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5_第1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5_第2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5_第3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5_第4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5

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利用栈求表达式的值时,设立运算数栈OPND。假设OPND只有两个存储单

元,在下列表达式中,不发生溢出的是()。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利用栈求表达式的值时,将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以及进行后

缀表达式求值这两步操祚可以和在一起进行,需要设立运算符栈OPTR和自算数

栈OPND两个栈。例如求选项A的表达式A—B*(C—D)的过程如下表所示:

求A-B-(C-D)衰达式值的过程

当前字符运算符枝OPTR运算数极。PND说明

AA

一—A

B一AB

.一•AB

(一•(AB

C•(ABC

-•(-ABC

D-•<-ABCD

)一■ABT!执行C-D运克•令Ti-C-D

一AT,执行B・「运算,令

T,执行ATi运算•令T严A-T,

按照上述过程可知,选项A求值时,运算数栈OPND的大小至少为4。例如求选

项B的表达式(A—B)*C—D的过程如下表所示:

求(A-B)・C-D表达式值的过程

当前字符运算符校OPTR运算数枝OPND说明

((

A(A

—(-A

B(-AB

)Ti执行A-B运算.令=

•■Ti

CT»C

—一

Tt执行Ti-C运d•令Ti-T,・C

D—T,D

T,执行Tt-D运算,令TJ-TLD

按照上述过程可知,选项B求值时,运算数栈OPND的大小至少为2。类似地,

选项C、D求值时,运算数栈OPND的大小至少为3、3o因此本题答案为B。

2、序列(8,9,10,4,5,6,20,1,2),只能是以下哪种排序方法两趟排序后的

结果是()。

A、选择排序

B、冒泡排序

C、插入排序

D、堆排序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排序的手工排序过程。执行两趟选择排序后,结果

应该是(1,2,……)。执行两趟冒泡排序后(假设扫描是从前向后),结果应该是

(……,10,20)o执行两趟堆排序后,若采用大根堆,则结果应该是(……,10,

20):若采用小根堆,则结果应该是(……,2,l)o执行两趟插入排序后,待排序序

列前3个关键码有序。

3、页式存储系统的逻辑地址是由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组成的。假定页面的大小

为4KB,地址变换过程如图1-3所示,图中逻辑地址用十进制数表示。逻辑地址经

过变换后,十进制数物理地址a应为()。

控制寄存器逻辑地址

图1・3页式存储系统的逻辑地址变换过程

A、33220

B、8644

C、4548

D、2500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页式存储系统管理中的地址变换知识。在页式存储系统

管理中,逻辑地址除以页的大小,然后向下取整为页号,取余为页内地址。本题页

面的大小为4KB,逻根地址8644除以4096,取整为2,取余为452。页号为2,

查页表得物理块号为8。因此,a的有效地址为8x4096+452=33220。

4、下列关于Flash存储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Flash存储器属于易失性存储器

B、Flash存储器不具备写功能

C、Flash存储器是不可擦除的存储器

D、Flash存储器同时具有ROM和RAM的功能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Flash存储器是一种具有较高存储容量、较低价格、非易失性、可在

线擦除与编程的新一代读写存储器。从基本工作原理上看,Flash存储器属于

ROM。型存储器,但由于它又可以随时改写其中的信息,所以从功能上看,它又

相当于随机存储器(RAM)。Flash存储器与其他存储器的区别总结,如表1-6所

衰1-6存储3与其他存储立的区别

内存类盘tsxn高*度可与

FUsb〃健器是生ik

SRAM不是不是£

DRAM不禁ftft

ROM&ft不JC

EPROM&是小型

EEPROMft不是

/J、O

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访问共享变量段的()。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代码程序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临界区的理解。所谓临界区,并不是指临界资源,临界资

