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艺术 (舞蹈) 技能 教案 项目3 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_第1页
幼儿园教师艺术 (舞蹈) 技能 教案 项目3 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_第2页
幼儿园教师艺术 (舞蹈) 技能 教案 项目3 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_第3页
幼儿园教师艺术 (舞蹈) 技能 教案 项目3 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_第4页
幼儿园教师艺术 (舞蹈) 技能 教案 项目3 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3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共6课时课程任务1汉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学内容1.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其特色鼓点2.东北秧歌基本持巾法、基本手位、基本舞步及手巾花等基本舞蹈动作。知识目标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其特色鼓点、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技能目标1.掌握东北秧歌基本持巾法、基本手位、基本舞步及手巾花等基本舞蹈动作。2.掌握东北秧歌动律组合与挽花组合,动作协调美观。情感目标在舞动中感知东北秧歌的民俗特色,感受东北人民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对东北秧歌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东北秧歌基本持巾法、基本手位、基本舞步及手巾花等基本舞蹈动作教学难点东北秧歌动律组合与挽花组合,动作协调美观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任务准备】经验准备提前搜集相关资料,欣赏东北秧歌相关视频,尝试模仿动律组合与挽花组合的基本律动。物质准备1.多媒体设备、摄像设备等材料准备。2.东北秧歌民族服装、头饰、扇子、手巾花、民族鞋等着装准备。知识准备1.东北秧歌简介东北秧歌源于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群众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高跷秧歌、地秧歌和二人转的部分技艺,通过对其元素进行提炼、加工和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东北秧歌形式诙谐、动作欢快,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2.东北秧歌的特点东北秧歌花样繁多,动作和谐优美,具有歌、乐、舞相结合的特点。它将上肢“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稳、浪、艮、俏”与下肢“快出、慢回”的动作特点相结合,形成了“踩在板上,扭在腰上”的艺术风格。手巾花的技巧与特色鼓点的融合,更烘托出东北秧歌欢快、热烈的氛围。3.东北秧歌的特色鼓点东北秧歌节奏富有变化,特点之一是大量运用附点音符,尤其是在中速或慢速的乐曲中,这样的音乐节奏与舞蹈“出脚快、落脚稳、膝盖带艮劲(韧劲)”的韵律特点十分协调。东北秧歌已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鼓点,即鼓相,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任务分工】班级以小组为学习单位,5~6人为一组,组内明确分工,各小组设组长一名,合作完成任务。【任务实施】步骤一观看示范视频,并展开讨论完整地观看一遍动律组合《小看戏》与挽花组合《大姑娘美大姑娘浪》视频,并讨论下列问题。步骤二重难点动作练习(一)基本动作练习1.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基本体态:以正步位姿势站立、双手叉腰、双膝并拢、略含胸,重心略微前倾,目视前方。基本动律:基本动律包括上下动律、前后动律、画圆动律,以及下肢的双膝屈伸动律与压脚跟动律。2.基本持巾法和基本手位(1)基本持巾法东北秧歌基本持巾法包括全把握巾和单指贴巾。全把握巾:虎口张开,从手巾花的一侧向内握住手巾中心。单指贴巾:虎口张开,握住手巾花外侧,食指伸出,贴向手巾。(2)基本手位东北秧歌的基本手位包括双叉腰、双护头、双推山、肩前位、小燕展翅位、大雁展翅位等。3.基本舞步(1)前踢步动作:正步位站立,双膝微屈,左脚经擦地迅速向前踢出。然后屈伸右膝,带动左脚迅速收回至原位不落脚。最后,将重心缓慢移至左脚。Da拍出脚,重拍收回。要领:踢步强调快出快回,慢移重心。脚离地时保持自然脚形。(2)后踢步动作:正步位站立,Da拍双膝快屈,带动右小腿迅速向后踢起。重拍双膝快伸,带动右脚收回至原位不落脚,再将重心缓慢移至右脚,然后换左脚动作。要领:重拍向下。左右脚交替,反复练习。动作中,出脚要快,落脚要稳,膝的屈和伸要干脆、柔韧。(3)侧踢步动作:正步位站立,用脚的内侧发力,脚跟靠拢,右脚尖打开向外侧踢起,同时双膝微屈,落左脚跟,再直起双膝,左脚尖经上弧线落回原位。要领:出快落稳,节奏感强(右、左、右),最后一步平踏,左臂向前摆动至斜下方。(4)顿步动作:经后踢步,脚跟落地,腿部用力抻顿,落地时身体有瞬间的停顿。由顿步延伸出三步一顿。要领:三步一顿,做3次顿步,第三步顿步时有片刻休止停顿,第四步瞬间形成踏步蹲姿。(5)圆场步动作:膝部松弛,脚踝略勾,后踢步,脚跟落地。要领:走步的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可变换各种路线,与步伐结合,展现出洒脱、流动的美感。(6)跳踢步动作:右腿向前抬起,后脚跟落地,上身前倾,膝部微屈,左腿同时后踢,组合动作双脚交替进行。要领:动作1拍完成,腿部后踢时要有踢臀的感觉。(7)走场步动作: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多配合交替花进行。做该动作时,身体重心略前倾,膝关节微屈,一步一顿,脚踝稍有控制地后勾。要领:走场步不同于圆场步,不受步子大小约束,展现洒脱、流动的美感。4.手巾花基本动作(1)手巾花绕法手巾花绕法包括绕花、片花和缠花(2)手巾花舞姿手巾花舞姿包括单臂花、双臂花、搭巾、小交替花、蝴蝶花、大交替花、蚌壳花、平甩巾等,(二)组合动作练习1.动律组合《小看戏》准备动作:小八字位站立,身向2点方向,双手于体侧全把握巾,双膝并拢,略含胸,重心略微前倾。组合动作:前奏第1个8拍【1—8】保持准备动作。第2个8拍【1—4】走场步上场。【5—8】左踏步位,身向8点方向摆小燕展翅位不动。第3个8拍【1—4】保持第2拍[5—8]动作。【5—8】手脚收回至1点方向,双手全把握巾叉腰。音乐第1个8拍【1—8】双手全把握巾叉腰;上身做上下动律,2拍1次;脚下做压脚跟动律,2拍1次。第2个8拍【1—8】双手全把握巾叉腰;上身做前后动律,2拍1次;脚下做压脚跟动律,2拍1次。第3个8拍【1—8】双手全把握巾叉腰;上身做画圆动律,2拍1次;脚下做压脚跟动律,2拍1次。第4个8拍【1】撤右脚呈左踏步蹲位,同时身向2点方向,双手小燕展翅位。【2—4】保持[1]动作。【5—8】上身做画圆动律,1拍1次。第5个8拍动作同第4个8拍,左右方向相反,身向8点方向。第6个8拍【1—2】双手于体侧画圆,同时右脚勾脚做前踢步。【3—8】双手双推山,向左走场步绕1周,回至1点方向。