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密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
苏轼作者简介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其生平见载《华阳国志》、《晋书》。代表作为《陈情表》,中国文学史上有“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的说法,《晋书·孝友传》将他列为首位,誉之“以孝谨闻”。
是谁陈情?创作背景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晋武帝实行怀柔政策,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辞不就职”
向谁陈情?陈情表陈述、禀报隐情、苦衷奏章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情:1.情况(事实);2.衷情(苦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题解古代文体——表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典范之作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当然,关于这些上书的名称和功用,随着不同的时代也有变化。「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如唐朝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朗读文本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文,疏通文章大意险衅xìn
夙sù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祚zuò薄
期jī功强qiǎng近
茕qióng茕孑jié立
床蓐rù
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 陨yǔn首
逋bū慢
笃dǔ
拔擢zhuó
不矜jīn名节
优渥wò
盘桓huán
气息奄yǎn奄
侥jiǎo幸研读文本第一段: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恳切;第三段:真挚,诚恳;第四段:忠诚,期待。感情基调:研读第一段因为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形作名,忧患凶丧之事见:我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臣李密上言:臣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了不幸。生下来刚六个月,慈父便弃我而去;到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向(逼她改)。祖母刘氏,可怜臣幼年丧父又身体虚弱,亲自抚养(臣)。臣小时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伶仃孤苦,直到成人自立。亲自直到研读第一段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名作状,在外(臣)既没有伯叔,也没有兄弟,家门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小童,(臣)孤单无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而祖母刘氏早已疾病缠身,经常卧床不起,臣侍奉她服用汤药,从来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过她。早名作状,在内文言常识帝王(亲王):崩诸侯:薨(hōng)大夫:卒士:不禄庶人:死称父母死:见背(父母或长辈去世)、孤露(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考妣(特指已故的父亲和母亲)“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礼记·曲礼》文言常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制服丧的轻重。“期功”亦用以指五服之内(关系较近)的宗亲。期,穿一年孝服的人。功,按关系亲疏又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的亲族;小功,服丧五个月的亲族。)丁忧也称“丁艰”,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五服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所穿的丧服是不同的,从丧服上把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分五等,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五服共分为五类,分别是:斩衰(cuī)、齐衰(zīcuī),大功
小功
、缌(sī)麻。五服之外,则没有了亲缘关系,不用服丧,就叫出服,也叫“出五服”。文言常识研读第一段1.在第一段的陈情过程中,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哪些内容?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刘婴疾病不能“废离”为下文做铺垫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年幼多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2、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作用是什么?六月:慈父见背;四岁:舅夺母志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先纵
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晚有儿息;外无近亲;内无照应。后横
品析: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铺垫。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3、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其凄苦?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词语生动地
表现其孤苦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相依为命:凄苦:一、叙祖孙相依为命之情祖母卧病家庭不幸祖孙相依不直陈其事,先诉惨况,引起同情父丧母嫁多病孤苦祖母抚养人丁衰微情境式默写1.在《陈情表》中,作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起到总起和概括作用的两句是“
,
”。2.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丧父的两句是“
,
”。3.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
,
”。4.《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情境式默写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儿童的两句是:“
,
