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数字工具(审题指导与例文)【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数字工具让我们与世界更近;也有人说,它让我们离自己更远。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该作文材料呈现了关于数字工具的两种对立观点:一方面,从正面强调数字工具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如互联网、智能手机、各类社交软件及线上办公、学习平台等数字工具,打破了时空界限。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让信息得以瞬间传遍全球,就能让我们领略世界万象,就可实时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沟通、协同合作。另一方面,从反面指出数字工具使我们远离了自己,揭示了数字工具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如人们常常沉浸在虚拟社交营造的热闹氛围里,逐渐迷失自我;过度依赖数字工具获取外界认可,不断追逐数字世界中的潮流热点,而忽略了内心真实的需求、感受与成长;无暇进行深度的自我反思,以至于与真实的自己渐行渐远。这两种观点都是紧扣当下数字化高度普及的时代背景提出的,反映了数字工具在现代社会中的双重影响,即数字工具既能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与实用,也可能导致自我疏离与精神空虚。基于以上分析,考生可从以下几步来进行审题立意。第一步:抓住题目核心矛盾题目给出两种相反观点:(1)正方:数字工具(手机、互联网、社交媒体)让我们离世界更近(比如能随时看国际新闻、和远方朋友视频)。(2)反方:数字工具让我们离自己更远(比如刷手机停不下来,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核心问题:数字技术到底是拉近还是疏远了人与世界、人与自我的关系?需要辩证分析,不能简单站队。第二步:拆解关键词(1)数字工具:包括微信、抖音、VR眼镜、智能手表等一切数字技术产物。(2)更近/更远:既是物理距离(如视频通话拉近距离),更是心理距离(如面对面交流变少)。(3)世界:指外部环境(社会、他人、信息)。(4)自己:指内心世界(思考、情感、价值观)。类比理解:数字工具像一把双刃剑——·刀刃向外:帮我们连接全世界(如看北极光直播);·刀刃向内:可能割伤自我(如沉迷网络,迷失真实需求)。第三步:确定写作方向要回答“你怎么看”,需从双面性切入,结合生活实例,重点写以下几个角度:(1)角度1:数字工具确实拉近了人与世界的距离·例子1:疫情期间上网课,山区孩子也能听名校教授讲课(教育公平)。·例子2:爷爷用微信和海外孙子视频,跨越地理距离(亲情连接)。·例子3:短视频让普通人看见撒哈拉沙漠、南极企鹅(视野拓展)。(2)角度2:但数字工具也可能让人远离真实的自我·例子1:朋友圈“精修照片”让人活在虚假人设中(自我认知扭曲)。·例子2:算法推荐让人不停刷短视频,忘记最初想查什么(注意力失控)。·例子3:用表情包代替真实情绪,久了不会表达真心(情感钝化)。(3)角度3: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做工具的主人,而非奴隶·例子1:作家用电脑写作效率高,但每天留1小时手写日记(保持自我觉察)。·例子2:旅行时用手机查攻略,但也会放下设备感受当地阳光和风(平衡虚实)。·例子3:关闭消息推送功能,主动选择何时连接世界(掌控权在己)。第四步:避开常见误区误区1:只写“手机利弊”,忽略“世界与自我”的关系。(×错误写法:“手机方便生活,但伤害眼睛”)(√正确写法:“手机让我们看到全世界,却可能看不见自己的内心”)误区2:空谈大道理,没有具体场景。(×错误写法:“我们要合理使用数字工具”)(√正确写法:“当我发现刷3小时短视频后,反而比读书更空虚时,才明白什么是‘离自己更远’”)误区3:绝对否定技术,忽视时代必然性。(×错误写法:“不用手机就能找回自我”)(√正确写法:“数字工具无罪,重要的是找回使用它的初心”)第五步:结合生活经验题目要求“你怎么看”,可以用这些方式联系实际:(1)讲故事:“去年奶奶学会视频通话后,每天给我打5次电话。但上个月回家,她抱怨说:‘手机里能看见你,可摸不到你的手凉不凉。’我突然意识到,数字工具再发达,也替代不了真实的拥抱。”(2)对比感受:“用电子书读《红楼梦》时,我疯狂点击‘下一章’;换成纸质书后,反而在‘黛玉葬花’那段发呆很久——数字工具让我追求效率,却丢了沉浸思考的能力。”(3)未来想象:“也许有一天VR技术能模拟夏威夷海滩,但躺在虚拟沙滩上的我,是否会怀念脚踩真实沙子时那种微微刺痛的感觉?”第六步:参考立意核心观点:数字工具既是连接世界的桥梁,也可能是隔绝自我的高墙。真正的智慧在于:用工具拓宽视野,但始终守护内心的锚点;向外探索世界,向内不忘本真。【例文】数字工具:近在咫尺的世界,远在天涯的自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数字工具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又在无形中让我们与自我渐行渐远。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禁陷入沉思:数字工具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数字工具,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古人云:“千里眼,顺风耳。”数字工具正是现代版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它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了解世界的动态。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让我们能够实时关注全球的新闻热点,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生活点滴。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数字工具如同一座桥梁,将我们与世界紧密相连。然而,数字工具也让我们在虚拟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人们沉迷于网络,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亲情与友情。曾几何时,我们与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畅谈天下事,如今却各自低头玩手机,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小小的屏幕所吞噬。正如古人所言:“人心不足蛇吞象。”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数字工具还让我们面临着信息过载的困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难以分辨真伪。虚假新闻、网络谣言等层出不穷,让我们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了方向。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信息是时代的粮食,但也可能成为时代的毒药。”我们在享受数字工具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信息过载带来的危害。那么,如何在数字工具的浪潮中保持自我,找到与世界的平衡点呢?我们应该学会正确使用数字工具,将其作为生活的辅助而非主宰。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友情与爱情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此外,我们还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在海量信息中甄别真伪,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科技应以人为本。”数字工具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而不是让我们成为科技的奴隶。我们应该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1 Visiting Canada(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新疆新源县喀拉布拉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小学后勤教师年终总结(3篇)
- 2024年食品质检员考试准备方案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特种导轨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波动式褥疮防治床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固定夹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家长会发言稿小学生怎么写(10篇)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物理教科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物理教科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 《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课件-11书画的装裱品式
- 2022年袋鼠数学竞赛真题一二年级组含答案
- 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任务一(第一 ~ 四章)-国开(CQ)-参考资料
- 精神病学(中南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人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教案全册2024
- 2023年《房屋建筑学》考试复习题库大全(含答案)
- 寄生虫科普讲座课件
- 四新技术培训课件
- 《社会保险法解读》课件
- 浙江嘉华晶体纤维有限公司年产300吨超高温陶瓷纤维棉及600吨高温陶瓷纤维棉制品环境影响报告表
- 渗碳渗氮的作用及氮碳共渗和碳氮共渗的区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