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杂工程问题之周期性一、引言在工程问题中,我们通常关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然而,有些工程问题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这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周期性工程问题涉及到工作过程中按照一定规律重复出现的工作阶段,理解和处理这些周期对于准确求解工程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周期性,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如何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
二、周期性工程问题的特点(一)工作模式的重复性周期性工程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工作模式呈现出重复性。例如,某项工程由A、B两个小组交替进行工作,A组工作一天,B组工作一天,如此循环往复。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过程以两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内A、B两组完成的工作量是固定的。
(二)周期规律的多样性周期规律可以有多种形式。可能是时间上的固定间隔,如上述A、B两组交替工作的两天一个周期;也可能是完成一定工作量后进入下一个周期,比如每完成10个单位的工作量就开始新的一轮工作流程。周期规律的不同决定了分析和计算方法的差异。
(三)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周期性工程问题中,多个因素相互影响。工作效率在不同周期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由于设备磨损、人员疲劳等原因,后期周期的工作效率可能低于前期。同时,不同周期内完成的工作量也可能因工作内容的调整而有所不同。这些因素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每个周期的具体情况。
三、周期性工程问题的分析方法(一)确定周期首先要明确工作的周期规律。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条件,找出完成一次完整循环所需要的时间或工作量。例如,题目中提到甲工程队每工作3天休息1天,乙工程队每工作4天休息1天,两队合作完成一项工程。这里甲队的工作周期是4天(3天工作+1天休息),乙队的工作周期是5天(4天工作+1天休息)。
(二)计算周期工作量计算每个周期内完成的工作量。这需要分别确定每个参与工作的主体在一个周期内的工作量,然后将它们相加。比如,甲队一天能完成工程的1/10,在其4天的周期内,实际工作3天,所以甲队一个周期完成的工作量是3×(1/10)=3/10。同理,若乙队一天能完成工程的1/15,其5天周期内实际工作4天,乙队一个周期完成的工作量是4×(1/15)=4/15。那么甲乙两队一个共同周期完成的工作量就是3/10+4/15=9/30+8/30=17/30。
(三)考虑非周期部分在计算总工作量时,要注意除了完整周期外可能存在的非周期部分。例如,在甲乙两队合作的例子中,经过若干个完整周期后,工程接近尾声,剩下的工作量可能不需要一个完整周期就能完成。此时需要单独计算这部分非周期工作量,并结合周期工作量来求解总时间或总工作量。
(四)利用最小公倍数当涉及多个工作主体的周期问题时,最小公倍数常常能帮助我们简化计算。比如有三个工程队,其工作周期分别为3天、4天、5天,那么它们共同工作的一个大周期就是3、4、5的最小公倍数60天。在这60天内,各队完成的工作量以及整个工程的进展情况可以通过计算每个队在60天内包含的周期数来确定。
四、例题解析(一)简单周期交替工作问题例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8天完成。现在甲先做一天,然后乙接替甲做一天,再由甲接替乙做一天......如此交替工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1.确定周期:甲、乙交替工作,2天为一个周期。2.计算周期工作量:甲一天完成工程的1/12,乙一天完成工程的1/18。一个周期(2天)完成的工作量为1/12+1/18=3/36+2/36=5/36。3.计算完整周期数:设总工作量为1,完整周期数为n。则5/36×n≤1,解得n≤36/5=7.2。所以完整周期数为7个。4.计算7个周期后的工作量:7个周期完成的工作量为5/36×7=35/36。5.计算剩余工作量及时间:剩余工作量为135/36=1/36。此时轮到甲做,甲一天完成1/12,1/36÷1/12=1/3天。6.计算总时间:总共需要的时间为2×7+1/3=14+1/3=43/3天。
(二)含效率变化的周期问题例2:有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30天,乙单独做要20天。开始时两人合作,中间甲因有事休息了几天,所以经过15天才完成工程。甲休息了几天?1.计算乙的工作量:乙一天完成工程的1/20,15天乙完成的工作量为1/20×15=3/4。2.计算甲的工作量:那么甲完成的工作量为13/4=1/4。3.计算甲工作的时间:甲一天完成工程的1/30,所以甲工作的时间为1/4÷1/30=7.5天。4.计算甲休息的时间:总共15天,所以甲休息的时间为157.5=7.5天。
(三)多个主体的复杂周期问题例3:有A、B、C三项工程,其工作量之比为1:2:3,由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分别承担。三个工程队同时开工,若干天后,甲完成的工作量是乙未完成工作量的1/2,乙完成的工作量是丙未完成工作量的1/3,丙完成的工作量等于甲未完成的工作量。求甲、乙、丙队的工作效率之比。1.设未知数:设甲完成的工作量为x,那么乙未完成的工作量为2x,乙完成的工作量为22x,丙未完成的工作量为3(22x),丙完成的工作量为33(22x),且33(22x)=1x。2.解方程:36+6x=1x6x+x=1+637x=4x=4/7。则乙完成的工作量为22×4/7=6/7,丙完成的工作量为33×(22×4/7)=5/7。3.计算工作效率之比:工作时间相同,工作效率之比等于工作量之比。所以甲、乙、丙队的工作效率之比为4/7:6/7:5/7=4:6:5。
(四)周期与资源分配问题例4:某工厂有两条生产线A和B,A生产线每生产3天需要维护1天,B生产线每生产4天需要维护1天。现有一批订单,需要生产产品1000件。A生产线每天能生产50件,B生产线每天能生产40件。为了尽快完成订单,如何安排两条生产线的工作和维护时间?1.确定周期:A生产线的周期是4天(3天生产+1天维护),B生产线的周期是5天(4天生产+1天维护)。2.计算周期内产量:A生产线一个周期生产3×50=150件,B生产线一个周期生产4×40=160件。共同周期(20天,4和5的最小公倍数)内,A生产线生产150×5=750件,B生产线生产160×4=640件,共生产750+640=1390件。3.分析生产过程:因为1390>1000,所以先按共同周期生产。20天内A生产线维护5天,B生产线维护4天。20天生产了1390件,多生产了13901000=390件。A生产线每天比B生产线多生产5040=10件。所以让A生产线少生产390÷10=39天,即A生产线少工作39÷3=13个周期中的13天(A生产线3天生产为一个小阶段)。调整后,A生产线工作3×(513/3)=3×2/3=2天,维护2天;B生产线工作4×4=16天,维护4天。总共用时:A生产线2+2=4天(包含维护时间),B生产线16+4=20天(包含维护时间),取较大值20天。
五、总结周期性工程问题通过确定周期、计算周期工作量、考虑非周期部分以及利用最小公倍数等方法进行分析求解。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仔细梳理题目中的条件,明确各工作主体的工作规律和效率变化情况。通过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陈强离婚后债务承担合同
- 股权分配合同范本及协议
-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 环保砖厂股权买卖合同
- 化工仪表题库(附答案)
- 跨域线上供应链融资合作协议合同
- 校企合作培养合同书
- 日本餐饮服务培训
- 应急管理制度培训
- 舞龙儿童画课件
- 公安审讯技巧课件
- CSSD灭菌物品召回管理
- 4.1 公民基本义务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第三课信息检索的方法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西交大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广德辅警考试题库
- 小学综合实践三年级下册巧手工艺坊教学课件
- 2025年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DB61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2025年供水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腹外疝围手术期护理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