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案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

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教材分析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隽的分布;

通过大陆漂移一一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

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能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海陆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教学目标

3.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4.通过板块运动及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一一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索精

神。

教学重点:1.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教学重难点2.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地震的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展示图片及资料:读神话故事的资料,互利用成语故

动交流,说一说自己对事,引导学生

互动,尽快进

沧海桑田的理解入学习中去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

以来;己见东海三为桑田」

提问: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古诗吗?

追问:什么是沧海桑田的变化?

1.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1.合作交流:

成沧海。

开展小组合

(1)你能找到哪些证明沧海桑田变化的例子作,调动学生

呢?积极参与,培

养学生的发

(2)请说出导致沧海桑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现、表达的学

2.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习意识

2.展示交流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

石说明了什么问题?(1)该区域曾是一片

海洋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

活动一:寻找

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2)该区域曾是一片

沧海桑田变

陆地开展小实验

化的证据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海陆变迁?

帮助学生理

总结:通过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解地球运动

可总结地壳的变动、海

陆地变成海洋呢?(可用材料:水)的两种主要

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

力量

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3)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

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3)总结:人类活动

去的百年中为什么会不断扩大?也能造成海陆的变化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

些?主要的因素是哪一个?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

降是自然原因,也是

主要因素;人类活动是

人为因素。

4.资料搜集大展示:(1)沈括在《梦溪笔谈》中4.展示交流:南京雨花

记载了在太行山岩石中发现的螺蚌化石。台大量堆积着卵石,古

给学生搭建

河床的大然遗物,说明

(2)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森林和占河道的平台,展示搜

这里过去曾经有河流。

遗迹。集到的资料

我国香港、澳门的填海

造陆

1.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1.参与交流:我们脚下

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二十的大地在运动,七大

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

的。学生角色扮

出示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

演,增加趣味

大地多么坚固、稳定。

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

2.设置小小科学家环节:观察世界局部图,说一样的。

说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2.观察发现:非洲西海

岸与南美洲东海岸轮

廓十分相似,可以拼合

成一个整体。学生自主发

现,锻炼学生

活动二:从地

的观察、总结

图上得到的

的能力

启小

追问:你知道是谁发现这个秘密的吗?

3.阅读资料,谈感想,

3.展示阅读材料: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气象谈收获:但是,他的假

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说在当时被认为是荒

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谬的。为了进一步寻找

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里再也大陆漂移的证据,魏格

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纳前往北极地区的格

会是连在一起的?是不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

作用才破裂分离的?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50岁生日那天不幸遇

难。值得欣慰的是,他

这一发现,促使魏格纳开始研究大陆漂移。通过

的大陆漂移说,现在已

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魏格纳从古生物化石、地

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利用魏格纳

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

这一伟大的科学假说,的故事激发

的一些证据。魏格纳依据前人的研究和相关资

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学生科学探

料,结合自己的考察,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板块构造学说,使人类究的兴趣,树

重新认识了地球。立科学探索

的勇敢精神

4.提问:大陆真的在漂移吗?你能找到哪些证据4.总结归纳:(1)海岸

来证明呢?轮廓线相吻合;(2)动

物的相似性;(3)古老

地层的相似性

(4)南极地区发现厚

厚的煤层也是大陆漂

移的证据奥!

开展小组合

作学习,让学

生体验合作

5.图说地球的历史:

5.引导学生图说大陆漂移的过程的乐趣,在互

帮互助中获

得知识和能

大西洋是由亚欧大陆、

提问:看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

变化?分离而形成的。太平洋

慢慢缩小了。

追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1.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的基础上,科学1.阅读与读图

家们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自主完成任务一:

展示六大板块图,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1)请找出板块构造设置自主学

学说的理论。习任务,发挥

学生能动性

(2)在图中准确找出

六大板块。

2.图文结合理解记忆

2.解读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a.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

由板块拼合而成。

b.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各

活动三:探究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板块运动

C.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

与板块的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

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V用科学的理

论引导学生

3.利用六大板块图: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二:

学习,先入为

(1)这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基本上全部是海主

洋?3.读图分析,展示交流

(2)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哪个板块?(1)太平洋板块

(3)结合地形图,亚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印(2)印度洋板块

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3)印度洋板块

明确具体的

4.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中:“一一”表示什么?

问题,层层递

“一”表示什么?

进,引导学生

任务三:逐步思考

(1)板块的两种运动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呢?4.思考交流:

(2)板块运动的位置在哪?分别表示挤压和张裂

两种运动。

5.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张裂和挤压产生的现

象。发现都在板块交界的

地方

5.观看动画,埋解张裂

和挤压运动可能产生

的地理现象。

挤压作用:

利用动画演

・陆地:山脉;示来形象的

帮助学生理

.海洋:海沟;海洋缩

解板块产生

±0

的运动现象

张裂作用:

.陆地:裂谷、断层;

.海洋:海洋、海岭。

利用学生好

动、且有的好

奇心,设置问

6.合作交流:

题引导学生

(1)地中海在亚欧板应用板块构

块和非洲板块相对运造学说理论

(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动,相互碰撞挤压下不解决现实问

(2)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断缩小,最终将消失。题

(2)红海是非洲板块

(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

深入探究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动形成的,最终会形成

新的海洋

7.出示山系图:请找出世界两大山系,为什么?

