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种体裁的文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渗透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教材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熟练掌握各种句式的转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要求进行习作,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和总结,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积极的情感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教材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哲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措施1.加强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2.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等,提高阅读效率。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4.加强习作指导:从习作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到表达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5.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五、教学进度安排全册教材共八个单元,每单元安排两周教学时间,其中第一周进行课文教学,第二周进行语文园地及习作教学。具体教学进度如下:

|单元|教学内容|周次||::|::|::||第一单元|《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第12周||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第34周||第三单元|《杨氏之子》《晏子使楚》《半截蜡烛》《打电话》|第56周||第四单元|《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第78周||第五单元|《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第910周||第六单元|《古诗词三首》《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第1112周||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第1314周||第八单元|《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威尼斯之夜》《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第1516周|

六、分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西部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写22个生字,会认2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学习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情感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西部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发展的意识。

《草原》1.教学目标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如"渲染""勾勒"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理解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2.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草原风光美和人情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难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领悟文中蕴含的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草原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谈谈对草原的印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草原的哪些方面。精读课文,感受风光美: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和词语理解,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体会人情美:研读25自然段,找出描写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感受他们的淳朴和豪爽。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拓展延伸: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4.作业布置:背诵第一自然段,仿照课文描写一处景物。

《丝绸之路》1.教学目标正确读写"古朴""典雅"等词语,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2.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难点:体会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介绍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引出课题。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丝绸之路写了哪些内容。精读课文,了解历史:学习第24自然段,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和贸易往来。感受文化交流: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丝绸之路在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意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谈谈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4.作业布置: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制作一张手抄报。

《白杨》1.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如"戈壁""清晰"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美好品质。2.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白杨树的特点和爸爸的品质。难点:理解爸爸两次沉思的含义,感受爸爸对子女的期望。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戈壁滩和白杨树的图片,引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白杨树有什么特点。精读课文,体会特点:学习第13自然段,通过描写白杨树的语句,感受其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的特点。领悟品质:研读第414自然段,找出描写爸爸语言和神态的句子,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品质。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谈谈对白杨树精神的理解,鼓励学生学习爸爸的品质。4.作业布置:仿照课文,写一篇赞美身边像白杨树一样的人的短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教学目标正确读写"高昂""隧道"等词语,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藏铁路建设的艰难历程。体会建设者们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2.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青藏铁路建设的困难和建设者们的努力。难点:体会建设者们的精神,感受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介绍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引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铁路建设面临哪些困难。精读课文,感受困难:学习第25自然段,了解缺氧、冻土等困难以及建设者们的应对措施。体会精神:研读第610自然段,找出描写建设者们语言和行动的句子,体会他们的精神品质。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引导学生谈谈对建设者们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4.作业布置:收集有关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单元童年生活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比较阅读等方式,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童年生活的美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珍惜美好的时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古诗词三首》1.教学目标正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背诵三首古诗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2.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难点: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心境。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与童年相关的图片,引出古诗词。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学生自由朗读,读准生字读音。理解诗句,体会意境:逐句讲解诗句意思,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感悟,体会情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受作者情感。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背诵古诗,交流对童年的感受。4.作业布置:默写三首古诗词,用自己的话描述其中一首诗的画面。

《冬阳·童年·骆驼队》1.教学目标正确读写"毡帽""卸煤"等词语,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学习作者通过回忆童年往事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2.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围绕骆驼队写了哪几件事,体会作者情感。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领悟作者情感表达的方法。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骆驼队图片,引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关于骆驼队的哪些场景。精读课文,体会情感:学习重点段落,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总结写法,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4.作业布置:仿照课文,写一篇关于童年回忆的短文。

《祖父的园子》1.教学目标正确读写"蚂蚱""樱桃"等词语,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父园子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和人物活动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2.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园子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情感。难点: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以及写作方法的运用。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介绍作者萧红及她的童年,引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思考园子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精读课文,感受快乐:学习描写园子景物和作者活动的段落,体会自由快乐。体会情感,总结写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乐园。4.作业布置:选择文中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背诵下来并仿写。

《童年的发现》1.教学目标正确读写"胚胎""祸患"等词语,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2.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作者童年的发现过程,体会作者的精神。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含义。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童年的发现,引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默读,思考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精读课文,理解发现:学习作者发现的过程,体会其求知欲和探究精神。理解含义,升华情感: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含义,体会作者情感。总结全文,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探索。4.作业布置:写一篇自己童年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儿童诗两首》1.教学目标正确读写"花苞""脚丫"等词语,背诵两首儿童诗。有感情地朗读儿童诗,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2.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儿童诗相关图片,引出课题。初读诗歌,读准节奏: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理解诗意,体会情感:逐句讲解诗意,感受诗歌情感。朗读感悟,拓展延伸: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总结全文,作业布置:背诵诗歌,仿照写一首儿童诗。

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能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角色扮演等方式,体会语言的巧妙之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良好品质。

《杨氏之子》1.教学目标正确读写"梁国""家禽"等词语,背诵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学习古人语言的精妙,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2.教学重难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