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文言文试卷单选题100道及答案1.在《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为学应该怎样?A.只学习不思考B.只思考不学习C.学思结合D.学与思任选其一答案:C。解析: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只学不思和只思不学的弊端,所以强调学思结合。2.《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要追求名利B.内心浮躁也能实现目标C.不淡泊名利、内心不宁静就难以明确志向和达到高远目标D.不用在意志向和目标答案:C。解析:原文意思就是不看淡名利、内心不平静就不能明确志向、实现远大目标。3.下列哪一项是《世说新语·咏雪》中谢道韫用来比喻白雪的?A.撒盐空中差可拟B.未若柳絮因风起C.梨花满地不开门D.大雪纷纷何所似答案:B。解析: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形容雪,形象生动。4.《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下车引之”的“之”指代的是?A.陈太丘B.元方C.友人自己D.路人答案:B。解析:友人想要拉的是陈元方,这里“之”指代元方。5.《《论语》十二章》中“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为人谋而不忠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传不习乎D.温故而知新答案:D。解析:“温故而知新”不是“吾日三省吾身”的内容,“三省”是指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6.《木兰诗》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体现了木兰怎样的情况?A.行军速度慢B.路途悠闲C.行军匆忙,行程紧张D.故意拖延时间答案:C。解析:早上离开父母,晚上就到黄河边,说明行军匆忙,行程紧凑。7.《卖油翁》中卖油翁的技艺让陈尧咨态度发生转变,陈尧咨最后对卖油翁的态度是?A.更加傲慢B.生气赶走C.笑而遣之D.不理不睬答案:C。解析:原文是陈尧咨“笑而遣之”,体现其态度转变。8.《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吕蒙学习的理由是?A.读书好玩B.自己喜欢读书C.吕蒙太笨D.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答案:D。解析:孙权以吕蒙当权管事为由劝他学习。9.下列对《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解正确的是?A.屋子简陋,没什么好处B.屋子虽然简陋,但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C.屋子简陋就代表主人品德不好D.只要屋子简陋就不会有人喜欢答案:B。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因品德高尚而不在意屋子的简陋。10.《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借莲表达自己的品格,莲的“中通外直”象征着什么?A.贪图富贵B.行为不端C.正直不苟D.胆小怕事答案:C。解析:“中通外直”体现莲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象征人正直不苟。11.《河中石兽》中老河兵认为石兽最终会在哪里找到?A.原地河底B.下游C.上游D.河两岸答案:C。解析:老河兵根据水流等因素判断石兽会到上游。12.《三峡》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营造了怎样的氛围?A.欢快愉悦B.轻松自在C.凄凉悲哀D.热闹喧嚣答案:C。解析:猿猴的叫声和“泪沾裳”体现出凄凉悲哀的氛围。13.《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A.早晨B.中午C.傍晚D.夜晚答案:A。解析:“晓雾将歇”表明是早晨雾气将要消散的时候。14.《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答案:A。解析: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影子比作藻、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15.《与朱元思书》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描写的对象是?A.人B.鱼C.山D.水答案:C。解析:这句话是形容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16.《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指?A.住宅、位置、道路B.仁、礼、义C.宫殿、朝廷、大路D.城市、官位、道理答案:B。解析:在文中“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17.《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下列不属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之前要经历的磨炼的是?A.必先苦其心志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C.劳其筋骨D.饿其体肤答案:B。解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是结论,不是经历的磨炼内容。18.《愚公移山》中,愚公认为可以移山的原因是?A.自己力气大B.有神仙帮助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D.山会自己变小答案:C。解析:愚公觉得子孙不断繁衍,而山不会增高,所以可以移走。19.《周亚夫军细柳》中,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下列情况不符合的是?A.军士都尉不让汉文帝的先行卫队进入B.周亚夫见到汉文帝不行跪拜礼,以军礼见C.汉文帝直接骑马进入军营D.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答案:C。解析:汉文帝到细柳营不能直接骑马进入,要按军规行事。20.《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志”的意思是?A.志向B.标记C.记住D.志气答案:B。解析:这里“志”是做标记的意思,渔人沿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21.《小石潭记》中“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尤”的意思是?A.尤其B.优秀C.犹如D.长久答案:A。解析:“尤”在句中是“尤其”的意思,突出潭水的清澈。22.《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偶答案:B。解析:“衔”“吞”把岳阳楼赋予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23.《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指的是?A.心意B.意图C.情趣D.意思答案:C。解析:这里“意”是情趣的意思,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24.