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对于我国而言,马铃薯是重要的农作物。在以往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通常存在未合理运用种植技术的问题,导致马铃薯产量、质量低下。而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马铃薯高质高产,农业种植人员应正确使用马铃薯种植技术,采用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基于此,本文先分析马铃薯种植现状,进而重点探究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病虫害马铃薯属于关键粮食作物,在我国具有较大种植面积,其种植优势较多,如适应能力较强、栽培技术简单、对土壤要求较低等,因此被诸多农业种植者喜爱。在以往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所采用的栽培技术相对粗糙,且种植管理水平较差,部分农业种植者盲目照搬其他地区马铃薯种植管理方法,管理并不规范。所以为实现马铃薯高质高产,应优化马铃薯种植技术,并实现合理运用。1马铃薯种植现状1.1种性退化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种性退化问题,历经数代种植,马铃薯质量会呈现下降趋势。种性退化主要存在两种表现,一是马铃薯叶片矮化,二是马铃薯叶片黑化,退化严重会致使马铃薯死亡,对马铃薯产量造成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对马铃薯品种进行不断优化,使其抗病能力有效提高,以良好适应种植环境。1.2连作情况较多部分农业种植者并不了解马铃薯生长特点,由于对经济利益更为注重,所以盲目采用连作方式,致使马铃薯种植地存在大量病毒与虫卵等,进而在马铃薯生长阶段暴发严重病虫害现象。通常而言,连作种植会使种植地土壤肥力降低,加大病虫害现象管理难度,对马铃薯产量、质量造成影响。1.3滥用化肥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部分农业种植者未结合土壤肥力与马铃薯生长不同时期对肥力的需求,对化肥进行合理施用。同时,部分农业种植者未合理控制不同种类化肥的施用比例,致使化肥施用过多,造成大量化肥残留,对马铃薯种植品质造成影响。1.4块茎畸形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较易出现块茎畸形问题。而茎块畸形主要表现为马铃薯形状各异,如部分马铃薯形状犹如肿瘤、部分马铃薯形状犹如杠铃等,存在畸形问题的马铃薯与正常马铃薯明显不同。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在选种阶段选择品质良好的马铃薯品种,并合理运用马铃薯种植技术,通过合理施肥、科学灌溉、有效开展田间管理工作等方式,为马铃薯创设稳定生长条件。2马铃薯种植技术2.1选地整地首先,在选择马铃薯种植地时,考虑无法连续播种的特点,应选择一段时间内并未有过茄科类农作物种植情况的土地。其次,为保证马铃薯生长具备充足营养,使病虫害现象降低,可优先选择轮作的土地进行马铃薯种植,以确保产量与品质。例如,第一年,农业种植者在土地上种植马铃薯;第二年,农业种植者选择种植玉米;第三年,农业种植者选择种植小麦,以此保障土壤肥力,为马铃薯生长创设良好条件。再次,应保证所选土地所处地势平坦,既便于排水,防止水分过多难以排出对马铃薯生长造成影响,也强化灌溉,确保土壤水分充足,为马铃薯生长带来促进。此外,地势平坦的土地还能为马铃薯提供疏松的土壤环境,以满足其块茎膨胀需求。最后,农业种植者应深耕土地,并结合土地实际情况,对畦道进行合理划分,保证其宽度处于合理范围内,能达到排水所需。如果土地具有良好排水性能,可将畦道宽度适当增大;而如果土地排水性能较差,可将畦道宽度合理缩小,以此为马铃薯生长创设良好条件。2.2选种马铃薯种植产量、质量与马铃薯品种相关,所以农业种植者应科学选择马铃薯品种。在选择时,应因地制宜,结合所在地具体情况,在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并合理确定马铃薯种植时间,对马铃薯生长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确保所选品种合适,具备生长优势,以此创设更多经济效益。同时,马铃薯适宜在疏松、水分充足、温度较低的土壤环境中生长,以西北地区为例,其处于温带地区,天气较为干旱,通常呈现春季降雨较少、夏季气温较高、秋季降雨较多的特点,所以在此地区可选择中晚期且具备良好耐旱性的马铃薯品种。通过科学选种,对马铃薯生长周期进行有效控制,降低病虫害现象出现可能,以实现高质高产目标。2.3施肥马铃薯生长过程对养分的要求较高,所以农业种植者应加大施肥管理。肥料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机肥料,另一类是化学肥料。在施肥时,应对马铃薯生长情况予以充分考虑,分析马铃薯对肥料的需求,实现科学施肥。通常情况下,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应以每公顷6万kg为标准施加有机肥,并辅助施加适量化学肥,以此为马铃薯提供充足养分。同时,农业种植者应对马铃薯生长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在马铃薯生长不同时期针对性施肥。例如,在花蕾期,马铃薯生长需要大量氮肥,此时应保证氮肥施入量充足;在盛花期,马铃薯生长需要大量钾肥,此时应施加足够的钾肥。此外,农业种植者还应在施肥管理中考虑季节性因素,例如,在冬季,开展基肥与追肥工作,施加适量的有机肥,以促进马铃薯生长。