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题目名称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和渗滤液收集系统设计学生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目录一、前言 2二、主要设计原始资料 3(1)垃圾组成成分及基本性质如下: 3(2)场址选择 3(3)地形地貌 3(4)地质构造与地震[1] 3(5)工程地质岩组[1] 4(6)水文地质条件[1] 4(7)气候 5(8)径流系数 5(9)标准 5三、填埋场的选址 53.1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所选场址自然条件的评价 53.2垃圾填埋工程工艺设计 6四、垃圾分选初步设计 74.1流程图 74.2分选工艺设计计算 74.2.1垃圾分选厂每小时的处理量 74.2.2人工分选 74.2.3磁选 84.2.4选择性破碎机 84.2.5风选 84.2.6滚筒部分 8五、填埋作业工艺 8六、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96.1填埋区基底工程 96.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106.3防渗材料 106.4防渗系统设计规范 11七、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127.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127.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127.3渗滤液收集系统 137.3.1收集系统的作用 137.3.2收集系统的构造[5] 137.4渗滤液的计算 147.4.1渗滤液产生量 14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加。而目前市内还没哟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工程设施,基本上所有的垃圾都是简易堆放处理,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沟等方式消纳城市来及,不但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影响和危害。特别是填埋场的城市垃圾渗沥水,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收集和处理,导致水资源及其环境被严重污染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些卫生填埋场中,一般均设有较完善的防渗系统、渗沥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雨污水分流系统等。但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垃圾填埋场,在填埋场场底防渗、填埋气体收集利用、渗沥水收集和处理、填埋作业等,把垃圾填埋作为城镇生活垃圾的一大亮点。二、主要设计原始资料(1)垃圾组成成分及基本性质如下:成分所占百分比(%)A:有机物(厨余等)40B:无机物(煤渣土砂石等)35C:可回收物(玻璃、塑料、金属、织物、废电池等)25(2)场址选择:所选场址位于广东省西部地区的阳江市,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选址。(3)地形地貌:阳江市地处祖国大陆东南部沿海,地势自北向南倾斜。从北部中低山、低山区到中部的丘陵区,逐渐过渡为南部开阔的沿海平原区,区内最高峰为阳春市鹅凰嶂标高1337.6m。中低山、低山区及岩溶低山峰丛林地貌区,地质灾害较发育。[1](4)地质构造与地震[1]:阳江市地处华夏系构造带西南段,粤桂加里东隆起东缘,吴川-四会断裂带中段,表现为由一系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褶皱、侵入岩体和中新生界断陷盆地组成,并构成了阳江地区的地质构造骨架。[1]新构造形迹普遍显见,主要表现形式以大面积上升运动为主,局部地区在上升过程伴有下降。区域性地质构造较多,且活动较频繁。据《阳江县志》和广东省地震大队编制《广东省地震目录》等资料,本区近期发生地震比较强的有两次;1969年7月26上午6时45分阳江发生6.4级地震;2004年9月18日凌晨2时31分,阳江市平冈镇发生一次4.9级地震。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区。[1](5)工程地质岩组[1](1)松散土层(Ⅰ):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阶地,山间盆(谷)地,低丘缓坡地,中、低山坡脚。物理力学性质极不均一,承载力低。(2)层状较软变质岩组(Ⅱ):主要分布在北部等地。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力学强度较低。(3)层状较软红层岩组(Ⅲ):主要分布于阳春市八甲镇的西侧及松柏镇东侧。岩石易风化,遇水易软化。