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检验(师)专业知识押题密卷1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1.)可导致漏出液产生的原因是A.细菌性感染B.静脉回流受阻C.外伤D.淋巴(江南博哥)瘤浸润E.化学物质刺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导致漏出液产生的机制包括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淋巴回流受阻、钠水潴留等。(2.)尿液的真酸度是指A.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氢离子浓度B.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氧离子饱和浓度C.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钠离子浓度D.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OH离子浓度E.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钾离子浓度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真酸度指尿中所有能离解的氢离子浓度,通常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来表示。(3.)来自牧区的一位患者,上肢某部位皮肤红肿并出现水疱、中心区组织坏死变黑,分离到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专性需氧,两端平齐,呈竹节状,引起感染的细菌最可能是A.产气荚膜梭菌B.肉毒梭菌C.炭疽芽胞杆菌D.蜡样芽胞杆菌E.产单核李斯特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炭疽芽胞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两端齐平,呈竹节状。专性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主要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也可经一定途径感染人类,为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芽胞杆菌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侵入机体引起炭疽病。(4.)倾注MH平板时,培养基的厚度为A.3mmB.4mmC.6mmD.2mmE.5mm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倾注MH平板时,培养基的厚度为4mm。(5.)干化学法尿隐血测定呈现假阴性结果的物质是A.肌红蛋白B.对热不稳定酶C.VitCD.氧化剂E.菌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尿液中含有肌红蛋白、对热不稳定酶、氧化剂或菌尿,可使干化学法尿隐血测定呈现假阳性结果;尿液中大量VitC的存在(>100mg/L),可竞争性抑制反应,产生假阴性结果。(6.)有关尿干化学检测原理,尿胆原测定用A.硝基铁氰化钠法B.偶氮反应法C.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D.酸碱指示剂法E.醛反应法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尿胆原测定采用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7.)急性炎症时,上皮细胞主要表现为A.增生B.坏死C.核异质D.再生E.化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急性炎症以变性(肿胀性退变)、坏死为主。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8.)胆红素结晶见于A.肺结核B.肺吸虫病C.肺脓肿D.支气管扩张E.脓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胆红素结晶见于肺脓肿。(9.)以下哪项不属于阴道滴虫外观的特点A.倒置梨形B.比白细胞大C.有2根前鞭毛D.有1根后鞭毛E.体侧有波动膜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滴虫呈梨形,为白细胞的2~3倍,适宜生长温度为25~42℃,最适pH5.5~6.0。虫体顶端有鞭毛4根,有1根后鞭毛。(1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周围血中幼稚细胞、原始细胞>30%B.周围血有较多幼稚粒细胞伴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C.周围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60%D.周围血中幼红、幼粒细胞易见,骨髓出现"干抽"E.周围血中易见盔形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LL的诊断标准:周围血淋巴细胞比例>60%,骨髓>40%。(11.)血清钾的参考值为A.3~5mmol/LB.3.5~5.5mmol/LC.4~5.5mmol/LD.4.5~6mmol/LE.4~6mmol/L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血清钾的参考值,血清钾的参考值为3.5~5.5mmol/L,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12.)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为A.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B.氧化酶阴性,氧化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C.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无鞭毛,有芽胞D.氧化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E.氧化酶阳性,氧化葡萄糖产酸,单极鞭毛,无芽胞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气单胞菌有单极鞭毛,运动极为活泼,无芽胞,有窄的荚膜。能发酵葡萄糖产酸,氧化酶和触酶试验阳性。(13.)根据流感嗜血杆菌产生吲哚、尿素酶及鸟氨酸脱羧酶将其分为几个生化型A.3个B.4个C.5个D.6个E.8个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根据流感嗜血杆菌产生吲哚,尿素酶及鸟氨酸脱羧酶反应,将其分为8个生化型。