”。6.《陈情表》用“,”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研读第二段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大臣推举因为到了当今圣朝,(臣)浸润在清明的教化中。从前太守逵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荐臣为秀才。臣因为(一旦外出做官)供奉祖母之事没人来做,(所以)辞谢而未接受任命。(陛下)特地颁下诏书,任命臣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臣为太子洗马。像臣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承担侍奉太子的职务,(皇上的恩遇)实在不是臣用生命所能报答的。推辞不久承担,担任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研读第二段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使动用法,使上闻、报告。名作状,一天比一天臣(把自己的苦衷)在奏表中一一呈报,辞谢而不去就职。(不料)诏书(又下)急切严峻,责备臣有意回避怠慢上命。那县长官逼迫,催臣上路;州官登门催促,急迫过于流星。臣想接受诏命赶路(就职),但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申诉(苦衷)不被许可:臣眼下实在是进退两难,处境窘迫。被动句:被许可姑且状后:于星火急1、本段写屡次征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特点——征召的级别越来越高(按时间顺序),显出朝廷征召之殷切。“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作用——加深了赴命上任与孝养祖母的矛盾,突出了自己两难的境地,为下文做铺垫。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自由诵读第2段,思考:
2、本段如何叙述作者处境的狼狈?作者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情辞悲切,动人心肺。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二、述进退两难之苦诉矛盾之心,表感激之情,再博同情朝廷征召之殷,退很难养祖母无主,进更难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1、任职授官:任(担当,担任)、授(授官,任命)、除(任命)、拜(授官)
用于布衣任官: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
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职)举(推荐)、起(起用)、提(提拔)、拔(提升无官职的人)此外,还有:
封(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赠(追封已故者以爵位)、赐、赏知识积累2、越职升迁:进(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擢、升、拔擢(由低到高的升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3、降级免职:罢、免、解、黜贬、夺(因过失而解职)、放(委任委派)、贬、谪(因过失而降级)、左迁(降级使用,贬官)、革、褫(皆为“革除”,撤职查办。褫,chì)、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致仕(带职退休)等知识积累4、调动职务: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迁(调动官职,升官)、出(出京受任)、陟zhì(升迁)、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权(临时代职)、假(暂时代理)、行(代理官职)署(代理,暂任)、护(统辖,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知识积累补充:下车:官吏到任。乞骸骨:告老还乡。视事:官吏到职办公。山陵崩:比喻帝王或当权者之死。情境式默写1.在《陈情表》中,面对太守和刺史的举荐,李密的回应是:“
,
”。2.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
,
”。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面对朝廷多次召唤却不能赴任的矛盾心情:想奉旨赴任,“
”;如果抗旨不去,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则刘病日笃则告诉不许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伏,俯伏。惟,想。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形作名,元老,旧臣臣想到圣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元老旧臣,均受到怜惜养育,何况臣的孤苦,(情况)特别严重。再说臣年轻时曾在伪朝做官,历任郎官之职,本来就希图官位显达,并不想自命清高。如今臣是卑贱的亡国之俘,极为卑微鄙陋,过分地受到提拔,荣宠优厚,怎么敢犹豫徘徊,另有所图呢?严重受到省略、状后:少(于)伪朝仕判断:今臣亡国贱俘研读第三段因为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只因刘氏(已如)迫近西山的落日,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如果)没有祖母,就无从(长大)以至今日;祖母(如果)没有臣的照顾,就不能尽其余生。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就臣)内心(而言)不能够废止(奉养)、远离(祖母)。形作动,远离因此1.第3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上,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辞官养亲的理由?研读第三段三个角度,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释误会(个人):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消除误会,求皇帝谅解。述苦衷(祖母):正面陈述祖母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伏惟且但合法合情合理找依据(朝廷):抓住西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特点:以理服人
古代名士在政权更替时往往被逼得非赶快表明态度不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为种种原因坚持不肯为司马氏政权服务,独自在城外靠打铁过日子,后来莫名其妙地卷入一场官司,最后被当权者司马昭给杀了,成了历史上一起著名冤案。据说他受刑之时,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这当然不会被当权者接纳。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却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嵇康冤案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弹毕之后,就被杀掉了。他死后,《广陵散》也失传了。嵇康遇害后,“竹林七贤”中跟他关系最要好的向秀,也不敢坚持不入仕。这些事情,李密当然不可能不知道。为了防止可能产生的误会,他确实有必要郑重声明,自己并不讲什么名节,完全愿意在新政权为官,现在之所以不能立刻出来,只是因为祖母需要照料,如此而已。
