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中医治疗方案_第1页
股骨颈骨折中医治疗方案_第2页
股骨颈骨折中医治疗方案_第3页
股骨颈骨折中医治疗方案_第4页
股骨颈骨折中医治疗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骨颈骨折中医治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骨伤科学》(第2版,王和鸣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明显的外伤史,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伤肢呈外旋、短缩畸形,大转子上移。若为嵌插骨折或移位较少的骨折,症状可较轻微,仅感局部疼痛,仍能站立行走,但活动时疼痛加剧。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通过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对于一些X线片难以显示的隐匿性骨折,可进一步行CT检查。

(二)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证:伤后髋部疼痛剧烈,肿胀,瘀斑,活动受限,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涩。2.气血亏虚证:骨折后期,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3.肝肾不足证:骨折愈合缓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一)手法复位1.适应证:适用于新鲜股骨颈骨折,尤其是GardenⅠ型、Ⅱ型骨折。2.手法:患者仰卧位,助手固定骨盆,术者一手握住伤肢踝部,另一手托住腘窝部,逐渐屈髋、屈膝,并内收、内旋髋关节,使股骨头回纳至髋臼内。然后伸直下肢,再外展、外旋髋关节,纠正骨折断端的成角和移位。复位成功后,可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维持复位。

(二)牵引1.皮肤牵引适应证: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方法:采用下肢Bryant牵引或Buck牵引。将患肢置于牵引架上,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牵引时间为46周。2.骨牵引适应证:适用于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方法:可选用胫骨结节牵引或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重和骨折移位情况而定,一般为体重的1/71/10,牵引时间为812周。

(三)中药内服1.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0g,生地黄15g,赤芍10g,三七粉(冲服)3g,乳香6g,没药6g。加减:若疼痛剧烈,可加延胡索10g,郁金10g;若肿胀明显,可加泽兰10g,泽泻10g。2.气血亏虚证治法:补气养血,接骨续筋。方剂:八珍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当归15g,川芎10g,熟地黄15g,白芍10g,黄芪20g,续断15g,骨碎补15g。加减:若心悸失眠明显,可加酸枣仁10g,远志10g;若腰膝酸软,可加杜仲10g,牛膝10g。3.肝肾不足证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方剂:六味地黄丸合左归丸加减。熟地黄20g,山药15g,山茱萸10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鹿角胶(烊化)10g,龟甲胶(烊化)10g,牛膝10g。加减:若畏寒肢冷明显,可加仙灵脾10g,巴戟天10g;若骨折愈合缓慢,可加土鳖虫6g,自然铜(先煎)15g。

(四)中药外用1.早期药物组成:栀子、大黄、黄柏、乳香、没药等份。制法: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用法:外敷于髋部骨折处,厚约0.51cm,外用纱布包扎固定,23天换药1次。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2.中期药物组成:续断、骨碎补、自然铜、土鳖虫等份。制法:共研细末,用白酒调成糊状。用法:外敷于髋部骨折处,厚约0.51cm,外用纱布包扎固定,35天换药1次。具有接骨续筋、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3.后期药物组成:防风、艾叶、花椒、透骨草、刘寄奴等份。制法:将药物装入布袋,加水煎煮30分钟。用法:趁热熏蒸、热敷髋部,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具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的康复。

(五)针灸治疗1.选穴:根据骨折部位及辨证选穴。常用穴位有髀关、伏兔、血海、足三里、阳陵泉、环跳、秩边等。2.针法:气滞血瘀证可采用泻法,气血亏虚证可采用补法,肝肾不足证可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次选35个穴位,留针20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每周治疗23次。针灸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骨折愈合。

(六)康复治疗1.早期康复卧床休息: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外旋及过度屈曲髋关节,防止骨折移位。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臀大肌等长收缩练习,即肌肉收缩时关节不活动,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20次,每天34组。通过肌肉收缩,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2.中期康复持续牵引:继续维持牵引治疗,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牵引重量和时间。关节活动度训练:在牵引的同时,可逐渐进行髋关节的被动活动,如轻柔的屈伸、内收外展活动,但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避免引起疼痛和骨折移位。活动范围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天23次,每次每个方向活动510次。肌肉力量训练:增加肌肉力量训练的强度,如直腿抬高练习。患者仰卧位,伸直下肢,缓慢抬高至与床面成30°45°角,保持510秒,然后放下,重复1015次,每天34组。3.后期康复去除牵引: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去除牵引。髋关节主动活动训练:患者逐渐增加髋关节的主动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活动,可借助助行器或双拐进行部分负重行走练习。行走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步伐缓慢、稳健。负重训练: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一般在骨折后36个月,经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可逐渐弃拐行走。负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重导致骨折再移位。

(七)手术治疗1.适应证GardenⅢ型、Ⅳ型骨折:对于年龄较大、全身情况较好、能耐受手术的GardenⅢ型、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以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骨折超过36个月仍未愈合,且患者有明显的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者,可考虑手术治疗。2.手术方式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GardenⅢ型骨折,尤其是手法复位成功的患者。通过C形臂X线机透视下,将骨折复位后,采用空心螺钉或动力髋螺钉等进行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GardenⅣ型骨折或手法复位失败的GardenⅢ型骨折。手术切开暴露骨折部位,直视下将骨折复位,然后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材进行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年龄较大(一般65岁以上)、股骨头粉碎性骨折、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能性较大的患者,可考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临床症状:根据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治愈:髋部疼痛消失,肿胀完全消退,髋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好转:髋部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基本消退,髋关节活动度较前增加。未愈:髋部疼痛、肿胀无明显改善,髋关节活动受限。2.X线表现: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骨折线模糊或消失,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骨折未愈合:骨折线清晰,无明显骨痂生长。3.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评分≥90分,髋关节功能正常,无疼痛,活动自如。良:评分8089分,髋关节功能较好,轻度疼痛,活动轻度受限。可:评分7079分,髋关节功能一般,中度疼痛,活动中度受限。差:评分≤69分,髋关节功能差,疼痛明显,活动严重受限。

(二)评价方法1.定期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髋关节功能变化。2.影像学检查:每次随访时拍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必要时行CT检查,更准确地评估骨折愈合状态。3.功能评分:在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记录评分结果,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功能变化。

四、注意事项1.骨折复位固定后,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如发现肢端肿胀、疼痛、麻木、发凉或活动障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牵引期间要保持牵引装置的有效性,防止牵引针孔感染,定期更换牵引针眼处的敷料。3.患者卧床期间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多饮水,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4.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活动范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骨折移位或损伤。5.饮食上要加强营养,多摄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