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关键名词解释
1实证分析就是运用理论和模型来预测一项新政策所产生的影响。规X分析是从“应
该如何去做”的角度来阐述问题。
2套利:通常指(在一个市场或不同市场)某种实物或金融资产拥有两个价格的情况
下,投机者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无风险收益。由于两个市
场在空间上市分离的,商品在两地间的运输是套利实现的条件。
3供给曲线(supplycurve)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对应于每一个既定的价格,
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的数量。影响因素:关联商品的生产或价格、生产者对未来价
格、技术变化所引起的成本变化、政策性及自然性因素。
4需求曲线(demandcurve)表明,在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对应于每一个
价格,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影响需求的因素:消费者的收入、其他商品的价
格、消费者的偏好、预期的未来价格。
5市场均衡或市场出清,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指经济事物中相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相互
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状态就是市场均衡,
同时市场也是出清的。
6①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demand):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的
百分比所导致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Ed为负数。如果Ed>1,称之为需求富有弹性
(priceelastic);如果Ed<1,称为需求缺乏弹性(priceinelastic)o需求完全无弹
性: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完全没有影响;需求完全弹性:给定价格下的需求量源源不断。
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必需程度、替代品的数量、该商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时间。应用:用于分析价格变动对总收益的影响,以及垄断厂商的定价原则、一定条
件下可推需求曲线。
②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化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区分低
档品、必需品、奢侈品。
③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elasticityofdemand)是指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
的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化。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值,而互补
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值。
7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
需求角度:耐用品与非耐用品。对于许多商品,长期需求远比短期需求富有弹性,
原因之一就是人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但对于耐用品,短期大于
长期弹性。
供给角度:再生性供给和非再生性供给。对大多数产品来说,长期供给的价格弹性
远大于短期供给的价格弹性,因为短期受制约,需要时间,通过建造新的生产线来扩
展自己的生产能力。而对于再生性商品,短期大于长期弹性。
8政府对市场价格的直接干预:最高限价:政府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售价;
支持价格:政府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售价。政府对价格的间接干预:间接
税的影响(以销售税为例);补贴的影响。税收归宿的决定:销售税由消费者和生产者
分摊,税收分摊比例与法定归宿无关,由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决
定税收归宿:|ed|越小,消费者承担的比例越高;es越小,生产者承担的比例越高。
9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s)表示能够给一个人同等程度满足的所有的商品组
合。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往下倾斜(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为正数)。位于无差异曲线
右上方的所有点都要优于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离原点越远,满足程度越高)。无差异
曲线不可能相交。陡峭性表示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越陡峭表示消费者越喜欢横轴商品。
10序数排列(ordinalranking)是将市场篮子按照偏好程度由高到低排队,但它并没
有表明一个市场篮子在多大程度上比另一个市场篮子更受偏好;基数排列(cardinal
ranking)将个人的偏好加以量化或以基本单位加以度量。事实上,效用的精确度量单
位是无关紧要的,一个序数排列就足以让我们能够说明消费者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区别:①假设不同:基数假设效用可以度量,每个消费者可以准确说出自己获得的
2
效用值,边际效用有递减规律;序数假设效用只能用序数表示,效用大小及特征表现
在无差异曲线内。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基数用MU边际效用做工具,序数用无差
加预算线。③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基数:MUi/Pi=常数;序数:MRSxy=MUx/MUy=
Px/Py。
11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MRS)保持满足程度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一单位X商品可以减少的Y商品的数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例外:互补品和
替代品)。
12偏好(Preference):消费者不同商品组合所带来的效用水平的排序。偏好的三个
假设:完备性(pleteness);传递性(Transitivity);局部非饱和性(locally「omsatiation)。
第四个假设:沿着无差向下移动,MRS递减。无差异曲线是凸的说明,随着商品消费
的增加,消费者为获得更多的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越来越少。
13预算线(budgetline)代表了花在两种商品上的总支出等于收入情况下,该消费者
所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P1X1+P2X24预算集:既定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
消费者买得起的所有商品组合构成的集合。消费者的购买力是指其购买商品的能力,
不仅取决于收入,也取决于价格。
14在有限的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将选择使其满足最大化的商品组合。要使市场篮子最
大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市场篮子必须位于预算线上;2)商品组合必须最受消费
