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4届高三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全国乙卷)(全解全析)_第1页
语文-2024届高三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全国乙卷)(全解全析)_第2页
语文-2024届高三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全国乙卷)(全解全析)_第3页
语文-2024届高三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全国乙卷)(全解全析)_第4页
语文-2024届高三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全国乙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全国乙卷)语文·全解全析1234571011121417DCCBEHACAD1.D【解析】“因此”强加因果。原文“不少散文,可以说才华有余,学识不足,没有感情。有的作家忙于创新,不屑于学习传统,这是很危险的”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2.C【解析】“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错,文章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论证结构。4.C【解析】“地球上的物体的电磁辐射都是非可见光波段”错,原文说的是“地球上大部分的物体温度在300K左右,发射出的电磁辐射波长更长,都是在红外波段”。6.①红外遥感是使用红外辐射探测装置,通过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目标温度,具有“不需要可见光”“不需要直接接触”两个特征。②响尾蛇能“看”到温度,引发人类对能否借助仪器“看”到温度的思考。这是红外遥感研究的诱因。③黑体辐射研究给出的普朗克公式,能更精确地描述辐射、温度和波长的关系,为红外遥感技术实现“看”做了理论储备。④研究成果运用领域广泛,如军事、工业、医学、农业、气象、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共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根据“使用红外辐射探测装置,通过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目标温度的技术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人类不需要可见光,也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用眼睛‘看’温度”可知,红外遥感是使用红外辐射探测装置,通过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目标温度,具有“不需要可见光”“不需要直接接触”两个特征。②根据“既然响尾蛇能“看”到温度,那么人类如何能借助仪器设备也“看”到温度呢”可知,响尾蛇能“看”到温度,引发人类对能否借助仪器“看”到温度的思考。这是红外遥感研究的诱因。③根据“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从1896年开始对热辐射进行系统研究,最终给出了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更精确地描述了辐射、温度和波长的关系,从此被广泛应用于红外温度的计算中”可知,黑体辐射研究给出的普朗克公式,能更精确地描述辐射、温度和波长的关系,为红外遥感技术实现“看”做了理论储备。④根据“在军事领域,红外遥感技术可以用来侦测地方的隐蔽目标,识别和追踪导弹等。……在环境监测中,红外遥感可用于测量大气温度和水面温度等,帮助科学家了解气候变化、海洋环境和陆地表面的变化情况”“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我们经常见到用来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踪迹的红外相机,就是利用红外遥感”可知,研究成果运用领域广泛,如军事、工业、医学、农业、气象、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8.①丰收之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热闹的场景,重点交代饭菜的丰盛,衬托一家人喜悦的心情。②人们在院坝中说笑的场景,茂儿看到天上彩霞的变化,给人一种明丽之感,既照应了人们的喜悦心情,又为后文写夜景做了铺垫。③叔侄夜行田间的场景,充满静谧、祥和的氛围,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④夜渔的场景虚实结合,使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流露出童趣。(共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①淡化情节,结构松散,叙述随性自由。小说以茂儿的视角表现孩童渴望到溪边打鱼的心理,充满了童趣,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②小说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用俚语俗语,表现出湘西民风淳朴,自然的生活状态。③强化环境描写,营造了优美意境。小说用诗意化的笔调,描绘了风光秀丽、人情淳朴的湘西乡土社会,营造了田园牧歌式的优美意境。