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1页
陕西省宝鸡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2页
陕西省宝鸡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3页
陕西省宝鸡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4页
陕西省宝鸡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宝鸡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说明: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Ⅰ卷的答案要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第Ⅰ卷不交;全卷共两大题43小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第Ⅰ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地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划分的基础是区域差异D.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使区域可独立于其他区域而存在读图完成2~3题。2.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3.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地理环境影响区域的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②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其社会经济通常是开放的④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区域是相对封闭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从工业化时期迅速崛起为领导城市,到沦落为二战后萎靡不振的老工业城市,后经过著名的“匹兹堡复兴”而成为面目一新、充满勃勃生机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匹兹堡的成功转型令人瞩目,值得借鉴。据此完成5~6题。5.匹兹堡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是①地形平坦,水能丰富②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地④利用五大湖和运河,水运条件十分便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复兴”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积极整治环境②扩大工业规模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④大力发展传统产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第四届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日前揭晓,百强县中浙江省27个县上榜,连续四届居于榜首。江苏则以21个县紧随其后,长江三角洲经济活力由此可见一斑。结合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回答7~8题。7.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图中哪类工业最具有优势A.甲B.乙C.丙D.乙或丙8.乙类工业的最佳区位是A.大专院校附近B.原料产地C.消费市场D.劳动力丰富地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析回答9~11题。9.该线以北地区A.煤、石油丰富B.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C.河流汛期较长D.平原面积比南方小10.该线以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A.小麦、玉米和花生等B.水稻、油菜和棉花等C.水稻、油菜和大豆等D.小麦、甜菜和棉花等11.该线A.与1月l0℃等温线分布大体一致B.与15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C.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D.是半湿润和半干早地区的分界线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公布了中印全面经济合作的五年规划。确立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奋斗目标。据此回答12~14题。12.中印经济合作又被称为“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的结合。联系下图分析,相对于印度,中国优势产业是A.畜牧业B.制造业C.服务业D.种植业13.下图为中印双方贸易额及其发展趋势图。促进中印贸易不断发展的因素是①两国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相近②两国产品有着非常强的互补性③两国之间市场开放程度逐渐提高④两国的政体及经济体制相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中、印两国同属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相近,在国际贸易领域存在一定竞争,但加强经济合作将会给两国带来更大的利益。为了实现“双赢”的目标,中国政府主张,双方应和平共处,互利合作A.结为联盟B.科技创新C.共同发展D.开放市场下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该图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15~16题。15.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到低排列,依次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16.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17~18题。17.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18.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引有限下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A.④②③B.④⑤②C.③②①D.①③⑤2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A.①③B.①②C.②③D.④⑤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森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据此完成21~23题。21.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2.艾丁湖海拔高度为-155m,现在已经是片荒漠。这一事实可以推理出的直接原因是A.位于第三级阶梯B.外力侵蚀作用强烈C.位于向斜中心部位D.多年平均汇水量小于多年平均蒸发量23.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能是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B.空气湿度加大C.生物多样性减少D.降解污染的能力减弱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24~26题。24.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B.流域内多山,地势起伏大C.河流水量稳定而平稳D.利用地形发展陆地交通25.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26.田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圈点荒漠化B.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一一酸雨污染D.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结合下图,完成27~30题。27.上图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B.第三、第二、第一产业C.第二、第三、第一产业D.第三、第一、第二产业28.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丰寓的铁矿资源B.丰富的煤炭资源29.“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的出现.主要原因不是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人“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30.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B.很多工厂变为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D.开发本国铁矿资源,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读下图,完成31~33题。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沃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3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3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从广东“珠三角”扩大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再扩展到包含粤、桂、湘、闽、赣、琼、川、滇、黔9省区和港、澳特区在内的“泛珠三角”。在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南方9省区加上港澳特区的区域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据此完成34~36题。34.从自然环境来说,9省区A.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B.区内的温度带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C.区内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D.区内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早区35.不符合9省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是A.区内有分属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经济地带的地区B.区内有三大商品粮基地C.区内有我国重要的糖料、油料产地D.区内盛产茶叶和亚热带水果36.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该区域内最丰富的资源是①铁矿②稀土③有色金属矿④生物资源⑤水能⑥风能⑦水资源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⑦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⑦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读图回答37~38题。37.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后果是A.造成上游水上流失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①该湖流域内禁用含磷洗涤剂②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染达标排放③减少网箱养殖面积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39~40题。A.①B.②C.③D.④40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人口迁移第Ⅱ卷(共40分)二、综合题41.(共20分)产业转移给迁出国和迁入国的产业升级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被称为“世界工厂”。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GE(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产品流程示意图材料二中国制造电器及中国品牌电器占世界市场份额材料三GE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两个阶段(1)(4分)GE公司在中国大量采购电器成品的主要原因是。(2)(4分)材料二说明我国电器生产企业。(3)(6分)材料三的阶段Ⅱ和阶段I相比:对GE而言有利于;对中国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是。(4)(6分)就中国电器企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42.(每空1分,共12分)图甲、图乙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风速日变化幅度较。(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风速比荒漠。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风速比荒漠。(4)上述现象说明,绿洲植被可以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要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气象要素:。课题名称:43.(共8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GIS的工作过程主要有哪些环节?(2分)(2)图示的“图层”按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类,属自然地理方面的是.属人文地理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