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3/14备战2021年高考二轮冲刺高频、高危题型强化训练卷第26题诗歌鉴赏之语言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宿龙宫滩①韩愈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梦觉灯生晕,宵残②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注)①龙官滩:在广东省阳山县阳溪上。公元803年,韩愈因直言进谏为权臣所谗,被贬为广东阳山县令;公元805年,遇大赦得以回归北上,途中写下了这首诗。②宵残:天亮之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触觉和听觉写阳溪之水,写出了滩水的浩渺和水声的时高时低。B.颔联描绘江水奔流的景象,“疑”和“似”两字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感受。C.诗歌前两联写龙宫滩之险奇,颈联则写诗人由眼前之景所触发的感情。D.尾联写诗人梦醒之后与他人的谈话,直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2.“宵残②雨送凉”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意解析此字的含义。【答案】1.A2.“凉”字好。①指天亮之前天气之“凉”。②诗人含冤遭贬,心情郁闷难消的“悲凉”。③诗人幸遇大赦后心境的“凉爽”(爽快)。【分析】1.A项,并非“触觉和听觉”,而是“视觉和听觉”。“滩水的浩渺”是看到的,属于视觉。故选A。2.“宵残雨送凉”一句,天将破亮,可还是浙浙沥沥地下着小雨,微雨送来清新的凉爽。这个“凉”字在此既是写实又是写感。阳山是个山区,气候宜人,加之龙宫滩这个特殊之地,又是“宵残”之时,确实是个地道的“凉”。再个是诗人含冤遭贬阳山一年之多,满腹的委屈和压抑,平时犹如一把无名之火,燃烧在心头,终焦躁不安。今幸遏大赦,当然自觉自待,“凉”在心头了。这一个“凉”字写活了诗人独享的快意。所以这句中“凉”字用得好。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黄庭坚〔宋代〕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1)。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1)九方皋,即伯乐。3.下面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黄庭坚当时在并州,过平舆时思念朋友李子先,于是写了这首诗。B.“青袍”即“青衫”,官位低的官员的服色。与“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意。C.颔联两句,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由自己联想到友人,感情真挚自然。D.颈联的反问紧扣首联“佐吏曹”“青袍”诗意,抒发了对友人和自己才华不得施展的不平之意。4.诗的尾联含义深刻,余韵悠长,试鉴赏之。【答案】3.A4.(1)含义为:欢迎朋友与我一同归隐,饮酒打鱼,观赏风景。(2)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以水涨花落,渔船载酒的画面召唤友人归隐,新鲜别致。【分析】3.A项,“黄庭坚当时在并州”错。通过题目“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可知,当时在并州的是李子先,不是作者自己。故选A。4.尾联“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意思是“家乡有船可载酒有网可捕鱼,还是回去吧,我们过去游玩的溪水中眼前正漂浮着落花,水深恰好一篙”,这是欢迎朋友与我一同归隐,饮酒打鱼,观赏风景。末二句写出全诗的主旨,劝李子先也解官归故里,与诗人同游。其中“归来”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紧接着又下一个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诗人犹嫌不足,同时还用水涨花落、渔船载酒构成一幅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图画,劝归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这两句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以水涨花落,渔船载酒的画面召唤友人归隐,新鲜别致。三、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5-6题。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第三联“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以及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B.在本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整首诗的句子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C.本诗的结尾用“南望”的景物来作结,诗人把目光投向远处,呼应、深化了开头的忘归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胜景的留恋向往。D.尾联“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一句在描写上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远处楼台的钟鸣之音表现出山中月下的幽静。6.近日,导演陈传兴将自己为叶嘉莹先生精心拍摄的纪录片取名为《掬水月在手》,尤见其对这首诗的喜爱程度。很多评论者都曾表达过该诗第二联的偏爱,请简要赏析“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精妙之处。【答案】5.B6.