(4)层状较硬碎屑岩组(Ⅳ):主要分布于阳春市河塱、石望、春湾、卫国、合水、陂面、春城、三甲等镇。岩石软硬不一,节理裂隙发育,砂岩强度较高。(5)层状强岩溶化硬碳酸盐类岩组(Ⅴ):主要分布在阳春市河塱、石望、卫国、合水、马水等地。岩溶发育,弱风化岩石强度大。(6)块状较硬~坚硬侵入岩组(Ⅵ):主要分布在阳东、阳西县等镇。新鲜岩石致密坚硬,力学强度高,但岩石风化强烈,风化裂隙发育,风化土层厚,抗压强度低。由此看出层状较硬碎屑岩组(Ⅳ)场地比较适宜建设。(6)水文地质条件[1](1)地下水类型特征①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漠阳江河流沿岸及谷地,单井涌水量一般为65~1000m3/d,水质良好。②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在春湾、陂面、合水、春城、马水、潭水、三甲和八甲等地,分覆盖和裸露型。单井涌水量大于1000m3/d,或小于100m3/d。暗河流量其动态变化与降雨密切相关,暗河枯丰水期流量分别为9.031、53.03L/s,变化系数达5.87。③基岩裂隙水:a、红层裂隙水分布于春湾拱桥头及测区北部,那龙镇和雅韶与北惯镇交汇地段,地下径流模数0.11~3.84L/s·km2,泉流量0.01~0.21L/s。b、层状岩类裂隙水分布于阳春市各镇,阳西织篢镇~浦牌一带、阳东县呈分散分布,分布面积大,枯季地下水迳流模数为1.85~10L/s·km2。泉水流量一般为0.1~1.0L/s。c、块状岩类裂隙水分布侵入岩地区,分布面积广,水量较丰富,常见泉水流量0.1~1.0L/s,枯季地下水迳流模数为5.66~13.20L/s·km2,但分水岭地带水量贫乏,泉水常见流量0.01~0.1L/s,枯季地下迳流模数为2.08~13.56L/s·km2。(2)地下水补、径、排特征降雨渗入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在旱季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汛期河水补给地下水,基岩山区、丘陵区地下水以垂直渗入补给为主,地下水埋藏浅,迳流途径短,水力梯度较陡,大多数为浅循环网状裂隙水,常以散流或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于河谷,形成地下水溢出,为旱季山区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部分以地下潜流补给第四系孔隙水。(7)气候:阳江市于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2345毫米左右,日降雨量最大为650毫米,雨水分布不均匀,夏秋季多台风雨,全年无霜期约350天,偶有低温霜冻。(8)径流系数:为了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要求填埋封场后表面覆盖粉壤土,坡度为2%,表面种植野草,不同地形及地表状况的径流系数如下表不同地形及地表状况的径流系数经验值地表状况径流系数粉壤土种植牧草,平坦—2%坡度0.32—0.52粉壤土种植裸草,平坦—2%坡度0.62—0.82表层土较厚的丘陵山地0.50—0.70表层土较薄的丘陵山地0.60—0.80陡峭山地0.75—0.90根据阳江的地形环境可看出,多为丘陵地区,假设填埋场设在丘陵地区。(9)标准:填埋场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出水水质必须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三、填埋场的选址3.1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所选场址自然条件的评价(1)地形地貌:由于设计填埋场位于丘陵地区,地质灾害会比较多,尽量远离山丘,或者建立地质保护区,减少地质灾害对场地的威胁。选址不宜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2)水文:降雨渗入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在旱季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汛期河水补给地下水,基岩山区、丘陵区地下水以垂直渗入补给为主,地下水埋藏浅,迳流途径短,水力梯度较陡,大多数为浅循环网状裂隙水,常以散流或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于河谷,形成地下水溢出。则需要确定地下水走向,避开地下水和河流。(3)地质:层状较硬碎屑岩组(Ⅳ):主要分布于阳春市河塱、石望、春湾、卫国、合水、陂面、春城、三甲等镇。岩石软硬不一,节理裂隙发育,砂岩强度较高。在这些地区地质条件较好,适宜建填埋场。(4)政策法规:此填埋场的简历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3.2垃圾填埋工程工艺设计该城市现状城市用地20km2,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用地35km2,总人口约20万人,本设计按照现有人口为依据,每年增加服务人口2000人,增长率1%。目前我国中小城市人均垃圾产生量一般在0.9~1.2kg/人.d左右,垃圾密度一般为0.4~0.6t/m3,现状城区垃圾产生量约200t/d。