④关注小事,取材于平常生活。小说写小乡村里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体现了沈从文小说散文化的特点。(共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①淡化情节,结构松散,叙述随性自由。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角度叙事,情节淡化,全视角地刻画人物形象,突出茂儿聪明机灵、热爱自然、好奇心极强等特点。小说以茂儿的视角先描绘了普通农家吃晚饭、闲话的场景,接着叙写了茂儿夜晚到碾坊去和人们捕鱼,小说表现孩童渴望到溪边打鱼的心理,充满了童趣,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②“天上的彩霞,做出各样惊人的变化。满天通黄,像一块奇大无比的金黄锦缎;倏而又变成淡淡的银红色,稀薄到像一层蒙新娘子粉脸的面纱;倏而又成了许多碎锦似的杂色小片,随着淡宕的微风向天尽头跑去”,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流畅。“怎么的!……你为甚那么冒失慌张呢?”“啊呀,我的天!这么大!”“要你莫慌,你偏偏不听话,看到进了网又让它跑脱了。……”等处使用俚语俗语,表现出湘西民风淳朴,自然的生活状态。③强化环境描写,营造了优美意境。如“在那远的山脚边,黄昏的紫雾弥漫着,似乎雾的本身在流动又似乎将一切流动。天空的月还很小……经行处,间或还听到路旁草间小生物的窸窣”,用诗意化的笔调,描绘了风光秀丽、人情淳朴的湘西乡土社会,营造了田园牧歌式的优美意境。④关注小事,取材于平常生活。小说首先描写了丰收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吃饭和聊天的景象,然后描写了茂儿跟随五叔到碾坊的夜景,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夜晚捕鱼的场景,写的是小乡村里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体现了沈从文小说散文化的特点。10.BEH【解析】句意:宋襄公如果能行王者之师,还可以与齐桓公的队伍匹敌,何至于战败之后,救死扶伤忙个不停。“行王者之师”是动宾结构,“行”是谓语,“王者之师”是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选B处断句;“足以当桓公之师”句意完整,“足以”固定结构,“桓公之师”偏正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选E处断句;“一战之余”偏正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选H处断句。故选BEH。11.A【解析】A.“意思相同”错。期,约定。/到。句意:宋公与楚军约定在泓水北面交战。/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B.正确。C.正确。何之,到哪里去。/安在,在哪里。都是宾语前置结构。句意:牛到哪里去?/而今天在哪里呢?D.正确。图,图谋。/料想。句意:图谋王业没有成功。/母亲十分惊异地拍着手说道,想不到没有去接你,你竟自己回到家里。故选A。12.C【解析】“以齐宣王类比宋襄公”“属于欺世盗名的性质”错。原文“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意思是君子杀一头牛尚且不忍心,而宋襄公杀害一国的君主就像屠杀猪狗一样。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干得出来,天下的事情还有什么不忍心干的呢?可看出是以齐宣王与宋襄公形成对比。原文“夫舍一牛,于德未有所损益者。而孟子与之以王”,意思是舍弃一头牛,于个人的德行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孟子用王道来赞许他。可看出并未认为齐宣王欺世盗名。13.(1)(楚军)渡河完毕,阵势没有完全布好。官吏又说:“请趁他们没有完全布好阵势攻击他们。”(2)凭着天子上公的身份,却和夷狄的微贱者对敌,最终打了败仗,宋襄公的罪过,也就清楚可见了。【解析】(1)“既济”,渡河以后;“毕陈”,完成布阵;“迨”,趁着。采分点每处1分,句子大意2分。(2)“当”,抵挡;“微者”,微贱的人;“败绩”,打败仗。采分点每处1分,句子大意2分。【译文】(一)宋公与楚军约定在泓水北面交战。楚国军队渡过泓水到北岸来。有官吏请示宋公说:“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时攻击他们。”宋公说:“不行。我听说,君子不使人陷入困境,我虽然是几乎灭亡的国家的后人,我还是不忍心这样做。”楚国军队已经渡过泓水,但还未排列成阵。官吏又请示说:“请趁着楚军还没有摆成阵势时攻打他们吧。”宋公说:“不行。我听说,君子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楚军已经列好阵势,宋襄公这才击鼓进攻。宋国军队大败。所以君子很赞成宋襄公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在大事面前不忘大礼的做法。只是可惜他具有帝王的品德而没有辅佐他的臣民,认为即使是周文王发动的战争,也不过如此。(二)鲁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一日,己巳朔日这一天,宋襄公与楚人在泓水交战,宋国军队战败。苏轼认为:《春秋》记载战争,没有像这样严谨而且全面的了。宋襄公,是周朝天子最为敬重的上公。宋,是殷商的后裔,对周朝来说是贵客。周朝天子有祭事时会送祭肉给宋国,宋国有丧事,周朝天子会派人吊丧拜祭。不是各国诸侯所能比的。而这里说“与楚人在泓水交战”。楚,是夷狄之国;人,是对卑贱者的称呼。