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极限预测十七_第1页
高考物理 极限预测十七_第2页
高考物理 极限预测十七_第3页
高考物理 极限预测十七_第4页
高考物理 极限预测十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演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C.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分别用红光和绿光在同一装置上进行双缝干涉实验,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

E.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真空中的光速都是

相同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B.调谐是电磁波发射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接收的过程

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接收光屏平移靠近双缝,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长总比静止时的杆长短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射线穿透物质的本领比y射线更强

B.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谐

C.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遥远星球发出的红光被地球接收到时可能是红外线

D.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

B.用同一装置观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比红光的小

C.根据狭义相对论,地面上的人看到高速运行的列车比静止时变短且矮

D.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摆长增大为原来的2倍,其周期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5.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B.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一切怛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等于c,与光源的运动无关

C.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无加速运动的惯性系

I).狭义相对论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6.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核反应,只要伴随能量的产生,则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B.太阳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因而太阳的总质量一定不断减小

C.虽然太。阳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但它的总质量是不可能改变的

D.若地球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大于地球向外辐射的能量,则地球的质量将不断增大

7.在19世纪60年代建立经典电磁理论,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是()

A.麦克斯韦B.马可尼

C.赫兹D.爱因斯坦

8.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当它的频率增加时,它的传播速度及其波长()

A.速度不变,波长减小B.速度不变,波长增大

C.速度减小,波长变大D.速度增大,波长不变

9.对相对论的基本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B.爱因斯坦通过质能方程阐明了质最就星能曷

C.在高速运动的飞船中的时钟比地球上的时钟走得慢

【).我们发现竖直向上高速运动的球在水平方向上长度变短了

10.对于公式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中的既是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

B.当物体运动速度v>0时,物体的质量即物体的质量改变了,故经典力学不适用

C.当物体以较小的速度运动时,质量变化十分微弱,经典力学理论仍然适用,只有当物体以

接近光速运动时,质量变化才明显,故经典力学适用于低速运动,而不适用于高速运动

D.通常由于物体的速度太小,质量的变化引不起我们的感觉,在分析地球卜.物体的运动时,

不必考虑质量变化

1L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恒定的电场能够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

D.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也传递了能量

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外推提出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

B.牛顿最早成功利用实验方法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普朗克用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

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由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3.有关电磁波和声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变小,声波的传播速度变大

C.电磁波是横波,声波也是横波

D.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波长变短,声波的波长变长

14.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如果在空间某区域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这个变化的电场就会

在周围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红外线具有明显的

效应,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效应.

15.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仪装胃如图甲所示,雷士向匀速驶来的汽车

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每次发射时间约为百万分之一秒,相邻两次

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电磁波时,在指示荧光屏上呈_______________八」^

现出一个尖波.根据两个波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汽车距雷达的距离,下E

■f.

根据自动打下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求出该汽车的车速,请根据乙

给出的加、t、t2、C求出汽车车速表达式.

【高考预测】

电磁波、相对论简介是高考的非重点和非热点内容,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在这一部分考的题比

较少,主要呈现以下三点命题趋势:

(D相对论属于新增知识,知识较难但要求较低,只需了解即可.

(2)电磁场理论、电磁波、电磁波谱等知识点的考行重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的例子.

(3)这部分知识在高考题中一般以选择题出现,有时可能是其中的一两个选项.

对该部分内容的命题预测点如下:

考查知识及角度高考预测

电磁场理论、电磁波特点1、4、8

2、3

电磁波谱及其应用

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6

狭义相对论结沦应用5、7

1.现代生活中人类与电磁波结下了不解之缘,你认为下列陈述中符合事实的是

()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产生的区域向远处传播形成的

B.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C.空间有变化的电场(成磁场)存在,一定能形成电磁波

I).把手机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盒中,手机接收不到电磁波的信号,,所以拨打该手机号码,手

机不会响铃(或振动)

2.“风云”二号卫星发送回地面的红外云图是由卫星上设置的可以接收云层辐射的红外线的

感应器完成的,云图上的黑白程度是由辐射红外线的云层的温度高低决定的,这是利用了红

外线的()

A.穿透性B.热效应

C.可见性D.化学效应

3.太阳光中包含的某种紫外线的频率为fi,VCD影碟机中读取光盘数字信号的红色激光的频率

为f2,人体透视使用的X力的频率为「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这三种频率的大小关系是f.<f2<f3

B.紫外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

C.红色激光是原了•的外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

D.X光是原子核受激发产生的

4.如图所示是一个水平放置的玻璃圆环形的小槽,槽内光滑,槽的宽度

和深度处处相同,现将一个直径略小于槽宽的带正电的小球放在槽中,

让它获得一个初速度v。,与此同时,有一个变化的磁场垂直穿过玻璃环

形小槽外径所对应的圆面积,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跟时间成正比例增大,

方向竖直向卜,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不变,贝h)

A.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变

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断增大

C.磁场力对小球做了功

【).小球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与时间成正比.

