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课件)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专题08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课件)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专题08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课件)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专题08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课件)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专题08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课件)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REEN

BUSINESS专题08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目录CONTENTS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203核心精讲探究预测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203核心精讲探究预测02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阶段时期不断发展壮大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理解中国共产党是能够担当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伟大使命(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本专题在中考中为考查重点,通过考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的领导核心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至今已走过百余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在建党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本专题复习旨在引导学生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了解党、热爱党,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党在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突出精神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土地革命时期国民革命时期创党时期思想确立红船精神、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南昌起义、长征、西安事变中共一大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北伐战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重大会议突出精神政治道路探索建立与转折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一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九大经济科技外交祖国统一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3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考点4党在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突出精神考点一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真题研析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1.【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1926年11月底,湖南农民协会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至20万人左右。这主要由于(

)A.土地革命的开展 B.二次革命的爆发C.城市工会的影响 D.北伐的胜利进军【详解】根据题干“1926年11月底,湖南农民协会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至20万人左右。”和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北伐军顺利攻下长沙后,又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故题干所示湖南、湖北农民协会会员人数猛增的原因是北伐的胜利进军,D项正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时间与“1926年11月底”不符,排除A项;二次革命是1913年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反对袁世凯的斗争,结果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与题干时间和内容无关,排除B项;城市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与农民协会会员人数增加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D真题研析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2.【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的重要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三大【详解】由题干材料“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并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B项正确;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排除A项;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C项;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排除D项。故选B项。B真题研析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3.【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广阔的地域上发起了一场大规模战役,他们在敌人后方扒铁路、炸桥梁、毁公路、围攻炮楼和据点,历时四个多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这场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详解】根据题干“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广阔的地域上发起了一场大规模战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至次年1月,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8—11月,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9月,排除B项;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排除C项。故选D项。D真题研析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4.【学科素养·时空观念】(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下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这主要说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详解】据题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

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和伪军。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项正确;题干表格主要是说明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对抗日所作的贡献,未提及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排除A项;中国战场的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但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题干表格主要是说明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对抗日所作的贡献,未提及全民族抗战,排除D项。故选B项。B真题研析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5.【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淮海战役已化作强大的精神力量融入人们的血脉中,现在,当遇到超级难啃的‘骨头’,‘打一场淮海战役’已成百姓惯用的口头禅。”(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2月9日)人们惯用这句“口头禅”的主要原因是(

)A.淮海战役规模大、战斗激烈、战果辉煌B.淮海战役由中原、华东野战军共同发起C.淮海战役的广大作战区域以徐州为中心D.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其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战果之辉煌,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不仅体现在战役本身,更体现在它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勇于斗争的精神上。因此,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淮海战役,用“打一场淮海战役”来激励自己或他人,A项正确;“淮海战役由中原、华东野战军共同发起”虽然描述了淮海战役的一个事实,但它并不能直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用“打一场淮海战役”作为口头禅。战役的发起者并不直接影响其作为精神象征的地位,排除B项;“淮海战役的广大作战区域以徐州为中心”只是描述了淮海战役的一个地理特征,与人们为何使用这句口头禅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指出了淮海战役的一个重要战果,但它同样没有直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将这场战役作为精神象征来激励自己,排除D项。故选A项。A时期事件辨识关键词影响创党时期中共一大(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共产国际、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陈独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北伐战争(1926年开始)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孙中山、蒋介石“打倒列强,除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洋军阀、叶挺独立团、汀泗桥、贺胜桥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核心精讲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时期事件辨识关键词影响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周恩来、朱德、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毛泽东、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城市向农村转移、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局部抗战(1931年开始)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十四年抗战的开始、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一二.九运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红军长征(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6年12月)中日民族矛盾、“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周恩来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停止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核心精讲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

时期事件辨识关键词影响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全民族抗战(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9月2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北平、全面抗战、全面侵华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平型关、太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林彪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扫荡抗日根据地、“囚笼政策"、彭德怀、华北、日军交通线、日伪据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争取和平民主时期重庆谈判(1945年)蒋介石、毛泽东、内战、和平谈判、和平建国、“双十协定"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赢得了民心核心精讲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

时期事件辨识关键词影响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撤出延安、陕北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为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解放军、黄河天险、大别山、战略进攻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解放东北全境、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渡江战役(1949年9月)长江、南京解放、败退台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核心精讲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核心精讲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知识梳理五四运动1919年中共诞生1921年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合作破裂国共对立南昌起义1927.8.1秋收起义建立根据地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1934.10遵义会议1935年长征胜利(1936)转危为安思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共的革命举措发生过哪些变化?从合作到独立;从城市到农村;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国共合作抗日战争合作破裂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核心精讲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小组讨论讨论:根据以下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提炼观点进行论述。结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时间史实192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观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创立论述:1927年8.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革命中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1927年毛泽东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出现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命题预测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1.20世纪20年代,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农民协会会员人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北伐的胜利进军 D.秋收起义C【新考法】新素养——结合时空观念考查党在北伐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命题预测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2.毛泽东决定工农革命军主力在井冈山周围盘旋打游击,并建立起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这段话旨在说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A.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A【新考法】新素养——结合历史解释考查党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命题预测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3.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抗大第五期共有学员13390人,其中外省奔赴的知识青年10403人,占总数78%。抗战前后到延安学习和工作的华侨约有600人左右。材料反映了,当时(