源是指共享的数据、代码或硬件设备等,而临界区是指访问这些临界资源的那段代

码程序,例如PV操作,加减锁等。操作系统中对临界区的访问关心的就是临界区

的操作过程,具体对临界资源作何操作是应用程序的事,操作系统并不关心。

6、CRC校验是目前常用的检错方式。如果采用的多项式为G(X)=X4+-X?+X+1,那

么对于要传的信息串1101011011的CRC校验码是()。

A、1011

B、1101

C、1110

D、1100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CRC校验的计算方法。设信息位串为al2a3……则信

1m,2m2Jni3

息编码多项式为M(x)=ax-+ax-+ax-+……+叫选择一个r次多项式G[x)作

为生成多项式,再按下面步骤生成校验串:(1)在信息位串后补r个0,对应的多项

式为X『M(x);(2)用模2又不借位除法,计算X「M(K)/G(x)的余数R(x)。R(x)就是

校验位串对应的多项式。设要发送的码字多项式为T(x),则:T(x)=xrM(x)+R(x)

本题中该字符串为1010001,G(X)=X4+X2+X+1,因此M(X)=X6+X4+L

r=4xrM(x)=x1O+x8+x4->10100010000itR(x)=xrM(x)/G(x)的过程如下:

looini

loinyioioooioooo

loin

11010

10111

11010

loin

11010

ion】

11010

loin

1101R(x)为1101,因此R(x)=xrM(x)/G(X)=X3+X2+1,T(x)=xrM(x)/

G(x)+R(x)=x10+x8+x4+x3+x2+l,也就是1010001(信息位用)1101(校验位串),因此

答案为B。

7、信道带宽为IGbps,端到端时延为10ms,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B,则可能

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c

A、1Mbps

B、3.3Mbps

C、26.2Mbps

D、52.4Mbps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TCP传输的性能分析。发送时延M=65535x8;(lxio9)s,往

返时延t2=2x0.01s,当达到最大吞吐量时信道接收到确认之后立刻发送下一报文

段,时间间隔日1+12。所以最大吞吐量为65535x以(tl+t2户26.2Mbps。

8、对关键码序列(23,17,72,60,25,8,68,71,52)进行堆排序,输出两个最

小关键码后的剩余堆是()。

A、(23,72,60,25,68,71,52)

B、(23,25,52,60,71,72,68)

C、(71,25,23,52,60,72,68)

D、(23,25,68,52,60,72,71)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堆排序过程。筛选法初始建堆为(8,17,23,52,25,

72,68,71,60),输出8重建堆(17,25,23,52,60,72,68,71),输出17重

建堆为(23,25,68,52,60,72,71)。

9、一个磁盘有N个磁道,寻道时每移过一个磁道耗时T秒,文件相邻的数据块在

磁盘上存放的位置平均相隔13个磁道,磁盘旋转延时平均R秒,每个存储块的传

输时间为P秒,在这种情况下,传输100个数据块需要的时间是()。

A、13T+l00(R+P)

B、100(13T+R+P)

C、13(T+100R+P)

D、100(l3T+P)+R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木题考查磁盘读写的时间计算.对于单磁头的情况,一般计算时考虑

的时间花费主要有寻道延时,旋转延时.,读写延时和传送延时,根据题意,对每一

个环节的时间做出计算,便可以求的整个时间的延时。解得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磁

盘的结构以及磁盘读写的工作机制。因为每个块的平均位置相隔13道,故每次访

问一个块均需要单独寻道,寻道以后等待旋转到位,再读写。

10、在下列文件的物理结构中,()不利于文件长度的动态增长。

A、连续结构

B、链接结构

C、索引结构

D、哈希结构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连续结构不适合删除和插入操作,即不利于文件的动态增长。

11、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1,2,3,4,5,则栈的不可能的输出序列是()。

A、5,4,3,2,1

B、4,5,3,2,1

C、4,3,5,1,2

D、1,2,3,4,5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此类问题是常见题型。解答的基本原理是:一串数据依次通过一个