5.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关于质能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B.当物体向外释放能量时,其质量必定减少,且减少的质量Am与释放的能量

AE满足△E=Ame"

C.如果物体的能量增加了AE,那么它的质量相应减少An,并且AE=Amc2

D.DK?是物体能够放出能量的总和

6.如图所示,考虑几个问题:

(1),参考系0'相对于参考系0静止时,人看到的光速应是多少?

(2)参考系0'相对于参考系0以速度v向右运动,人看到的光速应是多少?

(3)参考系0相对于参考系0'以速度v向左运动,人看到的光速又是多少?

7.人马星座a星是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它距地球4.3X10^m.设有一宇宙飞船自地球往返

于人马星座Q星之间.若宇宙飞船的速度为0.999c,按地球上的时钟计算,飞船往返一次需

多少年?若以飞船上的时钟计算,往返一次的时间又为多少年?

8.目前电能都是通过电网采用有线方式传输的.人们•直梦想能无线传输电能,梦想在H常

生活中实现无线充电,甚至不用电池.现在,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取得了可喜的进

展,也许,人类的这一梦想不久就能实现.

(1)实现无线传输能量,涉及能量的___________、传播和接收.

(2)科学家曾经设想通过高耸的天线塔,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将电能输送到指定地点,但一直没

有在应用层面上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这类无线电波()

A.在传输中很多能量被吸收

B.在传播中易受山脉阻隔

C.向各个方向传输能量

D.传输能量易造成电磁污染

(3)如果像无线广播那样通过天线塔输送电能,接收器获得的功率P和它到天线塔的距离R相

关,实验测得P和R的部分数据如表:

R(m)1245X10

P(W)1600400100y2516

①表中的*=,y=.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归纳出P和R之间的关系为

(4)为研究无线传输电能,某科研小组在

实验室试制了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在短距

离内点亮了灯泡,如图所示.实验测得,接

在乙线圈上的电器获得的电能为输入甲线圈

电能的35%.

①若用该装置给充电功率为10W的电池充电,则损失的功甲

率为_________W.

②若给甲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电源,测得该线圈中的电流为0.195A,这时接在乙线圈上

的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此灯泡的功率为W.

(5)由于在传输过程中能量利用率过低,无线传输电能还处于实验室阶殷.为早日告别电线,

实现无线传输电能的工业化,还需解决一系列问题,请至少提出两个问题.

答案解析

【模拟演练】

1.【解析】选B、D、E.波的图象是描述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振动图象则是表示介质

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选项A错;能够发生偏振现象的波是横波,选项B

正确;均匀变化的磁场(或电场)产生恒定的电场(或磁场3选项c错•;在同一双缝干涉仪器

上做干涉实验,波长越长干涉条纹间距越大,干涉现象越明显,选项【)正确:在不同的惯性

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真空中的光速都是相同的,是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

假设的内容,选项E正确.

2.【解析】选C、D.雷达是利用向目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A错;电磁波

发射要调制,电磁波接收要调谐,B错;由干涉条纹间距公式Ax=二入可知,/变小Ax变小,

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c正确;由狭义相对论结论动尺变短可知,高速运动的杆沿自身长

度方向运动杆长变短,故D正确.

3.【解析】选C、D.频率越高穿透本领越强,丫射线比X射线更强,A错;在电磁波发射技术

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B错;当遥远星球远离地球运动时发出红光

将产生多普勒效应,则被地球接收到的红光可能是波长更长的红外线,C止确;根据狭义相对■

论的基本假设光速不变原理可判断I)项正确.

4.【解析】选A、B.根据电磁波谱可知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A正确;波长越长

干涉条纹间距越大,所以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比红光的小,B正确;根据狭义相对论,地面上

的人看到高速运行的列车比静止时只是沿运动方向变短,C错;由单搜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

T=2n;可得,单摆摆长增大为原来的2倍,其周期增大为原来的血倍,D错.

5.【解析.】选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知律都是相同的.A正确:

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等于c,与光源的运动无关,B正

确;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无加速运动的惯性系,故C正确,D项错误.