具体而言,农业种植者应结合马铃薯种植地实际情况,在合适时间施加合适量的肥料,为马铃薯生长创设良好条件。2.4播种在马铃薯播种之前,应确保整地工作完成。首先,土地应平整,防止种植地内存在低洼地势,以免积水对马铃薯生长造成影响。其次,应敲碎土地中存在的结块土壤,保证土壤处于疏松状态,创设马铃薯适应生长的土壤环境。再次,应在考虑排水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畦道,防止种植地出现内涝现象,避免马铃薯块茎发生腐烂问题。最后,应将杂草清理干净,以免土壤中的部分养分被杂草吸收,并保持良好通风状态,防止病虫害现象出现。同时,也应确保施肥管理完成。具体而言,种植地土壤肥力应充足,通过施用复合肥料、有机肥料及化学肥料,补充土壤养分。在马铃薯播种过程,应对播种密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播种过密导致马铃薯难以得到充足养分、水分而对其生长造成影响。待马铃薯出苗后,立即查看出苗情况。如果存在缺苗情况或漏苗情况等,应补苗处理,以实现全苗播种。如果马铃薯苗备用不足,可对种植密集区域的马铃薯苗进行移植。同时,在马铃薯后续生长过程,一方面,应定期前往种植地对马铃薯生长情况进行查看,进而有针对性地施肥,且在施肥过程,可同步开展灌溉工作,保证土壤肥力、水分充足;另一方面,应适时中耕,通过疏松土壤,提高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使根系部位全面接触氧气,促进块茎膨胀,确保马铃薯良好生长。2.5灌溉在马铃薯种植过程,农业种植者应科学灌溉,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控制。如果在马铃薯生长阶段,遇到强降雨天气,发生大量降水情况,农业种植者应对种植地内进行及时查看,检查是否存在积水问题,并采取有效排水措施,将多余水分排出。如果在马铃薯生长阶段,遇到长时间无降雨的情况,出现干旱现象,农业种植者应及时灌溉,补充土壤水分。具体而言,农业种植者应分析马铃薯实际生长状况,结合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科学开展灌溉工作,有效控制土壤水分,确保生长环境良好。例如,在马铃薯块茎生长到1.5~2cm时,农业种植者可结合种植地最近一段时间的降雨情况对灌溉水量予以控制,并在灌溉时避免采用大水漫灌方式。3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3.1真菌性病害防治3.1.1晚疫病防治晚疫病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病原菌的孢子传播,可以通过风、雨水和昆虫等媒介传播到健康植株上。病原菌在湿度高、气温适宜的条件下迅速繁殖,导致叶片黄化、凋萎和坏死。如果土壤湿度超过95%,且温度在20℃,病原体孢子会渗透进土壤中,其在夜间温度如果下降到5℃,孢子就会随着水汽流动,进而诱发晚疫病。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通常以0.3%~0.5%氧化亚铜喷雾处理,在病害初期进行2~3次防治,间隔7~10天。研究表明,氧化亚铜可以显著降低晚疫病的发病率,达到90%以上的防治效果。哌啶酯是一种新型的杀菌剂,通过干扰病原菌细胞壁合成来控制晚疫病。研究发现,在浓度为0.1%~0.2%时进行喷雾处理,可有效控制晚疫病发生,并表现出良好的残留期效果;同时,在浓度为0.05%~0.1%时进行异菌酮喷雾处理,可显著降低晚疫病的发病率。3.1.2早疫病防治早疫病是一种常见的马铃薯病害,它可以在潮湿环境中迅速繁殖并传播,导致马铃薯植株感染。初期出现深绿色至黑色的圆形斑点,直径为3~6mm。随着病情发展,斑点周围会形成黄绿色的晕圈。受感染的叶片逐渐枯黄并脱落,整个植株逐渐凋萎。感染严重时,病菌可能侵入地下块茎,导致块茎表面和内部腐烂。为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应避免连作和与其他茄科作物重复种植。同时,保持适当的通风和阳光照射,减少植株叶片间的湿度,防止露水或雨水在叶片上存留过长时间。在初期病斑出现时使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可采用有针对性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并定期检查田间植株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的植株,防止病害扩散。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早晨或傍晚时分,使用旋风除雾机将潮湿的空气排走,减少病原菌的生存环境。3.2细菌性病害防治3.2.1黑胫病防治黑胫病病原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可以通过土壤传播和残株感染。在湿润和温暖的环境下,病原菌会侵入马铃薯植株并引起感染。感染初期,叶片边缘出现黑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并融合成大片的褐色斑块。叶片枯黄、凋萎,并可能导致植株死亡。感染后,块茎表面出现深褐色或黑色坏疽斑,坏疽区域表面粗糙。块茎质地软化,可导致块茎腐烂。为防治马铃薯黑胫病,在马铃薯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常用方法包括热水煮沸法、化学消毒剂等。