《湖心亭看雪》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D。解析:“雾凇沆砀”是冬季才有的景象,所以描绘的是冬季。25.《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以“布衣之怒”来威胁秦王,“布衣”指的是?A.有钱人B.官员C.平民D.士兵答案:C。解析:“布衣”在古代常用来指代平民。26.《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宋濂幼时求学“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A.懒惰B.诚实守信C.爱炫耀D.不珍惜书答案:B。解析:按约定日期归还书,体现了他诚实守信。27.《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认为“舍生取义”的原因是?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B.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C.二者不可得兼D.以上都是(此为错误示例,应避免,这里只是用于说明)答案:A。解析: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才会舍生取义。28.《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关键是?A.军队人数多B.武器先进C.取信于民和把握战机D.将领勇敢答案:C。解析:从文中可知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基础,把握战机是取胜的重要因素。2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通过什么事情来讽谏齐王?A.自己的外貌B.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事C.家中的钱财D.邻居的评价答案:B。解析: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妻妾和客人因不同原因夸赞他,使他受蒙蔽的事来讽谏齐王。30.《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三条建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广开言路B.严明赏罚C.亲贤远佞D.发动战争答案:D。解析:《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未提及发动战争。31.《关雎》中“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现了男子怎样的心情?A.开心愉悦B.焦虑、思念C.愤怒生气D.平静淡定答案:B。解析:男子因思念女子而在床上翻来覆去,体现了焦虑和思念之情。32.《蒹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溯洄”意思是?A.顺流而下B.逆流而上C.沿着河边走D.在水中游泳答案:B。解析:“溯洄”是逆流而上的意思。33.《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表达了劳动者怎样的情感?A.对劳作的热爱B.对回家的渴望C.对他人的羡慕D.对美景的欣赏答案:B。解析:这句话反复强调天黑了为何还不回家,表达了劳动者对回家的渴望。34.《子衿》中“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偶答案:C。解析:一天没见就像过了三个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思念之深。3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离别时的悲伤难过B.对友情的豁达态度C.对前途的迷茫D.对家乡的思念答案:B。解析: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身边,体现了对友情的豁达。3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A.平静温和B.狭小浅陋C.气势磅礴D.水质清澈答案:C。解析:“气蒸”“波撼”体现出洞庭湖气势宏大。3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A.对比B.衬托C.比喻D.排比答案:B。解析:以钟磬音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寂静。38.《送友人》中“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营造了怎样的氛围?A.欢快热闹B.轻松愉悦C.离别伤感D.悲壮豪迈答案:C。解析:挥手告别,离群的马也悲鸣,营造出离别时的伤感氛围。39.《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A.孤独高洁B.开心快乐C.贪婪自私D.随波逐流答案:A。解析:体现了词人不愿随波逐流,坚守孤独高洁的心境。40.《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质?A.骄傲自大B.坚韧不屈、高洁傲岸C.软弱无能D.贪图名利答案:B。解析:即使凋零成泥被碾压,香气依然留存,赞颂了梅花坚韧和高洁的品质。41.《桃花源记》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外人”指的是?A.桃花源外的人B.外国人C.陌生人D.别的村庄的人答案:A。解析:这里“外人”是指桃花源外面的人。42.《核舟记》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A.打比方B.列数字C.作比较D.举例子答案:B。解析:用具体的数字说明核舟的长度和高度,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43.《马说》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A.对千里马的同情B.对伯乐的赞美C.怀才不遇的愤懑D.对养马人的不满答案:C。解析:作者以千里马自比,感慨自己的才能不被发现,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44.《送东阳马生序》中“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A.贪图享受B.安贫乐道C.爱慕虚荣D.随波逐流答案:B。解析: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穿不如别人,体现了安贫乐道、专注学习的精神。45.《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登楼时“览物之情”不同的原因是?A.天气不同B.景色不同C.个人遭遇不同D.以上都是(此为错误示例,应避免,这里只是用于说明)答案:C。解析:“迁客骚人”因个人的遭遇不同,看到不同景色时情感也不同。46.《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句的正确理解是?A.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B.山水的快乐,得到心里又寄托在酒里C.山水的乐趣,用心得来又放在酒中D.欣赏山水的快乐,得到它的心又寓于酒中答案:A。解析:此句意思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47.《湖心亭看雪》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痴”指的是?A.