孢子是真菌的繁殖结构。芽生孢子由菌丝体细胞出芽生成,常见于假丝酵母菌与隐球菌。2.A、B、C属于叶状孢子,由菌丝内细胞直接形成。孢子囊孢子是菌丝末端膨大而成,内含大量孢子,成熟则破囊而出。由生殖菌丝在末端分裂或收缩而成的是分生孢子。(41.)由生殖菌丝在末端分裂或收缩而成的是A.芽生孢子B.厚壁孢子C.关节孢子D.分生孢子E.孢子囊孢子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1.孢子是真菌的繁殖结构。芽生孢子由菌丝体细胞出芽生成,常见于假丝酵母菌与隐球菌。2.A、B、C属于叶状孢子,由菌丝内细胞直接形成。孢子囊孢子是菌丝末端膨大而成,内含大量孢子,成熟则破囊而出。由生殖菌丝在末端分裂或收缩而成的是分生孢子。(42.)下列属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A.接触性皮炎B.荨麻疹C.新生儿溶血D.类风湿关节炎E.血清病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常见的工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道过敏反应等。(43.)下列有关流感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为DNA病毒B.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的特异型,分为甲、乙、丙三型C.甲型流感病毒极少发生变异D.流感病毒为普通感冒的最常见病原体E.流感病毒耐热,对干燥、紫外线不敏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考查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流感病毒为RNA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常引起世界性暴发大流行;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鼻病毒;流感病毒不耐热,56℃数分钟即失去致病力,干燥、紫外线、乙醚、甲醛、漂白粉等均可使流感病毒失活;流感病毒的核蛋白具有特异型,据此把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44.)下列疾病不是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是A.流行性斑疹伤寒B.地方性斑疹伤寒C.肾综合征出血热D.恙虫病E.Q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考查立克次体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其他疾病均为立克次体引起。(45.)尿试带法试验方法,错误的是A.酸碱度采用酸碱指示剂法B.比密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C.尿白细胞采用中性粒细胞酯酶法D.尿胆原采用醛反应法E.尿糖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尿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一过氧化物酶法。(46.)中性粒细胞增加见于A.长期接触放射线者B.再生障碍性贫血C.脾功能亢进D.大手术后12~36hE.系统性红斑狼疮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中性粒细胞增加见于:①生理性增多,常见原因有年龄变化;日间变化;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妊娠与分娩;其他。②反应性增多,常见原因有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等。③异常增生性增多,见于白血病(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47.)管型构成的主要基质是A.黏蛋白B.本周蛋白C.α微球蛋白D.β微球蛋白E.T-H蛋白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管型形成的条件。尿液清蛋白和T-H蛋白是形成管型的基础物质。(48.)下列属于碱性蛋白的物质是A.嗜碱性颗粒B.RNAC.红细胞胞质D.杜勒小体E.DNA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细胞的瑞氏染色作用机制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血红蛋白及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可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49.)下列不与钙离子结合的抗凝剂是A.肝素B.枸橼酸钠C.草酸钾D.草酸钠E.EDTA钾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枸橼酸盐、草酸盐及EDTA均可结合钙离子,因而不适合做钙离子测定的抗凝剂。(50.)下列细菌的染色特性为异染颗粒的是A.麻风分枝杆菌B.结核分枝杆菌C.白喉棒状杆菌D.破伤风梭菌E.炭疽芽胞杆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查白喉棒状杆菌的染色特性。异染颗粒是白喉棒状杆菌特有的染色特性。(51.)临床实验室在制订计划时,管理者应首先确立A.评价实验室现实情况B.实验室长远发展目标C.实验室工作时间进度D.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设备E.实验室操作规程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管理的首要活动是计划。计划主要包括建立工作目标、评价现实状况、明确时间进度、预测资源需求、完成计划内容和听取反馈意见等。临床实验室在制订计划时,管理者应首先确立实验室长远发展目标,然后围绕长远目标建立近期工作计划,近期计划要与远期计划有效结合,要围绕着远期计划完成。(52.)下列情况可引起低钾血症的是A.细胞外液稀释B.排泄障碍C.大剂量肌注青霉素D.疟疾发作期E.酸中毒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细胞外液稀释引起血钾浓度降低。酸中毒时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血钾升高。(53.)下列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论述错误的是A.促进糖的异生B.促进糖变为脂肪C.促进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D.促进糖原合成E.促进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促进糖的异生是指非糖物质转化为糖,血糖浓度升高,所以是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错误论述。(54.)下列分离培养要求不高的细菌是A.淋病奈瑟菌B.脑膜炎奈瑟菌C.