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2025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推动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就明确了马克思对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马克思曾说:“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马克思把这种生产力称为不费分文资本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在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生产关系以及增加经济利润上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另外,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能够在工业生产中由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生产力,这主要可以通过对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渗透来实现。从蒸汽机的应用所引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们就意识到机器的高劳动效率、长工作时间是人类无可比拟的,这也让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机器上的应用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通过机器的体现已经可以作为直接生产力作用在工业生产中。(选编自刘海军王玉华《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发展观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启示》)材料二:在中国,作为一种有6.6亿人参与的活动,游戏及其技术发展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力度。而游戏催动技术的迅速迭代是由于作为玩家的人类,不断产生提升、改进和创发游戏新技术,从而进入新境界的迫切愿望和强烈需求。游戏技术具有可交互、高仿真、强沉浸、精渲染等技术特性,可以延伸、跨越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以丰富和提升人的交互体验为主要目标的功能性技术集群,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感知体验与生活便利。游戏技术集群在社会需求转化为数字场景的过程中演化出新的人、物、场关系,人与数字环境、数字化身、数字资产等成为数字化社会中新型关系的重要表达和体现方式。在被场景化的进程中,以游戏技术为核心组成的技术系统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能源”也是构建数实融合社会、超级数字场景的技术基础与创新起点。游戏技术不仅能够促进产业基础设施与技术的更新进步,同时能够通过技术的应用转移,以较低成本、较快效率进行相关领域的试验,加速推进数字与实体场景融合。目前,游戏技术正广泛应用于5G基础网络建设、工业数字化体系建设、公共数据资产化共享、智慧城市、自动驾驶、辅助医疗、友好社会、无障碍化等多个领域。例如:AkiliInteractive
公司开发的《奋进处方》成为数字新药,用于儿童注意力缺陷与认知障碍的治疗: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合作,利用游戏技术打造了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与腾讯合作的“全变源追踪猎人星座”计划,把游戏中的多智能体
AI算法应用到多颗在轨天文卫星的自主协同观测中②。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游戏技术对于芯片产业、高速通信网络产业、AR/VR
产业分别有着14.9%、46.3%、71.6%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节选自金元浦周玥《超级数字场景:游戏技术开启文创产业发展的新路向》)材料三: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模拟数据的分布特征生成新的数据样本,开创了数字内容生产模式革新的信息科技新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影响和深层次变革。以智能算法、算力和大数据为核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向纵深发展,也可能引发社会治理风险。首先,生成虚假信息。在恶意应用场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其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可能成为“制假贩假”的机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网络上制造虚假信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给虚假信息披上真实的“外衣”。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智能仿真技术,对数据样本进行改编扭曲,生成并发布看似真实的虚假新闻、虚假信息。比如,模拟人的语言方式与真实的用户交流互动,调动真实的用户特别是摇摆人群对某一活动的参与热情。二是加大虚假信息传播力度。为了主导公共话语,将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与事实相反或者虚假的信息上,生成式人工智能程序操纵“机器水军”炒作热度,不同于传统“水军”一个个人工的操纵,“机器水军”能控制数百万计自动发言的人工智能虚假账号,话语力量大大增强。其次,侵蚀主流价值观。生成式人工智能并非中立、客观的人工智能,实际上,它能够在与人“对话”的过程中推测出用户的喜好和价值倾向,并以此为依据推介符合用户价值偏向的内容以此实现对的人的价值选择的影响。一是“信息茧房”导致认知窄化和价值观偏化。人类经常低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操控能力,总感觉自己才是掌控者。