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双流东小设计者姓名:邹洪瑛
课题分苹果
教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2-3页分苹果。
内容
教学1.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2.在分苹果的活动中,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和掌握除法
重点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教学
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难点
学生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并且会用口诀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基础
传意
数字传意、符号传意、模型传意
方式
教具课件、苹果和盘子图卡。
学具圆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结合班情二次备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最爱吃什么水果?猜猜老师最爱吃什么水
果?
师:对了,我最爱吃苹果,还有哪些同学也爱吃苹果?(生
举手。)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苹果呢,你们看。
(课件动画演示出示一大盘苹果)小朋友,快来数一数,看老
师一共带来了多少个苹果?(18个)
师:老师一共带来了18个苹果,那么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
来分苹果(师板书:分苹果)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可以放几盘?
师:老师想把这18个苹果放到一些小盘子里,如果每盘放6
个苹果,那么18个可以放几盘呢?(课件出示主题图、文字)
师:小朋友,你们能帮老师分一分,算一算吗?
2.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师:请听清两个要求:(1)用你手中的圆片代替苹果,边说
边摆,要说清你分的过程。(2)摆完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看看有几种算法,然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最聪明,
找到的算法最多,好吗?(学生动手分,小组讨论算法)师巡
视、指导。
3.小组汇报
学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找到了几种算法?
(1)用乘法口诀来算,三六十八,可以放3盘;
(2)用连加来算:6+6+6=18,3盘;
(3)用连减来算:18-6-6-6=0,3盘;
(4)用除法来算:18-6=3,3盘。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的算法可真多。XX同学
还能联系以前的加法和减法来想,很有创意!那么在这些算法
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生回答)
4、观察算式,比较发现特点
师:老师也比较喜欢用除法来算。
其实,除法除了用横式表示以外,还可以用竖式来表示。小
朋友,想知道除法竖式是什么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
件出示除法竖式)18+6=3(盘)师:这就是除法竖式,请小
朋友们把竖式跟横式比较一下,看看你能发现哪些问题,把你
发现的问题跟同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观察交流)师巡视师:
谁来汇报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在除法竖式中除号没有了。
生2:我发现在竖式中多了一个“工厂”的“厂”字。
生3:我发现在竖式中又多了一个18。
过5、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组织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
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理解竖式中各个数表示的意义,根
据学生口答,继续在竖式中板书出对应的数的意义。
三、巩固、深化、提高
师:小朋友,你学会了吗?那么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这几道
题(出示教材2页试一试),动手做一做:
①生独立做练习②生汇报,集体订正
程四、总结体验
师: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基本练习:小小演算家(教材第2页,试一试)
堂
48840735648
作
832954742545
业
课1.妈妈买了24个苹果,家里共有四口人,平均每人吃几个苹果?
后2.用竖式计算
作9-3=14+7=36+9=27+3=
业
板分苹果(除法竖式)教
学
书18+6=3(盘)
反
设竖式略思
计答:18个苹果可以放3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_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双流东小设计者姓名:谢佳丽
课题搭一搭(一)
教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4-5页搭一搭(一)。
内容
1.结合搭正方形的实际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究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
教学
目标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
助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重点
教学
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难点
学生
复习除法竖式写法,让学生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基础
传意
数字传意、符号传意、模型传意
方式
教具课件、小棒
学具小棒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结合班情二次备课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正在利用小棒搭图形呢,你想知
道他们在搭什么图形吗?(出示课本情境图)原来他们在搭正
教
方形啊,那就让我们一起和他们搭一搭吧(板书课题:搭一搭
一)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1)12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
形?(2)20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
通过上面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余数。师:如果13根小棒搭正方形,你能搭几个正
方形?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全班交流、汇报。师:谁能说一说自己搭了几个正
方形?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搭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
板书:13+4=3(个)……1(根)师:知道算式中每个数字的
含义。生2:13根表示小棒的总根数,3表示搭成的正方形的个数,
1表示剩下小棒根数。师:像13+4=3(个)……1(根)这样的
除法算式,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剩下的小棒根数叫做
余数(板书:余数)
3、比较观察余数与除数的变化规律,感知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师:如果继续增加小棒的根数,在实际搭一搭,你会发现什么?