年份人口(万人)人均垃圾产量Kg/d/p生活垃圾年产量(万吨)体积/m³覆土量/m³总填埋量/m³2016201.28.7614600036500182500201720.21.28.847614746036865184325201820.41.28.935214892037230186150201920.61.29.022815038037595187975202020.81.29.1104151840379601898002021211.29.19815330038325191625202221.21.29.285615476038690193450202321.41.29.373215622039055195275202421.61.29.460815768039420197100202521.81.29.5484159140397851989252026221.29.63616060040150200750202722.21.29.723616206040515202575202822.41.29.811216352040880204400202922.61.29.898816498041245206225203022.81.29.986416644041610208050总计140.59823433005858252929125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后的15年中,垃圾的累积产量为140.598万吨,平均日处理量为256.8吨,根据本地垃圾成分和所选用压实设备,垃圾填埋的覆土量比例按1:4计算,累积覆土总量为58.5825万平方米,总填埋量为292.9125万平方米。填埋场预计填埋深度8-10m,取10m。填埋用地面积为A=V/H=292.9125/10=29.29125万㎡四、垃圾分选初步设计4.1流程图根据垃圾的组成成分,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原生垃圾成分复杂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等因素,设计的垃圾分选方案主要是以机械分选为主,辅以人工粗选的方法;废塑料和废纸主要为塑料袋和卫生间废纸,回收利用经济效益不高,故可直接将这部分作为垃圾焚烧原料。分选工艺采用城市生活垃圾建议处理方法,以分选产物作为填埋、堆肥和焚烧为目的。工艺图下图所示滚筒筛分风选破碎磁选人工分选滚筒筛分风选破碎磁选人工分选4.2分选工艺设计计算4.2.1垃圾分选厂每小时的处理量Q0=Q/T式中:Q每天的垃圾处理量,Q=256.8t/dT每天的工作时间,T=10hQ0=256.8/10=25.68t/d4.2.2人工分选人工手洗去除垃圾中的大块金属、塑料、玻璃、砖瓦等建筑材料以利于后续处理。据经验,经人工手选后大约1%的大块金属、0.6%的玻璃、2%的塑料盒0.5%的其他无机物质被选出,即Q=Q0×ω式中:ω各成分占垃圾的百分数金属:q1=Q0×1%=25.68×1%=0.2568t/d玻璃:q2=Q0×0.6%=25.68×0.6%=0.15408t/d塑料:q3=Q0×2%=25.68×2%=0.5136t/d其他:q4=Q0×0.5%=25.68×0.5%=0.1284t/d则经人工手选可分出的垃圾有Q1=q1+q2+q3+q4=0.2568+0.15408+0.5136+0.1284=1.05288t/d4.2.3磁选垃圾经过磁选滚筒理论上可以分选所有的金属4.2.4选择性破碎机(1)筛上物主要是纸、布、革、塑料、部分有机物等dμ>50mm的物质(2)筛下物为dμ<50mm的被破碎的无机物、有机物、玻璃及其他碎土等。4.2.5风选(1)轻组分物质主要为粉尘、塑料、纸张等(2)重组分主要物质是有机物4.2.6滚筒部分滚筒筛分主要对选择性破碎机筛下的物质进一步分选,筛下物中主要有无机物、部分有机物、破碎玻璃等。选择性筛孔为10mm×10mm筛上物为dp>10mm的有机物。筛下为dp<10mm无机物。五、填埋作业工艺卫生填通常是每天把垃圾运到填埋场,经性质和计量判定后进入填埋场内。垃圾按指定的单元作业点卸下,卸车后用推土机推铺,再用压实机碾压。分层压实到需要高度后,再在上面覆盖粘土和聚乙烯膜料,并重复上述的卸料、推铺、压实和覆盖的过程。以一日一层作业单元,每天进行覆盖。垃圾压实密度大于0.8。每层垃圾厚度为2.5~3.0m,每层覆土矿工为15~30cm,通常四层厚度组成一个大单元,上面覆盖土在45~50cm。先从右到至左推进,然后从前向后推进。左、中、右之间的联线之间呈圆弧形,使覆盖面上排水畅通地流向两侧进入排水沟或边沟等,以减少雨水渗入垃圾体内,前后上部的连线呈一定坡度。外坡为1:4,顶坡不小于2%。单元厚度达到设计厚度后,可进行临时封场,在其上面覆盖45~50cm厚的粘土。并均匀压实,再加上15cm厚的营养土,种植浅根植物。最终封场覆土厚度大于1m。填埋场的作业方式实行分区分单元填埋,以分区分单元填埋为前提,然后再来考虑分层的填埋作业。为最大限度防止污染扩散,填埋作业过程中,正在进行填埋作业的子填埋区是裸露的,日覆盖采用膜覆盖,其他的区域均为中间覆盖或临时封区。首先进行的作业的是整平后的一区填埋库区底部,在实际进行填埋作业的过程中,要考虑是和填埋作业库区临时作业道路结合起来实施。第一次到达的填埋作业高度为距离整平询问绝对标高2m而后开始第二层填埋作业单元的设置。随着填埋作业高度的增加,可利用的填埋作业有效面积也在增加,这时为气体利用提供方便,已经经过临时封场的填埋单元可以通过导气石笼中间的垂直气井,将导气管和周围的移动式集气站连接起来,就可以对气体进行再利用了。