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1页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2页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3页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4页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九以内的加法。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3.能将的10的加法运用到超市购物的游戏中。4.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准备: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10的加法》PPT课件教学过程:1.碰球游戏。......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游戏吗?(会)那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这里有一个规则,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准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2.新授10的加法。(PPT)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决定要给你们一些奖励。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大班优秀数学教案《10的加法》含PPT课件师:你们看,那边有很多漂亮的鸟。请你们自己观察,你看见了什么?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儿?你能为这些鸟儿列个算式吗?师:看过了美丽的小鸟,接下来会是哪个小动物呢,让我们继续逛下去。呀,这次来的是谁呀?(小狗)小狗怎么样了?(有的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笼子外面)数数笼子里的有几只?外面的又有几只,一共有什么?你来给小狗们列个算式好吗?还可以有怎样一个算式?师:最后我们去美丽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现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现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3.游戏:动物超市1)幼儿购物游戏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10元购物券,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欢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2)互相检查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互相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发现错误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去改正一下。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买情况师: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活动目标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活动准备1、乐趣卡:认识钟表2、声音:钟表的秒针3、涂色:钟表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压低声音:请小朋友安静,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钟表的声音,请幼儿听。(滴答滴答响)二、观察活动出示钟表(1)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2)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重点认识几个数字位置12、3、6、9)(3)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三、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说出时间。3-65认识钟表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是几点。1点,4点,8点.课件:3-64认识钟表4点,2点,7点,10点。2、教师操作,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1)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仔细看!把分针拨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2)教师再次操作,让幼儿观察分针和时针的变化。小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1、看看12点、1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小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3、课件:3-69认识钟表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1、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2、总结: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活动反思:活动中,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地掌握知识。《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科学教学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活动中,我首先用舒缓的音乐形成轻松的活动气氛,在认识时钟环节,我为幼儿准备足够多的材料,并说明时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本次活动的不足在于,自己在环境创设方面有所忽略,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应投放一些可操作的玩具钟表,或者一些FLASH游戏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无论是教师预设还是幼儿生成,任何活动都有一个目标,环境就是为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服务的,它潜移默化地促使幼儿根据其原有经验做出判断。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我会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争取做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活动设计背景幼儿教学是单调的,枯燥乏味的。再加上幼儿的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为保持幼儿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注意游戏引导幼儿联系实际,把字形结合起来,通过游戏引导观察和教师范写。这节课重点幼儿会8的组成和加减法。