第7个8拍【1—4】搭巾,2拍1次;脚下前踢步,2拍换一次脚,先左脚后右脚。【5—8】搭巾,1拍1次;脚下前踢步,1拍换一次脚,先左脚后右脚。第8个8拍【1—4】搭巾,2拍1次;脚下后踢步,2拍换一次脚,先左脚后右脚。【5—8】搭巾,1拍1次;脚下后踢步,1拍换一次脚,先左脚后右脚。第9个8拍【1—8】圆场步原地画圆,2拍换1次脚;搭巾,1拍1次,做8次。第10个8拍【1】右脚前点地,主力腿半蹲;托按手位,身向8点方向。【2—4】保持【1】动作。【5—8】上身配合做上下动律,1拍1次。第11个8拍动作同第10个8拍,左右方向相反,身向2点方向。第12个8拍【1—2】右手里绕花至肩前,同时左脚后踢步。【3—4】左手里绕花至肩前,同时右脚后踢步。【5—8】上身做上下动律,1拍1次,双脚做压脚跟动律。第13个8拍【1—4】双肘做画圆动律,2拍换一次方向。【5—8】右脚撤步呈左踏步位,双手双推山。2.挽花组合《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准备动作:身向8点方向,正步位站立,双手全把握巾置于体侧,双膝并拢、略含胸,重心略微前倾。组合动作:前奏第1个8拍【1】身向8点方向,脚下顿步向8点方向行进,1拍1次;双手平手甩巾于第1拍甩出,右手置于体前,左手置于体侧,于第2拍收回至右肩处,做4次。第2个8拍【1—6】身向8点方向,脚下顿步向8点方向行进,1拍1次;双手平甩巾于第1拍甩出,右手置于体前,左手置于体侧,于第2拍收回至右肩处,做3次。【7—8】向左转身,面向5点方向,立半脚尖同时右手举过头顶做里绕花1次。第3个8拍【1—8】后踢步配合搭巾做逆时针画圆,1拍1次,做8次,最后1拍转回1点方向。第4个8拍【1—6】后踢步配合搭巾做向后退,1拍1次,做6次。【7—8】回至正步位,双手叉腰。音乐第1个8拍【1—3】向左侧踢步,上身做上下动律,1拍1次。【4】顿步落地。【5—8】动作同【1—4】,左右方向相反。第2个8拍动作同第1个8拍。第3个8拍【1—2】顿步,先左后右;搭巾,先右后左。【3】撤左脚,右手搭左肩。【4】右脚顿步,立身,左手搭左肩。【5】左脚顿步,右手搭右肩。【6】撤右脚,左手搭右肩。【7】左脚顿步,立身,右手搭右肩。【8】右脚顿步,左手搭左肩。第4个6拍【1—2】顿步,先左后右;搭巾,先右后左。【3】面向7点方向,双膝蹲,右手里绕花,左手搭肩。【4】原地双脚起跳,左脚跳踢步,右脚落地,手保持【3】的动作。【5—6】动作同【1—2】。第5个6拍【1—2】动作同第4个6拍的【3—4】。【3—4】顿步,先左后右;搭巾,先右后左。【5】撤左脚,右手搭左肩。【6】右脚顿步,立身,左手搭左肩。第6个6拍【1】左脚顿步,右手搭右肩。【2】撤右脚,左手搭右肩。【3】左脚顿步,立身,右手搭右肩。【4】右脚顿步,左手搭左肩。【5—6】顿步,先左后右;搭巾,先右后左。第7个8拍【1—8】里片花原地圆场步画圆回至1点方向。第8个8拍【1—4】上半身于8方向做蚌壳花,配合左脚前踢步1次。【5—8】动作同【1—4】,左右方向相反。第9个8拍动作同第8个8拍。第10个8拍【1—4】双臂花2拍1次,前踢步2拍1次。【5—8】右手贴耳,左手位于体侧,形成顺风旗位,正反里绕花,做2次,2拍1次,同时配合前踢步2拍一次。第11个8拍动作同第10个8拍。第12、13个8拍【1—8】顿步原地画圆,脚下顿步1拍1次;平甩巾于第1拍甩出,右手至体前,左手在体侧,于第2拍收回到右肩处,重复8次,每4个拍换1个方向。第14个8拍【1—2】顿步,先左后右;搭巾,先右后左。【3】面向7点方向,双膝蹲,右手里绕花,左手搭肩。【4】原地双脚起跳,左脚跳踢步,右脚落地,手保持【3】的动作。【5—8】动作同【1—4】。第15个8拍【1—2】顿步,先左后右;搭巾,先右后左。【3】撤左脚,右手搭左肩。【4—5】顿步,先右后左;搭巾,先左后右。【6】撤右脚,左手搭右肩。【7—8】形成叉腰半蹲舞姿造型。步骤三分组自主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先数节拍练习动律组合、挽花组合。节奏准确、动作熟练到位后再合乐练习。要求:1.分组练习的同时相互纠错并指正。2.练习后形成学习思考,回课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3.小组展示或推荐组员示范。4.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小组合作,尝试以东北秧歌基本动作为元素进行仿编。【任务评价】填写任务评价表通过讲解,通过讲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项目3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共6课时课程任务2藏族民间舞教学内容1.了解藏族民间舞的特点、种类、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2.藏族民间舞手形、手臂动作、脚位、手位、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知识目标了解藏族民间舞的特点、种类、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技能目标1.掌握藏族民间舞手形、手臂动作、脚位、手位、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2.掌握藏族民间舞踢踏组合和弦子组合,动作协调美观。情感目标了解藏族民间舞的特征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劳动方式的关系,熟悉藏族民间舞的服饰审美特点,传承民族文化,进一步激发对藏族民间舞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藏族民间舞手形、手臂动作、脚位、手位、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教学难点藏族民间舞踢踏组合和弦子组合,动作协调美观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任务准备】经验准备提前搜集相关资料,欣赏藏族民间舞相关视频,尝试模仿藏族民间舞的律动。物质准备1.多媒体设备、摄像设备等材料准备。2.藏族民族服装、头饰、民族鞋等着装准备。知识准备1.藏族民间舞简介在我国广袤的西南部高海拔地区,有一个历史悠久并拥有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藏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藏族民间舞。藏族歌曲拥有优美辽阔、婉转动听的旋律,而藏族民间舞种类丰富,动律柔美松弛,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豁达而坚韧的品格特点。2.藏族民间舞的特点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与生产劳动方式都对其舞蹈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膝部有规律地颤动、屈伸是藏族民间舞的标志性风格动律。藏族民间舞通过膝部颤动或屈伸带动上肢动作,强调舞姿上、下肢体的统一与配合,并以此产生舞姿造型的流动性和延续性,以或明快或缓慢的节奏,传达出人们或热情奔放或含蓄沉着的情感。同时,藏族民间舞的五大元素——“颤”“开”“顺”“左”“绕”,也表现在动律上。此外,气息的运用也是藏族民间舞的一大特点,其他的特点也通过膝部动作和呼吸的配合达到艺术的升华。3.藏族民间舞的种类经过长期的融合与发展,目前藏族地区广泛流行的舞蹈种类主要包括踢踏舞(又称堆谐、堆巴谐)、锅庄舞(又称卓、果卓)、弦子舞(又称谐、叶)等。(1)踢踏舞踢踏舞,脚上的舞蹈注重跳、踢、跃和跺等动作。