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师生备注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2.培养自身的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认识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燃烧条件
学习难点: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我能自学
1.燃烧是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0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1);(2)
;(3)«
3.只要去掉燃烧发生的任意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三种常
用的灭火器是__灭火器、__灭火器、一灭火器。居民
住宅区一般放置________灭火器,加油站、公交车等一般放置—
灭火器。
我的问题:。
我能参与
一、情景体验
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
洋的航行,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月后,
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噬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
葬身火海,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事后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
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准确找出了“纵火犯”一一草料。为什么它会是
纵火犯呢?
二、同步学习
1、燃烧的条件师生备注
[活动与探究一]:讨论1、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下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
需要:
3、热水下的白磷在通入&或空气后,能燃烧,因为具备了以下条
件:
(1)(2)(3)_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活动与探究二]:
(一)每小组打燃气体打火机,然后松开拇指,思考与讨论:打火机
熄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每小组按教材P126实验7-2实验,观察与思考第一个烧杯倒
扣的蜡烛,因为,第二烧杯中的蜡
烛,第三个烧杯中的预先放有碳酸钠粉末,倒入稀盐酸后,
蜡烛,因为-
(三)每小组在金属盖中倒入少量松节油,用川崩钳将金属盖夹住,
稍倾斜,用酒精灯将金属盖中的松节油点燃,然后将金属盖放入水槽
内的冷水中,(让金属盖浮在水面,可以不松开生期钳,以便反复做),
观察到,因为O
师生备注
总结:灭火的原理:(1)(2)(3)
讨论生产生活中灭火的方法和实例,并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实例方法原理
熄灭酒精灯
扑灭森林火灾
纸箱着火
三、典型例题
例1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B.电器着火,应当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汽油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解析通常灭火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二是将可
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具体用什么方法灭火可根据可燃物的
性质来选用。汽油燃着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浮在水面上,仍然能接触到氧气。
例2小明在实验室里做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帮他解决一下问题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一小石块和一小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将燃着的两支蜡烛中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将一小木炭和一小纸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解析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根据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也可以由结论反推出实验现象。
四、反馈练习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
用是
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跟空气接触面积大B.纸比煤着火点
师生备注
C.纸比煤着火点低D.纸比煤密度小
3、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
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与空气中的氧气隔绝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使火熄灭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使可燃物隔绝氧气
4、在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最合理、
最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A、用嘴吹灭B、用泡沫灭火器扑
C、用湿抹布盖灭D、用水冲灭
我能运用
5.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用扇子扇炉
火,炉火更旺,其原因是()o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
C.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致使炉温降低很多,却使供
给的空气增加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6.当电器设备失火时,在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
火器中,选择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主要原因是
()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
气大
C液态二氧化碳不导电D.液态二氧化碳的压强
大
7.杰克用铜丝编织成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位置,烛焰
被切断,铜网上方火焰熄灭,下方继续燃烧,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师生备注
8、扑灭油井大火的方法有:①使炸药在大火上爆炸②用液态氮。试回
答:
⑴方法①灭火的原理是什
么?。
(2)方法②灭火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O
9、物质燃烧应具备三个条件,人们形象地称为“火三角”。如图。在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括号中分别填写三个条件。灭火时只要消除其中
个条件,即可灭火。
10、“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的锅,()
薪:指柴火)这句成语中的化学原理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但
是一
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把一小快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镯
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可以看到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
如果在上述盛蒸储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
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同样与水发生剧烈
反应,但是不发生燃烧。
师生备注
(1)在a实验中,钠和氢气燃烧是因为。
⑵在b实验中钠与水反应,但却不燃烧,这是因
为。
12.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
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然后她
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A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①铜片上的红
磷,②铜片上的白
磷,③水下的白磷。
(2)B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为,在使用组装好
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然后
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其中MnOz的作用是,C装置中水
下的白磷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
(3)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
和»
(4)你猜想一下,实验室中白磷应该保存在
师生备注
中。
13、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
柴盒外侧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镒
和三硫化二睇(Sb2S3)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盒外
侧,由于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
二睇,三硫化二铺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锌和二氧化硫,
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帮助火柴梗燃烧的更
旺。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红磷、氯酸钾、三硫化二镇是可燃物
B.划火柴时的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三硫化二铺的着火点
C.火柴梗的着火点高于三硫化二铺的着火点
D.三氧化二睇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2)试写出火柴、点燃过程中发生的任意3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o
14.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试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以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师生备注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
序号,下同)______;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
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
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填
“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我能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还存在的问题:_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
我能自学
1.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爆炸的例子吗?