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2、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8的组成以及8的加减法。活动准备数字卡、硬纸片、挂图、8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活动过程一、复习﹙1﹚从1数到7。﹙2﹚6和7的组成及加减法。二、新课1、看图启发幼儿在“7”的基础上发现“8”的形成。给“7”添“1”是8,8里面有8个“1”。2、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练8的组成。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8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8的.加、减法算式。(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8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一题前进一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1+7=82+6=83+5=84+4=85+3=86+2=87+1=88+0=88-1=78-2=68-3=58-4=48-5=38-6=28-7=18-0=86﹑活动延伸7、复习总结。教学反思反思:对于一名刚刚从幼儿园来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一、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二、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标签”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理解单数双数的概念,并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2.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活动准备:自制ppt课件、歌曲《好朋友》、母鸡、小鸡带数字图片若干,铅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扑克牌(单数双数)字卡,轻音乐活动过程:一、请小朋友们听《好朋友》的歌曲进场,歌曲结束后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复习1-10的数字。二、情景导入,引起兴趣。瞧,这是哪里?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所有的东西,不论大小都是2元,想不想距老师一起去逛2元超市呢7老帀这里准备了一张代币劵,看看这是多少钱?从那丢地方看出是5元?个圆圆的硬硬的叫什么?(硬币)那还月一种软软的纸的叫什么>(纸币)?一共有5个一元的,所以就是5元钱。那刚刚老师说了,我们要到2元超市去买东西,看看老师昫怎么买东西的。2元钱买一件商品,再用2元钱再买一件商品,看老师用5元钱在2元超帀买了几件商品?(两件)买的什么?那还剩几元呢?还一元钱在2元趄市能买到什么?(买不到)为什么??2元超市就用2买一件商品,还差一元,所以买不到。三、圈一圈老师这里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1到10的'代币劵,要请每个小朋友圈一圈,2元圈一下,并思考一下,看看这些代币劵中间藏着什么秘密,你能买多少件商品。请小朋友轻轻的起立,到旁边的桌子上圈圈,2元钱买一样东西。(放轻音乐)四、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有些硬币缺少好朋友,有些都有好朋友。看看你的表格,有没有没买到东西的?是数字几?(1)因为它不够2元钱,买不到东西。看看代币劵中,哪些是有剩余一元钱的?读读它们是几?哪些是没剩余钱的?教师小结: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五、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举起手中的扑克牌,教师如举起单数卡片,孩子就要举起单数数字。五、游戏:《小鸡找家》活动反思:今天给孩子上的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让幼儿感知单、双数的主要特征。难点是自己操作对比,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老师先演示,幼儿发现规律,教师总结,幼儿再操作加深感知的方法。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活动目标:1、知道并记住几个特殊用途的电话号码,练习在相应情景下运用。2、巩固对数字0、1、2、4、9的认识,学习从左向右排序。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教具:110、114、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头饰各一个,电话机一部,多媒体课件。2、学具:电话号码卡片人手一份(用带绳子的夹子夹好,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0、1、2、4、9、数字卡片若干。活动过程:一、提问讨论1、出示多媒体画面一——着火的小黄狗家。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拨打119电话求助,并能较清楚地说出地址。(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准确说出地址。)(2)小黄狗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屋顶上出现火苗。)用什么办法才能把火扑灭?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消防队的叔叔呢?(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打119电话求救。)(3)教师出示卡片“119”,请幼儿在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1、9,并按顺序排列。(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19”。(如拨打正确,画面上出现消防车,火苗消失。)(5)教师小结:我们如果遇到火灾要及时打119电话,向消防队的叔叔求救,这样才能很快将火扑灭。但我们不能随便拨打这个号码,只能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拨打。2、出示多媒体画面二——小猪的家,猪妈妈生病躺在床上。引导幼儿了解并记住急救中心的电话120,并能说清楚病人的情况及具体的家庭住址。(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2)猪妈妈生病了,小猪应该找谁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能尽快找到医生呢?(拨打120电话。)(3)教师出示“120”卡片,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2、0,并按顺序排列。(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20”。打电话时重点说明小猪妈妈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拨打正确并说出具体住址后,画面上出现救护车。)(5)教师小结:由于我们及时拨打了急救中心的电话,猪妈妈很快被送到了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现在猪妈妈已经康复了。3、出示多媒体画面三——站在雪地里的小松鼠,家里的窗户开着。引导幼儿知道遇到困难或坏人时可以打110电话,找警察叔叔帮忙。