实际上,算法常常使人们陷入相对封闭的“信息茧房”而毫无察觉,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方式就是向人们推送同质信息,过滤异质信息。人们逐渐成为“敷囚徒”,陷入价值混乱。二是泛娱乐化危害价值观塑造。因为人们生活压为较大,希望过轻松生活的愿望催生了辟片化、泛娱乐化的互联网氛围,媒体传播平台基于“流量逻韡”发布娱乐性、低俗化、戏谑化信息。大量泛娱乐化的信息导致“价值缺位”“精神空场”,颠覆和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编自周文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意识形态风险审视》)1.对以上材料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能提高效率、转变生产关系并增加利润,且科学技术通过机器的体现已成为直接生产力。B.游戏技术具有可交互、高仿真、强沉浸等技术特性,能够延伸至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提升交互体验的功能性技术集群。c.算力算法和大数据的支撑让生成式人工智能得以操纵“机器水军”控制自动发言的人工智能虚假账号以扩大话语影响力。D.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模拟数据的分布特征生成新的数据样本,可能引发社会治理风险,如制造虚假信息和侵蚀主流价值观。2.根据原文内容及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马克思的观点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核心作用,为理解现代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提供理论基础。B.游戏技术不仅满足了娱乐需求,还通过社会需求转化为数字场景,演化出新的人、物、场关系,成为构建数实融合社会的技术基础。C.材料二通过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归纳论证的方法,全面展示了游戏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D.生成式人工智能帮助用户成为自己信息世界的主人,因为它能过滤掉异质信息根据用户的喜好和价值倾向而推介信息。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以游戏技术为核心组成的技术系统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能源’”观点的一项是(3分)A.基于《和平精英》游戏中培育的多种振动效果,该公司开放四项无障碍相关技术专利,将其延伸用于视障群体的无障碍应用。B.某公司利用其游戏引擎技术和渲染技术,与航空公司联合打造全动飞行模拟机视景项目,实现国产自研视景系统关键技术突破。C.《我的世界》等游戏提供开放世界和自由探索的机制,鼓励玩家在虚拟环境中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和世界。D.通过建模和仿真技术,工厂创建数字孪生场景,实时监控和分析生产过程,进行产量与能耗预测,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和可控。4.请结合材料一中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分析材料二中游戏技术的作用。(4分)
5.基于以上材料,你认为在人工智能、A1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我们对科技工作者可以提出哪些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跑警报(节选)汪曾祺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三九、四〇年,三天两头有警报。有时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有两次。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作“跑警报”。也有叫“逃警报”或“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警报有三种。一日“预行警报”。一有预行警报,市里的人就开始向郊外移动。住在翠湖以北的,多半出北门或大西门,出大西门的似尤多。大西门外,越过联大新校门前的公路,有一条古驿道,一直可以通到滇西。平常人走得不多。常见的是驮着盐巴、碗糖或其他货物的马帮走过。赶马的马锅头侧身坐在木鞍上,从齿缝里地吹出口哨,或低声唱着呈贡“调子”,马项铃哗棱哗棱地响,很有点浪漫主义的味道,有时会引起远方的游子一点淡淡的乡愁………有了预行警报,这条古驿道就热闹起来了。从不同方向来的人都涌向这里,形成了一条人河。走出一截,离市较远了,就分散到古道两旁的山野,各自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呆下来,心平气和地等着,——等空袭警报。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听到空袭警报:汽笛声一短一长,才动身。新校舍北边围墙上有一个后门,出了门,过铁道,就是山野了。要走,完全来得及。只有预行警报,联大师生一般都是照常上课的。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说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靠近语言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是因为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昆明做小买卖的,有了警报,就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了。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丁丁糖”,丁丁糖即麦芽糖,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刃形的铁片揳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铁锤,一击铁片,丁的一声,一块糖就震裂下来了,--所以叫作“丁丁糖”。其次是炒松子。昆明松子极多,个大皮薄仁饱,很香,也很便宜。我们有时能在松树下面捡到一个很大的成熟了的生的松球,就掰开,一颗一颗地吃起来。--那时候,我们的牙都很好,那么硬的松子壳,一就开了!
