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壕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石壕吏》。准确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暮""投""逾墙走""一何怒""一何苦"等,疏通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通过叙事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诗人情感的写作手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学习从叙事中体会作者情感,从人物对话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安史之乱中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培养关注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感。感受诗歌所反映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激发学生珍惜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准确翻译诗句。体会诗歌的叙事手法和作者情感,感受诗歌的主旨。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老妇致词的深刻含义,体会诗人在叙事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引导学生透过诗歌文本,深入思考安史之乱对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涵,增强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视频播放一段关于安史之乱的视频片段,展示战争的残酷场景,如百姓流离失所、城市破败等。2.提问引导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这场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社会和人民的影响。3.引出课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出课题:"在安史之乱时期,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他用自己的诗歌记录了那个动荡年代人民的悲惨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叙事诗《石壕吏》,看看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故事。"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1.作者简介简要介绍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背景介绍详细讲述安史之乱的背景和经过: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八年之久,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辗转流离,亲身经历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种种灾难,他的许多诗歌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范读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石壕吏》,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例如:暮投石壕村(mùtóushíháocūn),有吏夜捉人(yǒulìyèzhuōrén)。老翁逾墙走(lǎowēngyúqiángzǒu),老妇出门看(lǎofùchūménkàn)。吏呼一何怒(lìhūyīhénù)!妇啼一何苦(fùtíyīhékǔ)!听妇前致词(tīngfùqiánzhìcí):三男邺城戍(sānnányèchéngshù)。一男附书至(yīnánfùshūzhì),二男新战死(èrnánxīnzhànsǐ)。存者且偷生(cúnzhěqiětōushēng),死者长已矣(sǐzhěchángyǐyǐ)!室中更无人(shìzhōnggèngwúrén),惟有乳下孙(wéiyǒurǔxiàsūn)。有孙母未去(yǒusūnmǔwèiqù),出入无完裙(chūrùwúwánqún)。老妪力虽衰(lǎoyùlìsuīshuāi),请从吏夜归(qǐngcónglìyèguī)。急应河阳役(jíyìnghéyángyì),犹得备晨炊(yóudébèichénchuī)。夜久语声绝(yèjiǔyǔshēngjué),如闻泣幽咽(rúwénqìyōuyè)。天明登前途(tiānmíngdēngqiántú),独与老翁别(dúyǔlǎowēngbié)。2.学生跟读学生跟随教师逐句跟读,模仿教师的读音、节奏和语调。3.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4.指名朗读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诗歌,教师进行点评,重点纠正读音和节奏方面的问题。5.全班齐读全班学生齐读诗歌,要求声音洪亮,节奏整齐,读出诗歌的气势。
读完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这首诗讲述了诗人在石壕村借宿时,差役夜间抓人当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去服役的故事。
(四)疏通文意,理解诗句(15分钟)1.学生自主翻译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诗句,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2.小组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共同解决疑难问题。3.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重点字词暮投石壕村:暮,傍晚。投,投宿。有吏夜捉人:夜,在夜里。捉,捕捉,这里指抓人去当兵。老翁逾墙走:逾,越过。走,跑,这里指逃跑。吏呼一何怒:一何,多么。怒,发怒。妇啼一何苦:苦,凄苦。三男邺城戍:戍,防守。一男附书至:附书,捎信。二男新战死:新,最近。存者且偷生: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死者长已矣:长已矣,永远完了。室中更无人:更,再。惟有乳下孙: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母未去:去,离开,这里指改嫁。出入无完裙:完裙,完整的衣服。老妪力虽衰:老妪,老妇。请从吏夜归:请,请求。从,跟从,跟随。犹得备晨炊:犹得,还能够。备,准备。夜久语声绝:绝,断绝。如闻泣幽咽: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天明登前途:前途,前行的路。独与老翁别:独,只,仅仅。重点句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翻译: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讲解: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夜捉人"三个字,写出了差役的凶狠和急迫,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翻译:差役呼喊得多么愤怒!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凄苦!讲解: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差役的残暴和老妇的悲惨遭遇,表现了诗人对差役的谴责和对老妇的同情。"听妇前致词......犹得备晨炊。"翻译:听老妇人走上前去陈述:三个儿子都去邺城防守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讲解:这是老妇的致词,是诗歌的核心部分。老妇的诉说,展现了战争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巨大灾难,也表现了老妇的善良、坚强和无奈。"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翻译: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讲解:"语声绝"暗示老妇已被带走,"泣幽咽"表现了儿媳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抓而极度悲伤又不敢放声痛哭的心情,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翻译: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老翁告别。讲解:诗歌结尾,简洁而意味深长,"独"字暗示老妇已被抓走,只留下孤独的老翁,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家人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悲愤之情。
