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练习课(二)课时:三(16)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进行两位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就知,提高能力。明确学习内容。
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刚刚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类型:
的计算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乘法是整十数的。
板书课题: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
练习课(二)3、两位数乘两位数要进位的。
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类型和计算方法。竖式计算方法:
提示,帮助学生回忆,整理。从乘法的个位起,用乘法的个位数
依次乘两位数的每一位数……在竖
式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和进位。
1、完成教材33页第1题,熟悉口算。1、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33页第2题。选数填空,结2、学生想,能否把题中各数的0
合具体情境,培养策略意识。先暂时划掉,来进行选数填空。
3、完成教材33页第3题,搞清楚隐含的3、每组一个代表板书,其他人练
条件:1分钟,注意时与分的单位换算。习本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33页第4、5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理解思路,独立完成。
自由发言,归纳小结。
用两种方法,学生任选一种进行解
题,鼓励比较两种方法的便捷程度。
5、讲故事引出:哪把钥匙能开万宝箱?教
材33页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题。
步骤:
(1)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
(2)独立解决。
问:看谁的方法最简便,最快找到钥匙。
两种策略:
A可以计算
B估算:只有28*19的计算结果
在500与600之间,所以只有它能
打开万宝箱。
C看哪个算式的各位数相乘是2。
6、教材34页第7题:看清题意,不用计
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判断对错?
引导学生不必计算,运用估算进行判断,培
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鼓
励学生进行思考。
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列综合算式。独立思考,分析、归纳。
1、估算法。54*24=450
(错)(把54看作60,24
看作30,60*30=18
00,正确结果应小于180
0。)
2、估算法判断此题:37*84
=318(错)
原因:37看作40,84看作8
0,37*84七3200,所以可以
判断出这道题计算错误。
教学反思:
在练习课上,没有满足学生只把题
解答出来,而是注意了培养学生的
解题的策略意识,能给学生一些思
考的空间,老师没有从头到尾讲。
请学生当老师给同学讲自己的思
路,学生非常喜欢,同时培养了学
生的能力。
课题练习课(三)课时(1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悉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o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提高能力。学生先独立认真思考审题。小组
1、完成教材第34页第9题。进行商量,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
师:生活中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如果没有1、2小会,将实际问题搞清楚。
题做铺垫,你能解决吗?汇报方法。
(1)15*36=540(元)
(2)46-36=10(人)
30*10=300(元)
(3)540+300=840(元)
思考,回答问题.
2\打开语文书,估计一页有多少字,再计算。让学生人人都有经历估算的过
打开指定页。程,再交流.
估一估这一页有多少个字,再算一算。
3、比较估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分析得出:估计的字数每
一页都比较接近。
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使他们懂
得了因为排版规格一致,所以在
同一本书中,每一页字数相差不
多。
1、先算一瓶多少钱,再算35瓶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多少钱?
1、教材第35页第11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出示情境图。
(2)认真审视情境图。
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做什么?
(3)讨论:
每人一瓶,35人应该付多少钱?怎么算?
2、教材第35页的第12题。这是一道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
本知识和技能的练习,可以让学
生独立完成,。
3、教材第35页的第13-14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教材第15题,说一说图中的问题情景,已知
什么,求什么,怎么列式计算。学生计算的方法可能有:
(1)8*44
(2)8*9*4+8*8
(3)8*9*5-8
(4)8*(9*5-1)
(5)8*(9*4=+8)
教学反思: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注意
了学生对题意的解理,让学生用
自己的话解释题意,而不是仅仅
念一遍,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
体能力。
在教学中还注意了鼓励学生独立
思考。
课题整理与复习课时(18)
教学目标:
通过说一说前面学过什么知识,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
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小数计算方法,多位数的乘除计算方法。
2.解答应用题。
3.提高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列竖式的方法,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
5.独立审题,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师生谈话,激发情感,进入“我的成长足学生分小组交流。
迹”要求:1、每个学生都应该在小组里发
转眼间,半个学期过去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在言。
数学世界里留下了许多回忆。我们认识了“小2、做好记录,记录各单元知识要点,
数”这位朋友,又结识了“平移”“对称”“旋并整理清楚。
转”这三个数学知识,还丰富了整数乘法。下说一说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面我们就一起回忆一下自己这半个学期以来看到什么饿,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
的成长足迹,可以是自己最高兴时期、有什么了什么问题。
收获、成功的体验等等。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想一想,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帮助?