①从结构上看,“掬水月在手”承第二句的“夜”,“弄花香满衣”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②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气完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③“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然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④精于练字,“掬”字和“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实是神来之笔。【分析】5.B项,“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不能起提纲挈领、统率整首诗的作用。“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具体展开“胜事”和“赏玩忘归”的描述。故选B。6.①从结构上看,“掬水月在手”呼应第二句的“夜”,“弄花香满衣”呼应首句的“春”;此二句写春山“胜事”,在诗文中承上启下,承接首联的总括,引出下文的“赏玩忘归”的描述。②这两句既写山中“胜事”,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的美景,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描摹人物情态,写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物我交融。虽只写了两个“胜事”,但取材典型。③“掬水”“弄花”实写动作;“月在手”,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香满衣”,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虚写效果。所以,艺术形象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④精于练字,“掬”字和“弄”字,写出了人物的动作,“掬水”“弄花”又是在写双手捧水和弄花赏玩情景,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实是神来之笔。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答张十一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贫笞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未③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注]①本诗作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一起被贬。张十一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踯躅:杜鹃花的别名。③此处“未”字领起“报”与“知”。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勾勒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猴猿啼鸣,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传递出人烟稀少的空寂。B.颔联是两组近景特写,小笋萌生、鲜花绽放之景为冷落荒僻的村野点缀了些许鲜艳明快的颜色,比拟手法使得描写生动传神。C.尾联直抒胸臆,点明忧愁的心境和原因。看罢书信顿觉白发加半,直接表达对仕途坎坷、年华逝去的悲愤,是与友人同感共悲的哀痛。D.诗中景物很契合诗人的处境与心情。环境之空寂更添远离繁华京城后的孤独凄凉,花开之悠闲更使身居闲地身为闲人的诗人触景生愁。8.中国古典诗歌有“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请据此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答案】7.C8.①“怨而不怒”是指心有不满但能节制住它的情感,不使之发展成为愤怒,是中国古诗抒发情感讲求节制有度的一种传统。②诗人称贬谪之地为“死所”,是“送生涯”的“炎瘴”之地,蕴含诗人因直言进谏而被贬的愤怨不平,以及回归无望的悲慨沉痛。③但是诗人的哀怨情感节制有度,以“莫令”劝解自己和友人不要在“炎瘴”之地沉沦下去,并憧憬未来建功立业以“报君恩”,让本应浓重的愤怨显得敦厚平和。【分析】7.C项,“斗觉霜毛一半加”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写愁不说愁,借霜毛陡加曲折说出,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含蓄,韵昧醇厚悠远。故选C。8.解答此题,首先理解“怨而不怒”的意思,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怨而不怒”,意思是心有不满,但能控制住它,不使之发展成为愤怒。作为古典诗歌的一种风雅传统,体现的是古诗抒发情感的特点。“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作者与故人曾相逢江汉,常欢醉而归。故情愈深,衬托出如今的相逢愈喜。B.颈联上句回扣诗题,写重聚的喜悦;对句写两鬓萧疏的衰老,不言悲而悲情四溢。C.尾联设问,以淮上秋景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淮上秋山美景的喜爱之情,格调昂扬。D.本诗后四句以久别重逢为重点和主体,写出了环境、人物的形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密。10.这首诗的颔联言简而意丰,请就此进行简要赏析。【答案】9.C10.①“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一别”和“十年”拓宽了时间和空间,蕴含了复杂的人事变迁。②颔联言简意赅,借虚拟之景抒深沉之情,表达了一别十年的感伤、年华老去的无奈和世事沧桑的感慨。【分析】9.C项,“格调昂扬”错误。韦应物外放出京,有许多不得已,诗人不直接回答无法归去,而以“淮上有秋山”作答,有对秋山之景的喜爱,更有无奈之下的自我慰藉。这句以景结情,含蓄深沉,留下了令人回味的艺术空间。故选C。10.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意思是: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本联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浮云”“流水”为虚景,又为比喻。