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检验(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1.)ALL-L2骨髓象A.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B.小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C(江南博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D.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E.大小细胞混合,各占一半左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LL-L的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12μm)为主,大小不一。(2.)机体免疫系统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称为A.免疫防御B.免疫监视C.免疫稳定D.免疫逃逸E.免疫调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识别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特点是A.白细胞分类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B.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C.血小板增多D.白细胞计数一定高于正常E.白细胞分类以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明显增多为主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慢粒慢性期血象可见原始粒以下阶段细胞,主要以中幼以下阶段细胞增高为主。(4.)大多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常增生的细胞是A.T辅助细胞B.T抑制细胞C.B细胞D.NK细胞E.淋巴系祖细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LL大多数为B细胞异常增生(B-CLL),少数为T细胞异常增生。(5.)血液中CO的主要运输形式是A.HCOB.HCOC.氨基甲酸血红蛋白D.物理溶解COE.CO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血液中CO有三种运输方式,即物理溶解;与HCO结合;与Hb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因为组织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自细胞进入血液的静脉端毛细血管,使血浆中PCO升高,其大部分CO又扩散入红细胞,在红细胞内碳酸苷酶的作用下,生成HCO,再解离成H和HCO,并以HCO形式随循环进入肺部。因肺部PCO低,PO高,红细胞中HCO与H结合生成HO和CO,后者通过呼吸排出体外。红细胞中一部分CO以Hb-NHCOO形式运输,占CO运输总量的13%~15%,溶解状态运送的CO仅占8.8%。因此血液中CO的主要运输形式是HCO。(6.)溶血性黄疸时,尿液胆红素检查结果()A.-B.+C.+D.+++E.++++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尿液胆红素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的分解物。溶血性黄疸时形成大量的未结合胆红素,但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从尿中排出,所以结果为阴性。(7.)关于尿微量白蛋白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用蛋白定性的化学方法不能检出B.多采用免疫化学法进行常规测定C.可随机留取标本D.可见于糖尿病性肾病E.为晚期肾损伤的测定指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察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某些肾脏病早期,尿中蛋白质含量已有增加,尿常规蛋白定性试验往往呈阴性。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肾损伤的指标,其检测采用的是免疫化学技术。(8.)一血糖样品在甲医院测定在正常范围,乙医院测得结果异常,后经核查,乙医院所用标准液已变质。这种误差属于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误差来源不清楚D.随机误差E.允许误差正确答案:B(9.)乳酸脱氢酶的组成是A.含有两种亚基组成的二聚体B.含有两种亚基组成的三聚体C.含有两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D.含有两种亚基组成的五聚体E.含有两种亚基组成的六聚体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由两种亚单位组成:H(表示heart)和M(表示muscle)。它们按不同的形式排列组合形成含4个亚基的5种同工酶。(10.)Ph染色体的实质是A.t(11;17)(q22;q12)B.t(15;17)(q22;q12)C.t(9;22)(q34;q11)D.t(9;11)(q21-22;q23)E.t(8;21)(q22;q22)正确答案:C(11.)RDW不增高的疾病是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重症海洋性贫血E.HbH病正确答案:C(12.)Ⅲ型高脂血症与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关系最密切的是A.ApoB.ApoCⅢC.ApoAⅠD.ApoE.Apo(a)正确答案:D(13.)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属于有机化学方法的是A.己糖激酶法B.邻甲苯胺法C.Foling-WuD.葡萄糖氧化酶法E.碘量法正确答案:B(14.)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我国常规实验室广泛使用的是A.己糖激酶法B.邻甲苯胺法C.Foling-WuD.葡萄糖氧化酶法E.碘量法正确答案:D(15.)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特异性差,已被淘汰的是A.己糖激酶法B.邻甲苯胺法C.Foling-WuD.葡萄糖氧化酶法E.碘量法正确答案:C(16.)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特异性最高的是A.