4.学生再次翻译诗句学生在理解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基础上,再次完整地翻译诗句,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确保翻译准确、通顺。
(五)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5分钟)1.分析诗歌内容提问:诗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各自的遭遇是怎样的?明确:诗中描写了诗人、吏、老翁、老妇、儿媳和孙子等人物。吏在夜间抓人,态度凶狠;老翁逾墙逃跑;老妇三个儿子战死两个,家中只剩下吃奶的孙子和儿媳,自己还被吏抓去服役;儿媳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抓而悲痛万分。提问:老妇的致词中,哪些内容最能打动你?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老妇诉说家庭悲惨遭遇的部分,如"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等,让学生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和贫困潦倒,感受老妇的无奈和悲哀。提问: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诗人对安史之乱中人民悲惨遭遇充满同情,对战争的残酷和差役的残暴表示谴责和愤懑。如通过描写老妇一家的遭遇,以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对比,"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结尾等,都能感受到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2.探究诗歌主旨小组讨论:这首诗仅仅是在写石壕村这一户人家的遭遇吗?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结合诗歌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思考。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这首诗不仅仅是写石壕村一户人家的遭遇,它是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战争使得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差役的横征暴敛更加剧了人民的苦难。诗歌通过对这一典型事例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批判。3.体会诗歌叙事手法提问:这首诗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叙事线索、叙事角度、情节安排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诗歌以诗人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叙事,从傍晚投宿到天明告别,层次清晰。采用了藏问于答的叙事方式,通过老妇的致词,将差役抓人、家庭悲惨遭遇等情节一一展现,既避免了平铺直叙,又使诗歌情节紧凑,重点突出。同时,在叙事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
(六)朗读背诵,总结全文(5分钟)1.朗读指导再次强调诗歌的节奏和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例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要读出强烈的对比;"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要读出深沉的悲哀。让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2.背诵诗歌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背诵诗歌。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叙事线索和情节发展进行回忆,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最后全班一起背诵。3.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石壕吏》,通过朗读、翻译、分析等环节,我们理解了诗歌的内容,体会了诗人的情感,感受到了安史之乱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和战争的残酷。希望同学们能记住这首诗,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同时,也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进一步阅读杜甫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七)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2.以"读《石壕吏》有感"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对战争、和平以及人民苦难的认识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3.收集杜甫其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学生对杜甫诗歌风格和思想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2.多媒体课件:包含安史之乱的视频资料、诗歌朗读音频、作者及诗歌相关图片等。3.辅助读物:《杜甫诗选》《唐诗三百首》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改革试卷及答案
- 踏步修复施工方案
- 黑龙江篮球场地面施工方案
-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
- 物流交通安全知识培训
- 广电网络分公司2025年工作总结9篇
- 5S现场管理培训
- 天津专用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含解析
- 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护理个案
- 2025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政府审计 课件汇 蒋秋菊 第5-12章 金融审计- 政府审计报告
- 第二十一章传导热疗法讲解
- 2025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福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智能硬件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
- 关于物业客服培训的
- 广西能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管道沟槽开挖施工方案
- 环卫工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