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科技发展迅猛离不开材料的不断更新和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B.运载火箭使用的碳纤维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C.“麒辚990”芯片采用7nm工艺,芯片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D.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外壳采用的特殊钛合金材料,其熔点比单质钛的高2.下列过程(或现象)不包含氮的固定的是()A.雷电作用B.酸雨的形成示意图C.人工合成氨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A.A B.B C.C D.D3.下列四个化学反应,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2MnB.2NO+C.FD.8N4.氮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重要用途。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用作某些反应的保护气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液氨常用来作制冷剂C.NHD.硝酸是强酸,可以用来与金属反应制H5.反应2CO(A.vB.v(C.v(D.v(C6.下列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 B.C. D.7.在一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通入相同物质的量的NH3和COA.NHB.c(COC.NH3的生成速率与D.NH3、CO2、8.下列对于“封管”实验(夹持装置省略)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管中出现深紫色气体,冷却后紫黑色固体又回到试管底部B.②管中红色消失,冷却后红色不恢复C.③管中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冷却后又变为无色D.将③管中的SO2换成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B.NC.Cu+2D.A10.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制备甲醇,反应为CO(g)+2A.0.8MPa⋅miC.1.6MPa⋅min11.下列有关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是否需要加热来判断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一定有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二、多选题12.实验是化学的基础,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装置实验目的验证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排空气法收集NO实验室制氨气验证钠与水反应放热A.A B.B C.C D.D13.设NAA.100mL18mol⋅L−1B.2molSO2与1molO2充分反应后体系中含有的C.标准状况下,22.4LNO2D.56gFe与过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14.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甲醇—氧气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处发生氧化反应B.放电时,电子由电极A→外电路→电极B→内电路→电极A形成闭合电路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D.放电时,电路中每转移0.4mole−,消耗三、单选题15.目前认为酸催化丙烯()与一元醇(R—OH)合成醚()的反应机理及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①步、第②步均为放热过程B.②的逆反应吸收的能量比③的逆反应吸收的能量多C.该反应进程中只存在两种过渡态D.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6.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含某些离子(如表)的工业废水进行研究,废水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阳离子Mg2+、Fe3+阴离子I−、NO3−、S(1)该溶液为无色溶液,则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2)向废水中加入过量KOH溶液微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则沉淀是(填化学式,下同),气体是。(3)若向废水中加入过量盐酸,会生成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无色气体和I2,写出生成该无色气体和I2的离子方程式:。一定条件下红棕色气体与(2)中产生的气体能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向(3)中最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①白色沉淀是。②(填“能”或“不能”)仅依据该现象判断废水中存在白色沉淀中的阴离子,理由是。(5)结合(1)(2)(3),该废水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五、填空题17.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图2是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Na2S(2)请写出图2中X和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3)Na2S(4)若N是CuSO甲:Cu乙:Cu①写出甲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甲和乙方法更合理的是(填“甲”或“乙”),理由是。(5)为测定硫酸工厂周围空气中SO2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VL(标准状况)空气,缓慢通入碘水,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①写出SO2与碘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空气中SO2的体积分数是18.化学反应的过程,既有物质的转化过程,也有化学能与热能或其他能量的转化过程。已知反应3A((1)该反应(填“吸收”或“释放”)(用含E1、E(2)断开3molA(g)和1molB(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填“>”、“<”或“=”)形成2molC(g)和1molD(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3)恒温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A、2molB,2min末测得c(①2min末,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的He(不参与反应),正反应速率减慢B.总压强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从容器中抽走部分D,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4)以N2①A处加入的是,a处的电极反应式是。②当消耗标准状况下3.5LLO2时,导线上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六、实验题19.某实验小组用1.0mol⋅L编号温度/℃H2KI溶液体积/mLH2淀粉溶液体积/mL出现蓝色所需时间/sⅠ4010109120Ⅱ2010109180Ⅲ20810a198Ⅳ80101091没有出现蓝色Ⅴ2088b1120请回答下列问题:(1)a=,b=。(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Ⅰ、Ⅱ、Ⅲ、Ⅴ四组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填标号)组、下列关于Ⅳ组实验没有出现蓝色可能的原因是。(4)通过比较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外界条件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①对比的实验:Ⅰ和Ⅱ,得出的结论是。②对比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③对比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可不填满,也可增加)七、工业流程题20.太阳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了高纯硅的生产和应用。工业上以硅石(SiO已知:SiHCl(1)Si在元素同期表中的位置是。(2)“还原”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氯化”时的还原产物是(填化学式)。(4)“氯化”、“分离”和“热解”的过程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理由是。(5)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两种)。(6)高纯硅中常含有微量杂质,比如铁,对其进行测定的方法如下。准确称取0.300g高纯硅样品用氢氟酸和稀硝酸溶解处理,配成100mL溶液,用羟胺NH2OH,难电离)将Fe3+①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保存的原因是。②酸性条件下,羟胺与Fe3+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高纯硅样品中铁的质量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太阳能电池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碳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芯片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硅,故C错误;
D、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分金属,则钛合金的熔点比单质钛的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芯片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硅;
D、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分金属。2.【答案】B【解析】【解答】A、雷电作用的过程中,将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包含氮的固定,故A不符合题意;
B、酸雨的形成过程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的过程,不包含氮的固定,故B符合题意;
C、人工合成氨将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氨气,包含氮的固定,故C不符合题意;
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包含氮的固定,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过程。3.【答案】C【解析】【解答】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C符合题意;