另一个集中点比较远,得沿古驿道走出四五里,驿道右侧较高的土山上有一横断的山沟,沟深约三丈,沟口有二丈多宽,沟底也宽有六七尺。这是一个很好的天然防空沟,日本飞机若是投弹,只要不是直接命中,落在沟里,即便是在沟顶上爆炸,弹片也不易蹦进来。机枪扫射也不要紧,沟的两壁是死角。这道沟可以容数百人。有人常到这里,就利用闲空,在沟壁上修了一些私人专用的防空洞,大小不等,形式不一。这些防空洞不仅表面光洁,有的还用碎石子或破瓷片嵌出图案,缀成对联。对联大都有新意。我至今记得两副,一副是:人生几何,恋爱三角;一副是:见机而作,入土为安。对联的嵌缀者的闲情逸致是很可叫人佩服的。前一副也许是有感而发,后一副却是记实。警报有三种。预行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南省境了,但是进云南省不一定到昆明来。等到汽笛拉了紧急警报:连续短音,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来的。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间隔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很多人听到紧急警报还不动,因为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也不定准来,常常是折飞到别处去了。要一直等到看见飞机的影子了,这才一骨碌站起来,下沟,进洞。联大的学生,以及住在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来不仓惶失措。警报时间有时很长,长达两三个小时,也很“腻歪”。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轰炸已毕人们就轻松下来。不一会,“解除警报”响了:汽笛拉长音,大家就起身拍拍尘土,络绎不绝地返回市里。也有时不等解除警报,很多人就往回走:天上起了乌云,要下雨了。一下雨,日本飞机不会来。在野地里被雨淋湿,可不是事!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1984年12月6日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意思是人们看到日本飞机飞来仍然正常劳作,体现了人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不在乎”精神。B.马帮的日常活动与日军空袭形成鲜明对照,凸显了战争对平静生活的打破,也体现了民族在危机中坚守的韧性。C.语言研究所资料馆旁的马尾松林离学校近,环境舒适,还有小买卖,能买到丁丁糖、炒松子等。这些内容意在表现生活的祥和。D.抗战期间昆明警报频、轰炸多,但伤亡不大,日本的轰炸意在吓唬人,这让一部分人放松了警惕,照常进行生产生活。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通过对生活场景的诗意化描写,将战争的残酷与日常的温情交织,以闲适抵御恐慌,以幽默消解创伤,形成独特的审美张力。B.小说巧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叙事手法,既有抗战时期民众面对空袭时群体风貌的勾勒,也有对个体形象诗意突围的聚焦。C.罗同学警报时洗头,郑同学警报时煮莲子,炸弹爆炸仍神色不动。文章以戏谑的笔墨展现两人面对警报的淡定从容,有超脱之态。D.文章从昆明警报之多说起,叙写了民众躲避轰炸的经历,最后以抒情收束全篇。全文谋篇布局合理,层次分明。8.文章如良朋话旧,谐趣伴随始终,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4分)
9.本文结尾提到国人的“儒道互补”精神,试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4题。材料一: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单于留赛十馀岁,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民,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绎,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志安乐,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还,复为匈奴所得。留岁馀,单于死,国内乱,骞与堂邑父俱亡归汉。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初,骞行时百馀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其明年,骞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是后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言曰:“臣闻乌孙王号昆莫,控弦数万,习攻战。匈奴遗奇兵击,不胜,以为神而远之。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路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贵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
塞既至乌孙,王老,素服属匈奴日久矣,其大臣皆畏胡,不欲移徙,王不能专制。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及诸旁国。乌孙发导译送赛还。赛还到,拜为大行,列于九卿。乌孙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其国乃益重汉赛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史记·大宛列传》(节选)材料二:魏征西戎论曰:自古开远夷,通绝域,必因宏放之主,皆起好事之臣。张赛凿空于前班超投笔于后,或结之以重宝,或慑之以利剑,投躯万死之地,以要一旦之功,皆由主尚来远之名,臣殉轻生之节。是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也。古者哲王之制,方五千里,务安诸夏,不事要荒。岂威不能加,德不能被?盖不以四夷劳中国,不以无用害有用也。是以秦成五岭,汉事三边,或道殚相望,或户口减半。此皆一人失其道,故亿兆罹其毒。