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小麦高产种植实施过程与节水节肥栽培技术具体应用_第1页
内乡小麦高产种植实施过程与节水节肥栽培技术具体应用_第2页
内乡小麦高产种植实施过程与节水节肥栽培技术具体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河南省内乡县良好的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可以很好地满足小麦作物的生长需求,使小麦在当地能够健康生长,充分地满足民众需求,加快推动地区小麦种植产业的向前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水平,种植人员应当提高对栽植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小麦优质高产种植过程的管控,应用有效节水节肥栽培技术,提高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小麦产量以及品质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小麦优质高产的种植过程,提出了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要点。关键词:小麦;水节肥;栽培技术在河南省内乡县作物种植产业发展过程中,小麦是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从数据来看,该地2023年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为174.35万亩,其中,小麦作物的种植面积为53.31万亩,小麦是内乡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地民众日常生活需求,也能够帮助农民获得较高水平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现阶段内乡县小麦作物种植活动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农民对水肥资源的用量较大,限制了作物种植水平和效益的提升,农民也难以收获优质高产小麦,阻碍了内乡县小麦种植产业的发展。因此,当地农民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种植理念,加强对小麦优质高产种植过程的管控,并在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帮助下,实现对资源的高水平利用,切实减少作物生产成本的支出,加快推动内乡县农业经济的向前发展。1小麦优质高产种植过程与节水节肥栽培技术概述从小麦作物的生长特性来看,其在外界环境变化、资源供应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实现自身的生长,生长成熟之后,农民就可以快速开展作物收获工作,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受传统种植理念影响,农民在组织开展小麦作物的种植活动时,为了获取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为小麦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较多的水资源和肥料,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从小麦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来看,其生长质量并不高,农民无法获取更多的优质小麦,水资源和肥料的大量施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大了作物种植的成本支出,对小麦作物的健康状态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小麦病虫害的传播与扩散提供了便利,容易给后续作物种植栽培活动的开展产生限制,难以实现小麦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1]。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在开展小麦的优质高产种植活动时,能够在相应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依据作物的生长特性,为其创设良好的环境,并加强对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应用,从小麦作物的生长需求出发,使小麦可以在自身生长时获取足量的养分以及水资源,切实提高小麦作物的生长质量,实现了对资源的高水平利用。因此,在小麦优质高产种植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农民对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使自身获取更加可观的经济收益,为推动地区小麦种植产业、实现农业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大力支持。小麦种植人员在作物优质高产种植过程中,要想加强对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应用,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先,农民应当坚持适度节水、科学施肥的原则。需要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对小麦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小麦作物的需水和需肥特点,并对土壤环境进行检测,结合当地的降水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节肥栽培方案,既要满足小麦作物的生长需求,也要使小麦作物得以健康生长。其次,在小麦优质高产种植过程中,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应用还要求农民应当树立节水节肥理念,并加快构建节水节肥栽培技术体系。再次,在小麦优质高产种植过程中,要想使节水节肥栽培技术能够发挥作用,当地有关部门也应当发挥作用,积极开展配套机械化设施设备的推广工作,实现水肥灌溉一体化,既能够帮助农民减轻劳作负担,也能够使节水节肥的效果得到增强。最后,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应当积极开展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宣传工作,使农民能够认识到节水节肥对培育优质高产小麦的重要性,并开展技术指导工作,使广大农民能够尽快掌握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应用方法,不断优化小麦优质高产的种植过程,实现小麦种植水平的有效提升[2]。2技术要点2.1加强对品种的选择在小麦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良好的品种能够为作物的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提高小麦的生长质量,实现对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种植人员要想强化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还应当加强对品种的选择,保证所选小麦作物品种优良,使小麦作物实现其自身的快速健康生长。在选择小麦的种植品种时,农民首先应当对内乡县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保证所选的作物品种能够尽快适应当地的环境,使小麦作物可以快速生长和发育,全面提高小麦的种植水平。其次,种植人员在选择小麦的种植品种时,还应当将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应用目标考虑在内,将节水节肥摆在重要的位置,进而对作物生长的用水量以及需肥情况展开了解,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能够实现对水资源和肥料的高水平应用。最后,种植人员在开展小麦品种的选择工作时,还应当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品种,使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抵抗病虫害的侵袭,维护自身的健康生长状态。