诗人将自己比作“浮云”,表现自己的漂泊不定;用“流水”比喻时间,光阴、岁月流逝,年华逝去之迅速,表达了诗人一别十年的感伤、年华老去的无奈和世事沧桑的感慨。六、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1-12题。羌村三首(其一)(节选)①杜甫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渔翁(节选)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注释)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历尽艰险,终于返家之时。②欸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1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柴门鸟雀噪”中鸟儿喧宾夺主的声浪,反衬了乡村环境的恬静幽美、惬意宜人,有田园诗的雅致之美。B.杜诗“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这两句是上两句的说明,“偶然”二字含有极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感慨。C.柳诗的一二句描写了从夜到拂晓的景象。渔翁是这两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边,晨起汲水燃竹。D.柳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景色,境界奇妙动人。12.苏东坡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柳诗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与杜诗中“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都体现了“反常”,请比较赏析二者的“反常”之处。【答案】11.A12.杜诗中,家人远隔千里,信息不通,飘零离散,朝不保夕,以至于初见时“怪我在”“惊”,不敢信,不敢认。反常的情态,曲折反映出那个非常时代的影子。柳诗,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表现其反常,忽然“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分析】11.A项,“反衬了乡村环境的恬静幽美、惬意宜人,有田园诗的雅致之美”,夕阳急于躲到地平线下休息,柴门前的树梢上有几只鸟儿鸣叫不停,这喧宾夺主的声浪反衬出那个特殊岁月乡村生活的萧索荒凉。故选A。12.“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初见家人、邻里时悲喜交集之状。这里没有任何繁缛沉闷的叙述,而简洁地用了三个画面来再现。画面一是与妻孥见面的情景。乍见时似该喜悦而不当惊怪。然而,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人命危浅,朝不保夕,亲人忽然出现,真叫妻孥不敢信,不敢认,乃至发愣(“怪我在”),直到“惊定”,才“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这反常的情态,曲折反映出那个非常时代的影子。“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是最见诗人功力的妙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这两句描写的是以下情景:一方面是自然景色:烟销日出,山水顿绿;一方面是渔翁的行踪:渔船离岸而行,空间传来一声橹响。然而,诗人没有遵循这样的生活逻辑来组织诗句,却从自我感受出发,交错展现两种景象,更清晰地表现了发生于自然界的微妙变异。前一句中“烟销日出”和“不见人”,一是清晨常见之景,一是不知渔船何时悄然离去的反常情态。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表现其反常,忽然“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寄韩潮州愈①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②头。隔岭篇章③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④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⑤。(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②潮水:河流名,流经潮州。③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④城根:犹城脚。⑤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1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回忆起笔,写诗人也曾和韩愈有过相同的经历,直达天南潮水的尽头,既表达了对韩愈遭斥逐的不平,也流露出深切的眷念。B.颔联直写别后景况,以“隔岭篇章”“出关书信”点出诗人与韩愈之间关山迢递,互通书信的真挚情谊。C.颈联“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句暗含“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透露作者对友人深切的关怀。D.尾联宕开一笔,别开生面地设想将来潮州瘴气将一扫而空,楼阁月明,银辉遍洒,一片澄澈,寄托了诗人对韩愈的祝福之意。14.本诗可谓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贾岛“好苦吟,善推敲”的诗风,试从“炼字”和其他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答案】13.A14.①炼字:用字脱俗。“悬”“浸”二字,一高一低,俯仰结合。“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山峰阻路;“海浸城根”则说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处境凄苦。