己糖激酶法B.邻甲苯胺法C.Foling-WuD.葡萄糖氧化酶法E.碘量法正确答案:A(17.)免疫应答基本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A.抗原识别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B.抗原递呈阶段、抗原识别阶段、反应阶段C.抗原递呈阶段、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增殖活化阶段D.抗原递呈阶段、抗原识别阶段、抗原清除阶段E.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增殖活化阶段、效应阶段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增殖活化阶段、效应阶段。(18.)关于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活物质是细胞壁成份B.从C激活开始C.发挥效应比经典途径晚D.亦有激活效应的扩大E.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察补体旁路途径的特征。激活物质为细胞壁成分,从C开始,并扩大了激活效应,发挥效应比经典途径晚,在感染前期即可发挥抗感染作用。(19.)下列哪种溶血性贫血是由红细胞膜异常所致A.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B.血型不合输血所致溶血性贫血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行军性血红蛋白尿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正确答案:E(20.)不符合尿液分析仪正确叙述的是A.采用球面积分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B.测定简单、快速、用尿量少C.尿蛋白测定采用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D.不可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E.检查葡萄糖的特异性不如班氏定性法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察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评价。干化学法葡萄糖检测采用酶法检测,对葡萄糖具有特异性,因此特异性高于班氏定性法。(21.)乳酸脱氢酶一般形成的同工酶的种类有A.2种B.3种C.4种D.5种E.6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乳酸脱氢酶由两种亚单位组成:H(表示heart)和M(表示muscle)。它们按不同的形式排列组合形成含4个亚基的5种同工酶,即:LD(H)、LD(HM)、LD(HM)、LD(HM)、LD(M)。(22.)关于凝血因子正确的描述是A.存在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共有14种B.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Ⅳ、Ⅸ、ⅩC.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辅助因子作用的是FⅤ、VⅢ、ⅢD.内外源凝血系统形成凝血活酶时,都需要FVⅢ的参与E.因子Ⅶ和Ⅴ主要含于正常人新鲜血清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辅因子包括因子Ⅲ、Ⅴ、Ⅷ、HM-WK和Ca。(23.)糖原分子中主要的化学键是A.3,5-糖苷键B.2,6-糖苷键C.1,4-糖苷键D.1,6-糖苷键E.1,5-糖苷键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糖原结构。(24.)SI制中酶活性单位为A.U/LB.KatalC.g/LD.ml/LE.%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SI制中酶活性单位,Katal为1s中转化1个摩尔底物的酶量。(25.)胰岛细胞瘤时可出现下列何种结果A.血脂明显上升B._血脂明显下降C.血糖明显升高D.血糖明显降低E.血糖不变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胰岛细胞瘤,会造成胰岛素过量分泌,引起血糖降低。(26.)HiCN的最大吸收峰位于A.634nmB.504nmC.587nmD.540nmE.578nm正确答案:D(27.)关于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感染越重,白细胞数越高B.退行性核左移,白细胞总数必增高C.在生理情况下,白细胞数量趋于稳定,变化不超过一倍D.白血病时,白细胞计数可升高也可降低E.儿童的白细胞分类绝对值以淋巴分类为高正确答案:D(28.)墨汁负染色主要用于检测A.新型隐球菌B.白色念珠菌C.热带念珠菌D.烟曲霉菌E.镰刀菌正确答案:A(29.)具有SRBC受体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肥大细胞D.NK细胞E.巨噬细胞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CD2是成熟T细胞膜表面的特有标志,主要配体是CD58。CD2还是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可利用绵羊红细胞与T细胞结合的E花环试验,测定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30.)下列哪种细胞因子为免疫调节性因子A.MCFB.NCFC.LTD.IL-1E.MAF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白细胞介素(IL):在多种细胞间发挥广泛作用的细胞因子,非特异性发挥免疫调节作用。(31.)肝硬化时,人体内转氨酶变化为A.ALT升高,AST升高,且ALT=ASTB.ALT升高,AST升高,且ALT>ASTC.ALT升高,AST正常D.ALT正常,AST升高E.ALT升高,AST升高,且ALT<AST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肝硬化病变累及线粒体时,多数AST升高程度超过ALT。(32.)关于乳酸脱氢酶叙述错误的是A.红细胞中LDH含量比血清高100倍B.LDH为热变性,故宜把待测标本存放在4℃的环境下C.LDH同工酶和CK-MB联合检测常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D.LDH有五种不同的同工酶,每种同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不同E.LD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LDH为"冷变性"酶,应常温保存。