——《太平御览·四夷部十三》(节选)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乌孙使既见汉人A众富厚B其国乃益重汉C骞所遣使通D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E俱来F于是西北G国始通于汉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元,古人的年号纪年法,与《赤壁赋》中“壬戌之秋”采用的纪年方法相同。B“天子以为然”的“然”与《劝学》中“鞣使之然也”的“然”意思不相同。C.“以要一旦之功”的“要”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的“要”意思相同。D.“来远”的“来”意为使……归附,使动用法,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用法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出使西域,希望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然而大月氏追求安逸,没有报仇的想法。B.张骞13岁出使西域,途中两次被匈奴俘获都不改气节,他和苏武都是中华民族“持节不失”的忠臣典范。C.张骞心胸宽广,为人诚信,在西域很受欢迎,后来出使西域的人都自称博望侯,借张骞的威名来获取信任。D.张骞被贬为庶人后为了再建功业而煽动汉武帝组织第二次出使西域活动,魏征认为张骞是疲敝中原的好事之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2)自古开远夷,通绝域,必因宏放之主,皆起好事之臣。
14.优秀的史传文学往往在文字中蕴含了史家对人物的评价,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简要评价张骞。(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小题。六州歌头南宋·张孝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擅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囊,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注释】①长淮:淮河。绍兴十一年(1141年),南宋向金屈膝求和,约定以淮河为界。②洙泗:鲁国二水名,流经曲阜,孔子曾在此讲学。③区脱:借指金兵哨所。④名王:指金兵的将帅;⑤干羽: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指文德教化。据说舜大修礼乐,曾使远方的有苗族来归顺。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字表达了词人面对山河破碎的无力,“惊”字揭露了苟安政策的荒谬,二者最终汇聚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思。B。“洙泗腥”“区脱纵横”等意象,将文化圣地的沦陷与金人军事扩张并置,以时空交错强化中原陆沉的沉痛与屈辱。C.“干羽方怀远”借用舜修礼乐的典故,表面赞南宋以礼乐怀柔外敌,实则讽刺其放弃抵抗、屈辱求和,属“反用典故”。D.词中武器“空埃蠹”与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皆以“空”字勾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直白强烈地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愤慨。16.陈廷焯盛赞此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请简析词人是如何表现这一情感特色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蜀相》中“
,
。”两句既是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颂扬,也是对诸葛亮忠诚与智慧精神的深刻诠释。(2)古人常以“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比喻忽视小节的危害,这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
,
”对隐患的警惕有异曲同工之妙。(3)唐宋诗文里经常出现的京华,是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5小题,18分)热水在特定条件下真的比冷水结冰更快。这取决于很多因素。直觉上,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热水距离0℃还有很长一段下坡路要走。0.5升的水每降低2.2℃℃就必须失去约4千焦的热量。所以,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水需要下降的温度越多,需要从水中带走的热量就越多,(甲)。化学家们被热水究竟如何更快结冰这个问题的追问逼至绝境,他们可能会含糊地说,这是因为冷水中溶解的空气更多,而溶解物质会降低水的冰点。这话不假,但作用A。冷水中溶解的空气数量只能使水的冰点降低不到1℃℃的1/2000.而这一点点的温度根本不能影响冷水、热水的结冰竞赛。因此,溶解的空气一说根本站不住脚。.①热水和冷水的真正区别,②一种物质的温度越高,③它向周围散发热量的速度就越快。④也就是说,⑤温水的冷却速度比冷水更快,每分钟降低的温度更多。⑦但这并不意味着热水会第一个到达终点线,⑧因为它的初始冷却速度无论有多快,至多也只能快速降至与冷水同等的温度。在那之后,它们就只是B而已。热水和冷水更重要的区别是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如果我们试图冻结等量的热水和冷水,那么当温度达到0℃时,()。水量减少,结冰的时间自然就缩短。水是一种很不寻常的液体,即使温度并未下降很多,也必须从水中剔除非常庞大的热量。所以,即便热水只是比冷水多蒸发了一点,热水所需的冷却时间也会少很多。现在,别急着跑去厨房用制冰盒尝试这个理论,因为有太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比如两个制冰盒不可能完全相同,它们并不是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完全相同的温度下、以完全相同的速率被冷却的。最令人沮丧的是,静置的水有一个反常的特性,它会在冻结前达到比0℃℃更低的温度。它可能一直不会冻结,直到一些几乎无法预测的外部因素扰乱了它,例如震动、一粒微小的尘埃,或者其容器内部的一道划痕。简而言之,你正在进行一场终点线非常模糊的比赛。科学可不容易。但我知道这不会阻止你。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9.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修改为