学
(1)学生独立完成拼摆,并填写算式。
(2)教师引导:观察余数和商,你发现了什么?
(3)集体汇报、全班交流。师:通过大家的观察比较,发现了
余数比除数小的这一规律。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页的“练一练”第一题。
2、第5页的“练一练”,“第二题”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交流。
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程
1.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
4174184194rTiT
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课堂
2.(1)22个橘子,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____个,
作业
还剩_____个。
(2)27个红果,每6个穿成一串,可以穿成___串,还剩____个。
3.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
剩几个扣子?
用竖式计算
课后9+4=21+5二144-3=19・6=
作业
搭一搭(一)(有余数的除法)
板
教
书13+4=3(个)……1(根)学
反
设除法竖式略
思
计答:可以摆3个,还剩1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小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双流县东升小学设计者姓名:周玲
课题搭一搭(二)
教学
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下册第6—7页
内容
1.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
教学
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目标
2.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
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重点
教学
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难点
学生
学生已经掌握除法竖式运算及认识了余数。
基础
传意
数字传意、符号传意、模型传意、图像传意
方式
教具课件
学具
一、创设情景结合班情二次备课
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在做什么?你在图中发现了那些数
学信息。
一、探究新知:
教
L提出问题: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
(1)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并在组内说说自己的
想法。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这道题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164-6=2(个)...4(根)
师:算式中的16,6,2,4分别表示什么?
生:...
2.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你能用竖式来表示16+6=2(个)……4(根)吗?快来试试吧。
教师结合学生汇报板书竖式,并叙述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3.有余数除法的拓展应用
老师说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134-5=2……3
你能根据这个算式编一道题吗?
(1)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汇报交流
生1:...........
生2:...........
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在以
后的学习中你们一定会表现的更棒,加油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第7页练一练1题
学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结合本题引导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中商和余数的实际意
义。
2.教材第7页练一练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汇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过
3.教材第7页练一练3、4、5题
独立完成,订正答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程
课教材第7页练一练1—5题
堂
作
业
课用竖式计算:
后17-6=27-4=233-6=
作
业
设
计
板搭一搭(二)一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教
书16:6=2(个)……4(根)
学
设反
竖式(略)思
计
冬•
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双流县东升小学设计者姓名:周玲
课题分草莓(试商)
教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8-9页。
内容
教学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目标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
重点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难点
学生
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
基础
传意
数字传意、符号传意、模型传意、图像传意
方式
教具课件
学具
一、复习旧知,引发猜想结合班情二次备课
1、提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余
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
2、练一练:164-8184-8214-8184-5204-5
全班齐练,指名板书。订正后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
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师:今天笑笑举行生日Patty,她邀请了一些小朋友去为
她庆祝,并且拿出了草莓来招待大家,(出示课件)你们看,
这一共有55个草莓,笑笑想把它们装到8个盘子里,小朋友们你
们知道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吗?
2、探究试商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
可以怎样列式?
(2)指名回答,板书:55+8
师:面对要分的数目比较大,当我们再采取一次一次地分,
继续利用学具来分是比较麻烦和困难的,那怎么办呢?(列竖式
计算)
(3)55+8商可能是几?生独立思考,再同同桌交流想法。
(4)汇报交流。
学
生1:商可能是6,因为8X6=48比55小。
生2:想8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55,又比55小。
(5)总结归纳:8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55,又比55小。
8X7=56比55大;8X6=48比55小。所以商6。
列式55+8=6(个)……7个。所以每盘放6个,还剩7个。
(6)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小组交流。
(7)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
除数大的情况,所以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三、尝试练习,总结法则。
1.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试一试第1、2题,()里最大能填
几?
2.集体订正。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最大填几?
集体交流,达成共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
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3.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算一算。请生上台板书。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一商,除数与几相乘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
是几。二乘,商和除数相乘。三减,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
过积。四比,余数比除数小。
四、巩固提高,形成技能。
1.“练一练”第4题。(1)引导学生读懂题意;(2)生独立完
成在草稿本上。(3)集体订正
程
课1.“练一练”第1、2、3、4、5题。
堂
作
业
课1、最大能填几?