(1)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2)下雪了,小松鼠为什么不进屋呢?它发现了什么?(3)遇到坏人应该怎么办?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警察?(拨打110电话。)(4)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1、0,并按顺序排列。(5)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10。先请个别幼儿拨打,然后全体幼儿拨打。重点说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4、出示多媒体画面四,引导幼儿根据场景与所需拨打的电话进行连线,巩固所学知识。二、游戏请幼儿挂上电话号码卡片,与同伴交流卡片上的号码,从而明白拿“110”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队员,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并进行模拟表演,加深印象。延伸活动:讨论: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电话号码怎么办?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使之明白可以拨打114查号台询问,这样就能又快又准确地知道想要的电话号码。教学反思:通过特殊的电话号码,让幼儿了解110、120、119它们的作用以及和人们的关系。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让幼儿说说这些电话号码在遇到什么情况下才能拨打的,孩子们大多数的都知道,但不能很准确地说出。我在想怎样才能让这节课不枯燥而且有趣呢?中班幼儿主要还是以直观思维和游戏为主,所以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形象生动的课件并插入了简单的游戏。并且我通过让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反复的说,反复的练习,使他们能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幼儿在整节课中课堂氛围非常的浓厚,幼儿也很感兴趣,都能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整个环节中,也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关系。当然教师引入应点到为止。由于我过于引入,以为幼儿不会回答,给幼儿说的机会不够,使得幼儿并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最后的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我处理的比较仓促。在今后的日子了,我会继续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教育目标:1、感知和区分自身的左右,学习判定物体与自身的左右关系。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初步感知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活动准备:1、情境准备:分别在活动室的左右两边设置月亮街和星星街及时空大门。2、材料准备:手环人手一个;各种装扮的物品,如:发夹、彩带、手套、指环、贴图等;路标、音乐磁带、舞会背景图。活动过程:1、初步感知区分自身左右关系。(1)以“参加半边化妆舞会”引入活动。(2)根据所带手环的文位选择开车穿过“时空大门”到“半边国”。要求:手环带左手的,从左边的大门走;手环带右手的,从右边的大门走。2、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体验自身的左右关系。(1)教师以“半边国”的使者,欢迎大家的到来。(1)玩游戏:看谁做得对。玩法:按使者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师: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部位也分左右呢?师幼共同小结:左手的'这边是身体的左边,右手的这边是身体的右边。3、以“开车”游戏巩固对左右的认识。(1)介绍游戏玩法与要求。(2)师幼共同游戏,老师指导。4、在“装扮”活动中,引导幼儿判定物体与自身的左右关系。(1)幼儿在左右两边的月亮街和星星街里寻找物品,装扮自己的左边和右边。要求:只能打扮在身体的一边,左边或右边。(2)幼儿参加化妆舞会,寻找朋友问一问、说一说:你打扮了身体的哪一边?(3)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装扮”。活动延伸:以游戏“跳格子”让幼儿加深对左右的认识。活动反思:1、整个活动,教师应在各个环节中强化“左右”的概念。2、教师说的较多一些,活动中要给幼儿更多表达的机会。3、老师可以创设“迷宫”环境,让幼儿自己看标志,自己区分左右。4、“装扮”时,老师可提供较大的、较方便幼儿自己装扮的装饰物,更多的让幼儿自己装扮,老师和阿姨只要提醒幼儿只装扮一边,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不要干预得太多。5、幼儿装扮完成之后,在表演舞蹈时,老师也要尽可能的融入“左右”概念。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7活动目标1.认识“”,理解符号的含义。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2.数字卡1-10,符号卡片“>活动过程一、复习数字1-10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是数字几,你就可以拍几下手?2.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二、认识>号和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2)小结:2.练习:出示数字7和8(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3.出示6和5(1)提问:这是数字几和几?哪个大哪个小?(2)教师把“>“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三、游戏巩固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四、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1.讲解作业要求2.教师指导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活动反思:今天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认识“〉”和“〈”,能准确区分“〉”符号和“〈”符号。整个活动的层次比较清晰,孩子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了“〉”和“〈”,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操作的过程,大部分孩子能正确区分符号,并能准确的在两个数字中选择符号,虽然孩子能进行区分,但在表达上有些孩子会出现读错现象,主要是对符号的认识还不够,我将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辅导及帮助,让孩子在正确区分的基础上并能掌握正确的读法。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学习目标:1、勤俭节约,废物利用,提倡环保。2、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3、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制作材料:纸杯、纸盘、彩笔、剪刀、小刀。