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课件_第1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课件_第2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课件_第3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课件_第4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课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周恩来周恩来,字翔宇,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毕业于南开大学,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周恩来历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国军政治部驻渝办事处主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等职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逝世。认识诗人

周恩来是我们开国总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的祖国,都在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我们永远怀念他!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二十二课《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起去看看周总理是如何立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的吧……听录音,小声跟读。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2、小声跟读,品味情感。讲授新课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吗?字词学习字词学习我会认juéfànwèixīxiàohuáihuò崛范魏晰效淮惑惩斥chéngchì我会读崛起范围清晰效果淮河疑惑惩罚训斥肃振怀赞晰顾斥训胸晰振胸怀效左右结构肃凡斥独体结构上下结构我会写注意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效凡胸xiōng不要少写“∣”胸怀人生最可悲的莫过于胸怀大志,却又虚度光阴。重难点字·书写指导赞zàn不要写成“乚”看到那蜿蜒起伏的长城,游客们连声赞叹。连声赞叹趣味游戏·雁南飞我会玩肃振胸感演效顾怀训同学们,识字练习结束啦!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几件事情?用横线把句子和段落划出来,并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第三件:第二件:第一件: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岁的周恩来刚到奉天,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岁的周恩来刚到奉天,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一件:第二件:第三件:课文解读浏览课文,给每个部分拟写一个小标题。三部分(1—10)(11—14)(15—17)立志“振兴中华”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周恩来的志向与其他同学的志向有何本质区别?为家父、为明理、为光耀门楣,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被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其他同学:周恩来:为个人为民族四人小组讨论课文哪些句子或段落体现了中华不振。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中华不振是本文的一条线索。耳闻“中华不振”周恩来带着疑惑,背着大伯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他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目睹“中华不振”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和别处大不相同热闹非凡

反衬:别处的冷清与萧条,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过得舒适、富足,而中国人自己却过得悲惨、贫穷。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谁知反而写出了周恩来的意外,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写作方法:“振”字贯串全文,有什么作用?层层叙述,使一个志向远大、心系祖国的少年周恩来形象跃然纸上,令人肃然起敬。本文主要写少年周恩来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外国人的欺凌却无处说理,领悟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情,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小练笔板书设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振兴中华”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疑惑不解切身体会当效此生总结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写周恩来()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的含义,从而立志要()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少年中华不振为振兴中华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一、看拼音,写词语。

随堂练习

xīn崛起范围清晰效果淮河疑惑惩罚训斥1.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2.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CDBA.外貌B.心理C.行动D.语言二、下列句子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

A.魏校长受到感染,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 B.魏校长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C.魏校长鄙视他,认为周恩来在说大话。A三、朗读: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这一句应该这样读(  )。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写周恩来()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的含义,从而立志要()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少年中华不振为振兴中华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