D、该反应属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4.【答案】D【解析】【解答】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液氨汽化吸热,使温度降低,因此液氨常用来作制冷剂,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为单质铜,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硝酸能电离产生氢离子,进而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与其是强酸没有关系,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B、液氨汽化吸热,能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C、氨气具有还原性;
D、硝酸能与金属反应制备氢气是因为硝酸能电离产生氢离子。5.【答案】A【解析】【解答】将各物质均转化为用CO表示反应速率,则有:
v(CO)=0.45mol⋅L−1⋅min−1;
v(CO)=12v(H2)=06.【答案】D【解析】【解答】A、铁和锌为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柠檬能导电,形成闭合回路,该装置能构成原电池,故A不符合题意;
B、生铁为铁碳合金,稀硫酸能导电,能形成闭合回路,该装置能构成原电池,故B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有铁锌、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稀硫酸溶液能导电,且能构成闭合回路,该装置能构成原电池,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不能导电,不能形成闭合回路,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为: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7.【答案】D【解析】【解答】A、NH3的质量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c(CO2)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NH3的生成速率与NH3的消耗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可逆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因此NH38.【答案】C【解析】【解答】A、碘易升华,加热后出现深紫色气体,冷却后紫黑色固体出现在试管上方,故A错误;
B、冷却后氨气又会溶解在溶液中,溶液变红,故B错误;
C、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则加热时,③中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溶液变为无色,故C正确;
D、氯气的漂白是永久性漂白,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碘易升华;
B、加热氨气挥发,冷却后氨气又溶于水;
C、二氧化硫能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恢复;
D、氯气的漂白是永久性漂白。9.【答案】D【解析】【解答】A、硫化钠应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2-+2H+=H2S↑,故A错误;
B、氯化铵应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10.【答案】B【解析】【解答】反应至X点,氢气的变化量为1.6MPa,则用H2分压表示的平均变化率为1.6MPa8min=0.2MPa⋅mi11.【答案】B【解析】【解答】A、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决定,与反应条件无关,故A错误;
B、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因此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B正确;
C、物理变化也有可能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如离子晶体溶解、熔化,因此有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但该反应属于物理变化,因此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不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
B、断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
C、物理变化也有可能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如离子晶体溶解、熔化;
D、物理变化中也可能存在能量变化。12.【答案】C,D【解析】【解答】A、该实验存在过氧化氢浓度和催化剂两个变量,不能验证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
C、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符合题意;
D、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左边气体受热膨胀,导致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A、该实验存在浓度和催化剂两个变量;
B、NO易被氧化,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C、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
D、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红墨水液面会左低右高。13.【答案】A,D【解析】【解答】A、100mL18mol⋅L−1浓硫酸中含有1.8mol硫酸,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7.2mol,水中也含有氧原子,因此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7.2NA,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因此反应后体系中含有的SO3分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
C、NO2中存在转化:2NO2⇌N2O4,因此标准状况下,22.4LNO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NA,故C错误;
D、56gFe的物质的量为1mol,稀硝酸过量,生成硝酸铁,转移的电子数为314.【答案】A,C【解析】【解答】A、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电极A处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放电时,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故B错误;
C、放电时,甲烷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15.【答案】D【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第①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B、②的逆反应吸收的能量比③的逆反应吸收的能量少,故B错误;
C、该反应进程的图像出现三个峰,有三种过渡态,故C错误;
D、总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总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第①步为吸热反应,第②步为放热反应;
B、由图可知,②的逆反应吸收的能量比③的逆反应吸收的能量少;
C、该进程有三种过渡态;
D、总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16.【答案】(1)Cu2+(2)Mg(OH(3)8H+(4)AgCl;不能;因为(3)加入了盐酸,引入了氯离子,所以不能根据产生白色沉淀判断含有氯离子(5)Mg2+、NH4+、【解析】【解答】(1)该溶液为无色溶液,则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即一定不存在Cu2+、Fe3+,故答案为:Cu2+、Fe3+;
(2)向废水中加入过量KOH溶液微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则溶液中含有Mg2+、NH4+,该该沉淀为Mg(OH)2,气体为NH3,故答案为:Mg(OH)2;NH3;
(3)由分析可知,该无色气体为NO,则原溶液中含有NO3−,因此生成NO和I2的离子方程式为:8H++2NO3−+6I−=2NO↑+4H2O+3I2;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2)中产生的气体为氨气,二氧化氮和氨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故答案为:817.【答案】(1)纯净物(2)2H(3)向少量Na2S(4)2H(5)SO2【解析】【解答】(1)Na2SO4⋅10H2O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纯净物;
(2)由分析可知,X为H2S,Y为SO2,H2S和SO2反应生成单质S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该反应中,H2S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了2价,作还原剂,SO2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了4价,作氧化剂,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H2S+SO2=3S↓+2H2O;2:1;
(3)亚硫酸钠易被氧化为硫酸钠,只需检验硫酸钠的存在即可证明其已变质,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操作为:向少量Na2S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故答案为:向少量Na2S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
18.【答案】(1)吸收;E(2)>(3)0.(4)N2H4【解析】【解答】(1)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则该反应吸收热量,吸收的能量为E1-E2kJ,故答案为:吸收;E1-E2;
(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故答案为:>;
(3)①c(A)=1.5mol⋅L−1,c(B)=1mol⋅L−1,2min末测得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款合同的服务协议
- 护理病区管理大比拼
- 担保购销合同范本
- 健康业务知识
- 学生心理健康培训总结
- 儿童电梯安全知识
- 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阿坝师范学院《酶工程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陆川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临床研究质量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概括归纳类(非选择题)-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热点题型专项训练(解析版)
- 中学教育基础(上)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陕西师范大学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高铁信号与客运组织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投标方案文件
- 2025华能陕西新能源分公司招聘1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春《中考解读·英语》 课件 专题四 短文填空;专题五 读写综合
-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第五范式:演进、机制与影响
- 2024 北京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
- 《眼应用光学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