2.爆炸是在的空间内,的燃烧,短时间要聚积大量的
热,使气体的体积,就会爆炸。
3.写出以下几种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
我能参与
一、情景体验
用一块棉手帕(不要用合成纤维的),在盛有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的
酒精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镜子
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
二、同步学习
回顾知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思考:为什么有些燃烧很平静,有些燃烧却能引起爆炸?爆炸的条件
是什么呢?
实验探究【粉尘爆炸实验】
讨论:
1.为什么金属筒要加盖?
2.为什么要鼓入大量的空气?
3.面粉为什么要干燥?
4.为什么需要根点燃的蜡烛?
归纳: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三、典型例题
例1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1)氢气⑵汽油蒸气(3)液化石油气(4)煤气(5)天然气
A、(1)B、(1)(2)(5)
C、⑴⑵⑶⑸D、⑴⑵⑶⑷⑸
例2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师生备注
B.爆I:转坏骏,当气体做在f宓喇的空间内急触翱町寸,就会发生爆炸,
谡帆甑能却借蝴或陟蛔上引起^
c.燃乍解ofKm
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
三、反馈练习
1、根据你生活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的是()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C、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D、做菜时不慎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2.下列物质属于易燃物的是()
①酒精②白磷③氢气④石灰⑤食盐⑥液化石油气⑦硫⑧镁带
A.有①②③B.只有①③⑥⑧
C.只有①②③⑥⑦⑧D.全部都是
我能运用
3、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
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
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不准
随身携带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
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5、现在许多家庭使用石油液化气做燃料,为使人们警觉,通常在其中
加入少量有恶臭味的
硫醇。某居民回家后,闻到屋内充满了“液化气”气味后,他立即去
厨房检查,当他旋转灶台上的开关时,自动打火装置进出火花,引起
了剧烈的爆炸。如果是你,首先应该做的
师生备注
是:如果是夜晚,能否开灯检
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995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288名中小学生葬身
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
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
列逃生措施你认为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V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⑥跳楼()
7、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范雨同学放在操场上的自行车车胎突然爆炸
了,请你分析原因?你还能举出这种变化的爆炸例子吗?
8、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住房室内着火,
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
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上网查找一些火灾时的安全逃生知识。
9、某生产烟花爆竹的工厂,为了提高工人的防火意识,保证生产和安
全,想制定一个安全防火制度,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他们提几点建议
(答出三点即可)。
(1).
(2)
(3).
我能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还存在的问题:
课题二燃料和热量
师生备注
学习目标:
(1)了解化石燃料的组成及用途,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
源的重要意义
(2)知道甲烷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学习重点:1、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及对人类所起的
作用。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学习难点: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我能自学
1、、、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是再生的能源。
2、化石燃料都是()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3、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该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
4、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能参与
一、情景体验
某班同学在野炊时把柴草堆在一起生火,发现燃烧不旺并伴随黑烟,
而且很容易熄灭。这时有位同学提了一个建议,让他们把柴草支起来,
发现效果完全不同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同步学习
(一)、问题与讨论
1.家庭生活煮饭、洗浴,工厂炼钢、发电,运输分别使用什么样的燃
师生备注
料?
2.使用这些燃料各有什么优缺点?