(14.)CSF氯化物含量参考值为A.98~106mmol/LB.78~98mmol/LC.53~69mmol/LD.58~78mmol/LE.120~130mmol/L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正常参考值]成人:120~130mmol/L;儿童:111~123mmol/L;婴儿:110~122mmol/L。(1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降低的疾病是A.骨髓纤维化B.蜂窝组织炎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在本题的5个选项当中只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降低,其他4种均为增高。(16.)凝集反应是A.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B.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C.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D.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E.必须在显微镜下观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适当电解质溶液中,当抗原或抗体其中一方是颗粒状时,它们特异性结合后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凝集反应。(17.)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血沉减慢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心肌梗死C.动脉粥样硬化D.肺结核E.风湿热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由于细胞数量增多,红细胞总表面积增大,下沉过程中受到血浆阻力增大,血沉减慢。(18.)菌体两端有异染颗粒,在吕氏血清斜面上生长迅速的革兰阳性杆菌是A.痤疮丙酸杆菌B.艰难梭菌C.破伤风杆菌D.鲍曼不动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白喉棒状杆菌的一端或两端有浓染的颗粒,是革兰阳性杆菌,常用吕氏(Loeffler)血清斜面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19.)如血液稀释倍数为200倍,用目视计数法计数中央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为N,则正确的计算公式为(/L)A.N×25×10×10×200B.N×5/25×10×10×200C.N×25/5×10×10×200D.N×5×10×10×200E.N×25×10×10×200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熟悉每种情况下面的计算公式,要会灵活运用。(20.)骨髓涂片中见异常幼稚细胞占40%,这些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SB(-),AS-D-NCE(-),α-NBE(+)且不被NaF抑制,下列最佳选择是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B.组织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粒-单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POX(-),SB(-),AS-D-NCE(-),a-NBE(+)且不被NaF抑制。(21.)尿干化学法对尿内蛋白质的灵敏度比较高的是A.清蛋白B.球蛋白C.黏蛋白D.本周蛋白E.肌球蛋白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尿干化学法对尿中清蛋白的灵敏度比较高,而对球蛋白等的检测不敏感。(22.)可使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阴性的物质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患者服用大量维生素C或其他具有还原作用的药物,可使试验中的过氧化氢还原,使隐血试验呈假阴性。(23.)以下贫血为正常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的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地中海性贫血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正常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故应选择A。(24.)属于类白血病反应特点的是A.白细胞体积异常B.白细胞核型异常C.白细胞胞质颗粒异常D.白细胞计数显著偏低E.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类白血病反应的特点是,血象类似白血病表现但非白血病;白细胞数显著增高,或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和幼稚细胞出现;绝大多数病例有明显的致病因素;原发病好转或解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迅速自然恢复;本病预后良好。(25.)诊断黑热病最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是A.骨髓穿刺B.淋巴结穿刺C.动物接种法D.十二指肠引流E.脾穿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以骨髓穿刺涂片法最为常用,又以髂骨穿刺简便安全,检出率为80%~90%。淋巴结穿刺多选肿大的淋巴结,检出率约在46%~87%。脾脏穿刺检出率较高,达90.6%~99.3%,但不安全,一般少用或不用。(26.)下列血脂指标升高不是冠心病发生危险因素的是A.TCB.TGC.HDL-CD.Lp(a)E.LDL-C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TC、TG、Lp(a)和LDL-C升高,HDL-C降低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27.)溶血标本对检测结果影响最大的是A.血钙B.血镁C.血磷D.血钠E.血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是K和Mg,故溶血标本对其检测结果有影响。(28.)生理活性的钙是指A.蛋白结合钙B.柠檬酸钙C.碳酸钙D.总钙E.离子钙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血清中离子钙是总钙中具有生理活性的部分。(29.)需通过ALP催化才能产生发光效应的物质是A.吖啶酯类B.三丙胺C.鲁米诺类D.三联吡啶钌E.AMPPD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酶联发光免疫分析仪是用参与催化某一化学发光反应的酶来标记抗原或抗体,在抗原抗体反应后,加入底物(发光剂),由酶催化和分解底物发光,通过光信号的强弱来进行被测物的定量。