互相说说,也可以替别人说说你发现的优点。请小组同伴给予帮助。
引导学生有序说说,按照(1)知识上的;(2)
学习方法上的收获,(3)课外自学的其他方面
知识收获三方面来说一说。
二、回忆旧知,形成体系。进入“你学了什么
环节”
1、回忆旧知。
观察图形。仔细分析这三幅图,从中使你想起结合图片,回顾旧知。
哪些学过的知识?自己想一想,说一说。第一幅图是生活中买东西与小数有关
的知识。
第二幅图是生活中与乘法有关的知
识,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三幅是生活中与平移对称有关的知
识。
3、小结: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知识分类呢?教
学内容上我们主要分为:数与代数、空间小数部分属于数与代数
与图形和实践活动。这个单元学习过的内平移、对称、旋转属于空间与图形
容又属于哪一类呢?两位数乘两位数属于数与代数。
4、分类整理。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提出疑问。
板书:
小数的意义
数与代数:小数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乘法
认识了对称图形
空间与图形:会判断平移和旋转想象你学会了什么?生仔细观察后自由列
三、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式,小组交流,互相检查。
1、再次观察教材36页上的三幅图,说一说你小数比较大小
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字问题,并解答。小数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平移、旋转、对称
四、你学会了什么?
看图说一说:
1、老师讲观察要求:观察三幅图,你想根据图中出卖的物品可以提出力口、减、
起哪些学过的知识,能提出哪些问题?并乘、除的问题以及混合运算的问题。
解答(写在书上)
2、学生观察图2:提问题,解答。
3、小组内说说图3:电扇、风筝均为对称图形。
4、总结
课题整理与复习(二)课时(19)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37页的题目。计时计算
1、完成教材第37页第1题。小数加减法。
要求: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2、完成教材第37页第2题。要求:老师和
先做完的同学巡视,及时纠错。
3、完成教材第37页第3题。混合运算。要审题,先算哪一步,要用笔画出
求:老师巡视、批改,最后集体订正。来,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4、完成教材第37页第4题。解决实际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1)先审题。(仔细读条件与问题两遍,给周最后指名发言。
围的人说说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解答,同桌订正。看应
(2)说思路。(两人分别说说解题思路)用题的各步骤是否齐全。
(3)完成书写,注意格式。
5、完成教材第37页第5题。解决实际问题。
(1)审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班内交流,
(2)说解题思路。最后书写。
(3)议论:问题“最多可以收款多少元”里
的“最多”是什么意思?
课题旅游中的数学课时四(20)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经验,创设一系列的“旅游中的数学”的情境,使学生感受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教学重难点:
1.计算经过时间。
2.游览(空位尽可能少,优先租便宜的车)
3.快餐店(会计算小数加减法)
4.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制作完整计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学生发言交流。
同学们,在节假日,家长带你外出旅游过吗?你学生回答:
去过哪些景点,给同学们说一说?1、旅游路线、行程的确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要用到数学。你们在旅定、计算。
游中遇到过数学问题吗?在哪遇到过?你是怎么2、旅游中时间的计算。
解决的?3、旅游中坐车、住房、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旅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饭的费用计算。
板书课题:旅游中的数学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活动一:出发
1.-舁笛红以灯;灯#1口J。91占总Q。nUZ刀k/7总占学生尝试问题,各种计算方法。
2.估计距离。
计算经过时间,再把103米看成100米,
即可估计。
活动二:
租房方案(使没有空位)
1.认真审题。
2.学生讨论:怎样的方案是最合理的方最佳方案:
案?18座位的:2辆。
3.先罗列出各种方案。(完成表格)12座位的:2辆。
4.根据合理原则,选择最佳方案。
活动三:游览(空位尽可能少,优先租便宜的活动三:
车)1.学生观察图片、明确题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看图审题。目要求,明白要省钱,车的
座位要尽量坐满,还要尽量
坐便宜的车。
2.学生讨论,怎样的方案
才是合理的?