3.阅读课本132T33页资料,回答133页1、2题。
(二)、实验与探究
探究甲烷的组成成分
假设: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
(1)观察甲烷的颜色、状态。点燃从导管放出的甲烷(点燃前,
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现象:
(2)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
荡。
现象:
结论:
三、典型例题
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和石油的形成
B.天然气燃烧
C.分离石油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
D.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例2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是犹豫瓦斯爆炸所致。瓦斯中含有
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到明火
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泉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
提高通风能力④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出去师生备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四、反馈练习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煤是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
素。若使炽热的碳和水蒸气反应,可制得水煤气,它的主要成分是
CO和H2。若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使煤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
和焦炉气。石油是没有固定沸点和熔点的一种混合物,主要含碳和氢
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硫、氮、氧等元素,它的成分随产地不同
而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
各种重要产品。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气体化石燃料,它的成分
中有80%〜90%的甲烷。石油、煤、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
(1)下列物质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B.柴油机排出的废气
C.煤燃烧产生的烟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和石油的形成
B.天然气燃烧
C.分离石油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
D.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3)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石油②煤③天然气④一氧化碳⑤甲烷⑥
焦炉气
A.②③④B.④⑤⑥C.①⑥D.④⑤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和石油都是复杂的化合物
B.煤和石油加工后所得到的一些产品可作化工原料
C.水煤气、焦炉气、天然气的成分相同
D.煤和石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和氢两种元素
师生备注
我能运用
2.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实验室可以
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的混合物来制取甲烷。用这
种方法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下列实验装置中的(填写序号)(橡
皮导管省略)。
F
3.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
措施安全的是()。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B.掏空沼气池前进灯火实
验
C.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
照明
3.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由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的是()
A.家中用煤取暖B.使用干电池照明C.利用水力能发电D.电解
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4.下列各化学反应过程中,需吸收热量的是()
A.天然气燃烧B.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C.铝片与盐酸反应D.
蜡烛燃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干冰蒸发时需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
B.硫燃烧需要先加热,所以它燃烧是吸收热量
C.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这是化学反应的放热现象
D.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
6.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师生备注
CH.1+202======C()2+2HQC3H&+502=======3C02+4H20。现有
一套以天然气位燃料的灶具,今改烧液化石油气,为保证燃料充分燃
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石油气的进入量
B.增大空气的进入量,减少液化石油气的进入量
C.增大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石油气的进入量
D.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减少液化石油气的进入量
7.煤是“工业的粮食”。煤燃烧时不仅产生我们所需的能量,同时还
会生成大量的污染物。为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通过下列途
径将煤转化为高热值的清洁燃料:将煤干燃所得焦炭在高温条件下与
水蒸气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D。
(1)利用水煤气中的CO和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液
体燃料甲醇(CTLOH)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利用水煤气中的CO和比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也可以制得
气体燃料甲烷(CHq,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8.下列气体和空气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
C.氢气D.甲烷
9.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
体是
A.水蒸气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
B.煤或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C.人类必须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
D.对煤和石油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11.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师生备注
是、、.它们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因此人们常把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称为“工业的血液”.煤
主要含有元素,石油主要含有元素.
12.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产生
的.许多化学反应是放出热量的,而有些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
如.
13.点燃甲烷之前,一定要,甲烷燃烧时产
生火焰.
14.家庭现在所用的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这三种气体的
成分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防止气体的泄漏都填充极少量的指示气
体,这种气体应具有哪些性质.