肺炎链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流感嗜血杆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查要点是常见细菌的培养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其他细菌均需要相应的生长因子和气体环境才能生长。(55.)控制尿液浓缩和稀释幅度的"逆流倍增"作用发生在A.肾盂B.髓襻C.肾小球D.集合管E.肾小囊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当尿液流经髓襻升支时,随着NaCl的再吸收,小管液由肾乳头部流向肾皮质时,也逐渐由高渗变为低渗,进而形成无溶质的净水,这就是肾对尿液的稀释功能。同时NaCl被再吸收到髓质间质后,由于髓襻的逆流倍增作用,以及在尿素的共同参与下,使髓襻所在的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压逐步提高,最后形成呈渗透压梯度的髓质高渗区。这样,当尿液流经开口于髓质乳头的集合管时,由于管腔内液体与高渗髓质间存在着渗透压差,并经抗利尿激素的影响,水被再吸收,即水由管内扩散出集合管,大量的水被再吸收回去称净水的再吸收,这就是肾对尿液的浓缩功能。(56.)粪便检验,标本应采集A.可见的黏液B.可见的脓液C.可见的血液D.含脓血粪便E.表层的粪便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竹签选取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粪便。(57.)脑脊液采集的第3管用于A.细菌检查B.化学检查C.免疫检查D.显微镜检查E.蛋白电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腰椎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然后留取脑脊液标本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第一管做病原生物学检验,第二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管做物理学和细胞学检验。(58.)用罗马数字Ⅰ-Ⅻ表示凝血因子,其中缺下列哪一因子A.因子ⅥB.因子ⅢC.因子ⅣD.因子ⅤE.因子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因子Ⅵ因被证实是因子Ⅴ的活化形式而废除。(59.)以细菌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绘制一条曲线,称为A.增长曲线B.生长曲线C.代谢曲线D.繁殖曲线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间隔不同时间取样检查细菌数,观察其生长规律。以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得出一条曲线,称为细菌的生长曲线。(60.)根据临床实验室的定义,下面的选项中不是其作用的是A.提供疾病诊断信息B.提供疾病治疗信息C.提供疾病预防信息D.提供健康状况评估信息E.提供病人全部医疗信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临床实验室定义明确指出临床实验室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61.)正态分布μ±2.85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A.95.00%B.68.27%C.95.45%D.99.70%E.99.00%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正态分布μ±2.85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00%。(62.)下面哪一个不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A.大量饮酒B.胆道疾病C.高脂饮食D.胰腺导管阻塞E.代谢紊乱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高脂饮食不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63.)关于试带法尿液分析原理,错误的是A.尿蛋白--考马斯亮蓝结合法B.尿比密--酸碱指示剂法C.尿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D.尿胆原--改良Ehrlich法E.尿pH-酸碱指示剂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尿蛋白试带法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64.)羊水与尿液的主要鉴别点是A.颜色B.蛋白C.pHD.糖含量E.镜检找羊齿状结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羊齿状结晶在尿液中不可能存在,其来源于官颈黏液。(65.)β-TG和PF的检测可作为A.血小板数量指标B.血小板活化指标C.血小板形态学指标D.血小板黏附性指标E.血小板聚集性指标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血小板活化主要表现为形态的改变(出现多角形或多伪足)、表面特殊蛋白的表达(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特异产物增加(β-TG和PF)。(66.)多数补体分子属于A.α-球蛋白B.β-球蛋白C.γ-球蛋白D.脂蛋白E.白蛋白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血清蛋白电泳中,补体大多位于β-球蛋白区,少数位于α-球蛋白或γ-球蛋白区。(67.)下列关于牛顿流体中的η描述不正确的是A.η称为内摩擦系数B.它只与流体的性质有关C.它的计量单位是帕斯卡?秒D.它不随切变率的增加而降低E.又被称为表观黏度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考查牛顿流体中的η的定义。η在牛顿黏滞定律中称为内摩擦系数,又被称为黏度系数,或黏度。牛顿流体的黏度是流体本身的特性决定,与其他外在因素无关,是固定常数。单位为l/s。表观黏度用来表示非牛顿流体的黏度。(68.)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分类依据是A.VH抗原性的不同B.CH抗原性的不同C.VL抗原性的不同D.CL抗原性的不同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免疫球蛋白的型和亚型的分类是根据Ig轻链C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的不同来分的。(69.)尿糖测定的方法学评价,正确的是A.维生素C使尿试带法班氏法均假阳性B.维生素C使尿试带法班氏法均假阴性C.尿试带法和班氏法都是半定量试验D.维生素C使尿试带法假阴性,班氏法假阳性E.尿试带法是半定量试验,班氏法可定量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维生素C使尿试带法假阴性,班氏法假阳性。(70.)淀粉酶按血浆酶的分类与来源是属于下列哪一类A.血浆特异酶类B.