其起源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逐渐流传至西藏拉萨、日喀则、昌都,以及四川甘孜等地区。踢踏舞的音乐和舞蹈具有程式化的特点,有固定的引子和尾声,正曲由“降谐”(慢板)和“觉谐”(快板)两部分组成。“降谐”曲调悠扬,以歌唱为主,舞蹈为辅;“觉谐”曲调轻快,以舞蹈为主,歌唱为辅。(2)锅庄舞锅庄舞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一种古老的、自娱性较强的集体歌舞,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每逢吉日,藏族男女老少相聚广场,跳锅庄舞庆祝,以表达喜悦之情。跳舞时,人们围成圈,由领舞者先唱一首歌或说一段吉祥话作为开头,随后其他舞者便一曲接一曲地载歌载舞。(3)弦子舞藏语称“谐”,流行于西藏昌都,以及四川、云南等省区的藏族聚居区。弦子舞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性歌舞,人们在节庆、婚嫁、集会时欢聚一堂,跳舞时围成圆圈,领舞者边歌边舞,拉着弦子伴奏,其他舞者随领舞者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向四周散开,双手甩动长袖,动作优美。【任务分工】班级以小组为学习单位,5~6人为一组,组内明确分工,各小组设组长一名,合作完成任务。【任务实施】步骤一观看示范视频,并展开讨论完整地观看一遍藏族踢踏组合《格桑拉》、弦子组合《翻身农奴把歌唱》视频,并讨论下列问题。步骤二重难点动作练习(一)基本动作练习1.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基本体态:双脚自然位站立,双膝微屈,胯部放松,髋部重心向下懈,上身略前倾,背部向上延伸至头顶,目光平视前方,形成沉缓、凝重的形体语言特色,表现出流畅悠然的美感。基本动律:藏族民间舞的动律包括颤膝动律和屈伸动律。练习动律时,膝关节要有弹性地进行小而快的连续颤动,或进行连续柔韧的屈伸,下身动律带动上肢放松、自然地摆动,使全身动作和谐统一。2.基本手形藏族民间舞的基本手形主要有自然手形和平掌两种3.基本手臂动作藏族民间舞包括“撩”“掏”“甩”“摆”四种基本手势,将四种手势进行不同的组合和运用,可形成多种手臂动作。(1)撩袖撩袖又称撩手,主要包括单撩袖和双撩袖。其中单撩袖是单臂以肩为轴,通过肩的外展,带动肘和腕,直至指尖撩出,可从体前或体侧由下向上撩起,动作整体舒缓、柔美,且带有韧性。双撩袖是双手同时做单撩袖动作。(2)掏袖左小臂于体前盖掌,右小臂从下方经左臂与胸之间掏袖,至头侧略上部。(3)甩袖小臂发力,发动手臂向上或向旁甩出。(4)摆袖双手置于体旁斜下位,掌心向前,与身体动作配合,双臂上下晃动似钟摆。4.基本脚位藏族民间舞的基本脚位包括自然脚位、丁字步位、大丁字位、旁点步位和后点踏步位等。5.基本手位藏族民间舞的基本手位包括扶胯位、单臂袖位、旁展单臂袖位、旁展单提袖位、旁展单背袖位、前后围手位、单手行礼位和双手行礼位等6.基本舞步藏族民间舞主要包括“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十二种基本步伐,不同的步伐组合运用可形成多种舞步。(1)踢踏舞的基本舞步①平踏步。(1拍)准备动作:自然位站立。组合动作:在颤膝动律的基础上,随着膝盖的起伏,双脚交替做平踏地板。要领:重拍向下,1拍两步。②单脚冈嗒。(1拍)准备动作:自然位站立。组合动作:前半拍左脚冈嗒打地,同时右脚以自然脚形抬至左脚脚踝处;后半拍右脚平踏落地至自然位。要领:动作配合颤膝动律。③双脚冈嗒。(1拍)准备动作:自然位站立。组合动作:在颤膝动律的基础上,随着膝盖的起伏,双脚掌抬起,再打地。要领:重拍向下。打地(脚掌抬起后再打地)时发出“冈嗒”的声音。④交替冈嗒。(2拍)准备动作:自然位站立。组合动作:【1】左脚冈嗒打地。【2】右脚冈嗒打地。要领:双脚交替完成冈嗒动作。⑤第一基本步。(2拍)准备动作:身向1点方向,自然位站立。组合动作:【1】在颤膝动律的基础上,随着膝盖的起伏,左脚冈嗒打地。【2】左、右脚先后平踏。要领:脚部动作要伴随手部动作,配合围裙手动作交替外划,也可以前后摆臂。⑥第二基本步。(4拍)准备动作:自然位站立。组合动作:【1—2】身向右行进,做1次第一基本步,并配合围裙手动作。【3—4】左脚原地踏步1次,再先后进行左、右、左踏步,同时向左移动。要领:动作配合颤膝动律。⑦退踏步。(2拍)准备动作:自然位站立,双臂垂于身体两侧。组合动作:【1】右脚后撤半步,脚掌着地,身体保持自然重心,然后左脚原地踏落。【2】右脚向前半步并踏落,然后自然抬起。要领:双手配合脚部动作于体侧前后摆动。⑧抬踏步。(2拍)准备动作:丁字位站立,身向1点方向。组合动作:【1】右腿微屈,左脚向8点方向踢出后收回,落至右脚前;右脚做冈嗒动作。【2】右脚向2点方向踢出后收回,形成丁字步。要领:身体配合颤膝动律向2点和8点方向自然转动,同时双臂可以配合在体前撩袖摆手,形成完整舞步。⑨嘀嗒步。(1拍)准备动作:左前丁字步站立,双手垂于身体两侧。组合动作:准备拍重心移至右脚前脚掌。前半拍右脚平踏落地,同时屈膝;左腿自然勾脚,原位提起,如图3-2-11所示。后半拍左脚平踏落地,双膝伸直。要领:双臂可以配合在体前盖掌、分摆臂或胯前交替外划。⑩二三步。(4拍)准备动作:自然位站立,双臂垂于身体两侧。组合动作:【1—2】右脚向3点方向平踏两步,双脚落至自然位,同时身体随动律转向3点方向。【3—4】脚按照右、左、右的顺序,身体转向7点方向做平踏步,配合跳跃动作,踏步后至脚落自然位,同时双手交替做下摆臂前后围裙手动作。要领:双臂自然摆动至前后围裙手的手位。(2)弦子舞的基本舞步①平步。(2拍)准备动作:身向1点方向,自然位站立,双手扶胯。组合动作:预备拍在屈伸动律的基础上,将重心移至左腿,同时双腿屈膝。【1】直膝,重心移至右腿。【2】以同样的方式将重心移回左腿。要领:1拍一步,右、左交替。在动作过程中,在双腿间交替移动重心;脚不主动离地,配合身体的动作,产生连绵不断的感觉。可以加上其他手臂动作进行配合,使动作富有变化。②单靠步。(2拍)准备动作:身对1点方向,自然位站立,双手扶胯。组合动作:预备拍在屈伸动律的基础上,重心移至左腿,同时屈膝。【1】做平步动作,重心移至右腿。【2】右脚勾脚蹬落于左脚脚尖前,膝和脚自然外旋,同时双膝自然伸直。要领:可以配合其他手臂动作,使动作富有变化。③三步一靠。(4拍)准备动作:身向1点方向,自然位站立,双手扶胯。组合动作:【1—2】右、左脚先后做平步动作,方法同单靠【1】。【3—4】做1次单靠步。要领:可以配合撩袖手臂动作,使动作富有变化。④单撩步。(2拍)准备动作:身向1点方向,自然位站立,双手扶胯。组合动作:预备拍在屈伸动律的基础上,重心移至左腿,右腿略抬。【1】左腿做1次平步动作;重心移至左脚,屈膝,同时右腿从原地自然吸起。【2】左腿先后屈、伸,同时左腿提膝,然后右脚向前斜下方撩出。要领:反向动作方法相同。动作中双手自然交替摆撩,协调配合身体。撩步时,要先屈双腿再提动力腿,使之瞬间产生悬挂感,然后小腿自然撩出。⑤三步一撩。(4拍)准备动作:身向1点方向,自然位站立,双手扶胯。组合动作:【1—3】右脚向前跳平步3次。【4】左脚撩起,如图3-2-15所示。要领:左右脚交替完成上述动作。同时,可以配合其他手臂动作,使动作富有变化。⑥拖步。(1拍)准备动作:自然位站立,双臂垂于身体两侧。组合动作:预备拍重心移至左脚,略屈膝。前半拍右脚向右侧跃迈一步,落地渐屈膝;后半拍左脚全脚向右脚内侧拖回自然位。要领:双脚交替进行上述动作,形成“之”字形行走路线。身体方向和重心随动作自然转换,可做单撩袖等手臂动作,使动作富有变化。(二)组合动作练习1.踢踏组合《格桑拉》准备动作:自然位站立,双手扶胯位。组合动作:前奏第1个8拍【1—8】原地颤膝,双手扶胯位。第2—4个8拍动作同第1个8拍。音乐第1个8拍【1—4】退踏步1次,同时向右转腰,双手贴耳,目视3点方向,双手落至斜下位,一前一后。【5—8】退踏步1次,双盖手至扶胯位,腰还原。第2个8拍动作同第1个8拍。第3个8拍【1—8】原地颤膝,双手扶胯位,做2次。第4个8拍动作同第3个8拍。第5个8拍【1—4】推踏步1次,双臂前后自然摆动。