(33.)机体血清中镁大约是无机磷浓度的A.1/1B.1/2C.1/3D.1/4E.1/5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磷、镁等元素的熟悉的程度(34.)在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A.NaB.KC.CaD.MgE.Fe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①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纤维内部。②三联体结构处的信息传递。③肌质网终池膜对Ca通透性改变引起Ca的释放和重摄。(35.)细胞抗凝系统是指A.血管内皮细胞B.嗜碱粒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系统D.杆状核、分叶核中性粒细胞E.肾小球旁细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细胞抗凝系统主要通过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活化的凝血因子、光滑的血管内皮阻止血小板活化和纤维蛋白沉积、肝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抗凝物质来完成。(36.)多尿是指24h尿量大于A.2LB.2.5LC.3LD.3.5LE.4L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24h尿量在1500ml左右,若经常超过2500ml者称为多尿。(37.)小儿佝偻病不具有下列哪种表现A.血钙偏低B.鸡胸C.骨骼畸形D.X形或O形腿E.甲状腺肿大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血钙水平异常的相关疾病和症状的熟悉程度(38.)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应选择血涂片的哪个部位进行有序的镜检A.血片两侧B.体尾交界处C.头部D.尾部E.体部正确答案:B(39.)角化前细胞核染色质特点为A.细致均匀B.条索状C.固缩D.粗糙E.溶解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察角化前细胞形态学特点。A是正确答案。(40.)不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是A.葡萄糖、丙酮B.葡萄糖、β-羟丁酸C.丙酮、β-羟丁酸D.乙酰乙酸、葡萄糖E.丙酮、乙酰乙酸正确答案:B(41.)试带法尿蛋白膜块中既是酸碱指示剂又是蛋白显色剂的物质是A.甲基橙B.四溴酚蓝C.溴麝香草酚蓝D.还原酚酞E.四氯酚四溴磺酞正确答案:B(42.)正态曲线下面积有一定的规律,μ±3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A.80.7%B.85.7%C.98.7%D.99.7%E.99.9%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正态曲线下的总面积为1或100%,μ±1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8.2%;μ±2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5.5%;μ±3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7%。(43.)一组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指的是A.均数B.标准差C.变异系数D.极差E.方差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极差(R)是一组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44.)测得血糖20d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出其均值为5.0mmol/L,标准差为0.25mmol/L,其变异系数应为A.5%B.4%C.3%D.2%E.1%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变异系数(CV)是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CV=标准差/平均值×100%。(45.)载脂蛋白E是哪种脂蛋白的主要载体A.CMB.HDLC.LDLD.VLDLE.IDL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查脂蛋白的组成和特征,VLDL除含ApoB100外,还含ApoCⅠ、CⅡ、CⅢ及E(46.)胆固醇是下列化合物的前体物,但除外A.胆汁酸B.维生素DC.雄激素D.雌激素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察胆固醇的代谢。HC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不是由胆固醇而来。(47.)有关中性粒细胞特殊功能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趋化功能B.吞噬功能C.抗感染作用D.创伤修复作用E.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中性粒细胞不具有纤维蛋白溶解作用。(48.)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A.静电引力B.范德华引力C.氢键结合力D.疏水作用力E.分子间结合力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抗原与抗体依赖抗原决定基(表位)和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的空间构象精确互补特异结合,这是一种非共价键的结合。结合后,在抗原与抗体的对应氨基酸残基之间还有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和疏水作用力等四种分子间引力可促进结合,其中范德华引力作用最小,而疏水作用力作用最大。(49.)兼有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物质称为A.简单半抗原B.复合抗原C.阳断抗原D.完全抗原E.封闭抗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察完全抗原的概念,兼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物质是完全抗原。(50.)关于佐剂增强免疫应答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变抗原物理性状B.抗原在体内存留时间延长C.是特异性免疫增强剂D.