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革命的兴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美法)二、革命的成果——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立宪共和)三、制度的拓展——资本主义制度拓展(俄日意德)【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基本概念(教材53页)1.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制度的革命,实质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领导、对象、成果)2.资本主义制度,两层面:(1)经济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教材53页)(2)政治制度:实质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工具,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②政党制度: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①一、革命的兴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美法)美国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基因:17-18世纪大西洋世界的裂变】
在英国,圈地运动推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合对抗詹姆士二世的专制统治;北美十三个殖民地通过种植园经济积累财富,与英国议会关于税收权的矛盾日益尖锐;法国波旁王朝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虽促进工商业繁荣,但占人口90%的第三等级仍被封建等级制度束缚。
经济基础的变革催生了政治诉求的转变: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的天赋人权学说在英国光荣革命(1688)中得到实践,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的著作通过秘密渠道传入北美殖民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当旧制度无法容纳新兴阶级利益时,暴力革命或非暴力政变便成为必然选择——英国通过议会妥协完成权力转移,美国以独立战争建立共和政体,法国则以激进方式彻底摧毁封建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宗教改革遗留的清教精神、殖民地自治传统与启蒙哲学共同构成了革命的思想土壤,而国际环境的变化(如七年战争削弱英国殖民控制、普鲁士崛起牵制法国精力)也为各国革命提供了外部条件。【合作探究】(1)列举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2)三国革命的面貌呈现出怎样的差异,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知识总结】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背景?(一)共同背景1.经济基础的变革: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政治体制的障碍: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美国)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3.思想理论的指导: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理论基础和舆论宣传;4.社会矛盾的激化:封建专制(殖民统治)激化社会矛盾,人民普遍不满;5.国际环境的影响:七年战争(1756—1763年)、普鲁士的崛起造成有力的国际环境。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查理一世(1600—1649年)1.娶了信奉天主教的王后——亨利埃塔·玛丽亚(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妹妹);2.强迫苏格兰王国的人民接受他喜欢天主教的礼拜仪式,导致苏格兰起义;3.为镇压苏格兰起义,重新召开议会,要求议员同意征收新税,导致英国内战。【知识总结】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背景?波士顿倾茶事件——独立战争的导火索1773年,英国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该条例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极大愤怒,人们饮用的走私茶占消费量的十分之九。12月16日晚,一批富有正义感的波士顿人乔装成印第安人闯入三艘英国茶船,将342箱茶叶全部倒入了大西洋。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一)共同背景1.经济基础的变革: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政治体制的障碍: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美国)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3.思想理论的指导: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理论基础和舆论宣传;4.社会矛盾的激化:封建专制(殖民统治)激化社会矛盾,人民普遍不满;5.国际环境的影响:七年战争(1756—1763年)、普鲁士的崛起造成有力的国际环境。【知识总结】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背景?漫画: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宗教贵族,约10万人第二等级:世俗贵族,约40万人第三等级:平民,约2400万人。
(法国)前两个等级仅占总人口的2%,但是,他们拥有约35%的土地...被免除几乎所有的税;实际上,他们认为纳税是有失其身份的。
——《全球通史》【问题探究】三国革命的面貌呈现出怎样的差异(二)革命进程1、英国(1640—1689年):内战、共和、独裁、复辟、光荣革命(1)1640—1649年:革命爆发,两次内战,查理一世被处死,克伦威尔当上共和政体的首脑(2)1653—1658年:克伦威尔军事独裁(3)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先后当政;(4)1688年——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被推翻,议会迎回他的二女儿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共治英国(不流血的政变)(5)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6)1701年——《王位继承法》:否定君权神授2、法国(1789——1799年,结束时间有争议)(1)1789年:爆发,攻占巴士底狱,发表《人权宣言》(内容)(2)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3)1799—1815年:拿破仑确立军事独裁统治(如何评价)(4)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民法典》颁布(4)1848年第二共和国建立;1852年第二帝国建立;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一票宪法)3、美国(1775—1787年)(1)开始: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
(2)独立:1776年《独立宣言》(3)胜利:1781年约克镇大捷,打败英国
(4)承认:1783年英国承认独立(5)制宪:1787年宪法1804年【合作探究】三国革命的面貌呈现出怎样的差异,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三)革命面貌差异及原因1.英特点:温和渐进性、保守妥协性。(1)议会斗争的政治传统;
(2)广泛殖民缓解矛盾;(3)资产阶级新贵族众多;
(4)普通法系的韧性。2.法特点:激烈性、艰巨性、反复性(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2)政治:历经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封建势力根深蒂固;(3)外部:大革命引起欧洲封建君主的仇恨与恐慌,
他们联合起来多次组织反法联盟干涉革命。3.美特点:双重性(民族独立运动民主革命运动)(1)缺乏封建传统;
(2)地理隔绝优势;(3)清教的民主精神