(3)喜马拉雅山脉是

由亚欧板块利印度洋

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

动形成的。

7.找一找:分布在板

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

比较活跃

追问:对比板块分布图,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

观察发现:世界上的火

布与板块的运动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吗?

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

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一一喜马拉雅地带活跃的板块交界处。

8.链接生活: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8.七嘴八舌,参与交

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

(2)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一印度尼西亚为什么

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又被称为“火山国”呢?

课堂总结:/地壳的灵动|

平面妁升降।

人.活动I

找出口卜及捡曲

弓,__________.

漂移说

冷隘的交港y-t主委内咨卜大信北不断

壬政杨建非X版物.*洲板

.J六大板块I6板泡板夬.」皮浮板块.太平厚板块

理拽技上|立成J,坪

1册成,攵卷或海洋

将我科▼[------

、____________________,坏太平洋地带

两大火山地窠帝|~~(地]沐一工用拉卷地8

1.图片展示地震带来的灾难。增加实践内

容,更好的解

2.合作交流:地震来了怎么办?(要求:在教室、家里、公路上)

决生活问题

(1)在教室里,先不要急于跑出教室,首先躲在桌子下面,护住头部。

拓展应用等地震稍微缓和的时候,再有序撤离。

(2)在路上,找空旷的地方抱头蹲下。

(3)在家里,寻找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

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进行躲藏,千万不能跳楼逃生。

1.造成地球上海陡变迁的主要原因是()随堂练习,巩

固基础,课堂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B.全球气候的变化

达标

C.大量的水土变化D.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形成裂谷B.形成低谷

C.形成海洋D.形成高山

3.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课堂达标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汪洋,说明海洋可变为陆地

B.地震、火山活动可在短时间内改变地形

C.台湾海峡底部有古代森林遗迹,说明陆也可变为海洋

D.大地非常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5.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日本国土狭小B.日本经济发达

C.日本人口众多D.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6〜7题:

第二节海陆变迁

【基础篇】

1.关于海陆变迁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占代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几千万年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B.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C.人类活动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D.围海造出引起了海陆的变化

2.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B.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

C.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龙”化石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3.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4.科学考察发现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下面竟然埋藏着丰富的煤炭,对这一事实成因的解释合理的是()

A.大陆漂移B.气候变暖C.人类活动D.植被迁移

5.下图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B.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

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读板块运动方向示意图(部分),完成下列小题。

——板块边界--板块运动方向

6.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

7.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海会缩小B.地中海会缩小C.①山脉会消失D.②山脉会消失

8.读图,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板堤边界一枚搂运动方向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发生张裂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A.板块内部B.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C.大陆内部D,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

10.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B.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

C.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象仍在继续进行

I).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11.关于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欧板块B.台湾岛属于太平洋板块

C.红海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I).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

13.世界地震带主要位于()

A.板块交界地区B.板块内部地区

C.大陆内部地区D.大洲交界地区

1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A.亚欧板块、EJ1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15.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③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④地中海、红海火山地震带

A.B.®®C.①®D.②④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板块边界-------板块运动方向

(1)图中数码①代表________板块,数码⑤代表_________板块。

(2)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板块。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板块。

(3)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是因为其位于_____板块与_____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4)据图预测:纤海面积会不断______,地中海的面枳会逐渐c判断依据是

(5)图中A处与B处相比,地壳较稳定的是_______处,理由是

【提高篇】

1.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一一大胆假设一一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A.

斯科特南极探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中国发射“神舟”飞船

2.下列图片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3.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事象,正确的是()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部分消失

C.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I).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4.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约两亿年前形成现在海陆分布基本面貌B.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D.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

5.你认为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是的()

A.相互分离的大陆都有人类活动B.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占人类活动遗迹

C.有些大陆的边缘可以较好的吻合D.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6.假如地中海将在几千万年之后消失,那么将连在一起的大洲是()

A.亚洲、非洲B.欧洲、非洲

C.北美洲、南美洲D.大洋洲、南美洲

7.下列关于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海是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形成的

B.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C.地中海处在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并不断缩小

D.北美洲西岸的落基山脉处在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并不断升高

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一喜马拉雅山地带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8.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A.这里曾经是海洋B.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C.生物在不断进化

9.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不仅注重防灾教育,进行灾害应急演练,日本家庭还备有地震应急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B.日本山地多

C.日本地处喜马拉雅地震带D.日本是个岛国

11.下列物品不可能出现在地震应急包中的是()

A.简易急救包B.化妆品

C.瓶装水和食品D.求救哨和手电筒

12.H本人下列生活习惯与地震灾害频发相关的是()

A.住轻质木板房B.穿和服

C.吃寿司I).优先乘坐公交出行

13.某班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c

喜脉

'

洲尸心、

洋板

太平

板-、

\

5

南极洲板块块—

图三

二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