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出口商品归类实务第一篇基础知识及归类总则李敏经贸与管理工程系主要内容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1.2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1.4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学习目标:
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大家了解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基本概况,了解《协调制度》与《进出口税则》以及《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之间的关系,了解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编排规律,了解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的相关知识,熟悉条文、注释在商品归类时的作用,掌握归类总则及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1.《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TheHarmonizedCommodityDescriptionandCoding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S),是原海关合作理事会(1995年更名为世界海关组织)在《海关合作理事会目录》(CCCN)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基础上,协调国际上多种主要的税则、统计、运输等商品分类目录而制定的一部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至今,在国际上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协调制度目录作为本国和本地区的海关税则及商检和外贸统计商品目录。1)《协调制度》的产生2)《协调制度》的结构《协调制度》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二十一个类、97个章(第77章是空章)、1221个品目(2007年版)、5052个6位数级商品编码(2007年版)。整个分类体系法律效力文本由归类总规则、注释(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和商品编码表三部分组成。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1)归类总规则为了保证国际上对HS使用和解释的一致性,使得某一特定商品能够始终如一地归入一个唯一编码,HS设立了6条归类总规则,规定了使用HS对商品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守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归类总规则是指导整个协调制度商品归类的总原则,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位于协调制度文本的卷首。(2)注释注释是为了限定协调制度各类、章、品目和子目所属货品的准确范围,简化品目和子目条文文字,杜绝商品分类的交叉,保证商品归类正确而设立的解释说明性文字,分布于二十一类,97章当中,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3)商品编码表商品编码表由商品编码和货品名称两部分组成,是《协调制度》的主体部分,从属于二十一类,分布在97章当中。商品编码居左,货品名称居右,依次构成一横行。3)《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注释》为了便于各缔约国正确理解《协调制度》,保证商品分类与归类的一致性,海关合作理事会(1995年更名为世界海关组织)制定了《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注释》,简称《协调制度注释》。它是《协调制度》所列商品名称及编码范围最具权威性的解释文件,是进出口商品归类时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但归类时该书不具有有法律效力。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我国海关自1992年1月1日开始采用《协调制度》,并结合我国实际进出口情况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以下简称《税则》)。我国《海关法》和《关税条例》规定,纳税人必须按照当年的《税则》,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其相应的税则号列,所以《税则》是我国进出口商品归类法定的分类目录。我国《税则》与《协调制度》的各个版本同步修订,并结合我国实际进出口情况每年修订本国子目部分。我国目前采用的就是2007年新版《协调制度》。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税则》的结构与《协调制度》的结构基本相同,也是二十一类,97章并逐条采用了HS的归类总规则、注释、品目和子目,遵循HS的归类原则与方法,也以《协调制度注释》作为最具权威性的解释说明文件。所不同的是《税则》增设了税率栏、本国子目和本国子目注释,将货品编码改称税则号列(简称税号)。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3.《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以下简称《编码》)是《税则》的简化本,是海关总署为了与便于参加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应试者而专门编写的应试用书。其结构《税则》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取消了税率栏;删除了归类总规则;将税则号列改称商品编码;《编码》中的商品编码为8位,而《税则》的税号是10位数,其中第9、10位为附加码。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1)《编码》的结构《编码》的总体结构由商品编码表和注释两部分组成。(1)商品编码表由商品编码和商品名称两部分组成,从属于二十一类,分布在97章中(其中77章为空),商品编码在左,商品名称在右。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商品编码商品名称04.010401.10000401.20000401.3000未浓缩及未加糖或其他甜物质的乳及奶油:-按重量计脂肪含量不超过1%-按重量计脂肪含量超过1%,但不超过6%-按重量计脂肪含量超过6%商品编码是一种结构性编码,就有特定含义,由8位数码构成,前6位编码完全采用HS编码,后两位是本国子目编码。商品编码分成品目编码和子目编码两种。商品编码《协调制度》设置,由4位数码构成,表示品目,例如,02.06表示该商品在第2章,是第6个品目。品目往下细分的条目,HS用5位数码表示一级子目,用6位数码表示二级子目,我国《税则》根据本国实际进出口情况增设了三、四级子目,分别有7、8位数码表示。以0207.1311为例说明如下:编码:02071311位数:12345678含义:章号品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顺序号子目子目子目子目商品编码商品编码商品编码中“0”、“9”等特殊数字的含义:“0”表示没有该级子目,如0101.10表示第1章第1个品目的第1个一级子目没有设二级子目;“9”表示该子目是未列名子目,并不反映子目的实际序位,如1005.90表示该子目是第10章第5个品目下的未列名一级子目;当“9”被零件占用时,用“8”表示未列名整机,如8507.90为蓄电池零件,8507.80为未列名的蓄电池8451.50008451.80008451.9000-纺织物的卷绕、退绕、折叠、剪切或剪齿边机器-其他机器-零件编码不连续的原因:
由于协调制度的定期修改和《税则》的每年修订,以及在一定时间内不能使用已删除的编码,所以从1996年版本开始协调制度目录编码的连续性已被破坏,如品目14.01后是品目14.04而不是品目14.02及14.03(被2007年版删除);子目1515.30后是子目1515.50而不是子目1515.40(被2007年版删除)。商品编码又称为品目条文或子目条文,它是通过商品名称、成分、规格、加工程度、用途等形式限定品目或子目商品范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字。商品名称品目编码所对应的商品名称栏目称为品目条文,它是限定品目商品范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在品目归类时居于优先使用地位。子目编码所对应的商品名称栏目称为子目条文,它是限定子目商品范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在子目归类时居于优先使用地位。商品编码表实例分析04.07带壳禽蛋,鲜、腌制或煮过的0407.0010---种用蛋
---其他带壳鲜蛋0407.0021----鸡蛋0407.0022----鸭蛋0407.0023----鹅蛋0407.0029----其他
---其他0407.0091----咸蛋0407.0091----皮蛋0407.0091----其他品目条文三级子目条文,说明该子目包括种用禽蛋三级子目编码四级子目编码三级子目条文,说明该子目包括非种用带壳禽蛋四级子目条文,说明该子目包括鸡鸭鹅蛋以外的非种用带壳禽蛋三级子目条文,说明该子目包括腌制或煮过的带壳禽蛋品目编码(2)注释《编码》和《税则》都完全采用《协调制度》设置的所有注释,并根据需要增设了本国子目注释。注释是商品归类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运用注释解决商品归类时注释与品目条文、子目条文居于同等优先使用的地位。注释分为类注、章注和子目注释三类。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第七类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
注释: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独成分配套的货品……类注实例: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第三十九章塑料及其制品注释:一、本目录所称“塑料”,是指品目39.01至39.14的材料……子目注释:属于本章任一品目项下的聚合物(包括共聚物)及化学改性聚合物应按下列规则归类……章注、子目注释实例: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2)《编码》的编排规律(1)类的设置:基本上以商品所属的生产行业作为类的设置依据(2)章的设置:基本上以商品的自然属性或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及用途作为设章依据,如第10章谷物(自然属性相同),第30章药品(功能相同)等。1.1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3)类、章、品目的编排次序动物→植物→其他简单加工→复杂加工具体列名→一般列名→未列名整机→零、配件1.2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1.归类的依据(重要考点)1)《进出口税则》2)《商品及品目注释》3)《本国子目注释》4)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5)海关总署发布的商品归类决定1.2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2.归类的申报要求1)海关总署制定了《规范申报目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2)《规范申报目录》按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品目顺序编写的,并根据需要在品目级和子目级列出了申报要素。在报关时按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海关要求如实、准确申报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对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1.2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3.归类的修改海关审核认为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商品名称编码不正确的,按有关规则和规定予以重新确定,并根据《报关单修改和撤销管理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通知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对报关单进行修改、删除。由收发货人或代理人提出修改的应按规定向海关提出申请。1.2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4.预归类在海关注册登记的进出口货物的经营单位,可以在货物实际进出口的45日前,向直属海关申请就其拟进口的货物进行商品归类。1.2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1)预归类申请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商品预归类申请表”向直属海关提出申请。2)预归类受理和预归类决定(1)有关的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应当在接受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制发“预归类决定书”。(2)没有明确规定的,应当在接受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按照规定申请行政裁定。3)“预归类决定书”的使用申请人在进出口预归类决定书所述商品时,应当主动向主管海关提交预归类决定书。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规则一: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项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项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解释规则一:(规则一有三层含义)1.指出“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例如说,第一类,活动物;动物产品,按标题,它应该包括,所有的活动物和动物产品,但第一类中,根据章注,就可以知道,流动马戏团、动物园或其他类似巡回展出用的活动物,不包括在第一类里面。所以说“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2.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是品目条文、类注和章注。在第一章章注中有规定,本章不包括品目95.08的动物,不包括品目30.02的培养微生物及其他产品。则95.08的动物、30.02的培养微生物,就不能归入本章。所以说,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项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3.说明了归类总则其他规则运用的场合,即只有在品目条文、类注和章注无其他规定,商品归类又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才按归类总则的其他规则(归类总规则二至五)确定。