栈,并不能保证出栈数据的次序总是倒置,可以产生多种出栈序列。一串数据通过

一个栈后的次序由每个数据之间的进栈、出栈操作序列决定,只有当所有数据“全

部进栈后再全部出栈”才能使数据倒置。事实上,存在一种操作序列——“进栈、出

栈、进栈、出栈……”——可以使数据通过栈后仍然保持次序不变。[解题技巧]将

一组数据入栈后,判断题目备选项中的不可能的出栈顺序,上述这类题目有一个解

题技巧:在输出序列中任意元素后面不能出现比该元素小并且是升序(指的是元素

的序号)的两个元素。

12、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45,78,55,37,39,83},利用堆排序初始时的堆为

()o

A、78,45,55,37,39,83

B、83,78,55,37,39,45

C、83,78,55,45,39,37

D、83,55,78,39,45,37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纵观四个选项可知,显然题目要求建立一个大顶堆。按照建堆的过

程,先将序列构造成一棵完全二叉树,然后由最后一个非叶子结点开始,由下至上

调整使得其满足堆的性质,构建过程如图3-9所示。

图3-9构建堆

即堆排序初始时的堆的序列是83,78,55,37,39,45。

13、下列关于文件控制次的错误说法的个数为()。I.文件控制块就是文件目录

项口.文件控制块是在执行open(打开)系统调用时建立的HI.一个文件可以对应

有多个文件控制块W.文件控制块通常含有3类信息:基本信息、存取控制信息

及使用信息

A、1

B、2

C、3

D、4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文件控制块与文件一一对应(HI错误),创建文件时(create)建立对应的

FCB,而不是打开文件时创建的(n错误)。人们把文件控制块的有序集合称为文件

目录,即一个文件控制块就是一个文件目录项(I正确)。在文件控制块中,通常含

有3类信息,即基本信息、存取控制信息及使用信息(W正确)。所以I,W正确,

n,in错误。错误的个数为2,所以选B。

14、关于ICMP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I.ICMP消息的传输是可靠的

n.ICMP被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m.ICMP可用来进行拥塞控制

A、仅I

B、I和n

C、口和皿

D、I和田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I:由于IP层提供的是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所以ICMP消息的传

输是不可靠的,故I错浜。口:ICMP报文整个被作为IP分组的数据部分,所以

n正确。n:主机在发送数据报时,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发送错误,比如路由器

拥塞丢弃r或者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丢弃了,如果检测出错误的路由器或主机都能

把这些错误报告通过一些控制消息告诉发送数据的主机那就好了,那么发送数据的

主机就可根据ICMP报文确定发生错误的类型,并确定如何才能更好地重发失败的

数据报。比如ICMP报文发过来的是改变路由,那么主机就不能继续按照这个路由

线路发送了,需要用另外一条路由线路发送数据,所以DI正确。注1:ICMP?艮文

包含的不仅是出错类型,而且还要包含出错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的前8个字节。

因为前8个字节包含了TCP和UDP报文首部巾的TCP或UDP端口号,这样源主

机可更好地和用户进程(用户进程需要IP地址和端口号才能唯一确定)联系起来,

因为发送数据的是某个主机中的某个进程而不足主机本身,这样才算是真正找到了

发送数据源。注2:常用的ping命令使用了回送请求报文,以探测目标主机是否

可达;如果在IP数据报传送过程中,发现生命周期字段为零,则路由器发出超时

报文。

15>活动头磁盘的寻道时间是指()。

A、最大寻道时间

B、最小寻道时间

C、A、B之和

D、A、B的平均值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寻道时间又叫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盘最大寻道时间和最小寻道时间

的平均值。

16、以下有关m阶B・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I.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棵非空子树

n.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1个关键字ID.所有叶子在同一层上W.当插入一个

数据项引起B—树结点分裂后,树长高一层

A、仅I、n

B、仅口、皿

C、仅川、IV

D、仅I、n、w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I中:m阶B—树根结点至少有两棵子树,并且这两颗子树可以是

