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 从世界看中国(1)(含解析)_第1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 从世界看中国(1)(含解析)_第2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 从世界看中国(1)(含解析)_第3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 从世界看中国(1)(含解析)_第4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十 从世界看中国(1)(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从世界看中国(1)近年来,中国海警船在南康暗沙海域进行周期性的巡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南康暗沙所在的半球是()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2.下列有关该海域地理状况的介绍,可信的是()A.一月中午太阳最高 B.有极昼极夜现象C.七月昼短夜长 D.终年高温读“中国疆域及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B.我国自北而南依次濒临渤海、东海、黄海、南海C.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寒带D.我国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海南岛4.图中我国的邻国A、B分别是()A.俄罗斯、蒙古 B.朝鲜、缅甸C.朝鲜、泰国 D.朝鲜、越南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轮廓简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成语中,含有图示省区简称的是()A.吉人天相 B.蟾宫折桂 C.得陇望蜀 D.秦晋之好6.中国疆域辽阔,陆上邻国众多。下列国家中,与所示省区相邻的是()A.越南 B.俄罗斯 C.印度 D.缅甸“博台线”与“胡焕庸线”(黑河—腾冲一线)垂直,是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的渐变线。如图示意两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我国人口以黑河—腾冲为界,呈“东密西疏”分布,其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差异C.文化习俗的差异 D.人口政策的差异8.沿“博台线”从西北至东南()A.气温的年较差增大 B.年降水量逐渐增多C.河流汛期越来越短 D.由森林过渡到草原下图是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省级行政区有()A.福建、台湾 B.北京、上海 C.湖北、湖南 D.西藏、青海10.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的主要原因是()①耕地多、水热资源丰富②粮食产量少、生产落后③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④多平原、山地,地形起伏大⑤经济发达,城市密集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1.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民族和节日匹配正确的是()A.①—藏族—长鼓舞 B.②—傣族—开斋节C.③—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D.④—高山族—雪顿节12.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②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③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④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⑤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如图示意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及蒙古包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东北、西北、东南地区 B.东北、东南、西南地区C.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D.西北、西南、东北地区14.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①降水稀少②常有大风③高寒缺氧④日温差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下图为“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小题。15.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西部 B.少部分位于寒带C.位于太平洋东岸 D.大部分位于北温带16.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有()A.滇、贵、粤、台 B.云、桂、粤、台C.滇、贵、闽、台 D.云、桂、闽、台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2亿,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材料二:(1)材料一中“银发潮”体现的我国人口问题是____。结合图二可知,该人口问题会引发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为缓解该人口问题,我国自2021年5月31日全面实施了____(三孩政策/全面放开生育)人口政策。(2)从图一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①____(名称)和⑤____(简称)。图中斜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北端的a是黑龙江省的____,南端的b是云南省的腾冲,该线东南地区人口密度____(大/小)。(3)据图写出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____人/平方千米。(4)针对我国人口问题实行的____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5)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三次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利于()①人口总量迅速下降②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③人口增速大幅度提高④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由图上可以看出南康暗沙(5°N,112.5°S)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答案:D解析:南康暗沙(5°N,112.5°S)位于热带,终年高温。3.答案:A解析: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A正确;我国自北而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错误;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C错误;我国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D错误。故选A。4.答案:B解析:图中A位于朝鲜半岛,又与我国相邻,为朝鲜,A错误;B位于中南半岛最西侧,与我国云南相邻,为缅甸,B正确;泰国与我国不相邻,C错误;越南位于中南半岛最东侧,D错误。故选B。5.答案:B解析:结合图示信息南宁可知,该省区指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含有图示省区简称的是蟾宫折桂。故选:B。6.答案:A解析:图中省区行政中心是南宁,该省区指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其相邻的国家是越南。故选:A。7.答案:A解析:我国人口以黑河一腾冲为界,呈“东密西疏”分布,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湿润,自然条件优越;西部地区地势崎岖、气候干旱或高寒,自然条件恶劣。故选:A。8.答案:B解析:博台线自西北向东南,气温年较差逐渐减少、年降水量逐渐增多、河流的汛期越来越长,植被由草原过渡到森林,故B正确。故选:B。9.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我国西藏和青海省的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福建、台湾、北京、上海、湖北湖南的人口密度都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上。所以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故根据题意选D。10.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东西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的主要原因是①耕地多、水热资源丰富,③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⑤经济发达,城市密集。所以正确的是A。11.答案:C解析:①是手鼓舞,是维吾尔族的舞蹈,其节日是肉孜节、古尔邦节,故A错误。②是傣族的孔雀舞,其节日主要是泼水节,故B错误。③是蒙古族的摔跤,蒙古族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故C正确。④是朝鲜族的跳板,节日是回家节,故D错误。故选C。12.答案:D解析:①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②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③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④我国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⑤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故②③⑤正确。故选D。13.答案:D解析:我国民族分布不均,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故选:D。14.答案:C解析: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该地起伏和缓,草原广阔,蒙古包反映了当地降水稀少、常有大风和日温差大的自然环境特点。青藏地区高寒缺氧。故选:C。15.答案:D解析: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故选D。16.答案:B解析: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南部四省区,分别是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四省区的简称分别是云、桂、粤、台,故选B。17.(1)答案: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减少、消费能力下降、经济发展减缓、养老医疗社会投入增加、加大社会养老负担

三孩政策解析:读材料可知,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2亿,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体现了我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减少、国防兵源不足、消费能力下降、养老医疗社会投入增加,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经济发展缓慢等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自2021年5月31日全面实施三孩政策人口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2)答案:

青海省

黑河

大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①青海省和⑤西藏自治区(简称为藏),受气候、地形的影响,两地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a黑龙江的黑河至b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3)答案:大于500或>500解析:读图可知,河南省人口稠密,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大于500人/平方千米。(4)答案:计划生育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