以天子尊敬的上公身份去抵挡夷狄这样的卑微者,最终打了败仗,宋公的罪过显而易见了。而《公羊传》认为文王之战不过如此。学者们对此有怀疑,所以我不能不加以辨明。宋襄公不仅仅是行仁义而不能善终的人。他是以不仁的本质,窃取“仁者”的美名罢了。齐宣王看见有人牵着牛走过堂下,问:“这牛要(牵)到哪里去啊?”牵牛人回答说:“(杀了以后)准备把它的血涂在钟上行祭。”齐宣王说:“把它放了,我不忍心看它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舍弃一头牛,于个人的德行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孟子用王道来赞许他。所谓“以仁慈宽厚之心,行仁慈宽厚之政”,正是夏、商、周共有的特点。而宋襄公捉拿鄫国的国君鄫子,并将他杀害用来祭祀睢水的神庙。君子杀一头牛尚且不忍心,而宋襄公杀害一国的君主就像屠杀猪狗一样,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干得出来,天下的事情还有什么不忍心干的呢!泓水之战,宋襄公负伤,宋国受到重创,竟然想以“不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拿白发老人”为借口来欺骗各国诸侯。一个人能扭伤他兄弟的手臂夺取食物,却能够对着饭食忍饥挨饿,天下人都知道这不合情理。宋襄公能够忍心杀害鄫子,却不忍心攻击受伤之人和老年人,这难道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吗?在我看来,宋襄公就是王莽这类人。宋襄公以为诸侯的霸主地位可以通过名声取得,王莽以为天下可以凭文诏获取。他们得失大小不同,但不能欺骗天下则是相同的。古人说过:“图谋王业没有成功,最差的结果也还能成就霸业。”宋襄公如果能行王者之师,还可以与齐桓公的队伍匹敌,何至于战败之后,救死扶伤忙个不停。自古以来,昏庸无能的君主,像这样子的多了,但死后盖棺论定,却未有能像宋襄公这样欺骗后世的了。14.A【解析】“表达远离繁华的无限落寞之情”错误,首联用六朝王导和谢安豪华的楼馆亭台一去不复返引出“荒村”。虽然在荒凉的村落,但也有可观的水池亭台之景,表现了诗人的旷达。并未表现出“无限落寞”。15.①偏远的荒村,野蔓萦竹、残花凋谢的暮春景色显得凄凉,容易让人伤感,但是诗人眼里却有可观的水池亭台,心中有“甚爱”的残花和翠竹,从中可见诗人的旷达。②诗人意识到欢随春去是无法改变的,但又想到墙边的葵花和石榴不久会接连开放,于是释怀,显得旷达。【解析】“苦嫌野蔓萦纡竹”,暮春时节,残花凋零,还有作者嫌弃的野蔓缠绕竹子的景象,景色凄凉,令人伤感;“谢馆王亭安在哉”,诗人又提到了谢馆和王亭;而且“甚爱残花点缀苔”,作者深爱着点缀在苔藓上的残花。诗人即使在荒村里,也能找到自然的美景,眼里既有可观的水池亭台,心中又有“甚爱”的残花和翠竹,从中可见诗人的旷达。后四句,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多病,无法抵挡疾病的困扰,而欢乐却随着春天的离去而难以挽回;最后,诗人认为自己还没有领悟到寂寞之中的赏心乐事,但在墙下,向阳生长的葵花和石榴花却将依次开放,带来了一片美好的景象。诗人意识到欢随春去是无法改变的,而墙边的葵花和石榴的接连开放,给他带来了一丝美好的期待和希望,于是释怀,显得旷达。16.(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每句1分,句中有错字、别字则不得分)【解析】解答理解型名篇名句默写题,前提是熟记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答题时要注意根据上下文语境来选择正确的句子填写。书写要工整,不写连笔字、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等,不添字漏字。17.D【解析】A.“引号用法相同”错误,“国家相册”的引号是特定称谓,“自我表达”的引号是突出强调。B.“应改为顿号”错误,“聚焦汉字”与“节奏明快”并非并列短语,之间不能用顿号。C.“应改为……”错误,“联通”多用于连接无形的事物,“连通”用于连接有形的事物,不能改。故选D。18.①可改为: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或者: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承载着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④可改为: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千姿百态。(共4分,每处2分)【解析】①“扮演着……使命”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或者: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承载着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④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应放在关联词的前面。19.①“‘字’从遇见你”,通过谐音,在人们熟悉的句子中嵌入纪录片关键词——“字”,引发人们对汉字起源、演变的兴趣和对汉字背后故事的联想;②“大运河之歌”,用比喻手法,表明看此纪录片,就是聆听大运河的传奇故事,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同一首韵味悠长的歌,突出纪录片主题;③“鲜生史”,谐音双关,新巧别致,记录的是鲜美食物的故事,也是文化大家(先生)们的趣味历史故事,表明此节目是通过美食家们的经典“文人菜”展现悠久的饮食文化,视角独到。