②想象(虚实结合)。颔联实写二人别后景况,颈联尾联想象朋友的处境,虚实结合,透露出作者对友人深深的牵挂之情。【分析】13.A项,“写诗人也曾和韩愈有过相同的经历”错误,此诗一开头就表达了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情,流露了一种深切的眷念和向往的心曲。首联“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两句笔力奇横,表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故选A。14.《寄韩潮州愈》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首联写自己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情,中间两联直抒别后的景况,尾联写祝福,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全诗八句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皆从丹田流出,抒写了真诚的友情。“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悬”、“浸”二字,一高一下,富于形象。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这是途中景色。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这是到任后的景色。“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残云断”内含人虽隔断,两心相连之意;“老树秋”则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关怀心情。颔联“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两句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颈联尾联想象朋友的处境,虚实结合。颈联把坚如磐石的友情推至顶峰,诗的境界也达到了高峰。第四联则荡开一笔,别开生面:“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八、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5-16题。沁园春·试望阴山①(清)纳兰性德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②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纆崖转石,万壑惊雷。穷边自足秋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④,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注)①此篇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纳兰奉命出使梭龙时而作。②匝(zā)地:满地,遍地。③蛾眉遗冢((zhǒng):谓古代和亲女子之墓。④斗柄:即构成北斗星斗柄的三颗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写景,取用赋法,景观宏大。先远后近,由地及天,兼顾时间上的纵深,平添无尽苍茫之感。B.下片抒情,借典铺陈,叹尽兴亡。抒情沉郁幽伤,婉曲层深,表达了“百事堪哀”的凄苦和感慨。C.“穷边自足秋怀”,既承上片点明边塞荒凉艰苦之“愁”,又为后文抒“恨”蓄势,语气似抑实扬。D.全词情感丰富,既有词人长期羁旅漂泊的思乡之情,又有兴亡交替、盛年霜鬓、人生苦短的愁情。16.论者谓此词“苍凉沉郁,颇有苏辛之风”,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是如何体现出来的?【答案】15.D16.①苍凉:描绘塞外风光的意象宏阔,意境凄凉。如上片“青峰”高耸密集,“黄沙”辽阔无边,荒“城”远“堆”等为全词奠定雄伟悲壮的基调;下片绝塞依然凄凉,空台满目腐草,令人顿生空寂悲凉的感慨。②沉郁:抒情婉曲层深,有“大我”情怀。由因地域引愁过渡到因人事生哀,从而牵出两桩流传千古的史实;词尾直抒胸臆,“百事”既指自家事,更指历史事,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感叹兴亡交替或人生苦短,苍凉凄婉,沉郁幽伤。【分析】15.D项,“长期羁旅漂泊”理解错误,从注释“此篇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纳兰奉命出使梭龙时而作”可知,词人是奉命出使途中思家心切而作。故选D。16.根据题干中“苍凉沉郁,颇有苏辛之风”提示,解答时,应抓住词中相关内容,紧扣“苍凉”和“沉郁”分析。上片,起句“试望阴山”,先廓定视野,继后写“试望”的心境和感受:“黯然销魂,无言徘徊。”“无言徘徊”形象地描画出心潮翻涌,无限思绪的情态。第二三句由“见”字领起“青峰几簇,去天才尺”,写山岭高耸密集;“黄沙一片,匝地无埃”,写朔漠辽阔无边。底下连举唐代西域两个名镇“碎叶城”和“拂云堆”,并分别述以“荒”和“远”。“碎叶城”距阴山数千里之遥,试想不可目及,神思则可;“拂云堆”虽近在阴山南麓,但由于“雕外寒烟惨不开”,故目见也难。这两句意象宏阔,为全词设下雄伟、悲壮的氛围。词趣在雄伟悲壮的氛围里和深沉的情绪中静静地流淌。下片,“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下片写出了绝塞依然凄凉,空台满目腐草,令人顿生空寂悲凉的感慨,抒发词人思家的情怀。“穷边自足愁怀”,点明荒凉艰苦的塞外边疆,紧承“又何必平生多恨哉”,语气似抑实扬,由因地域引愁过渡到因人事生愁,从而牵出两桩流传千古的史实。“凄凉绝塞,峨眉遗冢”想象到王昭君凄凉出塞,美人已去,但青冢犹存;“梢沉腐草,骏骨空台”,写出了掩埋在荒漠野草中的,是燕昭王为迎接天下贤达而筑的黄金台的遗迹。其人如今已没,绝塞依然凄凉,空台满目腐草,留给后人无限感慨,其人生苦短之情历历可见。“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鬟早衰”,写河流依然向北流去,北斗斗柄仍是横斜向南,愁苦的人已经未老先衰,两鬓已生出星星白发在秋风中回首往事,此句直抒“人生几何”的慨叹。“北转河流”是黄河流势的真实写照,“南横斗柄”写星辰依然按自然规律运动。古如是,今如是,未来仍如是,但人的生命却是极短暂的,故有“鬓早衰”的怅恨。