后()X6<258X()<387X()<40
作2、竖式计算。
业48+5=36+6=53+7二
设3、妈妈买来38个大苹果,平均每天吃4个,可以吃几天?还剩几个?
计4、把22朵花插进3个花瓶里,平均每瓶插几朵?还剩几朵?
分草莓
板
55+8=6(个)...7(个)教
书学
8X6=48比55小
设反
8X7=56比55大思
计
商是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双流县东升小学设计者姓名:杨成辉
课题
租船(一)(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
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10T1页。
教学1.灵活应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有意识。
目标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
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
难点理解在有余数除法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商的“进1”问题。
学生
基础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
传意
方式数字传意、符号传意、模型传意、图像传意、仿真传意
教具课件
学具
一、复习旧知,引发猜想。结合班情二次备课
1.用竖式计算
48+5=36+6=53+7=
2.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生自由发言)
教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春天到了,老师带孩子们去公园划船,我们来看看吧。引导
学生观察。师:在图中你看见什么了?
1.寻找信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2名同学提问并解答)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师: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看来我
们真是各自有各自的妙招,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互相说
说你的方法以及你是怎么想的。(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
学问题。)
预设1:画一画,圈一圈预设2:摆一摆预设3:列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14-4=5(条)……1(人)
过思考:至少要租几条船?至少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想法。(学
生自由发言)
生:至少要租6条船,如果租5条船,还剩1人,还需要租一条船。
4.说一说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小组内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1人。4X5+1=21。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2人,一条3
人。4X4+2+3=21o
(3)其中3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3条船,每条船3人。3X
4+3X3=21。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
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
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
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程三、巩固练习P11“练一练”的第1~2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在草稿本上独立完成。
2.请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8张桌子?为什么是6片树
叶?
课
堂1.“练一练”第1、2题。
作2.做在作业本上:“练一练”第4、5题
业
课1.最大能填几?
后()X8<257X)<386X()<40
作2.竖式计算。
业34+5=45+6=62+7=
设3.桐桐有20枝铅笔。(1)如果每盒装6本支,可以装几盒,还剩
计几枝?(2)如果每盒装7枝,至少需要』L个盒子?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板
教
22+4=5(条)……2(人)
书
学
5+1=6(条)
设反
思
答:至少需要6条船。
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双流县东升小学设计者姓名:杨成辉
课题租船(二)(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
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11T2页。
教学1、灵活应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目标2、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对结果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
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舍”问题。
学生
基础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已学过对于商的“进1法”。
传意
方式数字传意、符号传意、模型传意、图像传意、仿真传意
教具课件
学具
一、复习导入结合班情二次备课
王老师和赵老师带领45名学生去划船,每条船上坐6人(船员除
夕卜),至少需租几条船?
二、探索新知
教师:上节课我们帮小朋友们解决了租船的问题,小朋友们非常
喜欢划船,都想要划的久一些,我们来看看他们最多能划多久
呢?(教师课件出示:课本第n页的“试一试”)
1、默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2、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列出算式:(小时)(元)
学3304-9=3……3
4、提问:余数3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小时?
对本节课与上节课所接触到的生活中的两种实际问题进行比
较,为什么前面的问题等于5余2回答的是要租6条船,而后面的
问题等于3余3回答的是3小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认识生活
中的数学问题,要根据实际问题加以思考回答。
过三、巩固练习
1、P12“练一练”的第3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在草稿本上独立完成。
(2)请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是8套衣服?为什么是7颗星
星?
2、P12“练一练”的第6题
程
课
堂做在作业本上
1.“练一练”第3题。
作
2.“练一练”第6题
业
课1.()最大能填几?
()X5<125X()<19
后9X()<46()X4<17
2.我们班共46人,每6人一张桌子,至少需要几张桌子?
作
3.老师拿来35块面包,每个小朋友分的4块,还余3块,老师把
面包分给了几个小朋友?