常用的标记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LP),HRP的发光底物为鲁米诺及其衍生物;ALP的发光底物为AMPPD和4-MUP。本题正确答案是E。(30.)总补体活性测定试验中,实验结果判定终点为A.100%溶血B.75%溶血C.50%溶血D.25%溶血E.不溶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总补体活性通过溶血试验测定,因溶血程度与补体活性呈“S”曲线,50%溶血时,补体活性变化对溶血程度影响最大,试验最敏感。因此,采用50%溶血作为实验结果判定终点。(31.)患者女性,43岁。因关节肿痛就医,初步检查ANA、RF均为阳性,肝、肾功能指标未见异常。取关节滑膜组织,经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何种物质表达量升高A.ICAM-1B.ECGFC.CD2D.LFA-1E.MHC-Ⅰ类分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炎症反应时血管内皮细胞ICAM-1可升高。(32.)检测HBsAg-CIC所用的方法是A.PEG沉淀法B.C1q固相法C.抗C3-CIC-ELISAD.胰蛋白酶解离法E.抗C4-CIC-ELISA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PEG沉淀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继而用胰蛋白酶消化沉淀中的抗体蛋白,游离出抗原成分,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HBsAg-CIC。(33.)患者女性,34岁。因手腕痛就医,初步检查ANA、RF均为阳性,肝、肾功能指标未见异常。此患者应进一步检查的自身抗体是A.Sm抗体B.SS-A抗体C.SS-B抗体D.ENA抗体谱E.抗组蛋白抗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NA阳性患者应对其自身抗体的种类进行分析,故应进行ENA抗体谱的检测。(34.)关于非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的正确说法是A.只检测免疫复合物的总量B.检测方法比较少C.应用较少D.需考虑免疫复合物中抗原的性质E.不同方法检测原理相近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非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不考虑免疫复合物中抗原性质,只检测免疫复合物的总量,检测方法较多,应用较广。(35.)衣原体胞外存在形式是A.原体B.始体C.网状体D.内基小体E.包涵体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衣原体发育周期独特,有原体和始体(又称网状体),其中原体是衣原体胞外存在形式。(36.)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耐药机制A.与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有关B.与rpoB基因突变有关C.与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失活有关D.与rpsL基因突变有关E.与rrs基因突变有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异烟肼高浓度时作用于分枝杆菌需能代谢发挥作用,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产生与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失活有关联。(37.)关于白喉棒状杆菌的生化培养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吸收亚硫酸盐,使菌落呈棕色B.能吸收亚碲酸盐,并将碲盐还原为碲元素使菌落呈黑色C.能吸收亚硝酸盐,并将盐还原为铅元素使菌落呈灰色D.能吸收亚硝酸盐,使菌落呈灰色E.能吸收亚硝酸盐,使菌落呈灰蓝色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白喉棒状杆菌能吸收亚碲酸盐,并将碲盐还原为碲元素使菌落呈黑色。(38.)临床标本可疑诺卡菌感染,可直接检查标本中A.有无白细胞、红细胞B.有无黄色、红色或黑色颗粒C.有无白色颗粒D.有无吞噬细胞E.有无革兰阴性细长杆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临床标本可疑诺卡菌感染,可收集痰、脓汁等标本,检查有无黄色、红色或黑色颗粒,以辅助鉴定。(39.)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常用波长为()。A.530nmB.535nmC.540nmD.550nmE.560nm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吸收峰波长值。(40.)CH50试验的终点指标是()。A.25%溶血B.50%溶血C.75%溶血D.80%溶血E.100%溶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补体能使溶血素致敏的绵羊红细胞发生溶血,当致敏红细胞浓度恒定时,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个特殊的S形曲线。在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时,补体量的变化不能使溶血程度有显著改变,溶血程度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但在半溶血(50%溶血)上下时S形曲线最陡,即使补体含量仅有较小变动时,溶血程度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也就是说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故以50%溶血(CH50)判断结果比100%溶血灵敏、准确。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B。(41.)浆膜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A.结核病B.化脓性感染C.伤寒D.变态反应性疾病E.大叶性肺炎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嗜酸粒细胞增高常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综合征等变态反应性疾病。(42.)M蛋白与相应抗体反应形成沉淀弧有何特点A.较普通沉淀弧宽,向抗体槽凸出B.较普通沉淀弧窄,向抗体槽凹出C.较普通沉淀弧宽,向抗体槽凹出D.较普通沉淀弧窄,向抗体槽凸出E.