三、释辞官孝养之疑治国之本(朝廷):从政追求(个人):明述苦衷(祖母):祖母病笃不能远离图宦达,不矜名节孝治天下解释误会,打消武帝疑虑,求得体恤情境式默写1.《陈情表》用“
,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明自己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的句子是“
,
”。3.在《陈情表》中作者抓住晋朝“
”的治国原则,坚持和祖母相依为命,因此“
”。4. 在《陈情表》中,李密很注重语言的表达得体:在陈述自己的情况时,语气委婉谦卑,但在提及晋朝的统治时,却不惜恭维之辞,其中恭维晋朝很注重孝道的句子是:“
,
,
”。
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研读第四段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同“又”乞求臣李密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这样(看来)在陛下面前尽忠的时日(还)很长,(而)报答奉养刘氏的时日(却)很短了。(臣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求得奉养祖母到最后。臣的辛酸苦楚,不仅蜀地人士和梁州、益州的长官明白知晓,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天地神明表被动判断、被动句状后,是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不仅仅研读第四段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使动,使......上闻、报告希望使动,使......保全祈望陛下能怜恤臣的衷情,准许(实现)卑微的志愿,使刘氏能侥幸(因此)安尽余年。臣生时应当献身,死后也当结草报恩。怀着像犬马对(主人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谨地上奏章以达天听。能承受、禁得起名作状,像犬马一样1、本段中哪句话表明主旨?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主旨:愿乞终养。
核心词:“尽节”、“报养”
——忠与孝难以两全具体研习第4段,思考:2、忠孝难以两全,如何解决?忠情孝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揭示矛盾病笃(情)孝治(理)分析矛盾报养短尽节长解决矛盾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四、明先孝后忠之心(报养日短)先尽孝:后尽忠: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愿乞终养(尽节日长)明确态度,示之以忠,打动武帝情境式默写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
,
”2.《陈情表》中李密从时间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
”。3.《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两句:“
,
”。4. 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
,
”。
5.《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6.在《陈情表》中“
,
”两句合情合理地提出解决尽忠跟尽孝暂时发生矛盾的措施的有力依据。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愿陛下矜愍愚诚
听臣微志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1.李密的《陈情表》为何能打动晋武帝,使其感叹:“士之有名,不虚然哉!”1、令人动容的复杂情感:李密利用悲情、亲情、忠情感人,打动皇帝的悲悯之心。2、令人信服的客观事实:以逻辑清晰的客观事理陈述理由,打消皇帝的顾虑。3、令人满足的逢迎谦卑:以字里行间谦恭的态度表现顺从,打开皇帝的心防。4、令人叫绝的行文智慧:以饶有智慧的情理结构行文,打量皇帝的心意。全篇抓住一个“孝”字做文章。文章的每一段都围绕“孝”字来写,时而暗写,时而明写。一个“孝”字贯穿全篇,它好像纵横交错的网线,将全文“织”得既细致精密,又十分自然。融情于事,融理于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可以。本文的陈述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文章首先陈述个人的悲惨遭遇及家庭的凄苦,突出祖孙的特殊关系,以此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因“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此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的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性。2.本文第一段重在述情,第三段侧重讲理。这两段的位置是否可以调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押题密卷十五(含答案)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应急通信保障应急通信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评估试题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基础医学知识真题详解与试题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英语绘本阅读)-绘本故事审美价值探讨试题
- 钳工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2025:机械制造行业绿色制造产业转型试题
- 2025年农村中医适宜技术考试复习资料:试题汇编及答案解析试卷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实战演练与备考指南试卷
- 2025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初级综合能力案例分析试卷
- 2025年韩语TOPIK中级考试真题卷(写作素材与构思)
- 2025年物业管理师职业能力测试卷:物业管理企业品牌建设与推广试题
- 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
- 《自身抗体的检测》课件
- 时间轴时间线课件图表
- 司机职业素养及礼仪培训
- DB43T 874-2016 履带自走式旋耕机
-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课件
-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 汽车常见故障诊断排查及诊断树
- 2024-2030年中国相变材料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现代设计史》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测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