内乡县隶属于南阳市,其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地段,外界环境的变化较为频繁,使得小麦在其自身生长的中后期很容易受到各类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的干扰,可能会出现小麦生长不良的情况,甚至还会造成小麦的大面积死亡。因此,具有较强抗逆性的优良小麦品种更适合内乡县的环境条件,农民无须施加更多的水资源和肥料就可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有效地强化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2.2种子处理为了在小麦优质高产种植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断强化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切实提高小麦作物的生长质量,实现其产量以及品质的同步提升,种植人员应当在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中,积极对小麦种子进行科学处理,保证种子质量良好。依据此前小麦作物种植管理经验,可知种子的质量与后期的水肥用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如果种子质量较差,为了促进其出苗,种植人员通常会施加较多的肥料,而如果肥料施用量不足,种子出苗迟缓,致使小麦作物难以抓住最佳的生长时期,限制了小麦作物产量以及品质的提升。因此,小麦种植人员在应用节水节肥栽培技术时,应当对种子进行挑选和处理,切实提高小麦种子的品质。种植人员需要利用风选、水选等方法,快速去除瘪粒、病粒等,使余下的种子在大小、形态以及气味方面表现良好,随即将选择好的小麦种子放置在阳光下进行晾晒,大约晾晒2d即可。种植人员还应当加强确保所挑选小麦种子的发芽率能够超过85%,净度与纯度均超过99%,进一步提高小麦种子的质量,使小麦种子可以尽快发芽[3]。另外,种植人员在选择好小麦种子之后,还应当对相应的小麦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使小麦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得到提升,有效地维护小麦作物的健康生长状态。2.3土壤处理为了保证小麦优质高产种植活动开展的顺利与高效,实现对作物的节水节肥栽培,种植人员还应当积极开展土壤的处理工作,保证土壤环境的优质,满足小麦作物生长的需求。对土壤的处理能够促使农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适当增强土壤的肥力以及含水量,从而使小麦可以从土壤中获取一定量的水分与养分,既能够减轻农民在作物栽培管理方面的压力,也能够实现节水节肥栽培。因此,土壤处理工作的开展在小麦节水节肥栽培过程中非常有必要。一般来说,小麦种植人员需要在播种之前对土壤的肥力进行检测,如果其肥力较低,则应当尽快整治,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进一步提高土壤环境的质量,使小麦生长在更加优质的环境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农民在对土壤进行消毒时,需要依据土壤的消毒要求,选择毒性较小的消毒剂,对消毒剂的使用量也要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残留的情况。同时,为了在小麦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减少化肥的施用,实现对小麦的节肥栽培,种植人员还应当在土壤处理工作中开展精细化整地活动。种植人员在对土壤进行精细化处理时,可以使用秸秆还田技术,将粉碎秸秆的长度控制在0~10cm,随后将相应的秸秆均匀地播撒在土壤表面上,使用拖拉机进行整地,确保秸秆可以进入到土壤中,并对其进行压实处理。种植人员还要施加尿素肥料,将每公顷肥料施用量控制在75kg,有效地增强土壤肥力,使秸秆可以尽快腐解。农民在对土壤进行处理时,为了实现对小麦作物的节水节肥栽培,还应当提前了解土壤的墒情,如果土壤的墒情较差,应当进行灌水造熵,改善土壤的墒情,提高小麦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对水肥的节约使用。从小麦作物的生长特性来看,如果小麦种子生长在含水率约为75%的土壤环境中,其能够正常出苗,当土壤含水率为80%~85%时,可以实现小麦的高产,而如果土壤的含水率未超过60%或大于85%,种子的出苗率将得不到有效保证,直接限制了小麦作物产量以及品质的提升。面对这样的情况,种植人员应当积极进行灌水造熵,在播种前的15d左右对土壤进行翻耕,依据所在地区9月的降水情况,对灌水量进行调控,保证土壤含水率处于合适的范围,促进小麦种子的发芽[4]。2.4播种农民在组织开展小麦优质高产种植活动时,为了使节水节肥栽培技术发挥出重要作用,实现小麦产量以及品质的有效提升,应当提高对播种环节的重视程度,保证播种时间、密度的适宜,并加强对科学播种方式的应用,有效地提高小麦的播种水平,使小麦能够快速健康生长。农民要确定小麦的播种时间。从小麦的生长特性来看,外界环境会对作物的生长状态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农民也需要依据作物的生长及时地进行灌溉和施肥,如果外界环境不适宜,农民通常会施加较多的水分和肥料,难以对小麦进行节水节肥栽培。为了使小麦作物可以生长在舒适的环境中,种植人员一定要保证播种时间的科学与合理。在选择小麦作物的播种时间时,种植人员应当对地区的气候条件、作物生长特性以及品种进行研究,做到适时播种,使小麦可以从外界获取生长资源,实现对小麦的节水节肥栽培。一般来说,内乡县小麦作物的播种期是每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农民需要依据小麦的品种,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半冬性品种的播种期是10月15日~10月25日,弱春性品种的播种时间是10月25日~11月5日。在确定了小麦作物的播种时间之后,种植人员还应当积极对小麦作物的播种量、播种密度进行优化和调整。在确定小麦的播种量时,种植人员要想实现对作物的节水节肥栽培,应当对土壤环境、品种特性进行研究,通常来说,当播种的土地为早茬地时,种植人员会播种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的小麦,并将小麦的播种量设置为112.5kg/hm2,苗量约为225万株/hm2,在中晚茬地上播种时,种植人员应当将小麦播种量调整到135kg/hm2,苗量要控制在225万~300万株/hm2,切实提高小麦的产量。但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人员在进行小麦播种时,如果土壤的墒情较差或灾情的发生概率较高,还应当适当增加播种量,播种时间也要进行调整[5]。现如今,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内乡县的农民在播种小麦时,可以应用播种机等机械化设备,并使用窄行播种、宽窄行播种等方式,尽快完整播种作业,有效地提高播种的效率与质量。在具体播种时,如果田地的产量较高,种植人员可以将播种的行距设置为20cm,其余田地的小麦播种行距则为22cm。同时,种植人员还应当加强对播种深度的管控,将播种深度设置为3.5cm,并在机械化设备的帮助下,保证播种深度一致,避免出现播种过浅或过深的问题,使种子尽快生长,保证作物长势优良,最终实现对小麦的节水节肥栽培。2.5田间管理种植人员在应用节水节肥栽培技术开展小麦的优质高产种植活动时,要想强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实现作物产量以及品质的提升,种植人员还应当重视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田间管理的水平,使小麦作物能够健康生长。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种植人员首先需要在越冬期进行管理,加强对小麦出苗和生长情况的监测。如果小麦的出苗率较低,且田地的墒情较差,应当及时地进行浇水,促进种子的出苗,并在浇水的过程中对出苗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及时地开展补苗工作,提高小麦的产量。在这个过程中,种植人员还应当在分蘖期施加尿素,并将尿素肥料的用量控制在120~150kg/hm2,使小麦作物能够顺利过冬,维护作物的健康。其次,种植人员在小麦抽穗期进行管理时,应当在入春之后,进行中耕松土,及时地清除麦田里的杂草,进行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