与普通沉淀弧宽一样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增殖病突出的特点是患者血清在存在异常增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其理化性质十分均一。M蛋白与相应抗体发生反应所出现的沉淀弧较为特殊,较普通沉淀弧宽,向抗体槽凸出呈弓形。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A。(43.)不能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的指标是A.视黄醇结合蛋白B.α微球蛋白C.α巨球蛋白D.β微球蛋白E.溶菌酶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α微球蛋白、β微球蛋白、溶菌酶含量升高反映肾小管重吸收障碍。(44.)特异性酯酶染色是指A.NAPB.PASC.氯乙酸AS-D萘酚酯酶D.α-NAE.ACP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氯乙酸AS-D萘酚酯酶几乎只出现在粒细胞中,其特异性高,又称粒细胞酯酶或特异性酯酶。(45.)ApoAI是下列何种物质的主要结构蛋白A.HDLB.LDLC.VLDLD.IDLE.Lp(a)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po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46.)关于细胞发育规律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原始粒细胞一成熟粒细胞;细胞大小由大到小B.原始红细胞一成熟红细胞;细胞大小由大到小C.原始单核细胞一成熟单核细胞;细胞大小由大到小D.原始淋巴细胞一成熟淋巴细胞;细胞大小由大到小E.原始浆细胞一成熟浆细胞,细胞大小由大到小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每个系统按细胞成熟水平分为原始、幼稚和成熟3个阶段;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从原始到成熟阶段,细胞胞体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核质比例由大到小;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到致密粗糙;核仁从有到无;颗粒从无到有;胞质颜色由深至浅。(4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保持恒温的方式不包括A.水浴式循环直接加热B.空气式循环直接加热C.恒温液循环间接加热D.干式恒温加热E.光照加热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保持恒温的方式有水浴式循环直接加热、空气式循环直接加热、恒温液循环间接加热和干式恒温加热等。(48.)可辅助诊断前列腺癌的酶是A.ACPB.CKC.AMYD.ALPE.CHE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可辅助诊断前列腺癌的酶是ACP。(49.)早熟角化细胞是指A.宫颈型外底层细胞B.萎缩型外底层细胞C.妊娠期中层细胞D.产后型外底层细胞E.非孕期中层细胞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异常角化出现在中、底层细胞称为早熟角化。(50.)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常用实验室指标是A.尿钠排泄分数B.葡萄糖最高重吸收试验C.内生肌酐清除试验D.菊粉清除试验E.酚红排泄试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肾小球对肌酐可完全滤过,肾小管对其几乎不重吸收也不排泌,因此内生肌酐清除率是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常用实验室指标。因此本题最佳选项是C。(51.)ELISA中,封闭的意义在于A.使抗体与固相载体结合更加牢固B.使抗原与抗体结合更加牢固C.消除非特异性结合D.为酶标抗体提供结合位点E.使抗原与固相载体结合更加牢固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由于包被过程中固相载体表面不能被抗体或抗原蛋白质完全覆盖,实验过程中加入的血清标本以及酶结合物中的蛋白质也会部分地非特异性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最终产生非特异性显色导致测定本底偏高。在这种情况下,需用1%~5%牛血清白蛋白再包被1次,消除此干扰,此过程称为封闭。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C。(52.)不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的是A.巨细胞病毒B.风疹病毒C.人细小病毒BD.人乳头瘤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以上五种病毒均可致母婴垂直传播,但人乳头瘤病毒只能通过产道引起母婴垂直传播,当孕妇产道带有HPV时,新生儿经产道分娩即可受染而患喉乳头瘤。其余四种病毒可通过胎盘引起母婴垂直传播。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53.)定时散射比浊分析应保证A.抗原过量B.抗体过量C.抗体与抗原处于最适比D.抗原与抗体比例为1:1E.抗原与抗体比例为2:1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免疫比浊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在特殊缓冲液中快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当反应液中保持抗体过量且固定的情况下,形成的复合物随抗原量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亦随之增加,与一系列的标准品对照,即可计算出受检物的含量。本题正确答案是B。(5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及由上到下的细胞分层是A.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Ficoll液),稀释的血浆层、粒细胞层、单个核细胞层、红细胞层B.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Ficoll液),稀释的血浆层、单个核细胞层、粒细胞层、红细胞层C.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Ficoll液),稀释的血浆层、单个核细胞层、红细胞层、粒细胞层D.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Percoll液),稀释的血浆层、粒细胞层、单个核细胞层、红细胞层E.