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

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

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

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

到熏陶和感染。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6课时。

5、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

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

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

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鸟”入手,引入新课

1、生活中,你常见和了解哪些鸟?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总是唱着动听的歌。在

鸟的大家族中,有一种鸟,叫“翠鸟”(板书“翠鸟”,引导学生注意“翠”的写

法。)

二、自读自悟,了解内容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默读思考: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自读课文,说说所了解到的翠鸟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特点。

三、检查自学,生生交流

1、指名读课文,就难读的部分指导读好。

2、交流:你了解了翠鸟什么?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特点,体

会词语的意思。

①既然翠鸟颜色如此鲜艳,为什么不叫“花鸟”或别的什么,而叫“翠鸟”

呢?(通过理解词语和观察图,理解: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都是绿色,大多数

羽毛也是绿的,当然可以叫翠鸟了)

②对比出示以下丙组句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翠鸟速度快的程度。生先多读

几遍,仔细体会不同之处再交流。

A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B翠鸟离开苇秆,很快飞过去。

A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B翠鸟蹬升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1、互相检查是否认识了11个生字。

2、书写生字

(1)自主记忆生字。

(2)点拨字形:

重点指导部件比例的大小:指导“翠、翁”“科、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

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

(3)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导言:我们了解翠鸟,能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论后,再练习读。

(1)外形部分,要突出翠鸟的色彩。

(2)捉鱼部分,要读出翠鸟速度之快。

(3)老渔翁的话要读得语重心长。

二、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三、针对“喜欢”,读书讨论

1、从课文的哪些部分看出“我”喜欢翠鸟呢?

请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出。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

“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

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

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师: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它们春来

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

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

板书课题:6、燕于专列

二、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

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

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一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

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建、不顾自己)

3、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4、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A自己练习讲一讲。

B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她仿佛听见有燕

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

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啸里

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5、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

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

美好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师: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

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4、动手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拓展交流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知道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

(师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司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

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

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3、指导书写。

提醒:“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

点;注意

“载”的笔顺。

4、书写、抄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摘抄好词佳句。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郁、澈”等9个字,学会“林、郁”等13个字。正确读写“山谷、

森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乱砍伐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是

联系生适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小黑板(字词)。

2、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

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投影插图,导入新课

1、师:山谷中,肓这样一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丁怎

岸的印象?

2、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3、今云,我们就读一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出示课题)让我们把时光倒回

到许多年前开始。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咆

哮、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

三、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小结: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后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真令人痛心,

这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探究这个问题。

四、熟读课文,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1、自己练习讲述。

2、指名讲述。评价读音的准确,故事的完整。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已练习读。

2、小组内读,评议后再练习。

3、指名读,师生评议。

(1)第1段要读出小村庄环境之美。

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多么令人

痛心的事呀!是谁毁了的呢?

(2)深入学习2、3段。

①理解第二段第三句话:具体给这十几户人家取一些名字并描述他们的行为。

②把“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

③说说对“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这句话的理

解。

④朗读指导:读出小村庄人们的行动以及村庄变化的过程。

(3)学习最后两段。

①去掉“还”字跟原句比较,找出问题的实质。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大雨没喘气”和“什么都没有了一一所有靠斧头得到的

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体会悲惨的无法挽回的结局。

③过渡:事实正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在享受了斧头带给

他们的好处之后,最终还是让这些斧头给毁了一切。

④“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什么没有了,你能具体说说吗?

⑤议议如何读好这两段,再试试。

二、总结全文。

1、有感请地朗朗全文。

2、你想对小村庄的人说什么?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给每个生字组词。

2、认记字形,交流方法。

3、点拨字形:

森、葱、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应该挑调。“葱”的中间是“匆”不

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

写成多一撇的“勿”;同样是“木”这个部件,在“森、栋、柴”中就有很大的不

同;很多独体字作偏旁时具体形状要发生改变,如“葱”中的“心”、“砍”的

“石”。

4、书写练习。

二、巩固练习

1、抄写自己认为意思深刻的句亍。

2、记下一则广告,想想根据本课内容,你会写一句什么?写下来。

8、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

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

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公路宽阔平坦漂亮马蹄彤

橡树粗壮结实挺拨高尚

2、交流思考题。

(1)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看法。

A、小组内交流。

B、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引导重点交流:

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C、读、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D、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E、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

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

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

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

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

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

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语,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乂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

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

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由”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

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

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

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

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3、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其

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抄写练习(任选一题)

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2、抄写下面词词。

宽阔平坦漂亮笔直粗壮结实沉重赞叹高尚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W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

么了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

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