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原卷版)_第1页
专题一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原卷版)_第2页
专题一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原卷版)_第3页
专题一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原卷版)_第4页
专题一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考点1区域定位考点2区域特征分析考点1考点1区域定位(2022上·新疆和田·高二校考期末)下图为两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b点在a点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2.c点位于的半球分别为(

)A.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D.北半球、东半球3.区域①和区域②所表示的面积大小关系为(

)A.①>② B.②>① C.①=② D.不确定(2023上·江西九江·高二永修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下面甲乙两城所在的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4.甲城位于乙城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5.与甲城所在经纬网图相比,乙城所在经纬网图(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内容更详尽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内容更详尽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内容更粗略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内容更粗略(2014上·辽宁·高一阶段练习)读图,回答下列小题。6.甲、乙、丙三艘轮船从其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A.同时到达 B.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C.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 D.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7.关于图中甲、乙、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在西半球 B.丙在乙的西南方向C.甲、乙位于东半球,丙位于西半球 D.甲在丙的东北方向(2019上·河北保定·高二蠡县中学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A.正北B.正南C.正东D.正西9.小明测得学校到科技园区路线的图上距离约3厘米,如果他从学校到科技园大约要走()A.450厘米 B.150米 C.450米 D.150厘米(2022上·天津·高三校联考期中)下图为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11.③地位于④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考点2考点2区域特征分析(2021下·河南郑州·高二统考期末)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对中南半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脉、大河多南北向延伸 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D.商品谷物农业发达13.该半岛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②地势平坦③水源充足④交通便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23下·新疆阿克苏·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关于三大半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B.甲半岛通用阿拉伯语,多信仰犹太教C.乙半岛夏季盛行东北季风 D.丙半岛的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15.图中传统民居反映出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A.气温 B.地形 C.土壤 D.降水(2017上·河北衡水·高二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校考期中)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关于图中各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线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17.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B.②—“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C.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2023·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反季节蔬菜是指在一般地区因热量条件限制而无法正常栽培的季节内,利用特殊环境资源或采取保护性设施生产的蔬菜。云南地理环境独特,被誉为冬季的“天然温室”、夏季的“天然凉棚”,是我国重要的多种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下图为云南反季节蔬菜产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Ⅰ一Ⅲ区域(

)A.有明确的边界 B.区域内部的自然特征完全一致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 D.为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而划分19.云南蔬菜品种丰富,主要得益于其(

)A.地形起伏大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20.云南的反季节蔬菜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外调路线,其中,夏季反季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