(设计不剩人、不空座位、省钱
的方案原则)
3.小组讨论,选择策略,
决定方案。
18座位的2辆
12座位的2辆
活动四:活动四:
快餐店(会计算小数加减法)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
1、创设情境。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吃的营流,注意荤素搭配,注意节
养经济?(营养搭配问题)约钱。
2、5分钟内,完成自己的菜单。
3、全班交流。
二、巩固拓展,发散思维。
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制作完整计划)1、收集相关资料:去一处
1、同学们,淘气想出去玩一玩,可是喜欢的游览处所,或者
自己又不知道应该怎么计划。请大回忆一处,作为旅游地
家帮他做一个旅游计划好吗?点。
2、做一期板报:寻找大自然的脚印。2、实际游览一次,或者回
忆旅游经过,填写旅游
计划。
四、全课总结3、做板报(学生课后完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感成)
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大家今后更多地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题面积课时四(2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米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
二、引导探索
1、看图,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大小。
2、介绍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积或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
3、你还能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
4、比较下面图形的大小。5、小组讨论进行实际操作,如何比较这两个图形
的大小。
6、汇报操作方法。
三、拓展应用。
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
1、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1、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
生们将数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了
解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能将所
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课题面积单位课时四(22)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2、分米、米2等面积单位。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2、分米2、米2等面积单位。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三张正方形,边长分别是9
厘米、4.5厘米和1厘米,还有三张面积大约是4厘米2,形状分别是三角形、长
方形和圆的纸片。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
面积单位。
二、引导探索
1每如妗衿一个住我
2、今天我本要量二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
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感觉
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
一下它有多大?
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
4、动手测量前,先小组讨论:要选择什么
样的图形作为测量单位(每组只能选两
种),说明理由,再用它来测量。
6、现在我们做格统计。在统计前可以猜猜什么图
形可能被多数小组选为测量单位,最后再看统计2、互相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
结果。(由各组组长报告被本组选择作为测量单位
录下来。
的图形,教师再黑板上做统计,完成统计表。)
8、(小结)看来选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主要
由两点原因:(1)正方形能密铺;(2)
7、小组议一议,这张统计表
操作简单方便。
传达给我们哪些由意义的信
9、现在请用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的小组,再报告
息?或者根据它能提出哪下
一下测量记过。大家一起来看看,对这些测量结
数学问题?然后向全班汇
果,能提出什么问题?
报、交流。
10、测量同一个图形,要量出一致的数值结果,
惟有统一测量单位。(拿起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
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正方
形的面积是1厘米2。它是今天我们认识的第一个
世界通用的面积单位。
12、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再量一量数学书封11、每人都剪一个边长是1
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2。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身边
13、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一个面积大约是1厘米2的
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2。东西,在小组内交流。
14、度量稍微大图形的面积一般以边长为1分米的
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用面积是1分米的正方形量一
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分米2。
三、拓展应用。
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2,dm?或
m2)填空。15、小组讨论实际操作:1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米2有多大?
50________o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_______o
(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_______o
(4)单人床的面积约2________0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________o
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
1cm2)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认
cm2读作:平方厘米识图形面积的含义,加强了学生
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整
dnf读作:平方分米个过程,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
的目标落到实处。
m?读作: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课题摆一摆课时四(23)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公式。它们的面积在计算时也有一定的公式。今
天我们就共同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小组合作,用1cm2的
二、引导探索
1、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并说一说选择哪个面积单小正方形摆一摆,数一
数这三个长方形分别要
位估计合适。
用几个小正方形才能摆
,两。
3、各组组长将操作结果
记录下表。
4、小组讨
长/cm长/cm面积/cm?论:观察
图①表格,你
图②有什么发
图③现?
