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8文言文句式和断句、翻译易错题解析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间以军事入奏,因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异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栻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栻曰:“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诏罢之。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曰:“宦官执政,自(蔡)京、(王)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惭愤不堪。栻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寝。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悦辄有所随顺。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天下传诵之。栻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间,赐谥曰宣。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选自《宋史卷四百二十九》(有删改)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栻)也B.愿(上)益加省察C.(孝宗)旋阅其实,果如栻言D.明年出栻知袁州,(栻)申说前命【答案】D【解析】D项应为“宰相”。【易错点点睛】试题难度不大。考生可据信息源(上下文)多看几句。“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可判断出“申说前命”应当是“宰相”或“张栻”,据前文和文气一致的原则来看,应为“宰相”。9.断句和翻译。(分)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文段断句。(4分)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②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答案】(1)(4分)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4分,每错两处扣1分,多断、漏断、错断均算错)(2)①(3分)译:像你这样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收来使百姓困苦了!(译对“假”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②(3分)译:(他)病重(患病)将死时,还禽兽写奏疏劝导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译对“疏”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易错点点睛】(1)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意,在此基础上,考生可以据标志(如“曰”、“者”等虚词)判定。(2)文言文翻译要有采分点意识。翻译前腰对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语感,读出句逗来。如①可断句为“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如此,大意已经明了。参考译文:张栻字敬夫,是丞相张浚的儿子。以父荫补入官列,被征召为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拜直秘阁。张栻当时很年轻,在内帮助秘密谋划,在外参预诸多事务。他的全面谋划,幕府众人都自认为不如。偶尔向皇帝禀奏军事,于是他进言曰:“陛下上念及国家的仇恨和耻辱,下怜悯中原之地遭受涂炭,心中警惊,想着有所振作。我认为这种心思的萌发,就是因为天理的存在。希望陛下更进一步内省俯察,研习古事,亲近贤人来自相辅助,不要使它稍有止息,那么当今的功业一定能够成就,而因循守旧的弊端就可以革除了。”孝宗对他的话感到惊异,于是就定下了君臣关系之宜。这时史正志担任发运使,名义上是均输,实际上是夺走州县的资财赋税,远近为之骚动。士大夫争相论说它的害处,张栻也为之论说。皇帝说:“史正志说只是取之各州郡,不是从百姓那里收取。”张栻说:“现在州郡的资财赋税大体上没有富余,如果取之不止,而经费不足,那就不过是巧立名目来从百姓那里侵取罢了。”皇帝听了惊愕地说:“如你所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随即查核实情,果然像张栻说的那样,于是立即下诏书罢免了史正志。知阁门事务张说拜官签书枢密院事,张栻连夜草拟奏疏极力谏说不可以,早晨到朝廷去,他责备宰相虞允文说:“宦官执政,从蔡京、王黼开始;亲幸执政,是从相公您开始。”虞允文听了,羞怒难当。张栻又上奏说:“文和武确实不可偏废,但现在想崇尚武功来均衡文武,可是任用的竟然是这样的人,这不只是不能使文臣心服,恰恰恐怕反而会激武臣。”孝宗为之感悟,命令得以中止。热而宰相实际上暗地里附和张说,第二年命令张栻出知袁州,重申张说原来的命令,朝廷上下一片喧哗,张说最后因为遭受贬谪而死去。张栻为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他见义勇为,没有一丝的迟疑。每次入朝论对,都一定要说心中想说的话,不会因为主上高兴就顺从其意。他病重临死的时候,还亲手写奏疏劝导皇帝亲近君子远离小人,防止以一己的偏见去信任他人,要用天下的公理去秉持好恶之心。天下人都流传诵读。张栻有三公辅相的声望,去世时四十八岁。孝宗听说他去世后,深感痛悼,各地的贤士大夫都泪洒悼念,而江陵、静江的百姓哭悼得尤其伤心。嘉定年间,朝廷赐他谥号“宣”。张栻的言论是:“为学没有比分清义和利更重要的。义,是本心所应当做的,不是有所为才去做的;有所为才去做的,都是人欲,而不是天理。”这是张栻论学的要领。例2:给下面文言文选段中没有标点的部分做句读(5分)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答案】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专题测试】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议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修曰:“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迁,必生异志。如使豪雄相聚,席卷而东,恐不足当御。”修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议。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不。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綖缝其裾为识,有出市里者,吏辄禽之。