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例:解决商品归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有:归类总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它们的优先顺序是:A、子目注释—章注—类注—归类总则B、归类总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C、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归类总则D、章注—子目注释—类注—归类总则答案:A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规则二(一)品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还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本款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的货物)在报验时的时未组装件或拆散件。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规则二(二)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解释规则二(一)规则二(一)规定税目条文不仅仅限于税目条文本身,还应扩大到:1.不完整品(缺少非关键部分,不完整)
例如:缺少门、未安座位等的汽车仍然按汽车归类;缺少电池的便携式计算机按便携式计算机归类。2.未制成品(尚未完全制成,需进一步加工才成为制成品)例如:做手套用已剪成手套形状的针织棉布;需经进一步完善方可作为零件使用的齿轮的毛坯。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3.未组装件或拆散件(尚未组装或已拆散)例如:实际业务中庞大的或易碎的货物,如多功位组合机床、桥架、灯具、照明设备等通常都是未组装或拆散开的,通过简单组装即可装配起来。只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就应按制成品归类。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单选题>对商品进行归类时,品目条文所列的商品,应包括该项商品的非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进口或出口时,这些非完成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A、基本功能B、相同用途C、基本特征D、核心组成部件答案:C规则二(一)不适用于第一类到第六类的商品,而且是只有在规则一无法解决的时候,才能够运用规则二。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解释规则二(二)规则二(二),是关于混合及组合材料或物质,以及由两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的归类。规定税目所列材料或物质,还应该扩大到该材料或物质中可以加入其他材料或物质;但是条件是加入材料或物质并不改变原来材料或物质或其所构成货品的基本特征。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例>天然软木制成,外层包纱布的热水瓶塞子。热水瓶塞子虽然包了纱布,但是并没有改变这个瓶塞是软木的基本特征,因此还是归入4503.1000的品目。规则二第二款还有一个含义即:如果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或者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税目的,应按规则三归类。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规则三:当货品按规则二(二)或由于其他原因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时,应按以下规则归类:(一)列名比较具体的品目,优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目。但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都仅述及混合或组合货品所含的某部分材料或物质,或零售的成套货品中的某些货品,即使其中某个品目对该货品描述的更为全面、详细,这些货品在有关品目的列名应视为同样具体。(二)混合物、不同材料构成或不同部件组成的组合物以及零售的成套货品,如果不能按照规则三(一)归类时,在本款可适用的条件下,应按构成货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三)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一)或(二)归类时,应按号列顺序归入其可归入的最末一个税目。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解释规则三1.规则三(一)简称具体列名原则,主要含义是列名比较具体的品目,优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目。对于具体与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品种名称比类别名称更具体。(2)所列名称明确包括某一货品的品目比所列名称未明确包括该货品的品目更具体。(3)对于单一功能的机器设备,按原理、功能列名比按用途列名更为具体;同为按用途列名的,以范围小、关系最直接的为具体。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但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都仅述及混合或组合货品所含的某部分材料或物质,或零售的成套货品中的某些货品,即使其中某个品目对该货品描述的更为全面、详细,这些货品在有关品目的列名应视为同样具体。当货品不能按具体列名归类时,应按规则三(二)或(三)进行归类。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2.规则三(二)简称基本特征原则。混合物、不同材料构成或不同部件组成的组合物以及零售的成套货品,如果不能按照规则三(一)归类时,在本款可适用的条件下,应按构成货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规则三(二)所称“零售的成套货品”,是指为了某种需要将可归入不同品目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货品包装在一起无须重新包装就可直接零售的成套货品,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为了迎合某项需要或开展某项专门活动而将几件产品或物品包装在一起,其用途是相互补充、配合使用的;(2)至少由两种看起来可归入不同品目的不同货品组成;(3)其包装形式适用于直接销售给用户而无需重新包装。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例:“碗装的方便面,由面饼、调味包、塑料小叉构成”,在这个商品中,就属于混合物,由于面饼构成了这个商品的基本特征,所以应该按面归类。例:一套成套的理发工具,由一个电动理发推子、一把木梳、一把剪刀、一把刷子组成,装于一只塑料盒中查阅类、章注释,并无提到这类商品的具体列名,因此根据规则三(二),在这个商品中最具有主要特征的货品是电动理发推子和剪子,所以应该归入8510.2000。例:成套的理发工具,由一个手动的理发推剪、一把木梳、一把剪刀、一把刷子组成,装于一只塑料盒中(2004年)查阅类、章注释,并无提到这类商品的具体列名,因此根据规则三(二),在这个商品中最具有主要特征的货品是手动理发推子和剪子,所以应该归入8214.9000。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3.规则三(三)简称从后归类原则。当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一)(二)归类时,应按号列顺序归入其可归入的最末一个税目。