尾句“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稍抑即扬。“百事”既指历史事,更指自家事,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感叹兴亡交替或人生苦短,苍凉凄婉,沉郁幽伤。综上分析,回答“苍凉”这一点,可以抓住上片的“青峰”“黄沙”荒“城”远“堆”等意象,为全词奠定雄伟悲壮的基调。下片“凄凉绝塞”“峨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等令人顿生空寂悲凉的感慨。回答“沉郁”这一点,抓住词中的两桩流传千古的史实和“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的直抒胸臆,从抒情婉曲层深,有“大我”情怀回答。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注)谢玄晖:即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了后面将要写的内容。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18.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凝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三、四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案】17.B18.诗眼分别是“摇”“滴”。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也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以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异趣横生。【详解】17.B项,“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错误。“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故选B。18.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第二联中的“摇”“滴”二字最为生动,分别是这两句诗的“诗眼”。这两个字以动写静,恰好反衬出彼时彼刻万籁俱寂的特点。白云、城阙映入水中,微波涌动,它们在月色下轻轻地摇动着。白露凝为水珠,明亮亮地缀在草木之上,泛着晶莹的光点。这两句诗是景物的实写,尽管没有正面描写月色的皎洁,却从侧面烘托出了月色的可爱。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充①杨慎锦江烟水星桥②渡,惜别愁攀江上树。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苏武匈奴十九年,谁传书札上林边。北风胡马南枝鸟③,肠断当延蜀国弦④。(注)①嘉靖三年,作者因上疏议“大礼”,谪戍于云南。本诗为作者谪戍云南期间,暂回成都故乡后又将远赴成地时所作。②星桥:原成都西南西江上,又名“七星桥”。《华阳国志》:“(成都)西南两江有七桥。”杨雄《蜀记》:“星桥上应七星也,李冰所造。”③“北风”句:古诗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之句,意为万物都有心念故土之情。④蜀国弦:乐府歌辞名,内容多状写弱道之艰险,此指思乡之曲。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点出本诗的写作地点、对象、原由和主题。首联紧扣诗题,写友人在渡口船上置酒折柳饯别送行,借写送行人行为和情绪暗寓自己离别深情。B.颔联承折柳,出句以离人视角,写杨柳尚青而自己已远,对句以留人视角,写征人将去音讯杳渺,“故乡”与“大荒”相对,“遥”突出距离之远,“去”写出离开之疾。C.颈联借苏武牧羊上林传书故事,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侧面抒发了自己远谪边疆的孤独和痛苦,含蓄隽永,耐人回味。D.尾联借“胡马”“越鸟”意象,再次形象地表达自己对故土的依恋,最后以当筵听曲而“肠断”总结全篇,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深沉,让人蕴藉无穷.20.陆机《文赋》中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能统摄全诗的词,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为什么?请结合全诗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深圳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
- 2025年洛阳货运资格证题库及答案大全
- 2025年海东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库
- 寒假里一件有意义的事300字左右
- 2025年太原货运从业资格证年考试题目答案
- 海水提取盐工艺流程
- 单招武汉体院分招生计划
- 2025年聊城道路运输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备战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课件(高三) 政治(广东版)大单元突破练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 钢材型号购销合同范本
- 2024-2030年中国液化天然气透平膨胀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6第六讲 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个人)
- 基于SWOT分析的义乌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
- 基于自适应滤波对音频信号的处理详解
- 油浸式变压器工艺文件汇编
- 并网前设备电气试验继电保护整定通讯联调完整资料
- 南方科技大学机试样题练习南方科技大学样卷
- 北京广安门中医院门诊楼层分布图
- 法定代表人登记表
- 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