者偏好。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上,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此时MRS等于商
品的价格之比。分析:如果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等于价格之比,那么消费者可以
以市场价格拿一种商品去换取另一种商品,从而增加满足程度。这种交换会一直持续
下去,直到获得最大的满足。
15角点解:消费者实现最优选择时,并非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之处。角点
解出现的原因:①特殊的偏好: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不可替代品;②特殊的预算线:客
观因素导致相对价格变动(预算线“打折”)。③实物形式的财政补贴会出现角点解,
货币形式的财政补贴不会出现角点解,因此,货币形式的财政补贴更有效率。
3
于更多地购买那些相对变得便宜的商品,而减少购买那些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它往
往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②收入效应(IneEffect):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消
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提高,是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购买力增加造成的该商品消费的变化。
21消费者剩余(ConsumerSurplus):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数
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数量之间的差额。由于消费者消费不同数量的
同种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他们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
不同的。但消费者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同种商品的价格往往是相同的,这样愿意支付的
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差额,这一差额就构成消费者剩余。它通
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22连带外部效应:一个人的需求可能会受到购买这一商品的其他人的数量的影响。连
带外部效应可正可负。如果一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
而增加,那么,就存在着一个连带外部正效应,如攀比效应,需求曲线较为平坦,更
适合降价。连带外部负效应,如虚荣效应,需求曲线较为陡峭,一般不会降价。
23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
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个人需求曲线把
单一消费者将会购买的商品数量和该商品的价格联系起来。在曲线上的每一个点上,
消费者通过满足两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这一条件来满足效用最大化。利
用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的需求曲线,是名义收入不变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指
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商品
的总量。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水平相加得到。
24期望效用(expectedutility)是与各种可能收入相对应的效用的加权平均,其权
数为获得各种可能收入的概率。
25①风险规避者(RiskAverse):指那些在期望收入相同的工作中,更愿意选择确定性
收入的工作的人。收入的边际效用往往递减。②风险中性者(riskneutral)o③风险爰
好者(riskloving)o
5
26风险贴水(riskpremium)是指风险规避者为了规避风险而愿意付出的代价,它是
能够给一个人带来相同效用的风险性工作与确定性工作之间的收入差额。预期收入的
波动程度越大,风险贴水也就越高。
27降低风险方式:1)多样化(通常将投资分散在一些相关性较小的事件上,可消除
一部分风险);2)购买保险(如果保险的价格正好等于期望损失,风险规避者将会购
买足够的保险,以使他们任何可能的损失得到全额的补偿);3)获取更多的信息(完
全信息的价值是信息完全时进行选择的期望收益与信息不完全时进行选择的期望收益
的差额)。
28保险的购买使得无论有无风险损失,投保人的收入总是固定的。因为保险的支出等
于期望损失,固定收入总是等于风险存在时的期望收入。对一个风险规避者,确定收
入给他带来的效用要高于有风险的不确定收入带来的效用。
29大数定律是指尽管孤立的事件是偶发性的,或大部分是不可预测的,但是,许多相
似事件的平均结果是可预计的。
30捐赠效应(禀赋效应)。具体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
的评价要比拥有之前大大增加。因而会出现人们不愿意放弃现状下资产的事实。(例如
投资者不喜欢卖出正在损失的股票,宁愿承担价格下跌的风险)。因放弃一项资产的痛
苦程度大于得到一项资产的喜悦程度而导致买价与卖家的差价,也导致了交易惰性。
31生产函数(ProductionFunction):生产函数描述了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对
应于每一个特定的投入品的组合,厂商所能达到的最高产出Q。生产函数表明了当厂
商有效运行(即有效地运用投入品进行生产)时的技术可行性。
32等产量线(Isoquants)是能够带来同样产出水平的两种投入品的所有组合。等产量
线强调,虽然投入品的组合不同,但它们能带来相同的产出。这一点意味着厂商可以
根据投入品市场的变化来更有效地选择投入品的组合方式。
3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当使用的某种投入品增加时,最终必然会到达某一点,在这一
点之后,产出的增量开始减少(即边际产出下降)。前专业化分工,后劳动过程缺乏效
6
率,使得边际产出先升后降,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4要素最优投入比例的原则: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于要素的价格比:MRTSLK=w/r;单位货币在每一种要素上都得到相同的边际产量。
35生产率指的是整个产业或整个经济体系的劳动的平均产出。它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
居民的真实的生活水平,只有它提高,人们的消费才能得到增长。决定因素有资本存
量,技术变革。美国劳动增长率下降的原因: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
要源泉,慢于二战中重建的发达国家;自然资源的损耗;环境保护。
36劳动一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指在保持
产出不变的前提下,一个单位的劳动可替换的资本的数量,MRTS=-AK/ALo由于
等产量线是两要素的相互替代来维持一个固定不变水平,所以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
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向右下方倾斜的等产量线必然凸向原点。
37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returnst。scale):指当所有的投入品都增加一倍时,产
出的增加超过一倍(一个大企业生产往往比多个小企业生产来得更有效率;等产量线
越来越靠近)。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指当所有投入品增加一倍时,产量也增加
一倍(可能存在着较多数量、规模不一的生产者等产量线是等距离的)。规模报酬递减
(Decreasing):指所有投入品增加一倍时,产量的增加不足一倍(企业管理效率的下
降等产量线的距离越来越远)。
