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教学设计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eq\o(\s\up7(),\s\do5(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商业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地位(1)学案教学完成商业发展的概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师生合作探讨重农抑商产生的原因、影响等。学会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3)分组讨论归纳古代商业的特点(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商业的繁荣景象,感悟商业发展中体现出的诚信、开拓等商业精神(2)通过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学习,理解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融入世界市场的重要性城市的繁荣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同类型的城市城市的繁荣是商业繁荣的表现。商业在古代中国的地位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原因、表现、影响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教材分析商业是古代经济中特别活跃的成分,对古代中国文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原始商业产生。自商代到清代,职业商人的出现及发展为商帮、城市商业的繁荣、货币的发展演变及商路的变化都体现了农耕时代商业的发展,但历代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摧残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最终落后于西方。本课内容分三目。第一目“商业的发展”,介绍了商业的出现及历代封建王朝商业发展的概况;第二目“城市的繁荣”,介绍了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对外贸易中兴起的城市;第三目“重农抑商”,介绍了统治者对待商业的政策及原因、表现、影响。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储备的仅是前几课关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一些基础知识,加上初中接触的中国经济以农立国、自然经济为主体的这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因此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很生疏,再加上这种跨越整个古代时期的专题结构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难度。政府对待商业的重农抑商政策也较难理解,应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历史资料的再现搭建平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构建知识框架,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梳理,也要使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重农抑商政策的成因、影响,以增加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历史的能力。教学重、难点eq\b\lc\\rc\(\a\vs4\al\co1(重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图片、文字材料等,运用学案教学法,让学生梳理出商业发展在商人、城市、国内外贸易方面的表现,最后通过归纳方式总结出商业发展的概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eq\b\lc\\rc\(\a\vs4\al\co1(难点))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影响及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处理方法:通过展示文字材料、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探析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及影响,结合今天的市场经济探讨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国家商业政策,培养学生质疑历史、反思历史、评价历史的基本能力.eq\o(\s\up7(),\s\do5(板书设计))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设计一:设计二:eq\o(\s\up7(),\s\do5(教学设计))导入设计乔家大院设计一:多媒体出示图片.导语: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耕织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祖先的社会生活就是单调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商业生活。(展示图片)本课我们就一起去探寻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历程,从中思考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发现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历程,了解传统重农抑商思想是怎样产生、对商业和中国社会发展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设计二:以“无商不活”俗语,强调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或以司马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名言导入新课。导语:中国古代商业是农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建立在农业、手工业水平提高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基础上,反过来又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农耕文明带来更多的活力,也体现出中国商业特有的魅力。(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设计思路以学生熟悉的图片或俗语名言导入新课,可以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和期待,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商业发展的特点。讲授新课一、古代商业概貌多媒体打出学案表格,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学案上关于古代商业发展概貌的表格。1.商人:从先秦自由商人到明清商帮问题1:为什么我们把做买卖的人叫“商人”?(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人出现于商朝)(教师总结:商人产生后经历了令人炫目的发展轨迹,下面通过图片和材料,我们一起归纳农耕经济中古代商人的发展轨迹)创设情境一:材料一周朝“工商食官”.材料二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材料三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诸昆弟”.问题2: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周朝商人受政府的束缚,春秋战国时期,冲破官府束缚,成为自由的大商人)创设情境二:材料一“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马可·波罗游记》材料二“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清高宗实录》材料三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亏”“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问题3:到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明清商人的发展又出现怎样的新特点?从中体现出古代中国怎样的商业精神?(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区域性商帮出现。诚信是古代商业发展中优秀的商业精神,也是商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总结:当时有名的区域性商帮是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他们借助群体的力量在竞争中获胜.以下几幅图片从侧面展示了当时商业发展的风采)图1图2图3图1河南开封的山陕会馆: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住在开封的富商巨贾集资兴建的,是他们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图2乔家大院:清朝乔氏家族经两代人的努力使得乔家店铺、居宅达1000多间,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图3徽州文书(康熙年间徽商“新安人”谢胪一的一份商业经营合同书)。课堂活动: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预期效果:学生回答—-诚信、百折不挠、开拓创新)(教师总结:下面我们看一下学者对明清十大商帮的总结,再次重温明清盛世中优秀的商业精神,从中品味其独特的商业魅力。出示幻灯片)eq\x(\a\al(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设计思路通过设置问题或图片情境,使学生从中获取信息,了解商人产生、明清商帮的发展概况。理解商人由受制于官府到自由竞争、由个体到群体的发展趋势从侧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从中体会优秀商业精神和源远流长的中国商业文明.过渡: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那么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2.