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Percoll液),稀释的血浆层、单个核细胞层、粒细胞层、红细胞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及由上到下的细胞分层是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Ficoll液),稀释的血浆层、单个核细胞层、粒细胞层、红细胞层。(55.)关于血尿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A.在肾小球肾炎最常见B.肾肿瘤可出现C.过敏性紫癜不会出现D.尿道结石可引起血尿E.肾结石可出现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血尿可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血液病等全身性疾病、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药物毒副作用也可产生血尿。(56.)关于磷代谢表述错误的是A.血磷主要由肾脏排泄B.血磷的浓度成人有生理波动C.正常人钙磷浓度乘积稳定在36~40之间D.甲状旁腺激素调节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E.测定的血磷通常是指血液中有机磷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测定的血磷通常是指血浆中无机磷酸盐所合的磷。(57.)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的致病物质为A.侵袭性酶类B.荚膜、脂质、蛋白C.外毒素D.内毒素E.细菌菌毛的黏附作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荚膜、脂质、蛋白等引起免疫损伤及变态反应,导致一系列组织学病理改变。(58.)关于半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与载体结合后才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B.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可与相应抗体发生可见反应C.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D.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E.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半抗原只具有免疫反应性,不具有免疫原性,尽管可与相应抗体结合,但不一定产生可见反应。(59.)属于选择性培养基的是A.血琼脂平板B.肉膏汤培养基C.SS平板D.蛋白胨水E.巧克力平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培养肠道致病菌的SS琼脂平板,其中的胆盐能抑制革兰阳性菌,枸橼酸钠和煌绿能抑制大肠埃希菌,因而使致病的沙门菌、志贺菌容易分离到。(60.)为获得性血红蛋白血病的是A.镰状细胞贫血B.高铁血红蛋白血病C.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地中海性贫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获得性血红蛋白血病包括高铁血红蛋白血病、碳氧血红蛋白血病、硫化血红蛋白血病等。(61.)来自牧区的一位患者,上肢某部位皮肤红肿并出现水疱、中心区组织坏死变黑,分离到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专性需氧,两端平齐,呈竹节状,引起感染的细菌最可能是A.产气荚膜梭菌B.肉毒梭菌C.炭疽芽孢杆菌D.蜡样芽孢杆菌E.产单核李斯特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炭疽芽孢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两端齐平,呈竹节状。专性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主要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也可经一定途径感染人类,为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芽孢杆菌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侵入机体引起炭疽病。(62.)在下列何种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结合胆红素A.血红素加氧酶B.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C.乙酰基转移酶D.甲基转移酶E.谷胱甘肽-S-转移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胆红素在肝微粒体中与葡糖醛酸结合生成的葡糖醛酸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所需要的酶为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63.)有关改良牛鲍计数板计数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宜用过亮光线B.在高倍镜下计数C.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及中央五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D.计数结果以N×10/L来报告E.对于压线细胞采取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红细胞/L=N×25/5×10×10×200=N×10=N/100×10(N: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64.)下列哪个方法不能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段A.电泳洗脱法B.冷冻挤压法C.磁珠分离法D.琼脂糖水解酶法E.有机试剂提取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能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段的方法有电泳洗脱法、冷冻挤压法、琼脂糖水解酶法和有机试剂提取法。(65.)与"克汀病"关系密切的微量元素是A.锌B.铁C.碘D.硒E.锡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克汀病是全身性疾病,碘缺乏是引起克汀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因此本题最佳选项是C。(66.)