38①会计成本(AccountingCost)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历史成本,包括厂商的
实际货币支出加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经济成本(EconomicCost)厂商运用经济资
源进行生产时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中扣除经济成本后的余额。
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未能使企业资源得以最高价值的利用而放弃的机会
的成本(所付出的代价)。在现实中机会成本从来没有实际发生过,但它却是我们进行
选择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显性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即企业支付给企业以外的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包括工资、材料成本和资产的租
7
金;隐性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总价
修。因此,隐性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
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的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
得更高的报酬。
弓I:企业利润=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经济利润二会计利润・隐性成本=会
计利润•正常利润;
③沉淀成本(SunkCost)是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费用。由于沉淀成本是无法收回
的,因而不会影响企业的决策。
④固定成本是指无论企业生产的产出水平如何,均由企业来承担的费用,主要包括
维持厂房的费用、保险费和少量雇员的工资费用。可变成本是根据产出水平的变化而
变化的费用,主要包括工资和原材料的费用。
⑤边际成本MC是指多生产额外的一单位产出而引起的成本的增加。平均总成本
(AverageTotalCost,ATC)是单位产出的成本,是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
AFC)加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AVC)0
39在短期内,边际成本等于可变要素的价格除以其边际产出。二者成反比。另外,较
低的劳动平均产出意味着企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从而导致较高的平均可变成本。
AVC=w*(1/APL);SMC=w*(1/MPL)o
40等成本线(Isocost):购买等成本线上任意一点的各种劳动与资本的组合所需要的
成本是相同的。C=wL+Rk。
41生产者均衡:当企业生产一定量的产出时,要使其成本最小化,下面的条件必然成
立:MPL/MPK=w/ro企业的生产拉展线反应了生产每一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低长期总成
本。在技术水平和价格不变的前提下,由投入总成本变化而引起的最优要素投入比例
的变动轨迹,称为生产扩展线。企业的扩X路径(expansionpath)描绘了在不同的产
出水平下,企业所选择的成本最小化的劳动与资本的组合(分为短期扩X路径和长期
扩X路径)。
8
42长期总成本:长期中,生产一定产量所耗费的最小总成本;长期总成本不大于短期
生产同样产量耗费的总成本。形状的影响因素:规模经济;位置的影响因素:外在经
济和外在不经济;X围经济和X围不经济。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长期
平均成本曲线由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构成。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情况下,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并不都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非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适用于各
种规模的所有工厂。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的每个点代表了成本效率最高的工厂的短期
边际成本。
43规模经济(产出增加的程度要大于生产成本增加的程度)与规模不经济(产出增加的
程度小于生产成本增加的程度)(EconomiesandDiseconomiesofScale)o规模经济通
常是以成本一产出弹性(EC)来计量的:EC=(AC/C)/(AQ/Q)=MC/ACo如果EC<
1,则MC<AC,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规模经济递增阶段;如果EC=1,则
MC=AC,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规模经济不变;如果EC>1,则MC>AC,平均成本
呈上升,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可以用规模经济指数来衡量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指数为:SCI=1-ECo结论同上。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概念的区别:规模报酬强调在保持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不变的
情况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侧重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规模经济强调在长期,允
许厂商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侧重于生产要素的成本。
另外,规模报酬是实物方面的分析;规模经济则是货币方面的分析。最后,规模报酬
递增只是造成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规模经济产生原因还有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技术
因素、管理成本、原材料打折等。
44产品转换曲线描绘了以固定数量的投入生产的两种产出的不同组合。产品转换曲线
向外弯曲是因为存在着生产的X围经济。X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是指单个企
业的联合生产超过了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和。联合生产的
9
优势在于:投入要素或生产设备的联合运用,联合市场计划,降低成本的共同管理。X
围经济的程度衡量:SC=[C(Q1)+C(Q2)-C(Q1,Q2)]/C(Q1,Q2)。SC>0,
意味着存在X围经济。
45学习曲线描绘了当企业的累积产出增加时,企业生产既定产出所需投入的减少数量。
46生产者剩余(producersurplus)是所有生产单位的边际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
额的总、和。生产者剩余与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产者剩余二PS二R・VC;利润
=R-VGFC。在短期,如果固定成本为正值,那么,生产者剩余要大于利润。只有当PS
大于零,生产厂商才会提供产品。
47竞争性厂商的短期利润最大化:当边际成本曲线处于上升阶段时,MR=MC0(两条
件)。
48厂商的停产决策(利润二(PNC)Q・FC):P>SAVC厂商亏损生产;P<SAVC厂商停
产;P二SAVC厂商处于关闭点。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上大
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以上的部分。
亏损厂商选择继续生产原因:①厂商发生亏损是指TR<TC,但如果TR仍然大于VC,