刺激单核巨噬细胞活化,释放细胞因子调节和增强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E.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佐剂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51.)抗原必需具备的基本特性是A.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B.无免疫原性,有免疫反应性C.分子量大、化学结构复杂D.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E.异物性、复杂性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察抗原的特性。抗原必须具备的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52.)血清内五类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由少到多的顺序是A.IgD、IgG、IgM、IgE、IgAB.IgA.IgG、IgD、IgE、IgMC.IgG、IgA.IgM、IgD.IgG、IgM、IgE.IgD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察血清中五种Ig的含量顺序。IgE<IgD<IgM<IgA<IgG(53.)关于细菌的转位因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转位因子可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中B.转位因子可不依赖于染色体或质粒而自行复制C.转位因子包括插入序列,转座子与转座噬菌体3类D.插入序列结构最简单,是最小的转位因子E.转座子除具有与插入功能有关的基因以外,还携带有其它基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细菌的转位因子。转位因子为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段特异的核苷酸片断,可在DNA分子中移动。主要有三类:插入顺序,转座子,转座噬菌体。插入顺序不携带其他和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区域,是最小的转位因子。转座子的结构与功能与插入顺序相似,但携带其他和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故B错。(54.)原始细胞的共同特点有A.胞浆量较少B.细胞质内有特异性颗粒C.胞体多较大,但巨核细胞例外D.核染色质粗糙、密集、结块E.核仁不清楚正确答案:A(55.)引起红细胞生理性增加的原因,应除外A.剧烈体力劳动B.恐惧C.冷水浴D.妊娠E.兴奋正确答案:D(56.)在红细胞依次成熟的过程中,首先不再具有分裂能力的是A.原始红细胞B.早幼红细胞C.中幼红细胞D.晚幼红细胞E.网织红细胞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一般在细胞发育过程中晚幼阶段的细胞丧失了分裂能力。(57.)"无尿"是指每天的尿量不超过A.17mlB.100mlC.400mlD.2000mlE.2500ml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如24h尿量少于100ml,或者12h全无尿,则称为无尿。(58.)痛风病的病因是由于A.蛋白质代谢紊乱B.氨基酸代谢紊乱C.核酸代谢紊乱D.脂类代谢紊乱E.糖代谢紊乱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痛风是嘌呤代谢失调所致,血清UA可明显升高。(59.)"水俣病"与哪些元素中毒有关A.汞B.硒C.锌D.钙E.碘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元素的熟悉程度。(60.)高选择性蛋白尿中,不存在的是A.白蛋白B.前白蛋白C.β-微球蛋白D.α-巨球蛋白E.α-微球蛋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选择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能否通过具有一定选择性。相对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不易滤过,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较易滤过,即选择性滤过。a2-巨球蛋白分子量大,从尿中排出,为非选择性蛋白尿。(61.)AST也存在同工酶,它们是A.a-AST和m-ASTB.c-AST和b-ASTC.c-AST和m-ASTD.d-AST和e-ASTE.b-AST和m-AST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ST有两种同工酶,存在于胞质中的称为胞质AST(c-AST);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称为线粒体AST(m-AST)。(62.)关于血钙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总钙中约40%为非扩散钙,60%为可扩散钙B.结合钙均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C.非扩散钙即为结合钙D.可扩散钙即为游离钙E.非扩散钙包括柠檬酸钙正确答案:A(63.)下列心肌标志物中半寿期最短的是A.cTnB.LDC.CK-MBD.MbE.CRP正确答案:D(64.)胆红素是从下列何种物质分解代谢产生A.脂肪酸B.血红蛋白C.球蛋白D.DNAE.氨基酸正确答案:B(65.)正常人尿渗量多为A.600~1000mmol/LB.1000~2000mmol/LC.320~400mmol/LD.400~600mmol/LE.280~320mmol/L正确答案:A(66.)半抗原刺激动物产生抗体的条件是A.应用佐剂配合B.采用特定动物进行免疫C.免疫动物静脉注射D.免疫动物皮下注射E.与载体结合正确答案:E(67.)正常血细胞的超微结构中表面没有微绒毛的是A.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B.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C.中性分叶核粒细胞D.中性中幼粒细胞E.嗜酸性中幼粒细胞正确答案:D(68.)完全抗原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特性是A.敏感性及特异性B.特异性及免疫原性C.致病性及反应原性D.免疫原性及致病性E.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完全抗原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特性是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69.)