;
修改为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1.将第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双重否定句,保持句意不变。(2分)
22.第四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呈现“开源”与“专有”并行的格局。中国A1初创公司DecpSeck的开源模型因性能优异、成本低廉,迅速被全球科技巨头引入,推动技术普惠化;而OpenAl等企业则通过芯片自研、终端开发构建技术壁垒,巩固竞争优势。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曾批判硅谷“视圈外创新为作弊”的优越感,强调开源共享对科技进步的重要性。材料二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计算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其核心算法因开源共享加速了全球科学家的协作突破;但与此同时,某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先进芯片出口,导致部分国家A1研发进程受阻。材料三《礼记》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而《商君书》则主张“国待法而安,法待权而立。技术发展的历史中,开放与保护始终交织,推动文明前行。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开放共享与技术壁垒”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A【解析】曲解文意。选项中“科学技术通过机器的体现已成为直接生产力”曲解了原文。原文强调的是“一般社会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程度,而非“科学技术通过机器的体现”成为直接生产力。2.D【解析】根据“实际上,算法常常使人们陷入相对封闭的'信息茧房’而毫无察觉,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方式就是向人们推送同质信息,过滤异质信息。人们逐渐成为'数据囚徒’,陷入价值混乱。”可知,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精准把握用户的喜好和价值观,并通过过滤异质信息提供个性化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真正成为了自己信息世界的主人。相反,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信息茧房”、价值观侵蚀和话语权失衡等问题,使用户在信息获取和价值选择上受到算法的操控。因此,D选项忽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在负面影响,是不全面的。3.C【解析】C选项主要阐述的是游戏《我的世界》通过游戏机制和技术激发玩家在游戏虚拟环境中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力,并未延伸至经济社会的其他领域,为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能量。4.①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延伸。游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集群,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一种新型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游戏技术的迅速迭代源于玩家的迫切愿望和强烈需求,而这种需求反过来也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③科学技术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游戏技术在社会需求转化为数字场景的过程中,演化出新的人、物、场关系,人与数字环境、数字化身、数字资产等成为数字化社会中新型关系的重要表达和体现方式。游戏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游戏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能源”,并在多个领域(如5G网络建设、工业数字化、智慧城市等)得到广泛应用。游戏技术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集群,正在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⑤科学技术对“一般社会知识”的转化。游戏技术通过多智能体A1算法、数字场景构建等技术手段,将“一般社会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应用于天文卫星观测、数字博物馆等领域,推动社会生活的智能化改造。(2分一点,回答任意两点给满分)【解析】①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延伸。材料的体现:游戏技术通过提升交互体验、优化数字场景,渗透到劳动者(玩家)、劳动工具(游戏引擎、算法)和劳动对象(数字资产、虚拟环境)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生产力。②科学技术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材料的体现:游戏技术的发展源于玩家的需求,并通过技术创新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如智慧城市、自动驾驶、辅助医疗等领域,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③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材料的体现:游戏技术通过构建数字场景和虚拟环境,改变了人与物、人与场的关系,推动了生产关系的数字化变革。
