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下历史第4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01讲核心(原卷版)_第1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4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01讲核心(原卷版)_第2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4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01讲核心(原卷版)_第3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4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01讲核心(原卷版)_第4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4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01讲核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01讲核心一:民族大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2.法律依据:(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2)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实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4.意义: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共同繁荣发展1.措施(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5)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联系。3.表现(1)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2)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3)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4)国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一国两制”的构想(20世纪80年代提出)1提出者:邓小平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1)中英两国谈判: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2)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澳门回归:(1)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3.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三:海峡两岸的交往一.大陆对台湾政策1.台湾问题的形成:1949年,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3.大陆对台湾政策(1)毛泽东: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2)邓小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3)江泽民: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二.两岸关系发展1.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意义: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3.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作用: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4.1992年“九二共识”:(1)内容: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3)意义:海峡两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1)内容: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2)影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6.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1)内容: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2)影响: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8.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2.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实施: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4.意义:(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点拨: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练经典01】(2022·河北承德·八年级期末)1.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消除了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C.少数民族享有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2022·天津红桥·八年级期末)2.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主共和制 B.民主集中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中)3.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民族独立制度 B.民族自制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融合制度(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4.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2022·河北邢台·八年级期末)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其中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技巧总结】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是对历史现象某种程度上的动态反映。历史地图主要有疆域图、形势图、路线图和分布图。1.方针和途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2.时间: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点拨:“一国两制”指的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练经典02】(2022·河北承德·八年级期末)6.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当然会坚持“□□□□”方针,我们和其他国家都可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更何况内地和港澳同属于一个国家,在“□□□□”下,会更好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打造新的增长极。“□□□□”指的是()A.一个中国 B.改革开放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2022·河北承德·八年级期末)7.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主要变化是()A.社会制度 B.生活方式 C.经济制度 D.主权归属(2022·天津二中八年级阶段练习)8.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相同之处是()A.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都有自己的法律C.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D.都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022·湖南·衡山县星源学校一模)9.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图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A.民族区域自治 B.国共合作 C.和平共处 D.一国两制(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10.20世纪末,中国先后收回了香港、澳门,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洗雪了百年国耻 B.增强了民族凝聚力C.促进了港澳繁荣发展 D.实现了祖国统一【技巧总结】统计图表反映历史现象的数量属性,其优点是清楚、简洁地替代了语言表达。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数据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正确的做法:第一,将所有数据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的、宏观的观察。第二,发现和利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明确历史事件时代背景。第三,结合题目要求和学习内容,确定正确选项。1.对台基本方针: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3.“九二共识”: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4.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5.2015年11月,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点拨: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坚信台湾一定会回归,【练经典03】(2022·湖南郴州·八年级期末)11.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连战“和平之旅”②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③九二共识④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A.④③①②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2022·天津红桥·八年级期末)12.《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段内容表明了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实行“三通”C.“八项主张” D.三民主义(2022·海南·海口市第七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13.某台湾乡土文学家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这句话表明()A.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强烈愿望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C.统一是台湾全体民众的迫切要求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2022·河北承德·八年级期末)14.使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事件是()A.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B.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C.汪辜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