业
设
计
板
租船教
书学
30+9=3(小时)...3(元)
反
设
答:30兀最多可以划3时。思
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j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双流东升小学设计者姓名:陈红
课题练习一
教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13-14页。
内容
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
教学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目标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
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教学
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学生
有余数的除法
基础
传意
数字传意、符号传意、图形传意、模型传意
方式
教具投影仪
学具卡片
一、引入课题结合班情二次备课
教
板书:除法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对答案。这样的练习有利于有余数除法
的意义。
2.第2题,帮助学生体会除数不变时,被除数与上的变化。
全班齐练,学生板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
纠正。发现交流。
3.第3、4题,练习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学开火车,集体订正。
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过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的解答
过程,进行集体订正。
4.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巡视学生的结果,然后订正。
5.第6题
再次体验实际生活中的进一问题和去尾问题。要求学生直接
写出得数后分类。也可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小结。
三、总结收获
程
练习一:第7题
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课堂先观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第1个问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
作业接着画确定颜色。第2、3个问题引导寻找规律:5个圆为一组,
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第34颗正
好是第7组的第4颗,因此是蓝色的。再结合除法计算时的余
数来引导理解判断。
课1、一块花布长27米,做一套衣服用4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后2、()里最大能填几?
作()x7<305x()<39)x8<51
业
取
计
练习一
板
教
竖式计算
书学
52:6184-840:7反
设
思
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东升小学设计者姓名:江莎
课题东南西北
教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15-16页
内容
L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在指定一个方向的条件下,
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2.体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规定的必要性,会在地图上辨认东、西、南、北
目标四个方向。
3.会用所学的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
观念。
教学
建立东、南、西、北的方位观念。
重点
教学
应用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难点
学生
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基础
传意
模型、图形、符号、仿真
方式
教具写有东、南、西、北的标牌各一张,地图,计算题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结合班情二次备课
1、课前谈话。
喜欢玩游戏吗?下课了有没有到大操场玩过游戏?升旗时我
教
们也去大操场,(升旗)升旗时我们面朝主席台,前面的这幢
楼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后面就是低年级教室,左面
是教师宿舍,右面是办公室。
2、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在聊天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除了这些你
还知道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呢?(东南西北)这节课我们一起
来学习东南西北。板书课题。
二、观察探究,体验方位
1、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1)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你能不能用手指一
指东在教室的哪个方向。对了,这一面就是教室的东面。(师
贴上“东”)现在这个西应该贴在哪儿呢?(师贴上“西”)
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东面和西方可以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去找,怎样
才能找到南面和北面呢?
(2)学习儿歌: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对西,南对北,东南西北,我认清。
(课件出示儿歌)
师:真能干!我们边指着方向边说说好吗?(学生边指实际
的方向边说儿歌)
(3)大家学得真不错!现在我们面朝哪个方向?其他方向都
学
在你的哪边?向右转,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
右面是();向右转,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
右面是();向右转,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
右面是();向右转,又面向(东面)
师:你发现了什么?(东西相对、南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
旋转;不管朝哪个方向,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观察得真仔细!我们转动身子面向某
个方向时,虽然我们的前后左右的位置变了,但东南西北四个
方向始终没有变。
(4)闭眼按顺时针方向指一指东南西北。
(5)现在老师告诉你其中的一个方向你能指出其余的三个方
向吗?(教师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标牌取下)谁愿意来挑战?
你用的是什么办法?
(6)游戏:超级模仿秀。记住教室的东南西北了吗?我们来
玩个游戏叫做“超级模仿秀”。请听清要求,请你向东学小兔
跳一下,请你学小狗向西叫两声,向西学猫叫三声,向北学鸡
叫一声。
2、辩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找操场的东南西北。
过
师:我们已经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了,现在用什么
办法找到操场的东面呢?请大家面朝东面,东面有什么?(教
师办公室)西面呢?综合楼在北面,低年级教学楼在操场的南
面。如果面朝综合楼呢?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请同学们把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建筑物填在这张
表里。可以面朝不同的方向填写。
(3)展示:不同的作品,师生共同检验是否画对了。
师:请大家猜猜看这位同学是朝哪个方向填写的记录表?这
位同学呢?都填对了吗?既然都对为什么不是一模一样的呢?