例:由30%的猪肉、30%的虾肉、40%的面粉及其他调料混合制成的肉丸由十六章章注二可知此物品应归入16章,因为猪肉(品目16.02)和虾肉(品目16.05)的比例相同,无法判断构成肉丸基本特征的材料,所以按规则三(三)从后归类原则归入品目16.05。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在运用规则三时同学们要注意地方:1.只有规则一和规则二都不能用的时候才用规则三。2.在运用规则三时,必须按其中(一)(二)(三)款的顺序逐条运用: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多选题>下列货品属于HS归类总规则中所规定的“零售的成套货品”的是:A.一个礼盒,内有咖啡一瓶、咖啡伴侣一瓶、塑料杯子两只B.一个礼盒,内有一瓶白兰地酒、一只打火机C.一个礼盒,内有一包巧克力、一个塑料玩具D.一碗方便面,内有一块面饼、两包调味品、一把塑料小叉答案:AD。因为BC不符合用途上相互补充、配合使用。不能按成套货品来归类,分开归类。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规则四:(“最相类似规则”)根据上述规则无法归类的货品,应归入与其最相类似的货品的品目。规则四很少使用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规则五除上述规则外,本规则适用于下列货品的归类:(一)制成特殊形状仅适用于盛装某个或某套物品并适合长期使用的照相机套、乐器盒、枪套仪器、绘图仪器盒、项链盒及类似容器,如果与所装物品同时报验,并通常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的,应与所装物品一并归类。但本款不适用于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容器。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规则五(二)除规则五(一)规定的以外,与所装货品同时报验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如果通常是用来包装这类货品的,应与所装货品一并归类。但明显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可不受本款限制。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解释规则五:规则五解决的是某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在什么情况下单独归类,在什么情况下与所装的物品一并归类的问题。1.规则五(一)规定同时符合以下5条规定的与所装物品一并归类:(1)特殊形状专用(照相机套、乐器盒)(2)适合长期使用(3)与所装物品一同进出口(例如说装香水的瓶子)(4)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5)本身不构成货物的基本特征,包装物属于从属物品。“不适用于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容器”。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例如>银制的茶叶罐装入茶叶,这个茶叶罐相对于茶叶来说比较贵重,则就构成了这个货品的基本特征,因此应按照银制品归类如7114.1100,而不是按茶叶来归类。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2.规则五(二)是对规则五(一)的补充,适用于明显不能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即一次性包装物,这类包装物必须包装着货物,当拆开包装后,原包装物一般不能再按原用途使用。这类包装物即使不符合规则五(一)的规定,也应与所装货物一并归类。但明显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可不受本款限制。<如>装液化气用的煤气罐,煤气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所以归类的时候应该要与液化煤气分开。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多选题>下列货品进出口时,包装物与所装物品应分别归类的是:
A.40升专用钢瓶装液化氮气
B.25公斤桶(塑料桶)装涂料
C.纸箱包装的彩色电视机
D.分别进口的照相机和照相机套
答案:A、D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规则六:货品在某一品目项下各子目的法定归类,应按子目条文或有关的子目注释以及以上各条规则来确定,但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除本目录另有规定的以外,有关的类注、章注也适用与本规则。1.3协调制度归类总则解释规则六规则六,主要是解决,如何确定商品的子目的归类原则。先确定一级子目,再确定二级子目、然后三级子目、最后四级子目的顺序进行。确定子目时,应遵循“同级比较”的原则。一级子目与一级子目比较,确定一级子目后,再将二级子目与二级子目比较,确定二级子目,依此类推。1.4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1.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2.积累必要的商品知识,注意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了解商品名称(学名、别名)、原料(组成及份量)、结构、规格、性能、制造原理、加工状况(方式、过程、程度),以及功能和用途等商品归类知识,注意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如椰子干(作为水果归入第8章)和椰子干肉(作为榨油行业的主要原料归入第12章)1.4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3.正确使用归类依据:品目条文→子目条文→子目条文→注释→归类总则二至五例1:石棉安全帽(内衬有纯棉机织物制衬里;非青石棉)归入6812.9100例2:供食用的含有5%花生油的液体猪油归入1517.90004.加强对注释的应用例3:超过100年的水墨画原件,有收藏价值归入9701.1010(见章注四(二))1.4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5.严格按照商品归类的操作步骤进行归类第一步:确定品目(四位数编码)(1)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商品的特性(如组成、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汽车销售合同范例
- 光伏试验合同样本
- 电子商务区域代理销售协议二零二五年
- 两人合伙人合作的协议书
- 牧民草场承包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保安公司劳务派遣协议合同书
- 2025中外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2025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劳务派遣用工协议合同书
- 山东离婚协议书范例
- 2025生猪购买合同范文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完整版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DeepSeek+AI组合精准赋能教师教学能力进阶实战 课件 (图片版)
-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培训
- 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流程
- 外来植物入侵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届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答案)
- 初中生科学素养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