厂商继续生产将会弥补VC,并且可以弥补一部分FC,从而使亏损最小化,所以短期内
厂商选择继续生产。②一个已经投入生产的企业是否必须关闭的条件不在于它是否盈
利,而在与它关闭后的亏损与生产时的亏损哪种情况更大。关闭也有亏损,就是FC。
49长期竞争均衡基本条件:①行业中的所有厂商在MC=MR处实现利润最大化;②经
济利润为零,没有任何厂商有动力进入或退出市场;③产品的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的长
期平均成本,也是供给量与消费者需求量相等的均衡价格。
50某些厂商由于拥有一些供给有限的特殊生产要素(土地、自然资源、企业家才能等),
使它能够获得比其他厂商更高的正的会计利润。这些正的会计利润将转化为经济租。
但是,无论在短期或在长期,厂商经济利润仍然为零。
经济租(Economic「ent)是指厂商对某一生产要素愿意支付的价格与获得这一生产
要素所需的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经济租的影响因素: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小,经济租
10
占比越大;要素的市场需求增加,则经济租增大。当一个厂商获得正的会计利润时,
是源于其拥有的特殊的生产要素,这并不会对其他厂商产生动力进入或退出该行业。
在短期的竞争性市场上,生产者剩余是由产品价格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构成。然
而,在长期的竞争性市场上,产品的价格等于最小的平均成本。此时,一个厂商的生
产者剩余由它的稀缺的投入要素带来的经济租构成。
51为了推导长期供给曲线,我们假定:所有厂商均可以获得现有的生产技术;技术是
既定的,产量的增加是依靠更多的投入,而不是由于新的发明;投入品的市场条件并
不随着产量的扩X或缩减而变化。
在成本不变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该线的价格等于长期的最低的
平均生产成本。在成本递增的行业,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在长期,随
着产量的提高,厂商对于投入品的需求增加,导致部分或所有投入品的价格上涨,厂
商的平均成本及边际成本因此也增加了。在此情况下,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相应地,
市场价格也必须提高到足以弥补生产成本的增加。在成本递减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
向下倾斜的一条直线。
具有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的行业,仍能存在规模报酬不变。因为它仅意味着行业为
成本递增行业。此时,双倍的投入依然可以有双倍的产出水平,但是由于要素价格上
升,成本的上升会超过两倍。两者不矛盾。
5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价格接受者(单个厂商销售的产量或单个消费者的购买量在
整个行业中或市场中仅占一个非常小的份额,以致于他无法影响市场价格);产品同质
(所有厂商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资源的完全流动性(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
一个市场;厂商能够购买到他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完全的信息(消费者对其偏好、
收入水平、产品的价格和购买的商品质量拥有完全的信息,而厂商对其成本、价格和
技术也拥有完全的信息)。
这些假设为什么必要?1)假设决定了均衡条件中的MLP的条件。因为厂商都是价
格接受者,所以每一产品的市场价格既定。另外产品同质,厂商不可能通过产品差别
11
化来竞争,只可能以相同的市场价格提供同质的产品。所以边际收益等于市场价格。2)
假设决定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长期均衡。因为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而且信息完全,
所以厂商可以自由的进入和退出行业,从而实现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3)假设也保证
了竞争性市场的帕累托最优。
53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是指价格控制的非效率,或者说价格控制所导致的
生产者剩余的减少超过了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或是消费者剩余的损失超过了生产者剩
余的增加。政府干预一般导致无谓损失,但在市场失灵时,或某些特殊情况,如供给
曲线完全无弹性的情况下,使最高价格低于市场出清的价格,将不会导无谓损失。由
于无谓损失是一种经济低效率的形式,政府政策时应加以考虑。
竞争性市场无谓损失的原因:外在性;信息不充分(无法做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正
确选择)。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能够提高市场运作的效率;在不存在市场
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将导致效率的损失或无谓损失。
54政府干预市场并不总是坏事,因为政府代表的社会,可能有经济效率以外的其他目
标。而且在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能增加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总福利。
市场失灵是指因为价格无法向消费者和生产者传达正确的信号,不受管制的竞争市场
是无效率的,无法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55价格支持(pricesupports)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政府规定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并且,政府买进维持高价所需的全部产出。生产配额也能使价格上升:规定每一厂商
能生产的配额,为了激励减产,政府必须支付一定的补贴。
两者比较:1)最低限价的方法使消费者用更高的价格消费更少的农产品,消费者的
境况恶化;而生产者面对高价扩大生产导致农产品过剩,使得这部分成本无法弥补。
生产者剩余增加减去其剩余损失再减去其产出过剩部分的生产成本,致使该政策可能
会导致生产者剩余净损失,最后可能事与愿违。2)限耕方案指政府以直接的收入转移
支付的方式给予农民资金刺激,鼓励他们将部分耕地闲置或作他用。此时供给曲线变
得完全无弹性。消费者的剩余损失,以及生产者的剩余增加和支持价格一样。但通常,
I2
先耕方案较靠政府购买维持的价格支持花费要少。
56转稼因子:Es/(Es-Ed);转稼因子表明以高价形式转稼给消费者的税收份额。益
Ed/Es较小,则税负主要由买方负担;若Ed/Es较大,则相反。如果需求完全无弹性(Ed
=0),转移因子为1,所有的税负完全由买方承担。
补贴对生产和消费量的影响正好与税收相反,若Ed/Es较小,补贴的好处主要归于
消费者。
57定价的简单法则:P=MC/[1+(1/Ed)];结论: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等于
边际成本,而在垄断者索取的价格超过了边际成本。2)如果Ed较大,P将非常接近
于MC,从而使得垄断市场看起来会非常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
在垄断市场中供给曲线不存在,原因在于垄断者的价格不仅取决于边际成本还取决
于需求曲线。
58勒纳的垄断势力度(Lerner5sIndexofMonopolyPower):L=(P-MC)/PoL的值
越大(0到1间),垄断势力就越强;L也可以用Ed来表示:L=(P-MC)/P=-1/Ed,
其中Ed是厂商面临的需求弹性,而不是市场的需求弹性。
59垄断势力就是厂商将价格定得高于边际成本的能力。垄断势力的大小取决于厂商所
面临的需求弹性。厂商的需求弹性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市场的需求弹性:如果只有一
个厂商,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厂商的需求曲线;如果市场上有几个厂商相互竞争,那
么市场的需求弹性就是各个厂商需求弹性的下限。②厂商的数目:当厂商数目增加时,