(共6分,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①“‘字’从遇见你”,“字”谐音“自”,通过谐音,在人们熟悉的句子中嵌入纪录片关键词——“字”,可以让人理解句意为:自从遇见“字”、你遇见了“字”等内容,从而引发人们对汉字起源、演变的兴趣和对汉字背后故事的联想;②“大运河之歌”,用比喻手法,把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比喻为一首歌,从而生动表明看此纪录片,就是聆听大运河的传奇故事,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同一首韵味悠长的歌,突出纪录片主题;③“鲜生史”,谐音双关,新巧别致,“鲜生”既指鲜美食材,又指那些和美食相关的“先生”们,“史”是历史,从而告诉观众,纪录片纪录的是鲜美食物的故事,也是文化大家(先生)们的趣味历史故事,二者结合,就是通过美食家们的经典“文人菜”展现悠久的饮食文化,视角独到。20.①未雨绸缪

②携手并肩/齐心协力(每空1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语境,亦可给分)【解析】第①空,根据后文“提前研究很多‘无用’的科学”,可知此处应是强调要为以后做好准备,故可填“未雨绸缪”。未雨绸缪: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第②空,根据后文“互相嵌入式地共同研究这些看似无用的科学”可知,此处应是强调企业应和大学加强合作,故可填“携手并肩/齐心协力”。携手并肩:意思是十分亲密,一致行动。齐心协力:指形容思想认识一致,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21.不能。①原句保留“似乎”,语调婉转,与“更像”形成呼应;②原句前面分句的“一个”是双音节词,使整个句子显得和谐;并与下面分句的“一个”形成呼应;③原句“器官”加上双引号,对该词语的比喻义做了适当的强调。因此,原句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形象。(共5分,观点1分,原因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应该准确回答“不能”。然后抓住两个句子之间的区别,分析为何不能修改。首先,原句与改句相比,多了一个“似乎”。“似乎”意思是好像,仿佛,这表明手机不是工具只是作者的一种推测,而并非客观实际,这样的表达更为婉转,在内容上增强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在形式上与“更像”形成呼应。其次,原句前半句说的是“一个工具”,相比改句“是个工具”,多了个“一”,而这正好与后面的“一个‘器官’”形成呼应,使得两个双音节词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使句子更为和谐。此外,原句最后,作者说的是“一个‘器官’”,而改句则是直呼“一个器官”,这里都是用“器官”来比喻手机与人的密切联系,而作者在原句中加了引号,是借此表达强调的意义。借此,作者的观点态度表达得更为强烈,情感表达也就更为生动形象。22.【题目解读】材料主要围绕“最好的年纪”展开。材料一主要讲在杭州亚运会上,年仅15岁的陈烨和13岁的崔宸曦,在青春正好的年纪,获得了无上的荣誉;材料二主要讲48岁的丘索维金娜,她认为现在是她最好的年纪。无论是十几岁还是四十几岁,他们都认为此时是自己最好的年纪。材料的关键词是“最好的年纪”,写作中应围绕“最好的年纪”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辨。什么是最好的年纪?在体育竞技场上或许是丘索维金娜的不设退役时间,专注自我,享受当下;或许是崔宸曦等年轻一辈的青春正好,人生无限,未来可期。但不管怎样,超越自我,不负岁月,最好的年纪由自己定义。于我们而言,对手始终是自己,我们与自己的较量时刻都在展开,最好的年纪就在当下,自己做到最好,别人才能够目睹你的风采。写作时,可以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只要超越自我,什么时候都是最好的年纪。文章主体可以先以崔宸曦等少年为例,年轻一辈青春正好,正值最好的年纪;再写像丘索维金娜那样,享受当下,超越自我,活出最好的年纪;然后把二者结合起来分析,无论年龄大小,活在当下,活出自我,就是最好的年纪。结尾段,照应开篇,重申观点。【参考立意】①最好的年纪由自己定义。②最好的年纪就在当下,超越自我,不负时代。③人生没有最好的年龄,只有最好的自己。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显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深意一、关于作文的“分等评分”(一)基础等级(40分)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基本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二)发展等级(20分)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一等或二等给分。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有表现力。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⑭构思精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⑯有个性特征。【评分细则】题意评分等级文章特征符合题意一类文54~60分A.立意准确、集中、鲜明:能紧扣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准角度,立意鲜明,主旨集中、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