5、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小组合作:用1cm2的
长方形面积=长X宽正方形摆一摆,再算
三、拓展应用一算下面图形的面
1、小红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米,要铺上与床同积。
样长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7、小组讨论正方形周长
2、计算下面草地、花坛的占地面积。(单公式
4、(1)用12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纸板摆长方形,
你能摆出几种?
(2)估计教师地面的面积,测量它的长和宽,计算
出面积。
O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
过学习面
积来解决
长方形面积=长X宽生活中的
数学问
题。巩固
所学知
识,并能
将所学灵
活运用于
生活实
际。
课题铺地面课时四(24)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
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认识公顷、千米2等面积单位。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公顷、千米2等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引导探索小组实验、讨
解决下题:论解决方案。
汇报实验方案。
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1分米、宽1分米的
地面损坏了,需要多少块面积是25厘米2的方砖
小组合作,独
立解决。
才能修补好。
汇报解题思路及结果
想一想:1米2=()分米2
观察图:
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介绍公顷。
三、探索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
1、2米2=()分米2
3分米2=()厘米2
500厘米2=()分米2
2、妈妈买来一块花布,长3米,宽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研究讨论
6分米,它的面积有多大?(1)绿
化面积是多少?解决方案。
(2)每块水泥砖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铺路
共需多少块水泥砖?
4、右图是铺了正方形地砖的客厅地
面。
(1)这个客厅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2)如果每块地砖的边长为5分米,
这个客厅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1)绿化面积是多少?
(2)每块水泥砖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铺路
共需多少块水泥砖?
4、右图是铺了正方形地砖的客厅地
而。
(1)这个客厅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2)如果每块地砖的边长为5分米,这个客厅的
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这个客厅共铺了多少块地砖?本节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如果每块地砖的边长为5分米,这个客厅的在这个过程中体会面积换算的必
面积有多少平方米?要性,学生有兴趣,部分学生有
自己的方案。
缺点: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有的学
生还不是很熟悉,还要坚持练习。
课题练习课课时四(25)
教学目标:对面积的知识进一步掌握和灵活运用。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1、对面积知识进一步掌握和灵活运用。
2、进一步感知数学知识在日程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回顾:回顾常用的面积单位及进率,长方
1、回顾本单元知识。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用手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
米的大小土地面积单位
学生比画、想象
3、想象7公顷7平方千米的大小。
4、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一)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学生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说
(二)补充: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1、教室的面积约是56()
2、手帕的面积约是4()
3、课桌的面积约是40()指名回答:其他学生手势比画对错。
4、小林的身高是138()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独立解答,
1、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他的周长是(),在此基础上发挥小组的作用。
面积是()
2、用以根长4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地
正方形,周长是()
3、测量和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单位,
测量线段的长短要用()单位。
(四)应用练习。
小组合作、讨论:观察表格说以说
1、完成书第52页第4题,第53页第6、7你有什么发现?
题。
2、小组活动。交流汇报
在钉子板上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把围得长对表格数据的理解体会。
和宽和面积都记录下来。
第4题,答案不唯一,帮助利用学生的答
案理成表格,观察,发现事实。
第6题,关键是怎样计算客厅地面有多少
块地豉。引导学生说出方法的多样化。
2、53页第6题,仔细读题,问:计算时独立思考,交流展示。
应注意什么?
问:怎样数才能数正确?