各个厂商的垄断势力都会下降。这里指“主要厂商”(即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厂商)的
数目c减少厂商数目的方法就是设置或制造“进入障碍工③厂商间的相互作用:如果
竞争激烈,轮流以削价形式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其结果是使得价格接近于完全竞争
的水平,各个厂商拥有的垄断势力大大减小。如果少数几个厂商之间相互串通或合谋,
一致限制产量和提高价格则相反。当一个厂商的经营条件、行为和竞争者的行为变化
时,它的垄断势力也通常会变化。
60自然垄断:与存在着几个厂商的情况相比,一个厂商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该行
I3
业的所有产品。这种行业可能始终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若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
厂商生产将产生较大的平均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电力、石油、天然气、自来
水、电信等行业)。价格管制常常用于自然垄断。
-61回报奉菅制指对一个垄断的管制常常基于它的资本回报率,管制机构决定一个
价格,使垄断者的资本回报率接近于“竞争的”或“公平的”回报率。它说明了允许
的最高限价是基于该厂商获得的(期望)回报率决定的。
由于得到用于回报率计算的数据方面的困难,常常导致管制对成本和其他市场条件
变化的反应的迟钝,以及漫长且耗时的管制听证。结果是管制滞后:要求的管制价格
的改变会推迟。
62买方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唯一的购买者。买方寡占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购买者。
买方垄断势力是指买方具有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能力,买方垄断势力使买方能够以低
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买到商品。买方垄断者面临一条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平均支
出曲线AE),所以边际支出ME大于AE。ME等于MV(边际价值)的购买原则决定了小于
完全竞争的产量和低于完全竞争的价格。影响因素:市场供给弹性(相反);买方数目;
买方之间相互作用。
63双边垄断:双边垄断是指只有一个卖方和只有一个买方的市场,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更常见的是,少数具有一定垄断势力的生产者和少数具有一定买方垄断势力的买方组
成的市场。
64反托拉斯法:促使经济活动具有经济性。相应的规则与制度:禁止那些限制竞争或
可能限制竞争的行为;强化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实施的三种途径:司法部的反托
拉斯部门;联邦交易委员会的行政程序;秘密程序。
65垄断势力对效率的影响:生产效率的损失(垄断市场的产量更低,价格更高);经
济效率的损失(垄断势力产生无谓损失);社会效率的损失(垄断势力产生寻租
(「ertreeking)成本)。
66价格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就是对不同的消费者销售类似的商品时制定不同
14
的价格。
①一级价格歧视:对每个消费者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消费者愿意支
付的最高价格或保留价格(reservationprice)。特征:每个商品的售价都不相同;消
费者剩余等于零。在实践中,完全一级价格歧视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消费者
的数量过多;每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也难以确定(律师事务所的服务)。
②二级价格歧视含义:按照消费者购买量的不同定价。消费者随着消费来量的增加,
商品的边际效用下降,它愿意支付的价格下降;生产者收规模经济的影响,产量高时
成本低,愿意接受较低的价格。特点:消费者剩余部分被剥夺、鼓励消费和生产。条
件:消费量便于登记和计量的产品、需要鼓励消费的商品。(费)
③三级价格歧视:将市场的消费者分为两组或两组以上,每一组的消费者都有各自
的需求函数。价格歧视的例子:航空公司的机票、加价和不加价牌子的酒、对学生和
老人的折扣。如果销售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将市场分为不同的组,那么,
就可以实行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法:MR1=MR2=MCo两组的相对
价格就表示为:P1/P2=(1+1/E2)/(1+1/E1)O定价的基本原则: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的消费者索取较高的价格。
应注意:厂商试图向一组以上的消费者销售商品并不总是合适的。尤其当某一组消
费者的需求很小,且边际成本上升得很快时,向该组消费者销售商品而增加的边际成
本可能会超过边际收益。此时,就应该放弃该组消费者。
67时期间价格歧视:根据不同的时间制定不同的价格,从而将消费者划分为具有不同
需求函数的组别。产品上市初期,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新发行的书、新上映的电影、
新款)。一旦这个市场已经产生了较大利润之后,厂商就会降低价格以迎合具有较高价
格弹性的普通市场的需求,从而扩大产量(发行平装书、低价的电影、电脑打折出售)。
68高峰价格:在某一特定时间,一些商品的需求会出现高峰期。由于供给能力的限制,
在高峰时期,商品的边际成本也较高。较高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也意味着高峰期较
高的价格。应注意:高峰价格与三级价格歧视是不同的。对于三级价格歧视,厂商对
I5
应各组消费者的边际收益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理由是给不同组提供服务的成本并不
是独立的。而对于高峰价格,各时期的价格和销售,可以通过令各自的边际成本和边
际收益相等而独立决定。
69两部收费要求消费者为购买一种商品的权利预先支付一定费用,然后,消费者再为
他们希望消费的每单位商品支付额外的费用(游乐场、俱乐部会员费、剃须刀)。厂商
的定价决策是确定入门费(T)和使用费(P)o厂商的决策重点在于,在低入门费与高
使用费,或者高入门费与低使用费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入门费低:更多的销售收入,
低入门费导致入门费的利润下降和更多的进入者。定价的简单原则:1)消费者需求相
似时:P的定价接近于MC,T较高;2)消费者需求差异较大时:P的定价大于MC,T
较低c
70捆绑销售指经营者在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违背交易对方的意愿,强行搭配其他
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借机推销滞销产品;比分别销售减少成本。使消
费者付出额外的代价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或者使其付出额外的代价接受不需要的
产品。混合捆绑销售是指厂商既分开出售它的商品,也以低于个别价格之和的成套价
格捆绑销售。在需求只是有一点负相关,或产品有相当的边际成本时,混合捆绑销售
优于纯捆绑销售。
搭售(Bundling)就是将两种或更多的商品捆绑在一起销售以获得定价优势(纯捆
绑销售)。搭售的基本条件:消费者具有不同的需求;厂商无法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
对搭售的商品的需求具有负相关性。搭售效果取决于不同商品需求的负相关性的程度,
当消费者对A具有较高的保留价格,而对B具有较低的保留价格时,搭售是最有效的。
71广告定价边际收益MR=P*dQ/dA;但广告的边际成本不单是广告费用,还有广告引
起销售增加而增加的边际成本。MC=1+MC*dQ/dA。令MR=MC,可得广告的简单法则:
A/PQ=・(Ea/Ed)。Ea代表需求的广告弹性。
72垄断竞争的基本特征:存在着许多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该行业;产品是有