整个填埋区的作业顺序是:先一区、二区、再三区,然后开始二期工程。填埋二期工程作业时,和填埋一区形成新的水平面积,继续向上填埋,形成堆体后临时封场,填埋三期作业。其填埋作业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六、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6.1填埋区基底工程《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规定,场底地基是具有承载能力的自然土层或经过碾压、夯实的平稳层,且不应因填埋垃圾的沉陷而使场底变形、断裂,场底基础表面经碾压后,方可在其上贴铺人工衬里。场底应有纵、横向坡度。纵横坡度宜在2%以上,以利于渗滤液的导流。实际设计建设中,长宽一般为300~400m或更大,如按2%坡度进行设计,则场区两端高差在6~8m或更多。受地下水埋深土方平衡及整体设计的影响,场区两端高差过大会造成较大的困难。根据北京填埋场(安定、北神树)建设经验,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底纵向主要坡度为1%~1.3%时可以保证渗滤液排顺畅[2]。为确保填埋场安全,考虑到填埋场土体条件较差,需要对其整形,坑底及周围进行平整,取土同时作为坑四壁局部填土、每日覆盖用土和最终覆盖用土。填埋区底部按设计高程完成基底工程以后,底部要求平整,以利于防渗膜的铺设。6.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防渗系统是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主要标志,它能防止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填埋气体对填埋场的水体和土壤污染,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并为以后对填埋气体有序、可控制地手机和利用创造空间。根据填埋场防渗设施(或材料)铺设方向的不同,可将填埋场防渗分为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根据所用防渗材料的来源不同又可将水平防渗进一步分为自然防渗和人工防渗两种。防渗层的建设方法多种多样,采用何种工艺方法建设防渗层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不管使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最终达到的目的是渗透系数Kf小于规定标准,我国要求Kf小于10-9m/s。[2]同时要考虑:(1)使用寿命。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封场后要求的防渗层的寿命,以及本身的可靠性。(2)与填埋场的相容性。选用的材料不能被填埋物侵蚀,由于渗滤液的性质不稳定,所以选择的材料要适应渗滤液的各种性质,如抗酸、抗碱等。(3)场地条件及气候条件。(4)建设费用。防渗材料的选择既要达到防渗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合理,厚的土工膜具有更好的防渗性能,但必将提高建设费用。6.3防渗材料防身材料多种多样,目前常用的主要有两类:黏土与人工合成材料。黏土除天然黏土外,还有改良土(如改良膨润土等);人工合成材料种类很多,如高密度聚氯乙烯(HDPE)、低密度聚氯乙烯(LDPE)、聚氯乙烯(PVC)膜等,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填埋场最常用的是高密度聚氯乙烯(HDPE)膜。实际上,大部分填埋场所选用的防渗层材料均是黏土和HDPE膜。1、黏土粘土是土衬层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具有低渗透特性。填埋场黏土衬层分为两类:自然黏土衬层与人工压实粘土衬层。自然黏土衬层是具有低渗透率、富含粘土的自然形成物,其渗透率应小于或等于1×10-6→1×10-7cm10。一般来说,天然粘土层和岩石层是否均一以及是否具有较低的渗透率,是很难检测验证的,仅仅使用自然黏土衬层作为填埋场防渗层是不可靠的。2、人工合成材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是人工合成材料中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防渗材料,它能有效阻止渗滤液的渗漏。美国环保署于1982年停止单独使用黏土作为有害废弃物处理场的防渗材料,并规定所有填埋场必须有一层防渗衬垫,在填埋场封场后,也必须采用防渗层进行封场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3]HDPE膜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抗环境应力开裂和良好的弹性,随着厚度增加(一般范围在0.75-2.5mm),其断裂点强度、屈服点强度、抗撕裂强度、抗穿刺强度逐渐增加。垃圾填埋场一般采用1.5-2.5mm厚的HDPE膜作衬垫层。