【5—8】动作同【1—4】。第6个8拍动作同第5个8拍。第7、8个8拍动作同第3、4个8拍。第9个8拍【1—8】抬踏步2次,先左后右。第10个8拍【1—8】平踏步7次并向右转身1周,同时双手经斜下位至扶胯位。第11、12个8拍动作同第3、4个8拍。第13个8拍【1—8】退踏步3次,双手移至斜下位。第14个8拍动作同第13个8拍。第15个8拍【1—8】做抬踏步2次。第16个8拍【1—4】做退踏步1次。【5—6】右脚后撤1次。【7—8】上右脚呈丁字步位,双手呈托哈达献礼状,目视右手。2.弦子组合《翻身农奴把歌唱》准备动作:自然脚位站立,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组合动作:前奏【1—4】保持准备姿态。【5—8】双手由两旁打开后收至扶胯位,保持基本体态。音乐第1个8拍【1—2】右脚起向右旁上步,左脚于右脚心旁脚跟着地,做单靠步,呈丁字步位;上身向8点方向前倾;目视1点方向。【3—4】动作同【1—2】,方向相反。【5—6】右脚起向2点方向上步,左脚于右脚尖前脚跟着地,做单靠步,呈之字步位;上身向6点方向倾斜;目视2点方向上方。【7—8】动作同【5—6】,方向相反。第2个8拍【1—4】右脚起向4点方向退4步配合做懈胯动律,1拍1步;双手于身前打开后慢慢抬至左手于8点方向上方、右手侧平,掌心向上;目视8点方向上方。【5—6】右脚起向6点方向撤,脚前掌踏地,双腿弯曲,身向2点方向前倾;双手从腋下向体后穿出,掌心相对;目视1点方向。【7—8】保持【5—6】姿态,做屈伸动律两次,1拍1次。第3个8拍【1—4】右脚起向1点方向平步走四步配合做懈胯动律,1拍1步;双手从下向上托起至1点方向上方。【5—6】右脚起向2点方向上一小步,左脚迅速至右脚旁点步,双膝弯曲,上身向2点方向前倾,双手向后打开至身前下方放松,目视1点方向。【7—8】姿态同【5—6】,做屈伸动律2次,1拍1次。第4个8拍【1】左脚跟落于右脚尖前方,呈之字步位,双手从下向上交叉至胸前,配合做屈伸动律。【2】左脚起向左旁打开,重心在双腿之间,上身向1点方向前倾,双手打开侧平位。【3】右脚跟落于左脚尖前方,呈之字步位,左手向5点方向打开,掌心向下,右手屈肘小臂收于胸前。【4】右脚起向右旁点步,右手小臂向右下方落下。【5—6】动作同第1个8拍的【1—2】。【7—8】左脚起向8点方向上步,右脚于左脚尖前脚跟着地,做单靠步,呈之字步位,上身向4点方向前倾,目视8点方向上方。第5个8拍【1—4】右脚起向后退4步平步,双手从右向左摆袖,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身体前倾后直立。【5—6】右脚起向6点方向撤步,脚前掌踏地,双腿弯曲,身体向2点方向前倾,双手从下向上交叉至胸前。【7—8】姿态同【5—6】,做屈伸动律2次,1拍1次。第6个8拍【1—4】动作同第4个8拍中的【1—4】。【5—6】左转身,左脚起向5点方向上步,右脚于左脚后方脚前掌点地,身向5点方向前倾,左手带动右手从右向左摆动至右手斜上位、左手斜下位,双臂形成一条斜线,目视4点方向下方。【7—8】右转身,右脚起向2点方向上步,左脚于在右脚尖前脚跟着地,做单靠步,呈之字步位,左手从2点方向撩袖带动右手至左手旁展单提袖位。第7个8拍【1—4】左脚起做三步一靠。【5—8】右脚起做三步一靠。第8个8拍【1】左脚起向6点方向撤步,双膝微蹲,左手向6点方向上方抛袖,右手臂自然伸直;目视左手后看向2点方向。【2】身体起直的同时右脚拖地收回至左脚心前方,呈丁字步位;右手屈肘收小臂至旁展单臂袖位;身向2点方向略下右旁腰。【3—4】动作同【1—2】,方向相反。【5】左转身,左脚向5点方向上步,左手小臂落下,下左旁腰。【6】右脚起上步落于左脚旁,左转身1周至1点方向,右手屈肘收小臂至旁展单臂袖位。【7—8】右脚起向2点方向上步,左脚跟落于右脚尖前方,呈丁字步位;下右旁腰,左手从点方向撩袖至左手旁展单提袖位。第9个8拍【1—4】右脚起做悠步。【5—8】左脚起做悠步。第10个8拍【1—4】右脚起后退四步平步,双手由两侧收回至扶胯位。【5—6】左脚起向后撤,右脚做单撩步,双臂轮流向后打开。【7—8】动作同【5—6】,左右方向相反。第11个8拍【1—4】后退做单撩步2次。【5—8】向前行进做单撩步2次。第12个8拍【1—4】动作同第11个8拍中的【5—8】。【5—6】左脚落地,右脚向前擦地跳起,落地后右脚在前小踏步位半蹲,身向2点方向前倾,双手后背,掌心相对,目视8点方向上方。【7—8】姿态同【5—6】的结束部分。第13个8拍【1—3】右脚起向2点方向3步平步,略向左下旁腰,双手侧平打开后,右手慢慢落下后从体前撩袖,目视2点方向上方。【4】左脚脚跟落于右脚尖前方,呈之字步位,右手于旁展单提袖位向上抛袖。【5—8】动作同【1—4】,左右方向相反。第14个10拍【1】右脚旁点,双手侧平打开后呈捧哈达状。【2】以左脚为轴左转身至5点方向,双手保持捧哈达状。【3—4】以左脚为轴右转身至身向1点方向,双手保持捧哈达状。【5—6】右腿膝盖向上抬起,双手保持捧哈达状抬至1点方向上方。【7—10】向2点方向右脚跟落地,左腿屈膝,双手至行礼位。步骤三分组自主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先数节拍练习藏族民间舞踢踏与弦子组合。节奏准确、动作熟练到位后再合乐练习。要求:1.分组练习的同时相互纠错并指正。2.练习后形成学习思考,回课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3.小组展示或推荐组员示范。4.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小组合作,尝试以藏族民间舞基本动作为元素进行仿编。【任务评价】填写任务评价表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藏族民间舞的特点、种类、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通过任务实施,让学生掌握藏族民间舞手形、手臂动作、脚位、手位、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项目3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共6课时课程任务3蒙古族民间舞教学内容1.蒙古族民间舞风格特点、类型、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2.蒙古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腕、手臂、肩部、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知识目标了解蒙古族民间舞风格特点、类型、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蒙古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腕、手臂、肩部、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2.掌握蒙古族民间舞手位组合与柔臂组合,动作协调美观。情感目标了解蒙古族民族文化,能够在舞动中感受驰骋于草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对蒙古族民间舞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蒙古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腕、手臂、肩部、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教学难点蒙古族民间舞手位组合与柔臂组合,动作协调美观。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任务准备】经验准备提前搜集相关资料,欣赏蒙古族民间舞相关视频,掌握蒙古族民间舞风格特点,尝试模仿手位组合和柔臂组合的基本动作。