④科学技术作为“新能源”推动可持续发展。材料的体现:游戏技术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应用,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并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⑤科学技术与“一般社会知识”的转化。材料的体现:游戏技术通过A1算法、数字场景构建等手段,将“一般社会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应用于天文观测、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5.①科技工作者应始终将“科技向善”作为核心理念,制定技术应用的伦理规范和监管机制,防范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治理风险,确保技术的发展服务于人类福祉。②)科技工作者应致力于推动技术的普惠性,确保技术成果能够惠及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③科技工作者应积极参与公众科普活动,提升社会对技术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公众更好地应对技术带来的挑战。④)科技工作者应积极推动跨领域合作,将技术创新应用于更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如医疗教育、文化、工业等。(2分一点,回答任意三点给满分)【解析】①坚持科技向善,防范潜在风险。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被恶意利用制造虚假信息侵蚀主流价值观,科技工作者应主动防范技术滥用,确保技术应用的正面价值。②推动技术普惠,促进社会公平。游戏技术在医疗、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应用表明,技术可以成为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科技工作者应关注技术的社会效益,避免技术鸿沟的扩大。③推动跨领域合作,拓展技术应用场景。游戏技术在5G网络建设、智慧城市、辅助医疗等领域的成功应用表明,跨领域合作能够最大化技术的价值。科技工作者应探索更多技术应用场景,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④关注用户体验,提升技术的人文价值。游戏技术通过可交互、高仿真、强沉浸等特性,为用户提供了新的感知体验和生活便利。科技工作者应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更人性化、更贴近需求的技术产品。⑤加强技术透明度,保障用户知情权建议:科技工作者应提高技术的透明度,确保用户了解技术的运作机制和数据使用方式,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理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通过算法操控用户的价值选择,科技工作者应避免技术成为“黑箱”,确保用户能够自主掌控信息获取和价值判断。⑥加强公众科普,提升科技素养建议:科技工作者应积极参与公众科普活动,提升社会对技术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公众更好地应对技术带来的挑战。理由: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需要公众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科技工作者有责任通过科普教育增强社会的技术适应能力。6.B【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解答时应该根据文本内容仔细辨识,做出判断。A选项的“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指的是看到飞机飞来就作出反应,直到跑到防空洞才安全,其中的“土"指的是防空洞。B选项尽管空袭频繁,但马帮的日常活动仍充满诗意,战争的阴云无法打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民族韧性。C选项,意在表现生活的祥和错误。D选项中人们对轰炸的态度并不是放松警惕。
7.D【解析】此题考查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解答时,应从手法角度切入思考,准确理解。“抒情”表述错误,文章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8.①故事叙述幽默诙谐:作者讲述侯同学送伞的故事时,“一次不落"与"贵在有恒"搭配起来,这一善意的玩笑让文章十分有趣;叙述“嗑松子”这个事情时,用调侃自己的牙口很好的方式让故事产生幽默效果。②人物形象憨厚可爱:作者描写了众多性格鲜明、行为独特的人物。如“五大三粗”的侯同学有宝玉似的菩萨心肠,在警报下雨时,主动为女同学送伞,其憨态可掬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些独特人物的描绘,增添了文章的谐趣。③生活场景极富情趣:文中描绘跑警报时,人们在马尾松林里晒太阳、吃零嘴,如买“丁丁糖”、嗑松子:在防空沟里,有人还会在沟壁上修防空洞,甚至嵌出“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见机而作,入土为安"等充满新意和诙谐感的对联。这些场景将紧张的跑警报与充满生活情趣的细节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苦中作乐的从容与谐趣。④措辞用句韵味十足:文章巧用“见机而作,入土为安"等成语,运用了“丁丁糖"的口语,作者还化用俗语和借用典故,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比如说“皮实"不是一种麻木或是一种可奈何的反应,而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韧性。