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声赋一体化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如"悚然""萧飒""渥然""善"等实词,"其""于""而"等虚词,以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全文。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描写秋声来抒发人生感慨,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提高朗读能力。借助注释、工具书和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疏通文意,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文本结构和写作特色,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引发学生对自身人生的思考,培养珍惜时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意,掌握文言句式。理解作者借秋声抒发的人生感慨,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如描写秋声的技巧、情景交融的表达等。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尤其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领会本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如行文的波澜起伏、语言的骈散结合等。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和情感基调,加深对文意的理解。2.讲授法:讲解重点文言字词、句式和文章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解决疑难问题。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如金黄的落叶、萧瑟的秋风、高远的天空等,同时播放一段轻柔的古典音乐。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回忆与秋天相关的诗词、文章或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3.引出课题《秋声赋》,提问学生:"赋"是一种怎样的文体?关于秋天的赋,大家之前了解过哪些?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文体介绍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它兼具诗歌与散文的特点。其形式上注重铺陈排比,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内容上多以抒情、叙事、议论为主,常常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赋的发展历程:起源于战国时期,到汉代达到鼎盛,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向骈文转变;唐宋时期,赋又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既有骈赋,也有散赋,如苏轼的《赤壁赋》等。2.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反对宋初以来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对北宋文风的转变有重要贡献。其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等。背景:本文写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当时欧阳修已步入晚年,在经历了仕途的波折后,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通过描绘秋声,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三)初读课文(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重点强调以下字音:"悚(sǒng)然""萧飒(sà)""淅沥(xīlì)""砰湃(pēngpài)""鏦(cōng)金伐鼓""黟(yī)然黑者为星星"等。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4.全班齐读,要求读得通顺、流畅,读出文章的气势。
(四)疏通文意(20分钟)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3.各小组代表提出仍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式:实词"悚然":恐惧的样子。"萧飒":形容风声。"渥然":润泽的样子。"善":擅长,善于。"黟然":乌黑的样子。虚词"其":代词,代秋声;语气词,表揣测等。"于":在;对于。"而":连词,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句式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应为"为何其然也"。状语后置:"其触于物也",应为"其于物触也";"常在于险远",应为"常于险远在"。4.教师再次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式,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大意,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情况。
(五)文本分析(20分钟)1.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文章结构:文章开篇以"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点题,引出秋声;接着从秋声的特点、秋声引发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等方面展开描写,最后以"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收束全文,余味悠长。2.赏析秋声描写提问学生:文中是如何描写秋声的?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描写的妙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将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金铁皆鸣、人马之行声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声的变化多端和气势磅礴,让读者如闻其声。3.体会情感内涵思考:作者在描写秋声的过程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如"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分析作者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思考。4.分析写作手法探讨本文的写作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明确:作者借描写秋声,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是借景抒情的写法。同时,将秋声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托秋声言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引导学生体会这种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使文章情感更加深沉,富有感染力。
(六)深入探究(10分钟)1.组织学生讨论:本文所表达的情感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忙于追求功名利禄,忽略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本质。欧阳修在文中表达的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年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积极进取,努力实现人生价值。2.比较阅读:将本文与其他描写秋天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学生自主选择相关作品进行比较,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作品,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杜甫的《登高》等。小组交流后,全班分享比较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七)课堂小结(5分钟)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文言字词、句式、文章结构、情感内涵、写作手法等。2.教师进行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欧阳修的《秋声赋》,疏通了文意,分析了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体会了作者借秋声抒发的人生感慨。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继续复习巩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思考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八)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并默写全文。2.以"秋天的思考"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思考。3.阅读欧阳修的其他作品,如《醉翁亭记》《朋党论》等,体会其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秋天的图片、古典音乐、作者及作品介绍、课文原文及注释等。2.相关参考书籍,如《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秋声赋》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在文言字词积累、文意疏通、情感体会和写作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智能科学数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考冲刺倒计时100天主题班会
- 湖北省鄂州市吴都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生物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23)含解析
- 商丘学院《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湘潭市岳塘区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虚拟仪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工科数学分析(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中级法语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数据挖掘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智慧建造与物联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篮球运球 移动技术》教案(共四篇)
- 智能建筑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 建筑工程住宅水泥制品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2024年中国红木家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DNM-9602酶标分析仪操作规程
- 四川省宜宾龙文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检测(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 以退为进的中国惠民保发展-基于73款停售惠民保产品的分析-【复旦许闲】20240719
- 智能纺织技术的家居家纺应用
- DL∕T 5161.14-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4部分: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 有机半导体完整版本
- 监护人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