内分泌酶类C.细胞酶D.外分泌酶类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血浆酶的来源,淀粉酶由胰腺等腺体分泌,属于外分泌酶类。(71.)渗出液的原因中致葡萄糖降低最明显的是A.外伤B.病毒感染C.类风湿性积液D.食管破裂性积液E.化脓菌感染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化脓性感染时由于细菌对葡萄糖的酵解,使葡萄糖明显减低。(72.)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分为A.I类B.Ⅱ类C.Ⅲ类D.Ⅳ类E.V类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人类HLA复合体分为HLA-Ⅰ、HLA-Ⅱ、HLA-Ⅲ类基因。(73.)产气荚膜梭菌最主要的毒素为A.溶血毒素B.坏死毒素C.肠毒素D.细胞毒素E.卵磷脂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外毒素及多种侵袭酶类,外毒素以α毒素为主,本质为卵磷脂酶;还可产生透明质酸酶、DNA酶等。(74.)下列关于酶定量测定叙述错误的是A.是测定酶的活性浓度B.是测定酶催化反应的速度C.一般不直接测酶蛋白的含量D.测定酶活性浓度时要选择好各种条件E.任何情况下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例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酶定量测定有关概念,只有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时,酶促反应速度才与酶浓度成正比例。(75.)病毒与立克次体主要相同点A.繁殖方式B.细胞内寄生C.抗生素敏感D.核酸类型E.人工培养基生长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病毒为非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们的共同特点为都是专性细胞内寄生。(76.)当某测定值在±2SD的范围内,其可信限是A.68%B.99%C.没有明确的规定D.95%E.90%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当某测定值在±2SD的范围内,其可信限是95%。(77.)根据阴离子间隙水平的高低可以判断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阴离子间隙的意义,代谢性酸中毒是酸碱平衡失调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可分为阴离子间隙正常和增大两种。(78.)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中,不对的是A.使肝葡萄糖激酶活性增强,有利于肝糖原合成B.使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C.使血糖来源增高D.促进糖转变成脂肪E.促进糖氧化分解和抑制糖异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查胰岛素的生理功能,胰岛素是体内主要的降低血糖的激素,可减少血糖的来源来降低血糖。(79.)关于凝血因子正确的描述是A.存在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共有14种B.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Ⅳ、Ⅸ、ⅩC.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辅助因子作用的是FⅤ、VⅢ、ⅢD.内外源凝血系统形成凝血活酶时,都需要FVⅢ的参与E.因子Ⅶ和Ⅴ主要含于正常人新鲜血清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辅因子包括因子Ⅲ、Ⅴ、Ⅷ、HM-WK和Ca。(80.)关于乳酸脱氢酶叙述错误的是A.红细胞中LDH含量比血清高100倍B.LDH为热变性,故宜把待测标本存放在4℃的环境下C.LDH同工酶和CK-MB联合检测常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D.LDH有五种不同的同工酶,每种同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不同E.LD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LDH为"冷变性"酶,应常温保存。(81.)质量管理体系中有关“程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称为程序B.实验室的质量目标相同而实现的程序可以不同C.技术性程序一般以操作规程体现D.一般程序性文件是指管理性的E.质量管理体系程序通常都要求形成文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质量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应考虑4个方面的问题:①当前及长期的服务对象、任务和市场;②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及资源供应;③与上级组织的一致性;④实验室成员应能够充分理解和坚决支持。鉴于上述情况,各个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肯定不同。(82.)以下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临床检验领域,不确定度实际上与总误差意义相当B.厂家提供的校准物定值的不确定度基本上就是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C.室内质控数据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代表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D.不确定度和溯源性是测量结果的重要质量指标E.从本质上说不确定度就是测定总误差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不确定度是表征可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是被测量的测量结果可以出现的区间,与误差有本质的区别。(83.)有关质量管理体系"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下列论述最正确的是A.资源质量取决于所进行的过程活动B.过程管理是通过质量管理来实现的C.程序是组织结构的继续和细化D.过程活动要适应所建立的组织结构E.控制活动和途径为组织机构直接指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质量管理体系"四要素"分为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组织机构是一个实验室按照目标分解职能并确定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以实现科学合理的分权和授权的具体和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程序是组织结构的继续和细化。