差别的。每个厂商的垄断势力的大小取决于产品的差异程度(有差异性的、但可高度替
16
代的商品;自由进入和退出)。垄断竞争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AR=LAC=SAC;
这一点表明,垄断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
73相同成本条件下,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长期均衡的比较:①垄断竞争市场中产量更
低,价格更高,存在多余生产力;②垄断竞争中存在非价格竞争;③垄断竞争市场中
产品具有多样性,扩大消费者选择X围,增加消费者的福利。
74垄断竞争造成的非效率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垄断势力的存在使得均衡价格高于
完全竞争时的价格。如果价格下降至D与MC相交的地方,则产量增加,总剩余增加;
2)垄断竞争厂商经营时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即它的均衡产量低于平均成本最低时
的水壬二厂商零利润点是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的左边。这往往是由于市场中小规模的厂
商数量过多而引起的。在垄断竞争里,如果厂商的数量减少,可以扩大单个厂商的规
模,获得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75垄断竞争不需要政府干预原因在于:1)在大多数垄断竞争市场中,任何一个厂商
往往不可能拥有较强的垄断势力。2)垄断竞争造成的非效率与产品差异性这一好处相
Me
76寡头垄断的基本特征:厂商的数目较少,他们占有大部分或全部产量;产品可以有
差异性,也可以没有差异性;存在着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源于两个方面:1)“自然的”
进入壁垒(规模经济、专利、特定技术、商誉);2)策略性的行动:威胁新厂商采取
市场倾销行为,并制造过剩生产能力;控制主要投入品。
77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的定义:当一个市场达到均衡时,厂商所做的就是它们所能做
的最好的,并且它们没有理由改变它们的价格与产量。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均衡就是
各个厂商在给定其竞争对手的行为后将做它所能做得最好的。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指在给定竞争者的行为之后,各个厂商采取了它所能采取的最好的行为。
纳什均衡意味着战略稳定,即没有一个决策者可以通过单独改变自己的选择得到更大
的利益。
78产量竞争:
17
1)古诺模型(TheCournotModel)假设:双寡头;两个厂商相互竞争;产品是同
质的;假设另一个厂商(竞争者)的产量水平是既定的;成本为零。古诺均衡:市场
供求相等;每一个厂商都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每一个厂商对对方产量的预测正确,厂
商不可能通过改变产量来增加利润;古诺均衡是纳什均衡。
反应曲线(TheReactionCurve):厂商1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它认为厂商2将生产
的产量的减函数,记为Q1*(Q2)。反应函数表明单个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不仅取决于
自己的决策,而且也要取决于竞争对手的决策。
2)斯塔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model)假设:产量领袖模型,顺序决策;其
他同古诺模型。思路:反向归纳,先分析追随企业的选择,找出追随企业的反应函数;
再分析主导企业的选择,确定住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
先行者得益(firstmoveradvantage):先决定产量在此模型中是一种策略优势。先
宣布产量后,竞争对手都将把先决定者的产量视为给定,并给自己制定一个较低的产
量水平,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后决定者没有动力制定一个大的产量水平进而压低价
格,使双方都受损失。最后先行者获得更大收益。
79价格竞争,
1)相同产品的价格竞争一伯特兰模型(Bertrandmodel)假设条件:厂商生产相同
产品,厂商同时决定价格;均衡的结果:价格战,结果是价格相同且等于边际成本。
2)差别产品的价格竞争一价格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点是两条关于价格的反应曲线
交点C
3)价格领导模型(priceleadershipmodel):在某些寡头垄断市场中,某一个大型
厂商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其他的厂商只提供较少的供给,他们象完全竞争者
一样行为,是价格的接受者。这家厂商就会象主导厂商一样行为,制定价格以实现自
身的利润最大化。残差需求曲线(residualdemandcurve)(会画图即可)
4)斯威齐模型:折弯的需求曲线;价格具有刚性(在成本变动的一定X围内,市场
价格不会发生变动):即使成本改变了,厂商也不太愿意改变价格。如果成本下降或市
I8
场需求下降,厂商因为担心这会给它的竞争者以错误的信息并引发一轮价格战而不愿
意降低价格;如果成本或需求上升,厂商不愿意提价因担心他们的竞争者不会跟着提
价。
80支付矩阵:给出了给定各厂商和它的竞争者的决策时各厂商的利润(或得益)。囚
徒困境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揭示了“个人理
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这就是“困境。
厂商不进行秘密串通的合作方式理由在于:虽然双方都能测算出使各自利润最大化
的串通价格,但是,出于私利,各个厂商最终都将倾向于选择较低的价格以获得更多
的利润,即便他知道另一个厂商打算将价格定在串通水平。
81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特征:1)在寡头垄断市场,大多数厂商在观察竞争者的行为和
相应地作出调整的基础上一次又一次的定价,相互间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感,这为双
方的合作与串通提供了可能。2)在某些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之间激烈竞争,不太会
出现串通的可能。如攻击性的竞争通过削价来占领市场;或难以达成默契或谅解。
82价格信号是一种不公开的串通形式,即一个厂商宣布它将提高价格,并希望它的竞
争者将它作为它们也应该提价的信号。价格领导定价格局就是:第一家厂商“价格领
导者“确定价格,而其他厂商作为“价格跟随者”就会跟随进。
83卡特尔的基本特征:1)卡特尔的厂商们公开同意在定价和确定产量水平方面合作。
2)卡特尔组织并不包括所有的厂商。3)卡特尔组织往往是国际性的。卡特尔组织成功
的条件:1)卡特尔组织在其成员对价格和产量方面达成协定,并共同遵守这一协定;
2)潜在的垄断势力——需求相对缺乏弹性。卡特尔成功的两个条件:总需求一定不能
是价格弹性太大的;卡特尔组织必须几乎控制所有的世界供给,或者非卡特尔厂商的
供给决不能是富有价格弹性的。
84占优策略(dominantstrategy)指不管其他对手采取什么策略,该竞争者的策略都
是最优策略。占优策略均衡指博弈各方都采用占优策略所达到的均衡。它是一种纳什
均衡(稳定)因为任一方都没有激励去改变各自的策略。
19
与纳什均衡比较。1)占:我所做的是不管你做什么我所能做的最好的;你所做的是
不管我做什么你所做的最好的。2)纳:我所做的是给定你所做的我所能做的最好的,
你所做的是给定我所做的你所能做的最好的。
85纳什均衡延伸:1)极大化极小策略指博弈者所采取的策略是使自己能获得的最小
收入最大化。所谓最小收入指采取某一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入。它是一种保守的策
略而不是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往往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才会采用。2)混合策略(相
对于纯策略而言),纯策略指一种规定博弈参与人在给定信息情况下只选择一种特定行
动的策略;而混合策略指一种规定参与人在给定信息情况下以某种概率分布随机地选