空树,其余结点至少有[m/2]个分支,即[m/2]个子树,所以I错误。补充:B

一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棵子树,m—l个关键字值。II中:每个结点中关键字

的个数比分支数少1,m阶B一树的一个结点中至多有m个分支,因此至多有

m—1个关键字,所以II正确。HI中:B一树是平衡的多路查找树,叶子结点均在

同一层上,所以HI正确。W中:发生结点分裂的时候不一定会使树长高。比如向

图4-9中的B—树插入一个关键字10变成图4—10中的B—树,使得第二层右端

的一个结点分裂成两个,但是树并没有长高,所以w错误。综上所述,n、HI正

物人一个美孤字石的B科

17、如果二叉树T2是由有序树T1转换而来的二叉树,那么T1中结点的先序就是

T2中结点的()。

A、先序

B、中序

C、后序

D、层次序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一般树中一个结点的孩子是无序的,所谓有序树是指树中任一结点的

孩子是有序的。由树转换成二叉树的过程可知本题答案为A。

18、指令()从主存中读出。

A、总是根据程序计数器(PC)

B、有时根据PC,有时根据转移指令

C、根据地址寄存器

D、有时根据PC,有时根据地址寄存器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指令总是艰据程序计数器(PC)从主存中读出(这一点一定要记住)。

可能考生会想到无条件转移指令的情况,认为不一定总是根据PC读出。实际上,

正确的执行顺序是这样的,当前指令正在执行时,其实PC已经是下一条指令的地

址了,如果遇到了无条件转移指令,则只需要简单地把跳转的地址覆盖PC的内容

就可以了,最终的结果还是指令需要根据PC从主存读出。

19、TCP的通信双方,有一方发送了带有FIN标志的数据段后表示()。

A、将断开通信双方的TCP连接

B、单方面释放连接,表示本方已经无数据发送,但是可以接收对方的数据

C、中止数据发送,双方都不能发送数据

D、连接被重新建立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FIN位用来释放一个连接,它表示本方已经没有数据要传输了。然

而,在关闭一个连接之后,对方还可以继续发送数据,所以还有可能接收到数据。

20、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说法是错误的。I.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但是补

码可以表示-In.原码、反码、补码均可表示-In.补码可以比原码和反码多表

示一个正数

A、仅I、五

B、仅口、m

C、仅u

D、仅I、n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I:在定点小望中,这句话斗正确的,但是题干是在定点整数中,故

原码、反码、补码均可以表示分别表示为10000001、11111110、IIII11

11(假设字长为8,首位为符号位),故I错误。n:由I的分析可知,口正确。

n:补码应该是比原码和反码多表示一个负数,假设字长为8,首位为符号位,则

原码和反码的表示范围为一127〜127,而补码的表示范围为一128〜127,故DI错

误。

21、高度为5(除叶子层之外)的三阶B一树至少有()个结点。

A、30

B、31

C、32

D、33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由m阶R一树忤质可知.根结点至少有两棵子树,根结点之外的所

有非终端结点至少有m/2棵子树:则三阶B一树的形状至少类似于一棵满二叉

树,也即高度为5的三阶B一树至少有05—1二)31个结点。

22、对地址转换协议(ARP)描述正确的是()。

A、ARP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B、ARP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

C、ARP是用于IP地址到域名的转换

D、发送ARP包需要知道对方的MAC地址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ARP协议的原理,当主机A要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B

发送1P数据报时,如果在其ARP高速缓存中查询不到主机B的物理地址,这时

候ARP进程就需要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所以ARP协议的

请求报文是广播的,不是单播的,此时应该是本局域网上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收到此

ARP的请求分组,而主机B见到ARP分组中的IP地址是自己的IP时,就向主机

A发送一个ARP响应分组,所以ARP响应分组是普通的单播,一定注意ARP是

解决同一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如果所要找

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上,剩下的所有工作都应该由下一跳的路由器来

完成。同时ARP位于区络层,并没有和ICMP一样封装在IP数据报中,主要实现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转换,因此,ARP报文在发送的时候并不知道对方的MAC地