城市:从政治重镇到商业明珠(幻灯片出示)知识链接:“城市"是由“城"-—侧重于军事、政治职能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内的一个区域共同组成。在不同时期,城市的这两种职能的侧重点不同。创设情境三:《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eq\x(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问题4: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商业的特点吗?(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创设情境四:幻灯片出示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材料二唐朝长安城平面图:东、西二市各居两坊,以干墙围绕,定时启闭。唐朝长安城平面图问题5:两则材料反映了唐朝的“市"有何特点?对人民生活有何影响?(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唐代城中的“市”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居住区与贸易区分离,人民生活很不方便)(教师总结:自周秦迄唐代,城市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职能,受官府的管理,商业贸易在时间、空间上有严格的限制,自由度不高)创设情境五:幻灯片出示下列图片及资料北宋东京城示意图:有的街道住宅与商店混杂;集中的市与商业街并存,被称为“瓦市”;在一些街区还存在夜市,如“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问题6:北宋东京城布局与唐长安城布局有何明显不同?哪一城市内的居民生活更方便?(预期效果:学生回答——打破坊市界限,商业贸易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北宋东京城)(教师总结:到北宋城市面貌已基本上与我们今天的城市面貌相同。以下两幅图片也见证了当时城市中的繁荣)出示幻灯片《清明上河图》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画中各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现存最早的北宋广告印版,也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印刷商标的铜版.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广告文字: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教师总结: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北宋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在增强,到明清就出现了一批纯粹经济职能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如前面提到的松江、景德镇等)设计思路使用诗歌、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城市面貌的变化,选取西周迄唐、宋、明清三个阶段的城市勾勒出城市职能的变化,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城市格局的变化反映了商业的繁荣发展,体会商业的自由发展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多媒体呈现学案中的表格,引导学生认识商业发展在各阶段的主要表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发展阶段商人城市兴起夏、商、周产生都市市场逐渐繁荣,但经济职能不强春秋战国自由商人发展秦汉繁荣隋唐都市繁华,但坊市界限严格,市交易限制严格宋元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市交易突破时空限制鼎盛明清区域性商帮专门工商业市镇兴起设计思路商业发展概貌内容繁杂,前面已分别介绍了商业发展概貌,使用表格进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繁杂的知识,从中体会商业繁荣发展的整体趋势。另一方面,这个表格可以强化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教会学生表格归类、比较学习的方法。过渡:由此可见商业发展是当时农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国家政策是否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又对商业的发展带来怎样影响?二、古代商业政策:重农抑商幻灯片出示材料材料一(明朝)陆二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可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材料二人们常说“士农工商",商人位于四民之末。明太祖规定农民可以穿细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布,农民之家有一人经商,也不允许穿细纱。材料三“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钱泳《履园丛话》问题1:材料一中陆二为什么烧掉灯草?(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关卡众多,苛税盘剥)问题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商人社会地位低下)问题3:两则材料可以说明政府对商业的态度是什么?(预期效果:学生回答-—抑商)问题4:材料三中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思想?(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人们重视农业的发展,轻视商业的扩大再生产)问题5:政府为何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在各朝代有何表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商人奢侈成性、左右政治、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教师出示学案表格重农抑商政策原因表现影响商业不稳定商人流动性大封建政府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等兴起战国前期对封建经济的确立和封建王朝的巩固与经济恢复起重要作用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发展汉:重税有所松动唐:鼓励海外贸易、官商分利强化明清:重税、海禁等三、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就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产生时间、发展趋势、水平、所处地位等角度进行合作探究)教师总结:古代商业产生较早、不断发展;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对外贸易由盛而衰。设计思路通过学习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探究活动,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课堂小结古代商业发展为农耕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明清时期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最终使中国丧失了继续引领世界发展的优势,最终造成近代前夜中国的迟滞,这是我们下一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巩固练习1.坐落在聊城城区运河西岸、由旅居山东的山西和陕西客商于1743年集资兴建的山陕会馆,是“祭神灵"(关公)联桑梓(故乡)的重要场所。与此相关的信息有()①当时聊城区位优势明显②晋商注重乡谊联络③晋商崇尚诚信和忠义④晋商汇兑、存款场所奢华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下图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收购原料、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于一身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南宋都城临安城内“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这说明()①城市居民把自家房屋改成商铺,临街摆卖②不再划分专门的商贸区③今天城市里仍看到“居民—商铺”合二为一的现象④已打破了坊市界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隋书·令狐熙传》材料二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口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10《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轴对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教学设计:说课与培训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2.2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Unit2 Know your body(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2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汽车行业客服工作总结
- 管理心理学与培训
- MBA春季班学业进度介绍会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所属单位招聘真题2024
- 保定雄安新区容城县招聘事业单位真题2024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手术包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GB/T 10810.2-2025眼镜镜片第2部分:渐变焦
-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2016
- 中医培训课件:《中药热奄包技术》
-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综合训练报告2600字(论文)】
- 德育主题班会 《遵义会议》教学课件
- 储罐及输油管道拆除方案(完整版)
- 2022年2022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