物质准备1.多媒体设备、摄像设备、投影仪等材料准备。2.蒙古族民族服装、头饰、民族鞋等着装准备。知识准备1.蒙古族民间舞简介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既勇敢、热情,又深沉、豪迈。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多样的草原文化,形成了热情、豪迈、彪悍的草原舞蹈风格。蒙古族民间舞的女子舞姿欢快优美,典型动作有抖肩、翻腕等,表现出蒙古族姑娘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舞姿造型挺拔豪迈,动作既轻捷洒脱又刚劲有力,表现出蒙古族男性豪放、英武的性格和形象。2.蒙古族民间舞的特点蒙古族民间舞具有热情奔放、稳健有力、动作质朴的风格特点,其舞蹈风格粗犷中带着细腻,柔韧中显出力度,形成了后靠、横摆的体态特点。此外,自由与广阔的生活环境,形成了舞蹈时快吸慢呼的呼吸特点。3.蒙古族民间舞的类型蒙古族民间舞体现出了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精神气质,其中筷子舞、盅碗舞、安代舞是其代表舞种。(1)筷子舞筷子舞因使用筷子为伴舞道具而得名,流行于鄂尔多斯高原地区,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筷子舞最初多为男子独舞,演变至今逐渐出现了女子筷子舞、群舞筷子舞等表演形式。(2)盅碗舞盅碗舞亦称打盅子,是蒙古族打盅舞和顶碗舞相结合的舞蹈艺术,属于礼仪舞蹈,多出现在庆典宴会上。在庆典宴会上,人们拍掌击节或击酒盅助兴,逐渐发展为盅碗舞。(3)安代舞安代舞是一种古老的以唱为主、以舞相伴的群众性节庆歌舞。舞蹈的开场和收场部分因仪式需要而基本固定,其他部分则皆可即兴起舞,根据不同情景随性歌舞,表达不同的情感。安代舞的舞蹈动作简单奔放,气氛热烈欢腾,有强烈的感染力。【任务分工】班级以小组为学习单位,5~6人为一组,组内明确分工,各小组设组长一名,合作完成任务。【任务实施】步骤一观看示范视频,并展开讨论完整地观看一遍蒙古族民间舞硬腕组合《草原赞歌》、柔臂组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视频,并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二重难点动作练习(一)基本动作练习1.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基本体态:受地理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蒙古族民间舞形成了挺胸立腰、颈部后靠、下巴微抬、上身重心微后仰、目视远方的体态特征。舞蹈动作中双膝要沉而有力,双脚落地要实,强调下沉的力量。基本动律:蒙古族民间舞动律的主要特色为绕圆、拧转、横摆、提压四种动律,舞蹈热情奔放,强健有力,节奏欢快。2.基本手形蒙古族民间舞的基本手形主要包括平手、空握拳、拇指冲、执鞭手。3.基本手位蒙古族民间舞的基本手位包括胯前位、体前位、斜下手位、平开手位、胸前位和叉腰手位等。4.手腕动作(1)硬腕平手手形,双手的腕部进行快速且有停顿的提和压。提腕和压腕时腕部要有力度,速度要快,幅度要适中,突出顿挫感。(2)柔腕平手手形,腕部进行缓慢、柔韧而连贯的提、压动作。5.手臂动作(1)软手掌心向下,以肘带动腕部和指尖,形成连绵不断的波浪状动作(2)柔臂肩部和肘部依次外展,带动腕部自然提、压,配合肋部的伸展,舒展手臂。动作要保持连绵不断,似波浪状,幅度可大可小。6.肩部动作(1)硬肩手以拇指冲手形叉腰。一肩保持不动,另一肩向前推出,肘部随动,双肩交替进行上述动作。动作要求快提快落,干脆但不僵硬,1拍完成。(2)柔肩以柔韧的方式做硬肩动作。动作柔中带刚,连绵不断,动作过程为经下弧线上提。7.基本脚位蒙古族民间舞的基本脚位包括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踏步位和点步位等。8.基本舞步(1)平步双膝微屈,双脚交替擦地向前或后行进,如图3-3-8所示。(2)圆场步正步位站立,双手背后(或单山膀位),右脚勾脚向左脚的脚尖上一步,右脚脚跟先着地,再沿脚底外侧延伸。从脚跟、脚掌到脚尖依次落到地面,再依次离开。做圆场步时,双膝放松微屈,身体重心不要太高。圆场步路线呈圆圈形,可分直线、横线、半弧圆、斜线、圆圈、“S”字形,“∞”字形等几种。腿不要僵直,两膝盖内侧要贴紧,步子要小、快、均匀,上身稳,不要含胸、撅臀。(3)碎步站直,双手叉腰,站立时挺胸抬头,挺腰拔背,双脚跟抬起,用前脚掌着地(即通常所说的踮脚尖),双脚交替快速按拍子走。(4)磋步(以左脚为例)双手以拇指冲手形叉腰,小八字位站立。左脚向前一步,后半拍右脚快速跟上,形成右前点步。(5)摇篮步准备拍重心左移,右脚放松抬起。前半拍时右脚落于左脚外侧,左脚外缘着地,后半拍重心移至左脚,左脚全脚掌着地,右脚外缘着地。重心随动作自然转换,有骑马奔跑时的跃动感,可配合做勒马、甩鞭等手部动作。(二)组合动作练习1.硬腕组合《草原赞歌》准备动作:自然位站立,身向8点方向,手呈左顺风旗位硬腕上提,头稍右倾,目视7点方向。组合动作:前奏【1—6】保持准备舞姿。【7】双脚立半脚掌。【8】硬腕上提。音乐第1个8拍【1—4】右脚踮脚走四步,同时左顺风旗位硬腕2次,向7点方向行进。【5—8】向3点方向分别撤右、左各一步,呈左踏步位半蹲,身向1点方向,左手做抚摸小羊头状,右手按手位硬腕2次,做抚摸小羊背状。第2—4个8拍动作同第1个8拍,做3次。第5个8拍【1—2】向1点方向碎步,同时双手上位硬腕1次。【3—4】向1点方向上右脚,呈左后点步位,同时旁平位硬腕1次,目视1点方向。【5—6】左脚前点步1次,同时右顺风旗位硬腕1次,目视2点方向上位。【7—8】左脚后点步1次,同时左顺风旗位硬腕1次,目视8点方向上位。第6个8拍动作同第5个8拍,左右方向相反。第7个拍:【1—4】跳横移半步蹲右、左各1次,同时双手旁平位硬腕2次,目视8点、2点下位各1次。【5—8】跳前进步半蹲1次,双手前斜下位硬腕2次,目视1点方向。第8个8拍动作同第7个8拍,方向相反。第9个8拍【1—3】左脚踮脚,身向2点方向,向2点方向行进3步,同时双手旁按位硬腕2次,目视2点方向。【4】右小掖腿半蹲,双手前平位做拉小羊状,同时头左倾目视1点方向。【5—8】碎步向6点方向退,并保持做拉小羊状。第10个8拍动作同第9个8拍,左右方向相反,身向8点方向。第11个8拍【1—2】向右横碎步,双手上位硬腕1次。【3—4】右脚横移1步成左旁点步位,同时旁平位硬腕1次。【5—6】左竖弓步位、右顺风旗位硬腕1次,身向2点方向,目视2点方向。【7—8】向4点方向撤左脚呈左踏步位半蹲,同时托按掌位硬腕1次。第12个8拍【1—4】经1点方向向右顺时针跑一小圆,同时双手旁斜下位做赶小羊状。【5—6】正步位身向1点方向半蹲,双手做抱起小羊状。【7—8】左脚后撤1步,呈右踏步位半蹲做抱小羊状。2.柔臂组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准备动作:身向8点方向,正步位准备,右臂位于耳侧,左臂位于身侧。组合动作:前奏第1个8拍【1—8】柔臂,4拍1次交替,圆场步上场。第2个12拍【1—4】圆场步向左转身回至中心位置,柔臂,4拍1次交替进行。【5—8】双手从上落至胯前位,右脚在前呈踏步位不动。【9—12】保持胯前位舞姿不动。音乐第1个8拍【1—8】左转,身向2点方向,左脚在前呈踏步位;左手做柔臂1次,眼随手走。第2个8拍【1—8】右脚向8点方向上步,呈右踏步位;右手做柔臂1次,眼随手走。第3个8拍【1—4】向1点方向平步2步,先右后左;双手柔肩,交替2次。【5—8】向5点方向平步2步,先右后左;双手柔肩,交替2次。第4个8拍【1—4】屈膝,右脚起踮脚尖;双手柔臂1次。【5—8】屈膝,左脚起踮脚尖;双手柔臂1次。第5、6个8拍动作同第1、2个8拍,身向5点方向。第7个6拍【1—4】左脚起踮脚尖;双手柔臂,掌心向上至头顶,目视5点上方。