这样方便大家的观察吗?怎样让第二和第三张与第一张变得一
模一样呢?请学生上来旋转,观在这三幅图上面都是北面,下
面都是南面,左面是西面,右面是东面(板书方向标)在数学
中这叫方向标,如果只画一个朝上的箭头表示北,你能知道其
余的三个方向吗?(板书)也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
设计,现在请你也把图转成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请把设
程
计图压在书的下面。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认识地图。在哪儿也有见过方向标?(地图)指一指地图
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指挥交通。算式宝宝们看大家把知识掌握地这么好,想
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师贴算式)算式宝宝在经过十字路
口时,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走?(师画方向标)这是什么意思?
你能找到这个十字路口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些算式要怎
么走呢?请看。
得数小于10的往北走,得数在10——20的往南走,得数大于
20的往东走。
2X43X54X65X71X53X22X83X49X3
3、介绍小动物的家。
小朋友们这么棒,小动物们想邀请大家去它们家玩,小动物
们要怎么向大家
介绍它们家的位置呢?
四、综合应用,课外拓展
师:谢谢你们。喜欢去旅游吗?假如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迷
路了,怎么办呢?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宝物呢?
其实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我们辩认方向。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能学到他,感兴趣
的同学可以上网查一查。
六、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1.练一练1、2、3题做在书上。
堂
2.实践活动:下课后到操场上看一看,校园内各方向分别有什
作么?
业3.东对()西对()南对()北对()
课1.向家长介绍你家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
后2.观察夜晚的星空,你能找到北斗星吗?
作
业
设
计
东南西北
板
教
匕
书学
西东反
设
思
计
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_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东升小学设计者姓名:江莎
课题辨认方向
教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17T8页
内容
教学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目标
2.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重点
教学
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难点
学生
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基础
传意
模型、图形、符号、仿真
方式
教具课件、八张小卡片(分别写着: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学具制作方向板的彩纸。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结合班情二次备课
L上学期我们认识了四个描述方向的朋友,请来介绍一下这四个朋友?
生:东、南、西、北。
教
说说你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各是哪个同学?
2.在生活中我们怎样辨认方向?
生: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生:北斗星所在的方向是北方……
二、探究新知:认识西北、东北、西南、东南
L你们会用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那么在生
活中,你们在生活中还听说过哪些描述方向的词?
生: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辨认这几个方向,一起去笑笑的学校参观。(课件
播放P17主题图)
2.请同学们观察画面,你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汇报)
图书馆在学校什么方向?(组织学生讨论)小结:图书馆既在学校的西
面,又在学校的北面,在西面和北面之间,一般我们说在学校的西北方。
你能象这样说一说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同桌
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学生口答后在书上填写认一认(1),并同桌检查。
3.小组讨论: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分别给这四个方向取名字,如何得出这些名字的?
二、运用新知
学
1.下面我们用所学知识来制作一个方向板。
①拿出正方形彩纸,像老师这样折一折,在折痕上标出8个箭头。②上
方一般确定为什么方向?(生:北方)请你标出北方。
③剩下的7个方向,你们自己完成。(学生制作方向板)
2.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小组同学看。每组选代表作展示,互评。
3.根据实际方向,把你的方向板按照正确的方向摆放在你的课桌上。(生
互评摆放的方位对不对。)
4.拿出8个大的方向卡片,为教室制作一个大的方向板。要求:以中间
这位同学为观察点,想想教室四面墙分别在什么方向,四个墙角的位置分
别在什么方向,再把8张卡片贴在相应的地方。
5.谁来说说在教室里的这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物体?(生描述)
6.请你坐在座位上,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
西北方向上分别有哪位同学吗?
7.为什么同样是XX,怎么他在小东的东南方,又在小明的西北方呢?
(两次的观察点不同,结果也不同。我们在观察和判断方向时要确定好观
察点。)
过四、巩固练习。(练一练)
第1题。出示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和自己家乡位
置,家乡在首都的什么方向,首都在家乡的什么方向,然后让学生独立填
写。
程
第2题,说说各建筑物分别在打谷场的什么方向,然后再归纳。
五、总结全课:今天我们研究了辨认方向,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1.练一练1、2题做在书上。
堂
2.实践活动:下课后到操场上看一看,校园内各方向分别有什么?
作
3.东北对()西南对()东南对()西北对()
业
1.填空:我们已经认识了八个方向,它们分别是:()
课
2.说说学校的东方、西方、北方、南方、东北方、西北方、东南方、西南
后方各有哪些建筑物?