提示:有序的数,数和算相结合。
3、第7题在学生算法的基础上,运用平移知
识变成一个长方形,利用大地减去小的就
得到绿地面积。
二、总结:
三、1、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自愿说。
3、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尝试解决了一些实际
问题,进一步体会了面积换算的必要性。
巩固了面积换算的必要性,巩固了面积单
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特别是平方千年米和
公顷、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要联
系它们的定义去记忆。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课题数学游戏,实践活动课课时四(26)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对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能够进行区别和正确的应用。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数学活动的经验和良好的情
感体验。
3、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增强血色怀念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对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能够进行区别和正确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的能力,分享数学活动的经验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2、面积的计算,周长的知识,能够进行区另।和正确的应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数学游戏明确操作要求。
书第54页,主要目的:(1)复习面积与周长的意明确所画图形的形状。
义;(2)能够画出多种形状不同的图形,需要充学生自主独立参与,设计自己喜
分发户想象力;(3)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的周长欢的图形。
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的事实。按照题中的提示,计算出面积和
学生作品一一展示,进一步体会科学事实。分周长。
享成功的喜悦。质疑:面积相同,周长一定也相
读题,从题目中你明白了什么?同吗?
想一想,画成的图形可能是什么形状?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操作,小组讨论,展示学生作品。面积相等的图形,形状不一定相
算一算这几个图形的周长,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同,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
定相等。
二、实践活动。
1、设计铺地砖的方案。1、铺地砖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认真审清题目要求,独立尝试
活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完成;展示作品;得出结论。
分享数学活动和经验和良好的情感体验。问题的解决:
这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生1:厨房的面积就是90块地砖
学的重要性。的面积的总和。
生2:求出一块地砖的面积。2*2=4
(平方分米),再求出90块地砖
的面积4*90=360(平方分米)
问题2的解决:
生3:因为厨房的面积不变,求出
方案二中一块地砖的面积,要求
要多少块?所以是3*2=6(平方分
米),3604-6=60(块)
问题3的解决:
生4:第一种方案用了5X90=450
(元)。第二种方案用了7X
60=420(元),所以第二种设计方
案比较便宜。
2、画图,设计图形。2、画图,设计图形。
通过画图,懂得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可以铺满自主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整个长方形,但并不是随便什么形状的图形都能
铺满整个长方形。
设计图形时,先进行设计,并且要铺满整个长方
形。
三、巩固拓展。
补充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
(一)判断对错。订正。
1、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一定相等。()
2、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3、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
(二)填空。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0平方分米=()平方米
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0平方米=()平方分米
7平方千米=()公顷
四、全课总结。
1、谈自己的收获,学生自愿说。
2、提出不懂得问题。
3、学生评价自己,别人或老师。
板书设计
1、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一定相等。()
2、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3、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
(二)填空。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0平方分米=()平方米
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0平方米=()平方分米
7平方千米=()公顷
课题分一分(一)课时五(27)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
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一、创设情境
本学期初始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小数,还知道什么是整数、自然数。今
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叫做分数。
二、引导探索
(一)分一分
1、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2、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3、讨论: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三)折一折
1、用依仗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2,与同伴进行交流。
2、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小组讨论:
(1)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4。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4。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o
(4)把这张纸的4/4涂上颜色,即是涂了这张纸的多少?
3、介绍分数:像1/2,1/4,2/4,……都是分数。
(四)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三、拓展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田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自己动
手去“分”的过程有极大的兴趣,这
一点的教学符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
理解知识、学会知识”。
课题分一分(二)课时五(28)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创设情境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并且知道什么是
分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进一步了解
分数的意义。
-•、引导探索
1、把下图涂上不同的(红色、黄色和蓝色)
小组讨论:说一说每种颜色
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
分之几。
3、将上面的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
小组合作完成:
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4、小组合作完成:
(1)一共有几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
7°
(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
()°你还能从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膏固定后的观察与护理
- 2025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育种学 课件 第6章无性系选育、繁育与造林-1学习资料
- 男病人会阴擦洗护理操作
- 足疗禁毒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北京平谷区中考二模英语卷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阳江市黄冈实验学校高二第二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初中英语阅读100篇练习汇编
- 药学知识培训课件
- 艾滋病防知识培训课件
- 共聚焦显微镜zeisslsm700使用说明-中文版lsm
- DB4451-T 1-2021《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枞)茶》-(高清现行)
- 蓝牙耳机课件
- 路基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2019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 三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 (新教材)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2能溶解多少 教学课件
- PICC专科护士进修学习汇报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20220214
- 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