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_第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_第2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_第3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_第4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基本内容,准确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居""如""方""作""撰"等。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节奏韵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能力。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锻炼合作探究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2.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孔子的教育理念,并能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准确把握人物对话中蕴含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之美,理解文意,体会情感。2.讲授法:讲解重点字词、句式和文章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疏通文意,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模仿人物对话,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思想,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他就是孔子。孔子一生收徒众多,其中有几位特别出众的弟子,他们跟随孔子学习知识,探讨人生理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看看在一次师生间的闲谈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有着怎样精彩的表现,又展现了怎样的思想火花。

(二)背景介绍(3分钟)《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先进》中的一章,生动地再现了孔子和四位弟子畅谈理想的情景,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和儒家文化的重要篇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强调以下字音:喟(kuì)然千乘(shèng)之国哂(shěn)之俟(sì)君子冠(guàn)者舞雩(yú)铿(kēng)尔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文章的节奏。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纠正读音和节奏方面的错误。4.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畅,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疏通文意(20分钟)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尝试疏通全文大意。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3.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子:字词居则曰:居,平日、平时。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吾也",意思是不了解我。如或知尔:如,假如;或,有人;知,了解;尔,你们。则何以哉:则,那么;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加之以师旅:加,施加;师旅,指军队。因之以饥馑:因,接续;饥馑,泛指荒年。比及三年:比及,等到。且知方也:方,道,指是非准则。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也已矣,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句子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治理国家要遵循礼,可是他说话却不谦虚,因此我笑他。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曾皙)弹奏的声音渐渐稀疏,(紧接着)铿的一声,(他)放下瑟站起身来。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4.请几位学生再次翻译课文,教师进行点评和完善,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意。

(五)文本分析(15分钟)1.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四位弟子分别表达了怎样的志向?孔子对他们的志向又有怎样的态度?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位弟子进行分析。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子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面对内忧外患,他自信能够在三年内使百姓勇敢且懂得礼义。从他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志向远大、性格直率、充满自信和勇气,但说话不够谦虚,所以孔子"哂之"。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冉有希望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百姓富足,但对于礼乐教化方面,认为要等待君子来推行。表现出他比较谦虚、谨慎,有自知之明。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愿意在祭祀或诸侯会盟等场合担任一个小司仪,看似志向不大,但实际上他态度谦逊,说话委婉,彬彬有礼,有很强的礼仪修养。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他的志向是在暮春时节,和好友一起去沂河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体现出他淡泊宁静、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享受。孔子对他的志向表示赞同,喟然叹曰:"吾与点也。"2.探讨文章主旨提问: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志向?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孔子赞同曾皙的志向,并非否定其他三位弟子的志向,而是因为曾皙描绘的景象符合孔子所向往的"仁"的境界,体现了儒家"以仁为本""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同时也反映出孔子对自然、对人生的一种豁达态度。在孔子看来,治理国家不仅仅是让百姓富足、勇敢,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美好的状态,人们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篇文章通过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展示了儒家的教育理念和理想追求,即培养有道德、有才能、有志向的人,以实现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及其弟子的志向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理想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志向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且要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同时,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注重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才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此外,我们也要关注社会,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对比阅读: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其他描写孔子与弟子交流的篇章进行对比阅读,体会《论语》的语言特色和写作风格。教师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如《论语·为政》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等内容。学生自主阅读,比较不同篇章在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小组交流讨论后,全班分享。教师总结:《论语》的语言简洁、生动,善于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不同篇章各有特色,有的侧重于孔子对人生阶段的感悟,有的则聚焦于孔子与弟子探讨政治、道德等问题。通过对比阅读,能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论语》的魅力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七)课堂小结(5分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过诵读、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和探讨文章主旨,我们了解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志向和思想,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和价值观,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希望大家继续深入学习《论语》,感受经典的魅力。

(八)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课文,并默写在作业本上。2.以"我的理想"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结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及其弟子的志向,谈谈自己的理想以及如何实现。3.阅读《论语》中的其他篇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则,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

五、教学资源1.教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2.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拓展阅读材料。3.黑板、粉笔。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在教学过程中,诵读法的运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意;小组讨论和角色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