址,因此答案是B。

23、对二叉树的结点从1开始进行连续编号,要求每个结点的编号大于其左、右孩

子的编号,同一结点的左右孩子中,其左孩子的编号小于其右孩子的编号,为实现

编号可采用的遍历是()。

A、先序遍历

B、中序遍历

C、后序遍历

D、从根开始按层次遍历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根据题意和先序、中序、后序遍历规则,可简单地判断出正确答案。

24、已知一棵5阶B-树有53个关键字,并且每个结点的关键字都达到最少状杰,

则它的深度是().

A、3

B、4

C、5

D、6

标准答案:B

知识点。析:根据B-树定义,m阶B-树除根结点之外,所有非终端结点至少有[m

/2]=3个子树,即至少有2个关键字。那么在每个结点的关键字最少的情况下,

根结点关键字个数为I,其他的结点关键字个数都为2。又第一层有1个结点,第

二层有2个结点,第二层有2x3个结点,第四层有2x3x3个结点.即:

11+2x2+2x3x2+2x3x3x2=53,根结点加非终端刚好四层,叶子结点那一层不算,

故树的深度为4。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I.具有10个叶子结点的二叉树中有9个度为2

的结点U.设高度为5的二叉树上只有度为0和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所

包含的结点数至少为9HL一棵完全二叉树上有1001个结点,则可知叶子结点的

个数为501个W.高度为h的完全二叉树最少有2卜个结点

A、仅I、n

B、仅口、皿、IV

c、仅I、nI、w

D、仅I、n、n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I:二义礴叶子结点的个数比度为2的结点的个数多1,故I正确。

总结:这个性质在选择题中常有体现(见下面的补充例题),并且需要灵活运用。

比如题目可能问,二叉树中总的结点数为n,则树中空指针的个数是多少?我们可

以将所有的空指针看作叶子结点,则图中原有的所有结点都成了双分支结点。因此

可得空指针域的个数为磁中所有结点个数加1,即n+1个。这个性质还可以扩

展,即在一棵度为m的树中,度为1的结点数为口,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度

为m的结点数为nm,则叶子结点数no=l+n2+2n3+...+(m一l)nino推导过程如不:

总结点=no+ni+n2+n3+..+nm...........,①总分支数=lxni+2+n2+…+mxnm

(度为m的结点引出m条分支)...........②总分支数二总结点数一

1...........③将式①和式②代入式③并化简得no=l+n2+2n3+...+(m—1)nni补

充例题;在一棵二叉树中度为0的结点个数为k,度为1的结点个数为m,则诙二

叉树采用二叉链存储结沟时,有()个指针指向孩子结点。A.kB.mC.2k+m—2

D.2k+mC.本题考查树的链式存储结构。首先,由二叉树的性质可知,no=n2+l

(多次用到,考生一定要记住!),得到1124一1。其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

n=no+ni+n2=2k+m—1。求指向孩子结点的指针个数其实就是求该二叉树的分支

数,而分支数就是等于总结数一1,所以答案为2k+m—2,故选C选项。D:最

少结点的情况应该是除艰结点层只有1个结点外,其余4层都有2个结点,因此结

点总数为2x(5—1)+1=9。如图I所示,故II正确。图6y最少结点的情况总

结:设高度为h的二叉树只有度为0和度为2的结点,则此类二叉树中所包含的结

点数至少为2h—l。m:由二叉树的性质可知:n()=n2+l,且完全二叉树度为1的结

点个数要么为0,要么为1。又因为二叉树的总结点个数n=no+ni+n2。n0=n2+l

代入,可得n=2no+ni—1;由于n=1001,得到2no=1002+山。①当时,无

解。②当口尸。时,可解得no=5Ol故HI正确。IV:高度为h的完全二叉树中,第

1层〜第h—1层构成一个高度为h—1的满二叉树,结点个数为2卜一1—1。第h层

至少有一个结点,所以最少的结点个数二(2八一一1)+1=2心1故W错误。

26、现采用调相与调幅相结合的调制方式,载波有四种相位变化和两种振幅变化,

调制速率是600波特,那么数据速率是()。

A、1200bps

B、1800bps

C、2400bps

D、3600bps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奈奎斯特定理的应用。这里载波有四种相位变化和两种振幅