质量管理是通过对过程管理来实现的,过程的质量又取决于所投入的资源与活动。控制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制定在书面或文件化程序之中。(84.)下列符合有关血管壁结构描述的是A.内膜层主要由弹性蛋白组成B.外膜层由内皮细胞构成C.中膜层的主要成分是结缔组织D.除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外,都有内膜、中膜和外膜层E.都有内膜层和外膜层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除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以外,血管壁从管腔面向外一般依次内膜、中膜和外膜层分为内皮和内皮下层,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下层由弹性蛋白组成;中膜层在中动脉主要由平滑肌组成,在大动脉以弹性膜为主;外膜层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85.)下列成分不直接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是A.CDThl细胞B.巨噬细胞C.补体D.NK细胞E.IgG、IgM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IgG和IgM是介导Ⅱ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抗体,而NK细胞、补体和巨噬细胞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组织损伤,CDThl细胞尽管参与机体免疫应答、抗体IgG和IgM的产生密切相关,但是不直接参与Ⅱ型超敏反应。(86.)参考物质生物学和理化性质与实际样品的接近程度,称为A.基质效应B.互通性C.准确度D.溯源性E.特异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量值溯源是使常规检验与参考系统相联系的过程,即应用参考系统建立或验证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量值溯源的前提是常规测量程序具有足够的分析特异性,即所测量的量与参考测量程序所测量的量的一致性;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互通性,即参考物质生物学和理化性质与实际样品的接近程度。基质效应主要是非特异性和干扰易感性问题,是使参考物质缺乏互通性的原因之一。(87.)血小板聚集主要依靠的是A.血小板数量B.血小板GPⅡb/ⅢaC.血小板膜蛋白GPⅠaD.血小板膜蛋白CINl、CD61E.GP膜蛋白Ib与Ⅱa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参与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血小板膜糖蛋白Ia/Ⅸ参与血小板黏附;糖蛋白Ⅱb/Ⅲa是参与血小板聚集,也参与血小板黏附。(88.)下列检测程序按不确定度增加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一级参考测量程序,二级参考测量程序,厂家选定/常务测量程序,用户常规测量程序B.二级参考测量程序,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厂家选定/常务测量程序,用户常规测量程序C.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厂家选定/常务测量程序,二级参考测量程序,用户常规测量程序D.厂家选定/常务测量程序,一级参考测量程序,二级参考测量程序,用户常规测量程序E.二级参考测量程序,厂家选定/常务测量程序,一级参考测量程序,用户常规测量程序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ISO17511,常规检验结果的溯源性通过不间断的、交替出现的测量程序和测量标准而建立,这些程序和校准物通常具有不断降低的测量不确定度。计量学溯源链应以相反方向的降序校准等级描述,即从最高计量学参考到最终用户结果。按不确定度增加顺序排列为:一级参考测量程序,二级参考测量程序,厂家选定/常务测量程序,用户常规测量程序。(89.)计量学"溯源性"是A.测量结果的属性B.测量程序的属性C.检验方法的属性D.测量的属性E.校准的属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溯源性"的定义是: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值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一定参考标准相联系的属性。因而溯源性是测量结果的属性,不应用于描述测量、测量方法或程序。(90.)下列关于脑脊液蛋白质检查的叙述正确的是A.脑脊液蛋白质定量分为比浊法和比色法,比浊法优于比色法B.潘氏试验灵敏度高,部分正常脑脊液可出现极弱的阳性结果C.新生儿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比成人低D.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含量约为血浆蛋白的2%E.Froin综合征是一种出血性脑病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脑脊液蛋白质检验的临床意义。脑脊液蛋白质定量分为比浊法和比色法,比色法优于比浊法;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新生儿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比成人高,6个月后逐步降至成人水平;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不到血浆蛋白的1%;Froin综合征是一种梗阻性脑病;潘氏试验灵敏度高,部分正常脑脊液可出现极弱的阳性结果。(91.)关于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识别,正确的是A.PC加工处理的、来源于供者MHC分子的肽被称为间接识别。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识别,被识别分子的形式是经处理的同种异型MFIC分子来源的肽。正是由于移植排斥反应强烈,以致供受者之间只要有一个氨基酸不同就能发生这种排斥反应。B.受者T细胞识别经过受者APC加工处理的供者MHC分子被称为直接识别C.被识别分子的形式是经处理的同种异型MFIC分子来源的肽D.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基础是受者与供者MHC分子之间有多个氨基酸不同E.同种异型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中的肽与自身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中的肽无相似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