择不同行动的策略。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指在一个有两人参与的混合策略博弈中,一方
在给定对方混合策略情况下,使自己期望效用最大的混合策略。
86其他博弈形式:1)重复博弈:如果博弈是无限期反复的博弈,结果将是合作博弈。
在有限反复的博弈中,博弈的结果取决于反复的次数和博弈者的理性程度。如果次数
很少,且博弈者具有完全的理性会产生不合作的解;如果次数很多,有限的理性,会
产生合作的解,因为双方报复的机会很多。以牙还牙策略就是指在一个重复博弈中,
选择前一轮对手所选择的一种策略,该策略将与合作者保持合作,而报复不合作者。2)
序贯博弈:各博弈方依次行动(斯塔克伯格模型)。会产生先行者优势,由于先行者将
比后来者获得更多的利益,各博弈方都有动机抢先采取特定行动。3)空头威胁与承诺:
空头威胁就是作出威胁着没有实施意愿的威胁。如果竞争者是理性的,空头威胁没有
任何价值。为了使一个威胁可信,有时必须采取一种限制自己以后的行为,从而存在
实施其威胁的愿望的策略性行动。通过采取策略性行动,使空头威胁变为承诺,改变
竞争者对厂商行动的预期,从而迫使竞争者选择对厂商有利的策略,达到限制对手的
目的c4)讨价还价是合作博弈的例子,人们有时可以通过限制自己的灵活性获得一种
策略性的优势。一个厂商的策略性行动提供给其竞争者信号,竞争者作出反应。如果
讨价还价博弈进行多次,各博弈方可能采取策略行动建立名声来给自己带来讨价还价
中的优势。如果只进行一次,就试图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20
87拍卖相关问题:1)私人价值拍卖:每个投标者都知道自己对物品的估价和保留价
格,并且不同投标者估价不同。另外每个投标者并不确定其他人对物品的估价。2)若
同价值拍卖:被拍卖的物品对不同的投标者有相似的价值。但是投标者们并不能精确
地确定价值是多少,他们只能估计,并且估计值会有差异。赢家诅咒:赢得标的者的
境况恶化,由于竞标者高估标的的价值而出价过高,导致标的物的最终价格超出其真
实价值。理性竞买者必须将与生理相伴的坏消息考虑进去,并向下调整报价额。3)最
大化拍卖收入:鼓励更多的竞争者参与竞争;共同拍卖中,应采用公开的而不是密封
的拍卖,并显示被拍卖物品更多信息,以减少投标者对赢者诅咒的顾虑;私人拍卖中,
设定最低标价;鼓励竞争,防止合谋(与密封投标相比,公开投标更有同谋问题,因
为有充分机会发现并惩罚欺骗行为)。
88对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要素的价格,而且也
取决于厂商的产出水平。即它受到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影响。对要素的需求也是一种
联合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往往取决于多种要素的价格。
89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出(MarginalRevenueProductofLabor,MRPL)是一单位额外
劳动带来的额外产出,乘以这一额外产出得到的额外收益,即MRPL=(MPL)(MR)。这
个公式适用于竞争性的要素市场,而不管其产品市场是竞争性或非竞争性的。但是,
在产品市场为竞争性时,MR=P,即MRPL=(MPL)(P)。
90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中,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出为MRPL,而劳动的边际成本就是劳动
的工资w。如果MRPL>w,则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如果MRPL<w,则应解雇工人;
如果MRPL=w,则利润实现最大化。
91当两种要素是可变时,购买要素的行为会变得更为复杂。因为一种投入品价格的变
化会改变对其他投入品的需求。当工资下降时,即便资本保持不变,对劳动的需求也
会增加。另外,随着劳动变得更便宜,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下降,厂商会扩大生产规
模,投资机器设备,从而使劳动的边际收益曲线向右移动,进一步增加了对劳动的需
求。劳动需求曲线比两条劳动边际收益曲线(资本不变时的劳动需求曲线)中任何一
21
条都更有弹性。
再进一步分析,当工资下降时,所有的厂商都会雇佣更多的工人,产品的市场供给
增加,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导致MRPL向左移动。最终,各个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
会相对减少。这会使劳动的需求弹性变小。
92对厂商的投入品的供给:如果要素投入品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时候,厂商能够以固
定的价格购买任何数量的投入品。竞争性要素市场几个结论:1)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
曲线既是厂商的平均支出曲线(AE),也是厂商的边际支出曲线(ME),AE=ME(水平,
完全富有弹性)。2)厂商购买的生产要素数量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即边际支出等于边
际收益,ME=MRP。3)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劳动要素购买满
足以下条件:ME=w°
93一般(实物)投入品的市场供给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但劳动要素的供给曲线可
能是向后弯曲的。劳动的供给取决于劳动者效用的最大化。工资可以被看作是闲暇的
机会成本,即闲暇的价格。高工资也意味着较高的闲暇价格。高工资鼓励劳动者用工
作替代闲暇(替代效应);另,高工资使得劳动者有能力购买更多的商品,包括闲暇,
即减少劳动时间(收入效应)。当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时,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减少,
导致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94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三条线:边际支出ME;5=平均支出AE;D=MRPL;通过
ME=MRPL,得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然后以此产量下的平均支出AE值定价。从而以较
低的价格买进劳动力。
95劳动卖方的垄断势力:三条线:DL劳动需求曲线;MR劳动需求曲线的边际收益曲
线MR;SL代表劳动的边际成本MC;使MC=MR;可得出工会最优的工人供应量,然后
根据DL确定工人的价格。因此,由于有了垄断势力,工会能够选择任何工资率以及相
应的劳动供给数量。如果工会想使雇佣工人最大化,就会选择竞争性结果,如果想得
到高丁竞争性的工资,就会限制工人数,从而使那些有工作工会员工的近况变好,那
些没有工作的成员境况变糟。
22
96欧拉定理:公式:W*MPL+r*MPK=Q(K,L);条件: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
97存量和流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指在一定时期内测算出来的数值;而
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指在一定的时点上存在变量的数值。例如,国内生产
总值是一个流量,而国民财富则是一个存量。一家厂商对资本的持有是以存量衡量的,
但劳动和原材料的投入以流量衡量。
98贴现值:贴现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发生在未来(或不同时间)的费用和效益转化为
现值(PV)的方式。r年后一美元的贴现值=1/(1+R)An。
99债券的价值:债券是借款人同意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货币流量的合同。债券的价值是
该流量的贴现值,由于大多数债券的支付发生在未来,因此贴现值随着利率的提升而
下降°永久债券指不设到期日的债券。永久债券不可赎回,但可提供永久的利息收入。
每年支付100美元的永久债券值为:PDV=100/R(美元)。
债券的有效收益率是债券支付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市场价格时的利率。支付流量的