HDPE膜与压实黏土的特点和性能[4]材料类型渗透系数K(m/s)对库容的影响抗穿刺能力应用范围HDPE膜1×(10-13-10-14)较小较差整个基底层防渗压实粘土1×(10-6-10-7)较大较好场底防渗6.4防渗系统设计规范本设计选择人工防渗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1)人工合成衬里的防渗系统应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的防渗系统也可采用单层衬里防渗系统,在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库区底部应采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2)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钠基膨润土垫替代膜下防渗保护层。(3)填埋场防渗系统基础与天然地下水水位的间距不得小于2m。场区地下水位较低,此填埋场没有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也无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因此也属于渗透性场地,故不宜采用垂直防渗系统,而采用水平防渗系统。由于度量粘土衬层渗透性的主要指标是渗透系数,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可知道,天然粘土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12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7cm/s并且要2米厚的粘土。因原始资料中并未给出当地土层中天然粘土的渗透系数,对比以上所介绍的三种防渗材料性能并考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故排除了用天然材料作衬垫层的方案,而选择了人工合成防渗膜。在人工合成防渗膜中选用了性能较优,国内外使用经验较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渗膜。且地下水位较高,场区地质条件不好,因此选择了双层衬层防渗系统。人工合成防渗膜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1)铺设HDPE土工膜应焊接牢固,达到强度和防渗漏要求,局部不应产生下沉拉断现象。土工膜的焊(粘)接处应通过试验、检验。(2)在垂直高差较大的边坡铺设土工膜时,应设锚固平台,平台高差应结合实际地形确定,不宜大于10m。边坡坡度宜小于1:2。人工防渗材料的基础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平整度:应达到每平方米粘土层误差不得大于2cm;洁净度:不采用膜下土工布保护层时,垂直深度2.5cm内粘土层不应含有粒径大于5mm的尖锐物料;压实度:位于库区底部的粘土层不得小于93%;位于库区边坡的粘土层不得小于90%。双层衬里(库区底部)系统示意图[4]七、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7.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填埋或堆放过程中因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或废物中的游离水、降水、径流及地下水入渗而淋滤垃圾形成的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主要来源有:(1)降水的渗入,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2)外部地表水的渗入,这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3)地下水的渗入,这与渗滤液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接触量、时间及流动方向等有关;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4)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5)覆盖材料中的水分,与覆盖材料的类型、来源以及季节有关;(6)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与垃圾组成、pH值、温度和菌种等有关,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7.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垃圾渗滤液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和分解产生的水。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污染成分有:有机物、氨氮和重金属等。