作3.以棠湖公园为中心,棠湖宾馆在棠湖公园的方;以好又多超
市为中心,棠湖宾馆在好又多超市的方。
业
4.太阳刚升起时,面向太阳,身后是()面,左面是()面。
设
5.小芳面对南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计
面向西南面,身后是(),左面是()面。
辨认方向
板
北—教
书.X学
设反
西南H
a东南思
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棠湖小学设计者姓名:袁艳
课题数一数(一)认识并感受“千”
教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28—31页
内容
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
目标位值概念。
3.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感。
教学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重点
教学
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难点
学生
百以内数的认识;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基础
传意
模型传意、课件传意、图形传意、数字传意、符号传意
方式
教具课件、图片、大小袋子
学具计数器、附页2图片、豆子
一、联系生活,感受新知结合班情二次备课
(一)联系生活,提供信息,感受大数
教1.师:你们知道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
师:那你知道它的高度吗?
(出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师:谁能读给大家听?生略。
2.⑴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三千颗。
⑵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一千一百六十六种。
师:在这几幅图中都有一些数字,以前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
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那这些数字和100以内的数
比较,怎么样?
生:这些数字比100以内的数大很多。(板书:大)
师:那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数一数生活中的大
数。(板书:生活中的数)
(二)探究新知
1.拨数活动
(1)同桌两人合作进行前两个拨数活动:由9到10,由99到100;
(2)引导学生拨数,经历由999拨到1000的过程
2.(出示大正方体)
⑴师: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
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以小组为
学
单位,要求:不仅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要说一说你们是
怎样数的?(学生可以借助附页2数。)
师:汇报要求”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说你们小组是
怎样数的”,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组1:我们组数有6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
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X10=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6
个面,所以是600个。
组2: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横着
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X10=100,100X10=1000。
过
组3: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一个
面有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10个层,就是1000个。
师:一共有两种意见,一种数的结果是600个,另一种数的结果
是1000个,同一个正方体怎么会出现两种意见呢?究竟谁的是
程
正确的?生答。
⑵计算机演示: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第二步:十
个十个地数,数到100;第三步: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
二百、三百……九百,数到一千。(同学跟着计算机数)
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进行整理,先怎么数,再怎么数,最后怎
么数。(生答,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
可以怎样数?生:一百一百地数。
4.师:老师有几幅图,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小木块?
①师:介绍一下你怎么数地这么快?
(三)应用新知
师: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说出有多少粒
豆子?生:不能。
师:你们数一数,再摆一摆,不仅你们知道有多少个,还要让
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
活动要求: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两种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
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
合;发挥两种塑料袋的作用数一数、摆一摆。
小组活动(略)、小组汇报
师:哪个组比一千多,请把多的送到前面;哪个组比一千少。
师:老师这有几个数,请你看数摆豆子。
①一百二十三②五百四十六③八百七十④九百零七
师: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会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了。
生2:我会用好办法数豆子了。
(四)实践练习
课堂1.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
作业
2.教材20页练一练第1、2、3、4、6题
课1、填一填
后(1)10个一是(),10个十是();
作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业(2)一千里面有()个十或()个百或C)个千。
设2、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数。比一比看谁说得多、拨得快。
计3、教材21页第5、7题
板数一数
教
书(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学
反
设10个一是一-h
思
计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学校:棠湖小学设计者姓名:杨其容
课题数一数(二)认识“万”
教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22—23页
内容
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经历数的抽象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
目标
3、学习运用万以内的数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4、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感受数数的乐趣,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
认识计数单位“万”。
重点
教学
理解并掌握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难点
学生
百以内数的认识;
基础
传意
模型传意、图形传意、数字传意、符号传意
方式
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学具
学具计数器、方块图片
一、联系生活,感受、体会生活中的大数结合班情二次备
课
1.说一说
教师:你们知道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出示图)
生:珠穆朗玛峰。
师:那你知道它有多高吗?谁能读给大家听听?
生:略
老师这还有之最(出示图),你会读吗?
2.提供信息,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1)课件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台图、珠穆朗玛峰图
请看这两幅图,它们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