核象右移是指占白细胞分类总数3%以上为中性粒细胞,其核分叶为A.3叶或以上B.4叶或以上C.5叶或以上D.6叶或以上E.8叶或以上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67.)HLA-Ⅱ类基因包括的经典位点是A.HLA-AB.CBHLA-A.BC.HLA-A.CD.HLA-DP、DQE.HLA-DP、DQ、DR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HLA-Ⅱ类基因包括的经典位点是HLA-DP、DQ、DR。(68.)胆汁酸浓度升高可见于A.萎缩性胃炎B.梗阻性黄疸C.胰腺炎D.早期肝损害E.溶血性黄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胆汁酸浓度升高可见于早期肝损害。(69.)男性,72岁。住加强医疗科(ICU),发生肺炎,临床微生物学检查痰标本有大量肺炎克雷伯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下列可选择的治疗药物为A.头孢他啶B.头孢曲松C.头孢噻肟D.哌拉西林E.亚胺培南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由于ESBLs可以水解青霉素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但头霉菌素和碳青酶烯类不受影响。(70.)骨吸收的标志物不包括A.Ⅰ型胶原C端肽B.吡啶酚C.脱氧吡啶酚D.骨碱性磷酸酶E.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骨吸收时,由破骨细胞释放的物质和骨组织的结构成分大量释放入血,可作为骨吸收的标志物。而骨碱性磷酸酶由成骨细胞分泌,是骨形成的标志物。因此本题最佳选项是D。(71.)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A.高效价自身抗体B.低效价自身抗体C.补体D.IgE.B细胞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自身免疫病特点之一即是患者血液中可以检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和(或)与自身免疫组织成分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A。(72.)CFT检测系统中血清作56℃30分钟处理,目的在于A.提高血清中抗体的激活状态B.增强血清中抗体同抗原结合的能力C.破坏补体,去除一些非特异反应D.破坏血清中的抗羊红细胞成分E.增加补体活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不灭活补体的血清具有溶血作用。通常经56℃30分钟可灭活血清中补体,以利于减少非特异反应。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C。(73.)ANCA主要可分为A.均质型和斑点型B.胞质型和核周型C.核膜型和斑点型D.胞质型和核仁型E.均质型和核周型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主要的ANCA有两型:胞质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cANCA靶抗原主要是蛋白酶3等;pANCA的靶抗原主要为髓过氧化物酶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74.)饮用污染的水可引起哪种寄生虫感染A.肥胖带绦虫B.溶组织内阿米巴C.旋毛形线虫D.丝虫E.阴道毛滴虫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包囊可污染水源,若生食可引起感染。(75.)既产生肠毒素(毒素A),又产生细胞毒素(毒素B)的细菌是A.破伤风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双歧杆菌D.艰难梭菌E.消化链球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艰难梭菌可产生B两种毒素。毒素A为肠毒素,可使肠壁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肠壁通透性增加,出血及坏死;毒素B为细胞毒素,损害细胞骨架,致细胞固缩坏死,直接损伤肠壁细胞,因而导致腹泻及假膜形成。(7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特点是A.颗粒增多、大小不一B.核仁明显且数量增多C.胞浆颜色深染D.形态类似原始细胞E.形态与正常淋巴细胞难以区分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这类细胞形态上类似成熟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学上不成熟、功能不全的细胞。(77.)APLA最常见的是A.IgG型B.IgM型C.IgA型D.IgD型E.IgC型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抗磷脂抗体(APLA)可分为IgG、IgM和IgA型,以IgG型最为常见,IgM型次之,IgA型APL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较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78.)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检测抗原最常使用A.双抗体夹心法B.竞争法C.间接法D.直接法E.补体参与的结合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根据待测分子的大小设计成多种反应模式如夹心法、竞争法等。双抗体夹心法为检测抗原最常的方法。本题正确答案是A。(79.)下列哪种情况的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的穿刺线生长呈模糊或根须状,并使培养基变混浊A.无动力B.有动力C.无鞭毛D.生长旺盛E.污染有杂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半固体培养基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有动力的细菌除了在穿刺线上生长外,在穿刺线的两侧均可见有混浊或细菌生长的小菌落。(80.)α-NAE染色呈强阳性的细胞是A.原始红细胞B.中性晚幼粒细胞C.原始粒细胞D.幼单核细胞E.原始淋巴细胞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单核细胞系统呈强阳性反应,粒细胞系统和淋巴细胞则呈弱阳性反应。(81.)血清总胆红素增高,直接及间接胆红素均增高的疾病是A.溶血性贫血B.病毒性肝炎C.胆石症D.严重大面积烧伤E.胰头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也增高,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82.)诊断与监测肝性脑病的临床实验室依据是A.血清白蛋白B.血清转氨酶C.血清胆红素D.血浆氨E.血总胆汁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高血氨有神经毒性,容易引起肝性脑病。