傻、笨B.痴迷于雪景,有高雅的情致C.疯癫D.固执答案:B。解析:这里的“痴”体现了作者痴迷于雪景,有不随流俗的高雅情致。48.《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与秦王的对话中,秦王的态度变化是?A.傲慢—愤怒—折服B.愤怒—傲慢—折服C.折服—傲慢—愤怒D.傲慢—折服—愤怒答案:A。解析:一开始秦王傲慢,唐雎反抗后秦王愤怒,最后被唐雎折服。49.下列哪一项是《世说新语·咏雪》中谢道韫用来比喻白雪的?A.撒盐空中差可拟B.未若柳絮因风起C.梨花满地不开门D.大雪纷纷何所似答案:B。解析: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形容雪,形象生动。50.《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思是?A.卑鄙B.轻视C.目光短浅D.粗俗答案:C。解析:在文中“鄙”指的是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5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接受邹忌的建议后,下令奖赏进谏的人,其中“上书谏寡人者”受什么奖赏?A.上赏B.中赏C.下赏D.无赏答案:A。解析:原文中“上书谏寡人者,受上赏”。52.《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推荐了一些贤臣,下列不属于的是?A.郭攸之B.费祎C.姜维D.董卓答案:D。解析: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奸臣,并非《出师表》中诸葛亮推荐的贤臣。53.《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流”意思是?A.流动B.寻求C.漂流D.流淌答案:B。解析:“流”在这里是“寻求”的意思。54.《蒹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的“湄”指的是?A.水边草地B.水中高地C.河岸D.河流中间答案:A。解析:“湄”是水边草地的意思。55.《式微》中“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表达了劳动者对谁的不满?A.君主B.家人C.朋友D.自己答案:A。解析:意思是如果不是为了君主,怎么会在泥水中劳作,表达了对君主的不满。56.《子衿》中“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佩”指的是?A.你的衣服B.你的配饰C.你的佩剑D.你的帽子答案:B。解析:“子佩”指对方的配饰。5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A.繁华热闹的都市B.雄浑开阔的意境C.宁静优美的乡村D.荒凉破败的战场答案:B。解析:诗句描绘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透过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的雄浑开阔景象。5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A.想钓鱼B.羡慕别人有鱼C.希望得到引荐,进入仕途D.对湖水的喜爱答案:C。解析:诗人以“羡鱼”比喻自己想入仕却无人引荐,表达了希望得到举荐的愿望。59.《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营造了怎样的氛围?A.热闹嘈杂B.清幽宁静C.阴森恐怖D.欢快活泼答案:B。解析: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禅房周围花木繁茂,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60.《送友人》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对偶D.夸张答案:C。解析:“青山”对“白水”,“横”对“绕”,“北郭”对“东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6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A.早晨B.中午C.傍晚D.夜晚答案:D。解析:“缺月”“漏断”表明是夜晚的景象。62.《卜算子·咏梅》中“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描绘了梅花生长在怎样的环境?A.繁华热闹的地方B.人来人往的路边C.荒凉冷落的地方D.美丽的花园中答案:C。解析:“驿外断桥边”说明梅花生长在荒凉冷落之处。63.《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体现了桃花源怎样的特点?A.与外界隔绝很久B.人们很无知C.不关心历史D.生活贫困答案:A。解析:桃花源中的人不知道汉朝,更不用说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时间很长。64.《核舟记》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描写的是核舟上的哪个部位?A.船头B.船尾C.船篷D.船舱答案:A。解析:佛印在船头与苏、黄一起,此句是对船头景象的描写。65.《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批判?A.马的不听话B.养马人的无知C.千里马的稀少D.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答案:B。解析:作者批判养马人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驱使、喂养千里马,不能理解千里马的鸣叫。66.《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求学时“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体现了求学的?A.轻松愉快B.艰难困苦C.毫无意义D.浪费时间答案:B。解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体现了求学的艰难。67.《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A.自私自利B.以天下为己任C.逃避责任D.只关心自己答案:B。解析:此句体现了作者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的思想境界。68.《醉翁亭记》中“宴酣之乐,非丝非竹”的“丝竹”指的是?A.丝绸和竹子B.音乐C.丝线和竹竿D.乐器的材料答案:B。解析:“丝竹”在古代常用来指代音乐。69.《湖心亭看雪》中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表现了作者?A.孤独寂寞,无人陪伴B.清高孤傲,不随流俗C.害怕与人交往D.喜欢一个人行动答案:B。解析:“独”字体现了作者清高孤傲、不随波逐流的个性。70.《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以“士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士之怒”列举了哪几个人?A.专诸、聂政、要离B.荆轲、豫让、高渐离C.廉颇、蔺相如、李牧D.白起、王翦、蒙恬答案:A。解析:唐雎列举了专诸、聂政、要离这三位侠士的“士之怒”来对抗秦王。71.《鱼我所欲也》中“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运用了什么手法?A.对比B.比喻C.拟人D.排比答案:A。