(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从其它角度回答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语言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本,然后找出文章谐趣语言叙写角度,这个角度不仅包括幽默语言手法的运用,还应该考虑整体形成的风格。9.①儒家精神的体现:面对频繁的警报与轰炸,联大师生和昆明民众始终保持着务实与坚韧的态度。例如,预行警报时仍坚持上课,紧急警报后有序撤离。这种在危机中维持秩序、积极应对的行为,体现了儒家强调的“入世"精神,即不逃避责任,直面现实。②道家精神的体现:文中人物在跑警报时表现出豁达与超脱。如在马尾松林晒太阳、嗑松子,或在防空洞上刻写诙谐对联,将紧张的空袭转化为苦中作乐的闲适。这种“不在乎"的态度,与道家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思想相契合。③儒道互补的融合:昆明民众既以儒家的积极态度应对灾难(如跑警报、维持生活),又以道家的超脱化解恐惧(如幽默对联、从容煮莲子)。二者结合,形成一种“生于忧患"的韧性,既不屈服于威胁,又能以豁达消解创伤,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特有的精神力量。(每点两分,答出儒家精神在文中的体现记2分,答出道家精神在文中的体现记2分,答出儒道互补精神在文中的体现记2分。)【解析】这道题考查考生信息筛选与运用的能力。由于题干前半部分提供的情景是“儒道互补”精神内涵,故这里首先应筛选材料中“儒道互补”的内容,然后据此提炼出解释这一概念相关信息。答题的时候,首先要理解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区别,还应结合材料内容对“儒道互补”进行具体化,结合相关表述进行概括。10.BCF【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乌孙的使者看到汉朝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国力雄厚后,乌孙国就更加重视汉朝了。张骞所派遣出使大夏等国的使者大多都带着那些国家的使者一起回到汉朝,于是中国西北方向的各个国家开始与汉朝有了交往。11.A
【解析】A选项中“建元”属于年号纪年法,“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二者的纪年方法不同。B选项“天子以为然”的“然”意为“对的”,“鞣使之然也”的“然”意为“这样”,两者意思不相同。C选项“以要一旦之功”的“要”与“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的“要皆为“求取”,两者意思相同。D选项“越国以鄙远”的“鄙”是意动用法,意为“以……为边邑”与文中“来”的使动用法不相同。12.B【解析】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13年,13岁时出使西域错误。13.(1)张骞趁机和他的从属人员逃向月氏,向西奔逃了几十天到达大宛。(评分参考:因,趁机:乡,通“向”:西走,向西奔逃,方位名词作状语。每点各一分,句意一分。)(2)自古以来,开拓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畅通极远之地,一定是因为有远大志向不拘束的君主,都源于有热衷此事的臣子。(评分参考:绝域,极远的地方:宏放,志向远大而放荡不拘束:起,源于,起因于。每点各一分,句意一分。)14.既赞赏也批判。(1分)赞赏其坚韧不拔、忠于国家、宽厚可信、聪明机智的个人品质,(1分)凿空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贡献(1分):批判其为追求功名逢迎君主(1分),挑起战事疲敝中原的生事之恶(1分)。【解析】评价历史人物可采用一分为二或分阶段评价的方法,题时首先要表明态度立场,然后结合材料做答。分析材料时要留意史传文学中作者对人物的评价。15.D解析:“直白”表述错误。张词“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为间接抒情,用武器染尘被蛀说明武器长期被闲置,委婉表露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境遇。16.①对比。上片通过“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与“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的对比,揭示了南宋边防空虚与金兵嚣张的尖锐矛盾,形成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冲击。“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以孔子故里的沦陷象征华夏文明的屈辱,借“弦歌"与“膻腥"的意象碰撞,凸显文化圣地被异族玷污的切肤之痛。这一对比直击士大夫的精神根基,激发出强烈的民族悲情。②直抒胸臆。黯销凝”“遣人惊”直抒胸臆,将词人内心的悲愤与惊惧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情感之烈,令人动容。“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则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深刻揭示了南宋朝廷屈膝求和、中原失地的痛楚,以喷薄而出的情感收束,将全词悲愤推向高潮。③以短句为主,构成紧张激越的繁音促节,声情激壮。通过三字句连缀形成密集的鼓点式节奏,模拟了战场金鼓齐鸣的节奏,如“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与词中“笳鼓悲鸣"的战场描写形成声律呼应。(一点两分,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陈廷焯的评价是指这首词的情感表达畅快饱满,语言气势雄浑,能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从密集意象的对比对情感表达的作用、情感抒发方式、句式特点三个角度进行分析。17.(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3)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周邦彦《兰陵王·柳》)18.A微乎其微/微不足道B齐头并进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处根据下文“只能使水的冰点降低不到1℃的1/2000”“根本不能影响冷水、热水的结冰竞赛”可知影响极小,用微乎其微/微不足道符合语境。