变化,也就是离散值为8,由奈奎斯特定理公式可得:2x600xlog28=3600bps,因

此答案是Do

27、一条线路带宽为1Mbps,往返时延为45ms,假设数据帧的大小为1000字

节。若采用停一等协议,实际的数据率是()。

A、15Kbps

B、1.5Kbps

C、151Kbps

D、1510Kbps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往返时延为45ms,发送一帧的时间是8x1000*000000s。实际的数

据率是8x1000-(8x1000-1000000+45x0.001)=150943(bps)^151(Kbps)o

28、假设初始为空的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10),散列函数为H(key)=keymod

11,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若依次插入关键字37、95、27、14、48,

则最后一个关键字值48的插入位置是()。

A、4

B、5

C、6

D、8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首先通过散列函数H(key)=keymod】1的计算得知,37、95、27、14

分别插入到散列表中的4、7、5、3的位置。而48mod11=4,但是此时4已经有元

素了,根据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的原则,依次探测位置4的下一个地址,直

到此地址为空,发现6为空则插入,故选C选项。补充:如果此题改为使用平方

探测法,则又应该选择哪一个选项?解析:平方探测法的原理是设发生冲突的地

址为d,则平方探测法的探测序列为d+12,d」2,d+22,d_22.........位置4不空

时,下一个探测的位置应该为5,发现又不空,则下一个探测的位置应该是3,发

现又不空。接着再探测位置8,发现为空,将元素插入,故选D选项。平方探测

法是一种较好的处理冲突的方法,可以避免出现堆积问题。它的缺点是不能探测到

散列表上的所有单元,但至少能探测到一半单元。

29、将有关二叉树的概念推广到三叉树,则一棵有244个结点的完全三叉树的高度

是()。

A、4

B、5

C、6

D、7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将二义树的性质4推广到完全三叉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0、在单处理机的多进程系统中,进程什么时候占用处理机以及决定占用时间的长

短是()。

A、进程相应的代码长度

B、进程总共需要运行的时间

C、进程特点和进程调度策略

D、进程完成什么功能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进程调度的时机和进程调度的策略。进程调度的时机与进程

特点有关,例如进程是CPU繁忙型还是I/O繁忙型,自身的优先级等。但是仅有

这些特点是不够的,能否得到调度还取决于进程调度策略,若采用优先级调度算

法,则进程的优先级才起作用。至于占用处理机运行时间的长短,则要看进程自

身,若进程是I/O繁忙型,运行过程中要频繁访问I/O,也就是说,可能会频繁

主动放弃CPU,所以,占用CPU的时间就不会长,一旦放弃CPU,则必须等待下

次调度。若进程是CPU繁忙型,则一旦占有CPU就可能会运行很长时间,但是,

运行时间还取决于进程调度策略,大部分情况下,交互式系统为改善用户的响应时

间,大多采用时间片轮转的算法,这种算法在进程长期占用CPU到一定时间后,

会强制将其换下,以保证其他进程的CPU使用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选

项C,其他都不是。

31、以下有关二叉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二叉树按某种右岸序线索化后,任

一结点均有指向其前驱和后继的线索(2)二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中,任意一个结点

均处在其子女结点的前面

A、只有(1)

B、只有(2)

C、⑴和⑵

D、以上全不对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2、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A、界地址保护

B、程序代码保护

C、数据保护

D、栈保护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界地址寄存器来保护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措施。

33、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光序、中序、后序的部分序列如下,其中有些位置没有给出