6.【解析】选C.由E=mc2知,当能量发生变化时,其质量一定.变化,A正确:太阳向外辐射能

量,其总能量减少,故总质量减小,B正确,C错误;地球获得能量后,其能量增大,质量增

大,D正确.

7.【解析】选A.麦克斯韦在19世纪60年代建立经典电磁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A

项正确;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技术,B项错误;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项错误;爱因斯

坦用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故D项错误.

【误区警示】由于对物理学史实记忆模糊或审题错误,而将预言甩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麦克斯

韦与证明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赫兹相混淆而误选C.复习中应熟练掌握物理学史实.

8.【解析】选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始终为3XWm/s,与频率无关,由c二入f,波

速不变,频率增加,波K减小,故B、C、D错误,A正确.

9.【解析】选A.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A正确;爱因斯坦通过质能

方程阐明了质量与能量的联系,但不能认为质量就是能量,B错误;根据相对论可知运动的宇

航员观察到地球上的时钟变慢,C错误;竖直向上高速运动的球在水平方向上长度不变,沿运

动方向上的长度才会变短,D错误.

10.【解析】选C、D.公式中而是物体的静止质量;在v远小于光速时,一些量的变化不明显,

经典力学依然成立,故选项A、B错误而C、D正确.

11•【解析】选C、D.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恒定的电场不能产生电磁波,故选项A错

误;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故B错误;电磁波的频率由波源本身决定,与介质无关,C项

正确;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就是电磁场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递过程,故D项正确.

12.【解析】选A、D.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外推提出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空气阻力有关,A项正确;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的,

选项错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爱因斯坦用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选项C错误;

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正确.

13•【解析】选C.电磁波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而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选项A的说法正确;电磁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变小,但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

在空气中大,选项B的说法正确;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两个振动矢软

的方向都垂直,是横波,而声波是纵波,选项C说法错误:电磁波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波

速变小,波长变短,而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波速变大,波长变长,选项D的说法正

确.故答案为C.

14•【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可知,如

果是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则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答案: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热荧光

15.【解析】第一次测量时汽车距雷达的距离s产❷,第二次测量时汽车距雷认的距离S2=£L,

22

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则汽车车速厂上=」户一=,(,「』).

△t+2t-t!+t2

22

答案:

2t—t|4-1-)

【方法技巧】求解雷达问题需注意的事项

(1)雷达确定物体位置的原理是已知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为C,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脉冲到接

收到反射回来无线电波的时间3就可由公式2s=ct确定被测物体的距离s,再根据无线电波

的方向和仰角,便可以确定被测物体的位置了.

(2)雷达既是无线电波的发射端,又是无线电波的接收端.

(3)雷达使用的无线电波是直线性好、反射性能强的微波波段.

(4)雷达发射的是不连续的无线电波,即脉冲,每次发射时间短于1us,两次发射的时间间

隔约为0.1ms.

(5)障碍物的距离等情况都由显示器直接显示出来.。

(6)当反射波形与发射波形对应的时间间隔等于发射脉冲的时间间隔时,雷达的侦察距离最

.At

A.S=C・一.

2

(7)要增大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必须相应地延长发射脉冲的时间间隔,即减少每秒发射的脉

冲数.

(8)因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损失能量,因此要提高雷达的侦察能力,增大最大侦

察距离,最根本的还在于提高雷达的发射功率.

【高考预测】

1.【解析】选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

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而复始,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选项A

止确;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十具空中的光速,实际上,光就是某些频率的电磁波,

选项B错误;如果电场(或磁场)是均匀变化的,那么由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引起的磁场(或电

场)是稳定的,不能形成电磁波,选项C错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玻璃并不能屏蔽电

磁波,选项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解析】选B.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所以C选项错误.它的波长长,频率

低,穿透能力较弱,A选项错误.它的主要作用是热效应,物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红外线

越强,正是利用这一性质得到大气层遥感图的,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3.【解析】选C.根据电磁波谱中各种电磁波产生的原理可知,紫外线、红色激光(属于可见光)

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X光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则C选项正确,B、D

选项错误;红色激光为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为不可见光,三者的频率大小关系是fzVfiV

f3,故A选项错误.

4.【解析】选民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将产生一个恒

定的感应电场,由楞次定律可知,此电场方向与小球初速度方向相同,由于小球带正电,电

场力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速度逐渐增大,向心力也随着增大,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洛

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C选项错误.带电小球所受洛伦兹力尸=口8\,,随着速度的增大而

增大,同时B与t成正比,则F与t不成正比,故D选项错误.

5.【解析】选B.由质能方程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