B处根据上文,热水和冷水都降低到0℃后,后面的进程应该是一样的,可填“并驾齐驱”。19.①修改为“热水和冷水的真正区别在于”⑧修改为“因为无论它的初始冷却速度有多快。【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处成分残缺,没有“在于”,它就是一个短语,下文②③句有完整的主谓结构,这个短语缺少搭配词,使整个句子出现中途易辙的语病。⑧处关联词语序不当。当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主语位于关联词后,⑧的主语是“它的初始冷却速度”,⑨的主语是“热水”,关联词“无论”应位于主语“它的初始冷却速度之前。20.甲:这就意味着冷却时间越长乙:容器中剩下的热水会更少【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甲处在因果复句中的结果部分,根据前面的原因,热水距离0℃还有很长一段下坡路要走,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水需要下降的温度越多,需要从水中带走的热量就越多,意味着冷却时间越长。乙处在假设复句的后半部分,段首句是一个前提: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假设复句前半假设冻结等量的热水和冷水,后面的结论那么当温度达到0℃时,热水蒸发的量比冷水蒸发的量多,最终解困是“容器中剩下的热水会更少”。21.水量减少,结冰的时间就不可能不缩短。【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原文是肯定句,双重否定句表意不变,语气加强。整个句子需要加强语气的部分是“缩短”,将这一部分改成双重否定。22.比喻。(1分)将科学实验比作“一场终点线非常模糊的比赛”,形象地说明了实验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3分)【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这是一个借喻的句子,原文只出现了喻体“一场终点线非常模糊的比赛”,本体需要根据上文“跑去厨房用制冰盒尝试这个理论”推测,指科学实验。借喻的形式形象生动,说明了实验结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23.【解析】一、立意角度1.辩证思维:开放共享与技术壁垒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文章的核心立意应围绕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展开。2.科技伦理与社会责任:聚焦科技发展中的伦理矛盾,探讨企业在追求技术优势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国家在维护技术主权时如何兼顾全球合作。3.全球化与技术主权: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既要推动技术的开放共享,又要尊重各国的技术主权和安全需求。这种立意可以体现对国际关系和技术治理的深刻理解。4.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全球视野出发,探讨开放共享与技术壁垒如何共同塑造人类未来,强调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实现全球共赢的重要性。二、写作要点
思辨深度:避免简单地支持开放共享或技术壁垒,而是要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动态平衡。案例支撑:结合材料中的具体案例,如DeepSeek、0penA、诺贝尔化学奖成果、芯片出口限制等,增强论证的说服力。文化哲学:引用《礼记》和《商君书》的观点,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探讨开放共享与技术壁垒的关系。全球化视野:结合科技史、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8 Reading1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13我能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好玩第2课时 奥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复发性流产病人的护理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新课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2课时 原子晶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
- 202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不一样的 你我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Unit 2 Good Morning,Miss Wang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新世纪英语一年级上册
-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4a-4c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自然辩证法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拌合站验收指南
-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底座设计
- 阀门螺栓使用对照表
- 光驱的读取偏移值度矫正数据
-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
- 教你写出漂亮字体——钢笔楷书字帖
- 2019年安徽省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提高水性玻璃烤漆水性金属烤漆的耐溶剂耐水煮附着力和柔韧性的解决方案
- 内蒙矿产资源产业投资基金总体方案
- 高二化学电离水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