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免疫的生理功能A.抗感染效应B.抗肿瘤效应C.同种排斥效应D.毒素中和作用E.免疫调节作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细胞免疫主要发挥抗细胞内寄生菌感染、抗病毒感染、抗寄生虫感染与抗肿瘤免疫效应。(70.)Ⅱb型高脂血症电泳图谱的特点是A.原点深染B.深β带C.深β带,深前β带D.宽β带E.深前β带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查高脂蛋白血症的特征,Ⅱb型高脂血症电泳图谱的特点是深β带,深前β带。(71.)痛风病人血清中哪项检测特异性升高A.胆碱酯酶B.淀粉酶C.尿酸D.胆汁酸盐E.胆红素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UA主要用作痛风的诊断指标。痛风是嘌呤代谢失调所致,血清UA可明显升高。(72.)关于临床实验室管理最核心的一点是A.组织指挥B.计划协调C.对资源的有效整合D.改进方法,提高效率E.修改标准,改进工作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临床实验室管理的定义。(73.)人类生殖细胞具有多少条染色体A.1B.2C.22D.23E.46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人类生殖细胞具有23条染色体。(74.)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中属高度恶性的是A.无裂细胞型B.裂细胞型C.小淋巴细胞性D.淋巴浆细胞样E.混合细胞型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中以无裂细胞型恶性程度最高。(75.)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常用于A.定性测定B.半定量测定C.定量测定D.定性和定量测定E.定性和半定量测定正确答案:C(76.)骨髓穿刺呈"干抽",外周血可见幼稚细胞,轻度脾肿大,最符合下列哪一种疾病的诊断A.恶性淋巴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白血病D.多发性骨髓瘤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正确答案:E(77.)有关改良牛鲍氏计数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此计数板是通过H型槽沟分割为上下两个相同的计数池B.各池分为9个大方格C.盖玻片与计数池间形成0.01mm缝隙D.中央一个大方格分400小方格E.每个池容量为0.9μl正确答案:C(78.)急性肝细胞损伤时最敏感的指标是A.CKB.LDC.AMYD.ALTE.ALB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LT虽不特异,但是最敏感的指标。由于肝细胞中ALT活性约比血清高2850倍,故有1%的肝细胞损伤,就足以使血液中ALT活性升高1倍。(79.)新生儿白细胞较高,可高达A.30×10/LB.10×10/LC.11×10/LD.15×10/LE.20×10/L正确答案:A(80.)尿液管型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包括A.肾小管有尿液酸化能力B.尿液中有红细胞存在C.肾小管有尿液浓缩能力D.尿液含有蛋白质E.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正确答案:B(81.)尿液常规分析每次尿量不应小于A.5mlB.15mlC.30mlD.50mlE.100ml正确答案:B(82.)尿液常规分析不宜超过A.1小时B.6.0小时C.0.5小时D.2.0小时E.1.5小时正确答案:D(83.)尿液常规分析若不能及时检查,标本应冷藏于A.0℃冰箱B.-20℃冰箱C.-80℃冰箱D.4℃冰箱E.-2℃冰箱正确答案:D(84.)粪便隐血试验最好是连续检查A.5天B.4天C.2天D.6天E.3天正确答案:E(85.)下列是渗出液常见外观,但除外A.脓性B.血性C.黄色D.淡黄E.混浊正确答案:D(86.)患儿,女性,6岁,发热。体检咽部红肿,颈强直,有脑膜刺激症状,腰穿有脓性脑脊液,但未培养出脑膜炎双球菌,临床诊断为脑膜炎。请问下列哪种细菌还能引起本病A.金黄色葡萄球菌B.流感嗜血杆菌C.新型隐球菌D.肺炎双球菌E.B群链球菌正确答案:B(87.)患者,女性,26岁,经常感到头晕,面色苍白,血常规检查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91g/L,初诊为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0课 和家人在一起教学设计 未来版
- 极简商务计划总结
- 2024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第25课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半年工作总结与数据分析报告
- 18 旅游节(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 2025IDEAS毕业答辩模版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课文3 11 项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个人代持股协议书7篇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秋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My friends Part A 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专题04-完形填空2023年高考英语三模试题分项汇编(新高考八省专用)-(原卷版)
- 物理治疗学(人卫三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海报
- 湖北省黄冈八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道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
- 花粉购销合同范例
- 柑橘品种改良研究
- 2024年秋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终考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1-5答案
- 劳务派遣信息管理系统
- 无人值守道闸运营方案
- 极地安全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