15.到2005年,“西气东输”工程将为上海送来30亿立方米天
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在空
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城市煤气中通常含有C0气体,写出C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煤气与天
然气相比,从安全角度考虑,煤气的主要缺点是.从环境
保护的角度考虑,煤气、天然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
16.最近,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
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而我国东海“可燃冰”的蕴藏量也很
可观.“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一加20).请结合初
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CH4•㈤Q晶体中水是溶剂
(B)CH-才I”的组成元素有3种
(C)CHt•砒0中CH,和H20的质量比为1:1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2)“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
阔的前景.用“可燃冰”做燃料,你认为有哪些优
点•
17、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历了从“煤球”至“蜂窝师生备注
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
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些孔。(1)分析这种变化的
优点是。(2)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
多污染物,据资料显示,冬天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会增多。请分析
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o
为了减少煤燃烧是对环境的污染,可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制得较
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3)水煤气用管道输
送到千家万户,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家用煤气。煤气厂常在水煤气中特
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
我能反思
L我的收获:
2.我还存在的问题:
课题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师生备注
学习目标
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及各种新能源的重要性
3.通过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1.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
料。
2、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新燃料及
能源的有点。
我能自学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
2.开发利用新燃料主要包括(俗称,化学式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新能源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3.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的危有:
我能参与
一、情景体验
1952年12月5日至8日,英国伦敦发生过一起伦敦烟雾事件。由于工
师生备注
业和生活燃烧烟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积聚和变化,使伦敦
上空的空气严重污染,呼吸道疾病患者列死亡率迅速增加,几天内有
约4000人丧生。事件后两个月内,还约有8000有死亡。
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
氧化硫、烟尘微粒(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
臭气(甲醛等)。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
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汽车尾
气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
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它和大气中的其它成
份结合就形成光化学烟雾。其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眼睛,引
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光
化学烟雾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能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妨
碍交通。
二、同步学习
(-)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煤燃烧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他们溶于水会变成
酸。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汽车用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合称尾气。排到空气中
产生污染。
3.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1)燃料中某些元素,如硫等,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酒精
俗称:—
制取方法:
师生备注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酒精作为汽车燃料的好处是
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最清洁的燃料:.
实验室的制取的原理:
3.能源展望
正在利用和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
三、经典例题
例1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
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的产生D.农药、化肥的污
染
例2由于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家有关部门2004年10月
作出决定,扩大“乙醇汽油”的试点范围。“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可用
高粱、玉米、薯类作为原料,经过发酵蒸储制得。同时,由于能源价
格上涨,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受到影响,昔日常用的蜂窝煤因为
价格低廉又受到人们的青睐。请回答:
(1)煤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
(2)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为减缓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合理化建议。
四、反馈练习
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造成的污染的是
------------------------------()
A.白色污染B.酸雨C.温室效应D.大量粉尘污染
师生备注
2、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冰山熔化,海平面上升。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
(3)请你列举可以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至少写两点):
我能运用
3、(1)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
(2)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有①把工厂烟囱建高②少用煤作燃料③多进
行人工降雨④燃料脱硫⑤开发新能源。其中有效的是一
()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⑤D.③④⑤
4、下列因素与可然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A.可燃物本身的性质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
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D.可燃物与空气的
接触面积
5、机动车尾气是由汽油等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有CO?、CO、SO?、
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固体颗粒等物质。某同学通过查资料据此
推测:汽油中含有碳以及少量的氮、硫等物质。汽油在燃烧过程中发
上M上加上加
生了如下化学反应:
2C+O2=2CO(不完全燃烧)C+02=C02(完全燃烧)S+O2=SO2
(1)该同学的推测(正确或不正确)。理由
是:。
师生备注
(2)请提出一条用化学手段治理汽车尾气的合理化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冠脉造影术护理
-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人人节约》说课课件
- 商品质量责任分担合同(2篇)
- 托班育儿知识
- 应聘游戏行业自我介绍
- 教师继续教育概述
- 工作小时数协议
- 大公司行为规范
- 陇南地区文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中班冬季育儿知识
- 《入河排污口监管办法》解读课件
- 《护理法律法规》课件
- 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月培训
- 专题03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压轴题真题分类(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题型分类高分必刷题(人教版)
- 围墙拆除重建施工方案
- 国开(陕西)2024年秋《社会调查》形考作业1-4答案
- 社会组织负责人备案表(社团)
- 人力资源许可证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协议、收费标准、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
- Unit2Whattimeisit?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人教PEP版)
- DL∕T 956-2017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提分题(全国)专练04 人文地理(选择题专项80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