因此,血浆氨测定主要用于肝性脑病的监测和处理。因此本题最佳选项是D。(83.)可测定不同Ig类型RF的检测方法是A.胶乳颗粒凝集试验B.双向琼脂扩散试验C.ELISAD.RIAE.速率散射比浊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ELISA法可测定不同类型的RF,其以聚合的兔IgG作为抗原包被固相载体,与待测样本中RF结合,然后分别加入酶标记的抗人IgG、IgA、IgM抗体,待反应后,加入底物显色,可因酶标记抗体的不同而测定不同类型的RF。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C。(84.)果糖胺反映过去几周的平均血糖水平A.1~2周B.2~3周C.3~5周D.5~8周E.8~10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葡萄糖与血液中的蛋白质发生非酶促的糖基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胺类化合物,称为果糖胺。果糖胺的主要成分为糖化清蛋白,由于清蛋白的半衰期为17~19天,因此果糖胺可反映过去2~3周的血糖平均水平。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B。(85.)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一个斑点代表一个A.抗体B.抗原C.酶标抗体D.抗原抗体复合物E.蛋白分泌细胞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该试验主要可以体外检测B淋巴细胞特异性分泌抗体和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以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为例:将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转入ELISPOT培养板中孵育,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原位被培养板上包被的特异性细胞因子抗体所捕获。洗涤后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抗细胞因子抗体,孵育、洗涤后再加入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孵育后洗涤,最后加入酶的底物,可形成不溶的颜色产物即斑点。每个斑点代表一个分泌细胞因子的T淋巴细胞。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E。(86.)分辨率最高的电泳是A.双向电泳B.等电聚焦电泳C.SDS电泳D.非变性PAGE电泳E.琼脂糖凝胶电泳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分辨率最高的电泳是双向电泳。(8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口形红细胞增多提示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B.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提示溶血性贫血C.泪滴形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纤维化D.靶形红细胞增多提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较多裂细胞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88.)下列哪种细菌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产酶株A.伤寒沙门菌B.阴沟肠杆菌C.奇异变形杆菌D.大肠埃希菌E.黏质沙雷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大肠埃希菌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产酶株。(89.)患者,女性,70岁。患糖尿病10年,最近使用胰岛素治疗,要求进行胰岛功能评估。A.OGTTB.胰岛素原C.C肽D.糖化血清蛋白E.糖化血红蛋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糖化血清蛋白反映近2~3周前的血糖水平。(90.)患者,女性,70岁。患糖尿病10年,最近使用胰岛素治疗,要求进行胰岛功能评估。A.OGTTB.胰岛素C.C肽D.胰岛素原E.HbA1c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糖化血清蛋白反映近2~3周前的血糖水平。(91.)患者,男性,35岁。青藏高原工作5年,体检发现Hct明显增高。A.血膜过薄B.血膜过厚C.血膜过长D.血膜过窄E.血膜分布不均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由于高原反应,使得红细胞数目多。(92.)患者,男性,35岁。青藏高原工作5年,体检发现Hct明显增高。A.大血滴,大角度,快推B.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客户满意度提升培训
- 精浊中医护理查房
- 《家电维护小管家》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劳动北师大版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7章 第三节 电磁铁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二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1)教学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2
- 一年级体育上册 第一课集队、游戏教学设计
- 202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老舍《茶馆》课件
- 价值共创研究综述与展望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海航的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教学课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 【公开课】Unit5+Poem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件
- DB33-T 2126-2022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分类评价规范
-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美丽乡村建设课件
- 拟行路难教学课件
- 广东省五年一贯制语文考试题目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