【5—6】踏步蹲,双手柔臂1次。第8个8拍【1—2】向左转身至1点方向,右脚向8点方向上步至大掖步,双手经斜上手位至胸前位。【3—8】做软手6次打开至平手位,目视8点方向。第9个8拍【1—2】左吸腿,落地后向2点方向上步呈大掖步。右手提腕至斜上手位。【3—4】双手交替柔臂1次。【7—8】动作同【1—4】,左右方向相反。第10个8拍【1—2】左脚向2点方向上步呈大掖步;双手经斜上手位至胸前位。【3—8】做软手6次打开至平手位,目视8点方向。第11个12拍【1—2】右吸腿,落地后向8点方向上步呈大掖步;左手提腕至斜上手位。【3—4】双手交替柔臂1次。【7—8】动作同【1—4】,左右方向相反。【9—10】右脚踏步位,双手经斜上手位呈搭手状。【11—12】踏步蹲,由手带动下前腰,舞姿保持不动,目视8点方向。第12个8拍【1—8】向后转身至5点方向,圆场步向5点方向行进,双手斜上手位分别向3点、7点方便交替硬腕2次。第13个8拍【1—2】向后转身至1点方向,双手胯前位交叉。【3—8】平步向1点方向行进4步,先右后左;双手胯前上下柔婉4次。第14个8拍【1—8】立半脚尖,碎步向5点方向后退,平开手位交替柔臂2次。第15个12拍【1—8】立半脚尖,碎步向1点方向行进,平开手位交替柔臂2次。【9—10】右脚向旁移步,左脚撤步,呈右踏步位;双手柔臂1次。【11—12】踏步位,左斜上手位。步骤三分组自主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先数节拍练习蒙古族民间舞硬腕组合与柔臂组合,从动作意识上强调圆弧的形状,做到舒展、流畅。节奏准确、动作熟练后再合乐练习。要求:1.分组练习的同时相互纠错并指正。2.练习后形成学习思考,回课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3.小组展示或推荐组员示范。4.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小组合作,尝试以蒙古族民间舞基本动作为元素进行仿编。【任务评价】填写任务评价表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蒙古族民间舞风格特点、类型、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通过任务实施,让学生掌握蒙古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腕、手臂、肩部、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项目3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共6课时课程任务4维吾尔族民间舞教学内容1.维吾尔族民间舞风格特点、类型、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2.维吾尔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臂、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知识目标了解维吾尔族民间舞风格特点、类型、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维吾尔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臂、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2.掌握维吾尔族民间舞手位组合和综合组合,动作协调美观。情感目标了解维吾尔族历史背景、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对维吾尔族民间舞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维吾尔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臂、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教学难点维吾尔族民间舞手位组合和综合组合,动作协调美观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任务准备】经验准备提前搜集相关资料,欣赏维吾尔族民间舞相关视频,总结维吾尔族民间舞的服饰、舞蹈风格特点。物质准备1.多媒体设备、摄像设备等材料准备。2.维吾尔族民族服装、头饰、民族鞋等着装准备。知识准备1.维吾尔族民间舞简介维吾尔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民间舞继承了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地区的乐舞传统,并吸收了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舞蹈艺术。维吾尔族人民以歌舞的形式表现生活和情感,展现了他们热情豪放、细腻温和的性格特征。2.维吾尔族民间舞的特点维吾尔族民间舞造型优美、挺拔,通过舞者头、手、颈、背、腰等丰富的部位动作元素,辅以热烈、多情的眼神和细腻的表情,极具感染力。维吾尔族民间舞伴奏音乐的曲调活泼、愉快、开朗、幽默,其中附点和切分节奏运用较多,休止符在乐曲中形成明显的动静对比,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效果。手鼓在维吾尔族民间舞音乐伴奏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能够稳定速度,具有烘托舞蹈气氛和表达情感的作用。3.维吾尔族民间舞的类型维吾尔族民间舞比较有代表性的舞蹈有赛乃姆、多朗舞和盘子舞等。(1)赛乃姆赛乃姆原是古代新疆民间曲调的一种,节奏平稳,旋律优美,后与节奏欢快的曲调赛勒凯相结合,形成由慢转快的两段体的舞蹈形式。赛乃姆是一种活泼自由的即兴邀请舞,多采用歌舞音乐伴奏,伴奏乐器一般为热瓦普、手鼓等。(2)多朗舞多朗舞以双人对舞为基础,是带有竞技性的组舞。舞蹈通常从散板开始,依次出现四种节奏变化,以表现多朗人狩猎的过程。多朗舞的伴奏音乐“多朗木卡姆”曲调朴实,变化流畅,散板演唱部分音域宽广,音调高亢,多用卡龙、多朗热瓦普、艾捷克和小手鼓等古老的民间乐器进行演奏。(3)盘子舞盘子舞以弦乐为伴奏,节奏为拍,有专用曲调。表演时,舞者双手各持一个盘子,指夹竹筷,和着音乐,边打边舞,并在头部顶一个盛水的碗,以增加难度。盘子舞的步伐与舞姿,多来自赛乃姆。【任务分工】班级以小组为学习单位,5~6人为一组,组内明确分工,各小组设组长一名,合作完成任务。【任务实施】步骤一观看示范视频,并展开讨论完整地观看一遍维吾尔族民间舞手位组合《阿拉木汗》、舞步组合《打起手鼓唱起歌》视频,并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二重难点动作练习(一)基本动作练习1.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基本体态:昂首挺胸、立腰、拔背。基本动律:摇身点颤动律,即在点颤动律中协调配合做摇身与膝部微颤。另外,还有晃身、摇头、耸肩、绕手腕、旋转等丰富多样的动作。2.基本手形(1)基本手形基本手形分为女式和男式,女式手指呈兰花指状,中指向拇指靠近,立腕;男式为平手,(2)弹指自然手形,小臂平伸,用手腕的力量带动指尖向上轻弹,节奏鲜明。(3)响指拇指和中指搓捻相弹,发出清脆的响声。3.基本手位维吾尔族民间舞的基本手位包括叉腰位、提裙位、山膀立腕位、双推手位、顺风旗位、托颌位、双按手位、双托位、托按手位、托帽位、双托腮位和夏克等。4.手臂动作维吾尔族民间舞的手臂动作包括摊手、绕腕、回望式、搭手、点肩手(右)和猫洗脸等。(1)摊手基本手形,双手于胸前交叉,翻腕呈掌心向上,向两侧平摊打开。