同时,在种植前对种薯进行浸种处理,使用有效的杀菌剂或其他消毒剂来减少病原菌的侵染;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制度,并及时清除田间的残株,这种方式有助于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积累;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保持土壤适宜的酸碱度和养分平衡,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利用一些具有抑制作用的生物制剂,如拮抗性细菌、真菌和线虫等,来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和扩散。3.2.2环腐病防治环腐病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或感染过的残茬上的硬块(硬核)。病原菌通过产生分生孢子或硬核侵染植物,引起感染。初期感染时,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病斑,随后病斑变大,并逐渐融合形成大型腐烂区域。感染严重时,整个叶片腐烂,变为黄褐色到灰色。感染开始,茎部出现软化、腐烂,表面覆盖白色菌丝。随着病情发展,茎部变为水渍状,最终腐烂成黑色状。感染较严重时,病原菌可进一步侵染至块茎。块茎表面出现软化和腐烂的症状,有时会形成白色或棕色的菌丝团。为防治马铃薯环腐病,在种植马铃薯之前,对种薯进行浸种处理,使用有效的杀菌剂来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同时,选择健康无病斑的种薯,并在存储过程中注意保持块茎的干燥和通风;采用轮作制度,及时清除田间的残茬,以降低病原菌的数量和传播风险。3.3病毒性病害防治马铃薯种植中常见的病毒性病害包括马铃薯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和马铃薯块茎病毒B组等。这些病毒可通过昆虫媒介传播,感染马铃薯植株并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为有效防治马铃薯病毒性病害现象,可选择具有病毒抗性的马铃薯品种,这些品种对特定的病毒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同时,使用防虫网覆盖苗床、进行适时的除草和灭虫,减少昆虫媒介病毒的可能性;定期检查马铃薯植株是否出现病毒病征,并及时采取措施,如除去受感染的植株,以阻止病毒的传播。此外,在处理马铃薯植株或种薯时,注意消毒工具、设备和容器,以防止病毒的传播;合理使用昆虫防治药剂,控制可能传播病毒的昆虫害虫,如马铃薯蚜虫等。3.4虫害防治在马铃薯生长过程,马铃薯蚜虫、马铃薯叶蝉等较易出现虫害现象。针对马铃薯蚜虫,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将蚜虫天敌引入其中,如瓢虫、食蚜蝇等,不仅能起到良好防治效果,还能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如果害虫天敌数量较少,可采用化学防治技术,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药物进行辅助。但在这一过程需要注意,一方面,应防止杀灭害虫天敌;另一方面,应合理控制杀虫剂药物使用量,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在选择药剂时,可使用40%乐果乳油,也可使用50%抗蚜威润湿粉。针对马铃薯叶蝉,应采用物理防治技术,在冬季,叶蝉喜欢依附在豆科植物上,隔离处理豆科植物与马铃薯,能起到避免叶蝉虫害现象发生的效果。同时,可在马铃薯种植地安装黑光灯,以此将叶蝉杀灭。如果上述防治措施效果较差,可搭配使用化学防治技术,使用40%乐果乳油或20%叶蝉散乳油,结合马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宫破裂的观察及护理
- 付款逾期责任协议
- 基因分析与研究培训协议
-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 阿坝师范学院《回归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阿里地区札达县2025届小升初全真数学模拟预测卷含解析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中学2025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初级中学2025年小升初数学综合练习卷含解析
- 中央戏剧学院招聘(学院办公室)笔试真题2023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植物病虫害防治赛项)选拔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湖北武汉中考满分作文《有一种爱叫责任》
- GB/T 4706.24-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24部分:洗衣机的特殊要求
- 6.2.2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与斜截式方程-【中职】高一数学课件(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
- 氧气瓶安全操作规程流程(15篇范文)
- 基于PLC的自动洗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第二单元 音乐故事(二)-《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 九年级上册教案1000字
- 胰体尾切除术
- 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