其值,则原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先序:A_CDEF_H」中序:

C_EDA_GFI_后序:C_BHGJI_

A、CBEDAHGFIJ

B、CHEDABGFIJ

C、CBEDAJGFIH

D、CJEDAHGFIB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对于一棵二叉树(包括子树),它的遍历序列对应的结构应该是:先序

遍历:I根I左子树I右子树I,中序遍历:I左子树I根I右子树I,后序遍

历:I左子树I右子树I根I,由题目中给出的先序序列的第一个结点我们找到树

的根A,然后在中序序列中找到A,并以A为分界将中序序列划分为IC_EDI

AI_GFI_I,所以C_ED为左子树,_GFI_为右子树,再对应到后序遍历序列上,

这里左子树结点的个数等于中序遍历序列中左子树结点的个数,因此C__B为左

子树,HGJL为右子树,这样把中序序列和后续序列中的左右子树一对比,则

CBED为左子树,FGHIJ为右子树。答案选A。

34、在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由()获取的解析结果耗时最短。

A、主域名服务器

B、辅域名服务器

C、缓存域名服务器

D、转发域名服务器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缓存域名服务器是一种很特殊的DNS服务器,它本身并不管理任何

区域,但是DNS客户端仍然可以向它请求查询。缓存域名服务器类似于代理服务

器,它没有自己的域名数据库,而是将所有查询转发到其他DNS服务器处理。当

缓存域名服务器从其他DNS服务器收到查询结果后,除了返回给客户端外,还会

将结果保存在缓存中。当下一个DNS客户端再查询相同的域名数据时,就可以从

高速缓存里得到结果,从而加快对DNS客户端的响应速度。

35、设高度为100的二叉树上只有度为0和度为2的结点,则此类二叉树中所包

含的结点数最少为()。

A、100

B、201

C、199

D、200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考查二叉树的特点。结点最少时的情况如下图所示。除根结点层只有

1个结点外,其他各层均有两个结点,结点总数=2*(1007)+1=199。

36、当()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B、时间片到

C、等待某一事件

D、等待的事件发生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A:从就绪态到执行状态;C:从执行状态到阻塞状态;D:从隹塞

状态到就绪状态。

37、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从主存中刚刚移走某一页面后,根据请求马

上又调进该页,这种反复调进调出的现象,称为系统抖动。原因是调度的算法不科

学。系统抖动大大降低系统效率。

38、启动磁盘执行一次输入/输出操作时,()是硬件设计时就固定的。

A、寻找时间

B、传送时间

C、延迟时间

D、一次I/O操作的总时间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9、下面关于设备独立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设备独立性是指I/O设备具有独立执行I/O功能的一种特性

B、设备独立性是指用户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的一种特性

C、设备独立性是指能独立实现设备共享的一种特性

D、设备独立性是指设各驱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的一种特性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设备独立性是指用户不指定特定的设备,而指定逻辑设备,使得用户

作业和物理设备独立开来,再通过其他途径建立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之间的对应关

系的特性;即用户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的一种特性。

40、对已知范围矩形中的坐标排序,数据量较大,要求先排横坐标,再排纵坐标,

则应选()。

A、归并排序

B、快速排序

C、堆排序

D、基数排序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二、综合应用题(本题共9题,每题7.0分,共9分0)

下图所示为双总线结构机器的数据通路,IR为指令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具有

自增功能),M为主存(受R/W信号控制),AR为地址寄存器,DR为数据缓冲寄

存器,ALU由加、减控制信号决定完成何种操作,控制信号G控制的是一个门电

路。另外,线上标注有小圈表示有控制信号,例中yi表示y寄存器的输入控制信

号,R1。为寄存器R1的输出控制信号,未标字符的线为直通线,不受控制。

41、“ADDR2,R0”指令完成(R0)+(R2)-R0的功能操作,画出其指令周期流程图,

假设该指令的地址已放入P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