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永建元年,迁尚书仆射。是时,长吏听百姓嫡罚者输赎,号为“义钱”,托为贫人储,而守令因以聚敛。诩上疏曰:“元年以来,贫百姓章言长吏受取百万以上者,匈匈②不绝,谪罚吏人至数千万。寻永平中,州郡以走卒钱给贷贫人。司空劾案,州及郡县皆坐免黜。今宜遵前典,蠲除权制。”于是诏书下诩章,切责州郡。谪罚输赎自此而止。诩好刺举,无所回容,刚正之性,终老不屈。永和初,迁尚书令。(取材于《后汉书·列传第四十八》) 【注】①四府:东汉时指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②匈匈:喧扰貌。③蠲:juān:免除。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非诩不养【不是虞诩我不赡养她】 B.长吏听百姓嫡罚者输赎【郡县长官听任因罪受处罚的百姓交钱赎罪】 C.贫百姓章言长吏受取百万以上者【贫困百姓写状子告发收取百万钱以上的郡县长官】 D.州郡以走卒钱给贷贫人【州郡长官拿差役的钱向贫困的人放贷】200511.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5分)2005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①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注】①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专题测试】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题。2005 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钘,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曰俭其道也。”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吾将奈何?”内史廖曰:“夫戎辟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君曰:“诺。”乃以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具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由余归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淫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2005(取材于《说苑·卷二十·反质》) 【注释】①铏:古代盛羹器。②傲:通旒(liú),龙旗九旒,周天子仪仗。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闻奢俭之节 节:关键B.莫不宾服 宾服:归顺C.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 文章:文字作品D.设酒听乐,终年不迁 迁:迁移(放牧的地方)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曰俭其道也广故数言欲亡B.东西至日所出入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夫戎僻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因为由余请期谁为大王为此计者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犹漆黑之以(之)为器 B.(以)缯帛为茵褥C.既已得(由余)矣,举兵而伐之 D.故霸(于)西戎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说明“国君奢”的一组是 ()①饭于土簋,啜于土铏 ②觞勺有彩,为饰弥侈③四壁四帷,茵席雕文 ④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⑤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 ⑥戎王果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200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5A.西戎的臣子由余,深谙治国之道,他的一席话引起了秦穆公的担忧。B.戎王中了内史廖的计谋,沉溺女乐,不理政事,不听劝谏,而亡其国。C.秦穆公本是奢侈的君主,但他能听贤纳谏,痛改前非,终称霸西戎。D.同是失国,舜禹失去的是属国,夏后氏、西戎王失去的是自己的国家。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5分)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参考答案【专题测试】1、8.A(应为“除了我没人赡养她”。)11.(5分)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专题测试】2、6.C(文章,在这里指车服旌旗等)7.D(D项两个“为”字,都是介词,给,替。A项两个“故”字,前者是连词,所以,因此;后者是副词,故意。B项两个“所”字,前者是助词,放在动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师德师风工作方案
- 大班美术细菌课件
- 企业行动入口网站与客户关系管理方案
- 辽宁省瓦房店三中2025年高三4月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英语试题9月18日第3周测试题含答案
- 珠宝店管理层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古代文明(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2025年数学五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病理生理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秦皇岛市2025年数学五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 前列腺癌临床路径(最全版)
- 国家旅游局新版团队出境旅游合同模板
- 油管保护盖板涵专项施工方案(共45页)
- 管道探伤焊口计算表
- 4S店三表一卡标准模板
- 南京地铁四号线风井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 高中生物竞赛 第九章 染色体畸变课件
-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 弯板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对比分析
- 3万高炉转炉混合煤气柜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