)A.北方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B.中国共产党人才培养观C.延安成为革命青年圣地 D.国民党消极抗战失民心B【新考法】新素养——结合历史解释考查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人才的培养命题预测考点1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4.某一战役的战略部署如下:“人民解放军决心大军分为东、中、西3个集团,利用芜湖、南京、江阴的长江突出部位,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钳形攻击、翼侧牵制、纵深控制的战法,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而后向南发展,形成合围,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这一战役胜利的意义是(

)A.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B.基本摧毁了国民党主力C.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D.挫败国民党的全面进攻A【新考法】新素养——结合历史解释考查党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考点二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真题研析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1.【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一首歌一座城。与下面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直接相关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中共八大成功召开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详解】根据题干“国产汽车”“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第一辆国产汽车”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生产了我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A项正确;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排除B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1年,与题干信息时间不符,排除C项;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A真题研析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2.【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1962年,我国农业生产力开始恢复,农业生产水平上升,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善。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C.工业布局的明显改善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详解】根据题干“1962年,我国农业生产力开始恢复,农业生产水平上升,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善”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提出“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旨在调整国民经济,特别是加强农业战线,以解决当时严重的经济困难。这一方针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工农业比例关系的改善,B项正确;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与题干中的1962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这一时期工业布局的调整并非农业生产力恢复的主要原因,不能改善工农业比例关系,排除C项;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在1957年,与题干中的1962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B真题研析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3.【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1987年同1978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比重由77.6%降至59.7%,集体经济比重由22.4%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由几乎为零升到5.7%。80%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说明中国(

)A.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B.对外开放成就斐然C.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比重由77.6%降至59.7%,集体经济比重由22.4%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由几乎为零升到5.7%。80%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可知,这些占比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改革,推动了所有制的变化,C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是指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对内进行经济改革,对外进行开放,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对内改革,无法得出对外开放成就斐然,排除B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与题干反映的经济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C真题研析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4.【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西部大开发战略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详解】由题干材料“根据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并据所学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C真题研析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5.【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中写道: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地为祖国无私奉献,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真正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下列人物属于“他们”中一员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雷锋【详解】根据材料“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地为祖国无私奉献,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真正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邓稼先,他是中国核武器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邓稼先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机密,所以邓稼先一生都默默无闻地工作和奉献着,直到逝世后,他的名字才广为人知,C项正确;焦裕禄被称为“党的好干部”,排除A项;王进喜是工人,被称为“铁人”,排除B项;雷锋是解放军好战士,排除D项。故选C项。C政治领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01020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0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精讲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概况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开始,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得到中央的肯定和支持,逐步在全国推广,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深圳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在短短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领域成就核心精讲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科技领域成就“两弹一星”研制成功:01杂交水稻02青蒿素03载人航天工程041964年,我国第-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世界性的饥饿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人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人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核心精讲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外交领域成就时期外交政策及外交成就1949年至今建国初期1949年1950年1953年1954年1955年20世纪60年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同苏联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处理西藏问题。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与亚非国家建交。两个拳头打人(反帝反修):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仍然交恶。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交往——“一大片”的外交政策;中法建交美苏冷战/两极对峙美国孤立、封锁中国中苏建交中美僵化与发展中国家建交中苏恶化中美持续恶化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建交核心精讲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外交领域成就20世纪70年代1971年1972年2月1972年9月1978年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与台湾关系在70年代得到缓和)《中日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交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②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③积极参与国际性、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WTO;亚太经合组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④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⑤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001年,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反恐外交。中苏恶化中美建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建交多边外交与全方位外交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同时受到苏联威胁;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全球收缩战略;多极化趋势出现,第三世界开始崛起。美苏两极格局逐渐瓦解;多极化趋势由出现到加强;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需要。核心精讲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领域成就祖国统一(1)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港澳回归: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3)海峡两岸的交往:海峡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为两岸实现和平统一奠定了基础民族团结(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采取各项措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国防与军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成为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钢铁长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防核心精讲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核心精讲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拓展

关系: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成就:

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精讲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小组讨论综合国力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国家实力:外交政策:国际环境: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国力强大才是根本原因!出发点核心素养-家国情怀1.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村中90%的农民都参加了农民协会、民兵组织、妇女联合会和青年联合会。过去农村是地主的天下,现在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地主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这说明土地改革(

)A.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重要条件

B.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C.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地位