解析:将过去宁死不接受和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进行对比。72.《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A.欣赏风景B.观察敌军情况,判断是否可以追击C.寻找丢失的东西D.查看道路是否平坦答案:B。解析:曹刿这样做是为了观察敌军的车辙和军旗情况,以判断是否可以追击。7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悟出了什么道理?A.自己真的很美B.人们会因为各种原因说奉承话,容易受蒙蔽C.妻、妾、客都很爱自己D.只要自己有权势,别人就会夸赞自己答案:B。解析:邹忌通过自身经历明白人们会因私、畏、有求等原因说奉承话,从而认识到齐王可能也会受蒙蔽。74.《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下列属于“贤”的是?A.黄皓B.董允C.黄权D.刘琰答案:B。解析:董允是蜀汉的贤臣,而黄皓是奸臣,黄权、刘琰虽有一定才能,但这里“贤”主要指董允等被诸葛亮明确推荐的贤臣。75.《关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意思是?A.思考衣服B.思念C.思想服从D.思索服务答案:B。解析:“思服”就是思念的意思。76.《蒹葭》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溯游”意思是?A.逆流而上B.顺流而下C.沿着河边走D.在水中游泳答案:B。解析:“溯游”是顺流而下的意思。77.《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反复出现,其作用是?A.使诗歌语言啰嗦B.强调天黑了该回家的情感,增强节奏感C.没有实际意义D.让诗歌读起来拗口答案:B。解析:反复出现强调了劳动者对回家的渴望,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78.《子衿》中“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描绘了女子怎样的状态?A.悠闲自在地逛街B.焦急地在城楼上徘徊等待C.生气地离开城楼D.开心地在城楼上玩耍答案:B。解析:体现了女子在城楼上走来走去,焦急等待对方的状态。7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劝勉?A.不要在分别的路上像小儿女一样哭泣B.要在分别的路上尽情哭泣C.不用在意分别D.要在分别时送礼物答案:A。解析:诗人劝勉友人不要在分别的路口像普通男女一样流泪哭泣。8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欲济无舟楫”的“济”意思是?A.救济B.渡河C.帮助D.成功答案:B。解析:“济”在这里是渡河的意思,诗人以此比喻想入仕却无人引荐。8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空”字妙在何处?A.写出了潭水的空旷B.表现了人心的空灵,摆脱烦恼C.说明人心是空的,没有思想D.形容周围环境很空洞答案:B。解析:“空人心”表现出人的内心变得空灵,摆脱了尘世的烦恼。82.《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对偶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把游子比作浮云,落日拟人化,同时上下句对偶,三种修辞手法都有。8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的“省”意思是?A.节省B.醒悟C.理解D.省份答案:C。解析:“省”是理解的意思,表现出词人的孤独和不被理解。84.《卜算子·咏梅》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A.争强好胜B.谦逊淡泊,不与百花争艳C.胆小怕事D.嫉妒其他花答案:B。解析:体现了梅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任凭百花去嫉妒的谦逊淡泊品质。85.《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悉”意思是?A.熟悉B.全,都C.详细D.辛苦答案:B。解析:“悉”是全、都的意思,说明男女的穿着都和桃花源外的人一样。86.《核舟记》中“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的“比”意思是?A.比较B.靠近C.比喻D.比赛答案:B。解析:“比”是靠近的意思,说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87.《马说》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食”读音和意思分别是?A.shí,吃B.sì,喂养C.shí,食物D.sì,粮食答案:B。解析:这里“食”通“饲”,读sì,是喂养的意思。88.《送东阳马生序》中“同舍生皆被绮绣”的“被”意思是?A.被子B.覆盖C.同“披”,穿着D.遭受答案:C。解析:“被”通“披”,是穿着的意思。89.《岳阳楼记》中“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描绘的是怎样的天气?A.晴朗的天气B.狂风暴雨的天气C.阴雨连绵的天气D.大雪纷飞的天气答案:C。解析:“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描绘的是阴雨连绵,几个月都不放晴的天气。90.《醉翁亭记》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体现了什么?A.禽鸟的无知B.游人的离去让禽鸟更快乐C.作者对禽鸟的喜爱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答案:D。解析:体现了游人离开后禽鸟欢乐,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91.《湖心亭看雪》中“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描绘了怎样的画面?A.寒冷寂静中亭子里有人悠闲赏雪饮酒B.热闹的聚会场景C.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增资入股合同样本
- 典雅新中式花园施工方案
- 企业和工人合同标准文本
- 中俄对照木材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品牌加盟店合同范本
- 2025股权投资的合同范本
- 上海医院合同标准文本
- 公路包工安全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建房子合同样本
- 2025标准金融机构个人信用贷款合同范本
- 中学生国家安全法
- 长距离供热管道工程设计方案
- 广东中考英语2020-2024年5年真题汇编-学生版-专题07 阅读理解之说明文
- 智能悬架系统集成开发关键技术与实践-2024-12-技术资料
- 形势与政策(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企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与职工代表大会合并召开
- 新科瑞C50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2024年SEM入门培训教程-走向网络营销巅峰
-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电子教案 专题八 学习情境一 青海省课时教案
- GB/T 625-2024化学试剂硫酸
- 全媒体运营师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