(2)绕腕兰花手立腕手形,以腕为轴,向里画一圈,回至兰花手立腕的位置。(3)回望式双臂平开式,从左画平圆至右,上身拧身,做回身双推手动作。(4)搭手双手上位,掌心相对,指尖相搭,可根据节奏互换位置。(5)点肩手(右)左手垂手,右手从身旁抬起,手臂弯曲,手腕拎起,指尖在肩上轻点。(6)猫洗脸两手指尖相对,绕脸部外缘做波浪状环动,也可单手完成此动作。5.基本脚位与其他舞种类似,维吾尔族民间舞的基本脚位有正步位、小八字位、前点地、旁点地和后踏步。6.基本舞步(1)自由步准备动作:双脚正步位或小八字位站立。组合动作:双脚并立,自然向前行走,双手斜下摆动,体态保持挺拔。训练时注意结合维吾尔族民间舞的节奏特点。(2)横垫步准备动作:小八字位站立。组合动作:动力腿在前,脚后跟着地,主力腿在后,脚掌着地,膝盖微屈夹紧,平稳向旁移动。重拍在动力腿,弱拍在主力腿。(3)一步一点准备动作:小八字位站立。组合动作:主力腿踏步蹲时,动力腿脚掌向前或旁、后点出,蹲和旁点地动作转换时,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转移与过渡。(4)三步一抬(4拍)准备动作:身向1点方向,自然位站立。组合动作:准备拍时,身向8点方向,双膝略屈、靠拢,左膝微颤1次,右小腿向后踢。【1】右脚略勾,向8点方向迈1步,脚跟落地。【2】左脚向7点方向迈1步,脚掌落地。【3】脚步同【1】,脚跟落地对8点方向,脚掌落地对2点方向,身向1点方向。【4】身向2点方向,左膝颤1次,右小腿向后踢。(二)组合动作练习1.手位组合《阿拉木汗》准备动作:斜排准备,舞台斜后方。组合动作:前奏第1个8拍【1—8】右手胸前立腕,左手头前立腕;脚下小八字步位。斜排准备,舞台斜后方。第2个8拍【1—4】同第1个8拍的准备舞姿。【5—8】原地进退步,同时平摊手绕腕1次。音乐第1个8拍【1—8】碎步三步一停,右手胸前立腕,左手头前立腕。第2个8拍【1—8】原地进退步2次,同时平摊手绕腕2次。第3、4个8拍动作同第1、2个8拍,继续上场。第5个8拍【1—4】双手绕腕至提裙位,同时上右脚,左脚后旁点步位,身向1点方向。【5—8】左脚后点步位摇身点颤。第6个8拍【1—8】左脚后点步位摇身点颤。第7个8拍【1—4】双手绕腕至立腕横手位,同时上左脚,右脚后点步位。【5—8】右脚后点步位摇身点颤。第8个8拍【1—6】右脚后点步位摇身点颤。【7—8】右脚前点步位,同时双手于头顶搭手。第9—12个8拍【1—8】向右转身,目视左肘,头向左倾斜,右脚前点步,左脚抬起半脚,以脚后跟为轴,原地旋转。1个8拍旋转90°,结束后回至原位。第13个8拍【1—4】双手绕腕至托帽位,同时上右脚,左脚后旁点步位。【5—8】左脚后旁点步位摇身点颤。第14个8拍【1—4】左脚撤步形成踏步蹲,双手绕腕至托颌位。【5—8】保持移颈造型。第15个8拍【1—4】原地撤左脚呈右后旁点步,双手绕腕至顺风旗位。【5—8】右脚后旁点步位摇身点颤。第16个8拍【1—4】右脚后点步位摇身点颤。【5—8】转向7点方向,原地进退步1次,同时平摊手绕1次。第17—20个8拍同上场动作,横排下场。2.舞步组合《打起手鼓唱起歌》准备动作:小八字步位站立,身向8点方向,目视7点斜上方,双手托帽位。组合动作:前奏第1个8拍【1—8】双手保持托帽位,右脚勾脚后踢步,左脚垫步,上场。第2个8拍【1—8】转身,顺风旗位立腕,自由步回至中间位,身向1点方向。音乐第1个8拍【1—8】三步一抬,双手绕腕至顺风旗位,交替做4次。第2个8拍【1—8】向后1步1点,一手同时点肩后旁做平穿手,做4次。第3个8拍【1—2】上右脚形成踏步,右手平摊开绕弯至托帽位,同时身向2点方向。【3—4】身体回至8点方向。【5—8】动作同【1—4】,方向相反。第4个8拍动作同第1个8拍。第5个8拍【1—8】右脚向2点方向点地,双手至两旁斜下位,身体向2点方向提旁腰,右脚1拍1次点地,双手硬腕,1拍1次至双托位。第6个8拍【1—7】保持造型,身体从左边开始原地旋转1周,双手于双托位做弹指波浪手,1拍1次,主力腿左腿,1拍1次,抬起脚后跟转动身体,右脚1拍1次向顺时针上步。【8】保持舞姿回至1点方向。第7个8拍【1—8】三步一抬向后转,双手经过平摊转身呈回望式,做4次。第8个8拍【1—4】小八字位站立,双手呈双托腮位。【5—8】站立,保持移颈造型。第9个8拍【1—8】右脚起向前基本步,右手在右斜后上方,左手叉腰,2拍1次,正反面做4次。第10个8拍【1—8】右脚起向后退基本步,右手摊手向后推。2拍1次,正反面做4次。第11个8拍动作同第10个8拍。第12个10拍【1—2】夏克舞姿,身向2点方向。【3】上步平转,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腰间。【4】呈夏克舞姿。【5—7】保持夏克舞姿。【8—10】双手贴耳后,穿手至头顶呈叉手舞姿,下巴微抬,目视1点方向。步骤三分组自主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先数节拍练习维吾尔族民间舞手位组合与舞步组合,准确掌握维吾尔族表演舞节奏与动作。节奏准确、动作熟练后再合乐练习。要求:1.分组练习的同时相互纠错并指正。2.练习后形成学习思考,回课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3.小组展示或推荐组员示范。4.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小组合作,尝试以维吾尔族民间舞基本动作为元素进行仿编。【任务评价】填写任务评价表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民间舞风格特点、类型、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通过任务实施,让学生掌握维吾尔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臂、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项目3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共6课时课程任务5傣族民间舞教学内容1.傣族民间舞风格特点、种类、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2.傣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臂、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知识目标了解傣族民间舞风格特点、种类、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傣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臂、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2.掌握傣族民间舞手位组合和舞步组合,动作协调美观。情感目标通过模仿傣族民间舞手形、手位、体态、律动,感受傣族人民与大自然深厚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对傣族民间舞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傣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臂、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教学难点傣族民间舞手形、手位、手臂、脚位及舞步等基本舞蹈动作。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任务准备】经验准备提前搜集相关资料,欣赏傣族民间舞相关视频,并尝试模仿手位组合与舞步组合。物质准备1.多媒体设备、摄像设备等材料准备。2.傣族民族服装、头饰、民族鞋等着装准备。知识准备1.