现值是利率的函数,因此有效收益率可以通过债券的价格水平处画一条水平线得到。
债券收益率差别原因之一是不同的债券由不同程度的风险。
100资本投资的净现值标准:如果一项投资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大于投资的成本,
就应该进行投资。NPV=-C+pai1/(1+R)+...+pai10/(1+R)A10;假设它预期在未来10年
内产生pail,…pai10的利润,R是未来利润流量的贴现率。厂商只有在净收益为证,
即仅当NPV>0时,才进行投资。
101对风险的调整:无风险的利率是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的合适贴现率。然而对大多数
项目,未来现金流量是不确定的。一般做法是在无风险利率上加一个风险溢价,提高
贴现率。因此,风险溢价反映投资项目风险程度的贴现率与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差额。
投资中的风险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可分散风险因为可消灭所以不能期望
因承担可分散风险而得到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回报率。对于不可分散风险来说.风险不
能通过投资丁许多项目或持有许多股票消除,增大了资本的机会成本,投资者必然因
承担高风险而要求提高贴现率,从而应当纳入风险溢价。
2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通过比较一项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与投资于整个股票市场
的回报率,来衡量投资的风险溢价。方程:ri・rf=13(rm-rf)o式中,ri是预期回报率,
rm是市场回报率(投资于整个股票市场得到的回报率,只承担不可分散风险),rf是
无风险利率。B衡量资产的回报率对市场的变动的敏感性,来衡量资产的不可分散风
险。B越高,不可分散风险越大,资本的机会成本提高,投资者因承担高风险要求提
高贴现率,从而预期回报率较高。
102可耗竭资源的生产决策原则:如果预期该资源价格减去开采成本上升得快于利率,
就保留,否则就卖出。在一个竞争性可耗竭资源市场上,价格减去边际成本必须上升
的和利率一样快。如果快于利率,没有人会销售这种资源,不可避免会促使这种资源
的当前价格上升;如果慢于利率,每个人都会试图立即出售这种资源,促使当前价格
下降c
103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家庭,供给决定于储蓄者所面临的
利率。利率越高,储蓄的刺激越强;可带资金的需求来自家庭和厂商,但都取决于利
率并与利率负相关:①对于家庭,利率越高,消费而不是等待的成本就越高,从而这
些家庭借钱的意愿就低;②对于厂商,厂商将投资于那些净现值为正的项目,因为正
的净现值就意味着,项目的预期回报率超过资金的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就是利率,
利率越高,项目净现值就越低,如果利率上升,某些以前有正的净现值的项目现在将
有负的净现值,因而将被取消。
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可贷资金的供给移动或需求移动,并由此影响利率:①经济进
入衰退,厂商就会对新投资资本预期较低的销售和较低的未来利润。投资意愿降低,
对可贷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减少;②假定政府严重赤字,它将不得不借钱来为这些赤字
融资,可贷资金总需求增加;③通过发行更多的货币,使得可贷资金的供给增加。
104局部均衡分析假设一个市场的活动是独立于其他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在考虑反
馈效应的前提下,同时决定所有市场的价格与数量。反馈效应是相关市场的价格与数
量调整而引起的某一个市场的价格与数量调整。如果两种曾代呈不考虑反馈效应,那
24
么我们就会低估税收的影响。对于互补品,局部均衡分析会高估税收的效应。
一般均衡的实现:所有市场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决定于全部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当
一组价格体系保证所有市场中的供求量均相等时,就实现了一般均衡。在这种均衡状
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值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最大
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105埃奇沃思盒型图假设在这种活动中所消费的产品或投入的生产要素在数量上市固
定的。其主要特点是,这种长方形“盒型图”的长度和宽度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双
方共有两种商品(要素)的总量,而在盒内的每一点则代表这两商品(要素)的总量
在两个消费者(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契约曲线(contractcurve)包含了所有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切的配置。曲线上的每一
点都是有效率的。
106帕累托标准:A、B两种资源配置状态下,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比B好,且所有
人都认为A不比B差,则可认为A比B“好:帕累托改进:资源配置改变后,至少有
一个人认为变动后的状态更好,且没有人认为变动后的状态比之前的状态更差,则这
一变动是“帕累托改进,
107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①含义:生产者不再就他们所拥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交易°
②条件:不同产品的等产量曲线斜率相等时,生产者不再交易他们的要素。(边际技术
替代率相等)
生产的契约线:给定要素数量条件下,要素在不同商品间的配置存在无数种可能性,
在这些可能的要素配置状态中,存在无数个可能的帕累托最优组合。它是给定要素数
量条件下,所有帕累托最优配置点构成的轨迹。
生产可能性边界(TheProductionPossibilitiesFrontier)给定资源总量和技术水平
条件下,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点构成的轨迹。PPF曲线上所有点都实现了资源配
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即都实现了经济效率。PPF曲线内的点都是资源的低效率配置
生产的产量组合。它可以从生产契约曲线中推导出来。
25
特征: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递增。PPF曲线的斜率表示其他条件不变时,要素在
两种商品之间的转换引起的产量变化之比:边际转换率,表示从一种产品生产转换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ktv招商合同样本
- 互联网公司贷款合同样本
- 住宅工程安全施工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买车公司租赁合同样本
- 公众号收购合同样本
- 个人供油合同样本6
- 代理装修设计合同样本
- 2024年邢台市柏乡县中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石门县县直单位选调考试真题2024
- 2023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PPT模板
- 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幼儿数字1-100字帖练习
- 细胞生物学-7细胞信号转导课件
- 搅拌站安全培训试卷
- 茶叶市场营销讲义
-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详细版课件
- GB∕T 37244-20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 乙肝两对半ppt课件
- 锅炉空气预热器拆除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