操作要求:根据教学,游戏需要,让幼儿创编故事,以及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此教具也可以投放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课后反思在目标的设计中,我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思,但是好像在这个活动中的体现不是很明显。存在着很多问题,一、趋向小学化,二、目标达成度不够,三、操作性不强,等。在上好课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很热,有种莫名的热,感觉这个课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的范围,有点小学化了。对于整个活动的目标的达成度不是很好,把重点放在的了数字的组合中,应该是着重于对数字的理解,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见到的数字有很多,我的课前准备也不是很充分,没有提前让幼儿了解家中的数字和学校中的数字等所能见到的数字。最主要的是要幼儿了解数字的意思,而我在上的过程中只是一句带过,没有很深入的回答和引导。比如在问道马路上有数字吗?有幼儿说汽车的牌子,我说是的,但是我没有告诉孩子说这是这辆汽车的身份证,代表就是一辆,没有第二辆的。在第一个猜数字环节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小眼睛都看着我,开始猜数字了,第一个幼儿看见的是1,因为1我放的最显眼。在接下来的猜数字过程中,也是有一些难度的,因为中班幼儿对于0—9这十个数字的书写了解的也不是很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站起来能说好多个,我也采取的相应的表扬,我的表扬是你真棒能一口气猜那么多,但你能告诉我他们分别是在哪个颜色的格子里吗?在表扬的方式上也要采取不同的语言。猜数字的环节幼儿的注意里很集中,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形式,感觉很有趣。在这里我想,吸引幼儿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发展吸引幼儿兴趣的.数学区角。第一环节后面的内容趋向小学化,可以省去。第二个环节中的引导不是很深入,所出示的图片布及的面不是很多,对于每张图片的解释也不是很到位。可以把这个环节做为整个活动的重点,再次开展数字宝宝的活动,深入了解生活中的数字。第三个环节,对于中班幼儿的认数水平,知道数字很简单,但是对于操作就有些难度的。还有图片中出现了一个问题,魔术师的图片中没有5这个数字,在准备的时候没有验证好。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不是很流畅。经过这次的课,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9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继续比较宽和窄,能正确地表达比较的结果,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物体宽窄的相对关系。2、除了目测比较外,引导幼儿尝试用物品作自然测量比较。3、进一步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作宽窄比较的兴趣。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1、宽窄不一的毛巾、围巾、手绢、纸板若干。2、幼儿挂书第16页。活动过程:1、使用幼儿用书第16页。(1)请幼儿看一看:图中有哪两个动物?它们长得怎样?(2)请幼儿观察比较:哪张床最宽?哪张床最窄?它们分别是谁的?请把动物与相应的床连线。2、使用准备好的物品作宽窄比较。(1)教师两两拿出物品,请幼儿说一说:这两个物品哪个宽?哪个窄?你怎么知道的呢?(2)教师提问:"我们除了用眼睛看,还能够用其他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宽和窄吗?"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筋思考。(3)请幼儿尝试用书本、积木等物品来对对别的物品作宽窄的测量。活动建议:1、继续引导幼儿关注教室里面、幼儿园里面、家里面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2、请幼儿用绳子或者其他东西量一量家里面自己的小床和爸爸妈妈的大床,餐桌、书桌和茶几。看看有什么不一样。3、请幼儿学习用跨步、脚印、竹竿、绳子等在户外进行自然测量,比较路的宽窄、墙的宽窄等。教学反思:继续引导幼儿关注教室里面、幼儿园里面、家里面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0[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2、让幼儿能正确的分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活动准备]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教具各一个,图形卡片若干。[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喜不喜欢交新朋友啊?幼:喜欢。师:今天老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遇到了三个图形宝宝,它们听说我们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是即聪明可爱又好客,它们想和小朋友门成为朋友,所以老师就把它们带来了,小朋友们欢迎不欢迎它们啊?幼:欢迎。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图形宝宝的自我介绍吧。2、教师出示图形并学着图形宝宝的口吻来自我介绍。出示正方形宝宝:小朋友们好,我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正方形。我想你们成为好朋友,(接着出示三角形宝宝)小朋友你们好,我也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三角形,我也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出示圆形)小朋友们好,我也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圆形。我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你们能接受我吗?师:小朋友们听图形宝宝的自我介绍了,现在都知道它们的名字了,那我们看看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分别像这些图形宝宝啊?教师出示图形宝宝让幼儿说像什么,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如说正方形像手帕时要是幼儿想不起,就可以提示说我们在吃东西时,把小嘴弄脏了幼儿园里的老师是用什么给小朋友们把小嘴擦干净的呀?等之类的话来引导幼儿3、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1)在地板上分别画出大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游戏对象全班,游戏规则:当老师拿出正方形全体小朋友就要站到正方形里去(如人数过多,站在图形外面也算)。这样当老师出示哪个图形小朋友们就站到相应的.图形里去。(2)把图形卡片发到幼儿手里(一人一张,一部分幼儿发三角形,一部分幼儿发正方形,一部分幼儿发圆形),游戏规则:当教师是说麻烦小朋友们把图形宝宝送回家时,幼儿们就要站到与自己手中相同的图形中去,这样再让幼儿互换手中的卡片重复游戏。[活动延伸]利用折叠、剪纸、绘画等作图形,涂画图形,引发幼儿拿图形与具体实物的形状联系、对应、玩相同游戏。教学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小班的幼儿比较喜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