D.确立了国家土地公有制C命题预测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考法】新素养——结合历史解释考查土地改革2.据统计,1952年上海私营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4.5%;全市2.58万个工业企业中,只有82个大中型企业,其余的都是小企业,其中10人以下的占60%。1954年第四季度,上海共有4571户私营工业企业出现困难,受影响职工达52250人。为改变该状况,政府(

)A.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开展了公私合营运动C.决定实施一五计划 D.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命题预测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考法】新素养——结合历史解释考查三大改造3.下表为1983~2003年中国农民收入变化情况简表。据此可知(

)A.农民收入来源趋向多元化 B.城乡经济差距不断缩小C.国家分配方式呈现新变化 D.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D命题预测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考法】表格分析——结合表格数据考查在党领导下的农村转型升级4.1987年,邓小平豪迈地告诉外宾:“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农村经济改革顺利推进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深圳等地试验成效明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命题预测考点2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考法】新素养——结合历史解释考查改革开放成果考点三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真题研析考点3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1.【学科素养·历史实证】(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浙江嘉兴南湖游船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下图),是因为“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遵义会议的召开【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浙江嘉兴南湖游船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和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这次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排除A项;五四运动爆发于北京,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排除B项;遵义会议召开于贵州遵义,排除D项。故选C项。C真题研析考点3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2.【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如图是学生摘抄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A.开始创建革命军队

B.由幼年走向了成熟C.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D.实现了革命重心转移【详解】据题干“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洛甫同志起草决议进行讨论。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三人团”,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的内容。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项正确;南昌起义开始创建革命军队,排除A项;古田会议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秋收起义使得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D项。故选B项。B真题研析考点3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3.【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八大

【详解】根据材料“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A项正确;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排除C项;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排除D项。故选A项。A中共一大中共二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1921年1922年1935年1945年1956年1978年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②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促使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核心精讲考点3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1982年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2022年中共十七大中共二十大中共十九大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07年2012年2017年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再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核心精讲考点3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核心精讲考点3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知识梳理

199720022007201220172022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78

19821987199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中共十二大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共十七大中共二十大核心精讲考点3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小组讨论第二代领导人第三代领导人1989-2002年总书记第五代领导人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四代领导人2002-2012总书记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归纳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们之间什么关系?关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1.下面两幅图是中国共产党的两次重要会议。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B.都为党和人民指引了正确的方向C.都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D.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B命题预测考点3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

【新考法】历史图片——通过对比考查党的历史上都为党和人民指引了正确的方向的两次大会2.下面是张丽同学为项目成果展示绘制的大单元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可填写(

)A.三大改造

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邓小平南方谈话C命题预测考点3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

【新考法】新素养——结合时空观念考查中共十一界三中全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立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纲领的制定主要体现了(

)A.开阔的国际视野

B.艰苦奋斗的作风C.人民至上的理念

D.实事求是的精神D命题预测考点3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

【新考法】新素养——结合历史解释考查党的二大考点四

党在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突出精神真题研析考点4党在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突出精神1.【学科素养·家国情怀】(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1921年7月,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到山东后,他们正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并深入工厂和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促进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发展。他们的这些活动最能体现(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C.长征精神 D.抗战精神【详解】根据材料“1921年7月,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到山东后,他们正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并深入工厂和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促进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发展”和所学可知,1921年夏,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形成了内涵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红船精神。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作运动,王尽美、邓恩铭在中共一大后积极领导工人运动,正是中共一大精神的落实,最能体现红船精神,B项正确;五四精神是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长征精神形成于1934年10月开始的红军长征中,与材料时间“1921年7月”不符合,排除C项;抗战精神形成于1931年开始的抗战,与材料时间“1921年7月”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B真题研析考点4党在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突出精神2.【学科素养·家国情怀】(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血战湘江中,陈树湘自断肠子宁死不屈;翻越雪山时,军需处长宁可冻死也没先穿暖和点;借宿老乡家,红军战士把仅有的被子剪下半条留给老乡。这些感人故事体现了伟大的(

)A.红船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血战湘江中,陈树湘自断肠子宁死不屈;翻越雪山时,军需处长宁可冻死也没先穿暖和点”可知,1934年到1935年,中央红军进行了长征,经历了血战湘江、翻越雪山等重大事件,陈树湘自断肠子宁死不屈、军需处长宁可冻死也没先穿暖和点,这体现了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C项正确;红船精神是立党为民的精神,井冈山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延安精神是艰苦卓绝、自力更生的精神,排除ABD项。故选C项。C真题研析考点4党在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突出精神3.【学科素养·时空观念】(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追溯其历史源头与逻辑起点,下列党的精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延安精神

铁人精神

特区精神

探月精神B.铁人精神

延安精神

探月精神

特区精神C.特区精神

延安精神

铁人精神

探月精神D.铁人精神

特区精神

延安精神

探月精神【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延安精神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铁人精神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特区精神诞生于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兴建特区之后,探月精神是21世纪中国航天领域的成就,由此可知,A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CD三项的排序均不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A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创造的精神动力;是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和思想基点核心精讲考点4党在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突出精神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