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力旺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月考生物试题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力旺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月考生物试题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力旺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月考生物试题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力旺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月考生物试题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力旺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月考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力旺实验中学2024-2028学年度下学七年级生物学科第一阶段教学诊断试题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育为植物体茎和叶的结构是A、子叶B.胚乳C.胚D.胚芽2.下图中玉米种子不同部位受损伤(阴影部位),条件适宜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3.将带叶的杨树枝条插到红墨水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会看到许多红色线条。这些变红的结构是A.树皮B.筛管C.导管D.茎的全部4.现代农业、园林经常会用到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使用的营养液中,植物所需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A.钙、磷、钾B.氮、磷、钾C.铁、钙、钾D.铁、钾、磷5.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饲料生产的重要原料,在农业生产上,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现象,原因主要是A.传粉不足B.光照不足C.水分不足D.温度不足6.在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中(如图),花粉管依次伸入的结构是A.花丝→子房→胚珠B.柱头→花丝→胚珠C.花柱→子房→胚珠D.花丝→花药→胚珠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石榴被视为吉祥物,寓意多子多福、红红火火。一个石榴果实中的种子是由什么结构发育而来A.花药B.花柱C.子房D.胚珠8.红豆杉树皮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抗癌物质,不法分子大量剥去红豆杉的树皮,导致树木死亡。这是因为破坏了树皮中A.运输有机物的导管B.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C.运输有机物的筛管D.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筛管9.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号试管内是土壤浸出液,②号试管内是蒸馏水B.此实验的变量是土壤浸出液C.实验结论是玉米在土壤浸出液中才能生长D.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有机物10.株高101.2米的藏南柏木,刷新了亚洲最高树纪录。水从藏南柏木根部运输到树冠的主要动力来自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吸收作用11.如图为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①~④代表相关物质,其中②④代表的物质分别是A.氧气、有机物B.二氧化碳、有机物C.氧气、水D.二氧化碳、水12.山药可供食用和入药,其块茎垂直向地下能生长1米多。块茎内的物质主要来自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B.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13.在如图装置的试管内装满了水,短颈漏斗罩着一株金鱼藻。此装置在光下照射了几小时后,试管中会充有气体。验证此气体的方法是A.放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B.伸入带火星的木条C.滴入碘液D放入澄清石灰水14.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或材料是A.碘液B.双面刀片C.培养皿D.毛笔15.新疆吐香番地区,白天光照足、温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这里生长的葡萄等水果产量离、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B.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有机物消耗多C.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D.白天温度较高,呼吸作用旺盛16.2021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该人工合成淀粉装置可以模拟植物细胞中的A.细胞壁B.细胞膜C.线粒体D.叶绿体17.某种植物可以通过输导组织向叶片输送有毒物质防止昆虫啃食。龟甲(一种昆虫)能巧妙选择食用部位,避免因毒液流出而中毒。据此推测,龟甲在取食时没有破坏的叶片结构是A.叶肉B.叶脉C.表皮D.气孔18.在农业生产和作物储存的过程中,通常要采取适当措施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从而满足生产或储存的需要。下列措施中属于促进呼吸作用强度的是A.水稻种子晒干入库B.水果、蔬菜在冰箱中低温贮藏C.对玉米进行“中耕松土”D.种庄稼时合理密植19.兴趣小组设计了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乙瓶中澄清石灰水会先变浑浊C.该实验可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氧气D.甲瓶温度高于乙瓶,说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20.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主要价值不包括甲A.为其他的生物提供食物B.供人类随意大量地砍伐C.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D.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21.(5分)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如下实验:取400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分成4等份,在4个同样的空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甲、乙、丙、丁的标签,在4个罐头底各放2张纸巾,在纸巾上均匀地放上100粒绿豆种子,其它操作及结果如下:培养皿(组别)甲乙丙丁场所阳光下阳光下阳光下阳光下温度(℃)23523①纸巾干湿状态潮湿潮湿浸没种子干燥发芽率90%0%0%0%(1)绿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是因为其种子中具有,它是新植物的幼体。(2)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绿豆种子的萌发”可选用两组进行对照。(3)甲瓶和丙瓶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说明: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4)若甲瓶和丁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则上述方案中①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5)实验过程中每组选用10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这样做的目的是:。22.(5分)绿色开花植物的各个器官在结构上有机结合,在功能上分工协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图甲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图乙、图丙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和叶芽。请据图回答:(1)农业谚语说“收多收少在于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它主要是由图甲中[A]区吸收的。(2)植物幼根的生长主要与图甲中的(填字母)两个区域密切相关。(3)叶芽在发育时,其中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图乙中的[3]是由图丙中的[②]发育而来的。23.(5分)水稻的传统种植流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催芽是将水稻种子没泡在35~38℃的温水中,直到种子萌发。这样的操作是因为水稻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和。(2)催芽后,种子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填序号),该结构将来会发育成[④],这个过程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结构中的(填序号)。(3)插秧是指水稻幼苗长至3~5寸后,将幼苗拔出,并以适当的深度和密度插入水田中。在此过程中建议在水稻幼苗根部带一团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幼根和,保证水稻吸收水的能力。(4)水稻的花为风媒花,经过传粉、受精后,[⑦]将发育成稻谷(水稻的果实)。24.(5分)为了深入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探究。图甲为实验装置图,图乙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丙为蚕豆叶下表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甲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A中液面明显下降,B无变化,由此可得出结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2)图乙中的结构1和4的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属于组织。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图乙中[2]的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3)植物体吸收的水大部分会通过图丙中的(填数字)散失到大气中,此结构的张开和闭合可通过(填结构名称)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调节。25.(5分)绿色植物为自然界和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决定着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某同学使用牵牛花叶片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提示: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实验前,将牵牛花进行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2)如图乙所示,进行水浴加热时,小烧杯中的液体是。(3)实验过程中b绿叶和c绿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c绿叶的作用为。(4)请你预测实验结果: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包括(填下列序号)。①a绿叶未见光部分:②a绿叶见光部分:③b绿叶;④c绿叶26.(5分)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图甲~图丁依次为大棚、贝贝南瓜及各项生理过程、晴朗的夏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变化曲线。请你学以致用回答问题:(1.)王大爷将取暖用的蜂窝煤炉搬进图甲所示大棚,升温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南瓜植株进行图丙中(填字母)所示的生理活动。(2)南瓜摘下存放久了,甜度会明显下降,这一现象与图丙中的(填字母)有关,此项生理活动的强度可通过图丁中曲线来表示。(3)根据图丁所示,南瓜植株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