傣族民间舞简介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灿烂文明的少数民族。作为我国较早的稻作民族之一,独特的生活环境铸就了傣族人民独具特色的民族个性,孕育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民族舞蹈。傣族民间舞节奏悠缓轻快、明朗,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2.傣族民间舞的特点傣族民间舞大多婀娜多姿,节奏或悠缓或轻快、明朗。舞蹈时,膝部柔韧、绵延起伏,胯部随动;走步时,有力地踢动,脚步落地时胯部左右轻摆。傣族民间舞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有丰富多样、带有寓意的手形与各种跳跃、转动等舞姿,伴随着优美的“三道弯”躯体造型,塑造出孔雀“林中窥看”“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等的神态和自然情景。3.傣族民间舞的种类傣族民间舞的种类有很多,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孔雀舞、象脚鼓舞和蜡条舞。(1)孔雀舞孔雀舞是傣族特色最为鲜明的表演性舞蹈,它表现出了傣族和平、善良、崇尚美的民族性格。孔雀舞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等表演形式。(2)象脚鼓舞象脚鼓舞是由男子表演的自娱性舞蹈,因表演所用之鼓形似大象的脚而得名。该舞蹈所用的大型鼓直径达1.8~2米,演奏时用肘、拳、一指或数指轻敲或重打鼓边、鼓心,形成千变万化的“鼓语”。击鼓者也可边击边舞,在展现击鼓技艺的同时,以长鼓尾的大幅度转动和摆动形成优美的舞姿。(3)蜡条舞蜡条舞是由女子表演的仪式性舞蹈,傣语称作“嘎甸”。该舞蹈主要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舞者两手各持一根燃烛,随着伴奏缓缓起舞,两腕不断向内、外旋绕,舞姿在烛光的映照下更显神秘、婀娜。表演中半蹲、跪的造型较多,形成傣族舞的“三道弯”体态,充分展现其婉约、恬静、优雅之美。【任务分工】班级以小组为学习单位,5~6人为一组,组内明确分工,各小组设组长一名,合作完成任务。【任务实施】步骤一观看示范视频,并展开讨论完整地观看一遍手位组合《湖边的孔雀》与舞步组合《竹楼情歌》视频,并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二重难点动作练习(一)基本动作练习1.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1)基本体态自然体态:直立或跪坐,重心向后,气息下沉,下巴微收,平视(含蓄)。三道弯体态:三道弯是傣族民间舞典型的基本体态。第一道弯是指踮立起的脚掌到弯曲的膝部之间的曲线,第二道弯是指从膝部到胯部的曲线,第三道弯是指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和头部的曲线。傣族民间舞手臂的动作也有三道弯:从臂、肘到腕,再到手(曲掌形)成三道弯。三道弯又分顺向三道弯和横向三道弯。顺向三道弯:拧后吐气,可配合旁点练习。横向三道弯:勾脚前点,收胯、提腹、翘臀、塌腰、腆胸、抬下巴(2)基本律动身体缓慢柔韧地屈膝下蹲,或快速且有控制地踢步,形成起伏,胯部随着身体的起伏沿下弧线左右摆动,这就是傣族民间舞的独特动律。2.基本手形傣族民间舞的基本手形有立式掌形、曲掌形、爪形和冠形,多为模拟孔雀的形态。3.基本手位傣族民间舞的基本手位有曲掌准备位、叉腰手、一位手、二位手、三位手、四位手、五位手、六位手和七位手。4.基本手臂动作(1)翻腕准备动作:双手分别于胯旁做曲掌形。组合动作:双手经向里的绕腕、提腕、压腕后呈曲掌形,按于腰旁,再由外向里翻腕呈曲掌形。(2)掏手准备动作:双手叉腰手,以右手为例。组合动作:指尖带动右臂经身旁自下向上穿至上位,左臂自上位经身旁由上而下穿至下位。要领:可单手做,也可双手交替做。(3)盘手准备动作:双手曲掌形。组合动作:保持曲掌形,以腕为轴,向内侧转动,带动手掌、指尖由外侧向内侧画立圆。要领:可做单盘手,也可做双盘手。(4)推拉手准备动作:双手于腰侧做曲掌形。组合动作:双手向旁推出至低展翅位,沿原路线翻腕提压至腰旁。右脚向前行进时,身体逐渐转向8点方向,目视8点方向;左脚向前行进时,身体转回2点方向。双手于腰前、腰旁做推拉状。要领:曲掌形变成低展翅位时,翻腕动作要流畅。5.基本舞姿基本舞姿包含平展翅、低展翅、高展翅(托式和提腕式)、双抱翅、敬礼式、顺展翅、照水影(有多种造型)、高合抱翅、望月式等。6.基本脚位(1)正步位双脚脚跟和脚尖分别并拢,脚内侧相靠。(2)丁字步丁字步常用的脚形有两种,一种是点丁字步(在丁字位的基础上双脚相距约10厘米,脚形不变),另一种是跟点丁字步。(3)踏步位以左脚为例,左脚前,直膝,右膝松,藏于左膝后,大腿内侧夹紧。(4)前点步前点步以右脚为例,自然位基础上右脚向前点步,双膝微屈。(5)旁点步以左脚为例,自然位站立,主力腿右腿半蹲,左脚旁点地,左膝自然向旁打开,双膝屈(可勾脚做)。(6)侧后位以右脚为例,自然位站立,主力腿左腿半蹲,右脚内侧着地,点于斜后方,做动作时,双膝相靠(可勾脚做)。(7)侧前位以左脚为例,自然位站立,主力腿右腿半蹲,左脚内侧着地,点于斜前方,做动作时,双膝相靠(可勾脚做)。7.基本舞步(1)起伏步(勾踢步)以右脚为例,在膝关节起伏的基础上,右脚勾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半蹲时轻且稳,双脚交替做动作。起伏步可原地做,也可移动做。动作中胯部可以随起伏动律左右自然摆动,沿下弧线行走,模拟孔雀的步态,形成内在含蓄、健稳的力量美。(2)踮步以右脚为例,在膝关节起伏动律的基础上,右脚向行进方向上1步,左脚快速跟步至右脚内侧。连续动作可在原地做,也可移动做,做动作时膝盖会形成有弹性的起伏感。①单踮步。单踮步,即单腿行进的踮步。一般1拍1步。②吸踮步。吸踮步,动力腿在上步前加做正吸腿。一般2拍1步。③碎踮步。以右脚为例,正步准备,双腿稍屈膝。移动时,身体重心始终落在右腿上,左腿屈膝,脚尖前点地。一般1拍1步。④跳踮步。(2拍)以右脚起步为例,右丁字步准备。【1】前半拍右脚向2点方向上一步,上步时向前跳蹿,同时上身转向8点方向,目视8点方向。右肩转向2点方向,右手向2点方向推成曲形掌,左手于左胯侧成曲形掌。后半拍左脚原地做一次踮步。【2】双手翻腕呈立式掌,同时右脚原地再踮步,左脚离地,准备下一步左脚起步。(二)组合动作练习1.手位组合《湖边的孔雀》准备动作:跪立,重心向后,气息下沉,双手于胯前曲掌准备位,下巴微收,平视。组合动作:前奏第1个8拍【1—8】跪坐,重心向后,气息下沉,双手置于叉腰手位,下巴微收,平视,面带微笑。第2、3个8拍动作同第1个8拍。音乐第1个8拍【1—2】正面起伏动律1次,双手回曲掌形准备位。【3—4】正面起伏动律1次,双手回至叉腰手位。【5—8】正面起伏动律1次,2拍提,2拍沉。第2个8拍【1—2】右手翻腕1次。【3—4】左手翻腕1次。【5—8】正面起伏动律1次,2拍提,2拍沉。第3个8拍【1—2】正面起伏动律1次,双手经拎腕至曲掌准备位。【3—4】双手拎腕至二位手,目视7点方向,上身稍后靠。【5—8】保持舞姿起伏动律1次,2拍提,2拍沉。第4个8拍动作同第3个8拍,左右方向相反。第5个8拍【1—2】正面起伏动律1次,双手回曲掌准备位。【3—4】双手至顶上拎腕,目视1点方向。【5—6】正面起伏动律1次,双手回曲掌准备位。【7—8】双手领腕至顶上拎腕,目视1点方向。第6个8拍【1—4】保持顶上拎腕,双腿缓慢跪立,缓慢向下推掌。【5—8】缓慢回至跪坐位,双手缓慢落至平开立掌。第7个8拍【1—4】领掌,指尖带动手腕从1点方向开始画立圆。【5—8】领掌,指尖带动手腕从5点方向开始画立圆。第8个8拍【1—4】领掌,双手拎腕至经二位手至头顶交叉立掌。【5—8】双手至双抱翅。第9个8拍【1—4】右手领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