其种类和浓度与垃圾类型、组分、填埋方式、填埋时间、填埋地点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季节和气候等密切相关[4],其水质主要呈现以下特征:(1)CODCr和BOD5浓度高,比值变化大:在新的垃圾填埋场,大量挥发性酸的存在可能会产生BOD5;BOD5/CODCr值的高低与渗滤液处理工艺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渗滤液BOD5/CODCr值与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有关,对“年轻”填埋场而言,其渗滤液多具有良好的生化处理可行性,可采用生物方法加以处理。而对于“年老”填埋场的渗滤液的处理而言,必须考虑其可生化性随时间的变化。(2)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特别是5年内的“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3)金属离子含量高:垃圾渗滤液中含有10多种金属(重金属)离子,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的作用,垃圾中的高价不溶性金属被转化为低价的可溶性金属离子而溶于渗滤液中,在处理过程中必须考虑对它们的去除。(4)营养元素比例失调,氨氮的含量高:随着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增加,当进入产甲烷阶段后,渗滤液中的NH4浓度不断上升。另外,渗滤液中还存在溶解性磷酸盐的不足、碱度较高、无机盐含量高的问题[4]。(5)色度高、具腐败臭味:以淡茶、暗褐、黑色为主。7.3渗滤液收集系统7.3.1收集系统的作用渗滤液收集系统应保证在填埋场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行,收集并将填埋场内渗滤液排至场外指定地点,避免渗滤液在填埋场底部蓄积。渗滤液的蓄积会引起下列问题:(1)场内水位升高导致垃圾体中污染物更强烈的浸出,从而使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增大;(2)底部衬层上的静水压增加,导致渗滤液更多的地渗漏到地下水--土壤系统中;(3)填埋场的稳定性受到影响;(4)渗滤液有可能扩散到填埋场外。7.3.2收集系统的构造[5]渗滤液收集系统主要由汇流系统和输送系统两部分组成,汇流系统的主体是渗滤液导流层(即主滤液收集层和次滤液收集层),渗滤液的输送系统多由集水池、提升多孔管,潜水泵和输送管道组成。典型的填埋场渗滤液收集系统主要由渗滤液调节池、泵、输送管道和场底排水层组成。(1)排水层:场底排水层位于底部防渗层上面,由沙或砾石构成。当采用粗沙砾时,厚度为30-100cm,必须覆盖整个填埋场底部衬层,其水平渗透系数不应大于0.1(cm/s),坡度不小于2%。(2)管道系统:一般穿孔管在填埋场内平行铺设,并位于衬层的最低处,且具有一定的纵向坡度(通常为0.5%-2.0%)。(3)防渗衬层:由黏土或人工合成材料构筑,有一定厚度,能阻止渗滤液下渗,并具有一定坡度(通常为2%-5%)。(4)集水井、泵、检修设施以及监测和控制装置等。渗滤液导流系统断面7.4渗滤液的计算7.4.1渗滤液产生量渗滤液的产生量为:三区Q=I*C*(A1+A2)×10-3式中Q表示渗滤液产生量,m³/d;A1填埋区汇水面积,㎡;A2填埋区面积,㎡;C渗出系数,取0.4;I表示最大年或月降雨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紧固件销售与市场拓展考核试卷
- 幕墙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考核试卷
- 原油加工过程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纺织品企业绿色供应链与环保措施考核试卷
-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
- 5-11序列信号发生器1-分析与设计
- 1-6码制-二-十进制码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大兴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4课《刷子李》精美课件
- 传统制造业市场营销转型方案
- 联通新员工培训
- 新版加油站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S7-1200 PLC编程及应用 第4版习题答案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8-09-01 商业摄影师 人社厅发202332号
- 专项13-最值模型-将军饮马-专题训练
- GB/T 3045-2024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 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
- 人工智能大模型
-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ⅰ)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2024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