(4)地方自治传统。材料一:自1215年《大宪章》颁布以来,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王在法下、王权有限”的政治传统,议会作为地方精英的代表机构,长期参与国家治理。在革命中,议会始终是斗争的合法性来源,而非通过暴力推翻旧制度。材料二:英国的普通法系强调传统和先例,社会变革往往通过法律程序而非革命手段实现。例如,1689年《权利法案》其内容多援引《大宪章》。体现对传统的尊重。二、革命的成果——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立宪与共和)二、革命的成果——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1.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1)内容: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易错提醒:国王保留有行政权(2)意义:“议会至上”原则确立,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2.发展:1701年——《王位继承法》(1)内容:教材52页(2)意义:君权神授被否定,国王权力的来源转移至议会。英国的责任内阁制(p54页)
责任内阁制,又称"议会内阁制"。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光荣革命”前,国王经常召集少数重要人物在自己的密室开会,商讨政事,由此形成内阁制的最初萌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在少数大臣的参与下召开,权力受到限制的国王逐渐不再出席。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即乔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18世纪初,在当时多数党领袖、财政大臣沃波尔主持下,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沃波尔成为首任首相。3.成熟: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1)含义:也称"议会内阁制"。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制度。(2)意义:行政权由国王转向内阁,国王统而不治,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成熟。(3)原则:①内阁对议会负责(权力中心在议会)
②集体负责制:阁员必须与首相共进退;“最年轻而伟大的首相之一:小威廉·皮特”1782年,因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冲击波,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福克斯—诺思内阁被迫辞职。1783年24岁的小威廉·皮特出面组阁,赢来了议会的一片嘲讽之声,下院多数议员反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但血气方刚的小皮特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在上院贵族的支持下,他大获全胜,得到新议会支持,并在大选中取得胜利,巩固了首相权力。“48小时首相”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即为首相。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M].问题:(1)当国王和首相出现矛盾,内阁如何应对?→集体负责制:首相率全体阁员集体辞职
(2)当议会和内阁发生矛盾时,如何解决?→内阁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4.发展:政党政治(1)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在议会里既斗争也妥协。(2)本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均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只不过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5.完善:议会选举改革→本质:权力由贵族逐渐转移至资产阶级和人民(选必1p12页)【自主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运行机制及特点。(p54页历史纵横)国王:是世袭元首,国家象征,“统而不治”;议会:(下院)由选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上院是贵族院,拥有司法权。首相:由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出任,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掌握行政权。内阁(政府)成员由首相提名任命,与首相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议会与内阁产生冲突时,要么内阁集体辞职,要么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重点理解)(1)三制合一: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2)议会至上: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3)统而不治:国王是世袭元首、国家象征;(4)以代议制为基础,责任内阁制为核心。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的新的文明。——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英国的政治制度可能是能够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和平等权利的最好的最理想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鸠7.评价(1)政治:保障资产阶级统治,调节国内矛盾,利于社会稳定;(2)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奠定制度基础;(3)世界:为他国的政治设计提供借鉴,推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4)局限:本质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工具。(二)法国议会共和制1、1789年——《人权宣言》(p53页)(1)内容: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意义: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以法律的形式否定封建制度。2、1804年——《拿破仑法典》(p53页)(1)内容:(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法典(3)意义:其他国家民法典的蓝本材料一:拿破仑曾得意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役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材料二:恩格斯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合作探究】如何评价拿破仑统治的历史意义?“他用刺刀将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镌刻在欧洲躯体上。”——霍布斯
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于1814年退位,随后被流放至厄尔巴岛。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1821年5月5日,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一、欧洲封建制度的掘墓人:拿破仑通过《民法典》系统化输出法国大革命成果,在征服地区废除领主司法权、教会特权及行会制度,建立法律平等原则。1807年《提尔西特条约》迫使普鲁士废除农奴制,德意志地区超过200万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行政改革打破封建割据,莱茵联邦将314个邦国合并为16个现代行政区,官僚考试制取代贵族世袭制。这些改革虽带有军事征服的强制性,却使契约精神取代人身依附,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二、现代国家体制的奠基者:拿破仑构建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原型:建立法兰西银行(1800)统一财政,设立省长制度强化垂直管理,创建公立中学培养专业官僚。1801年《教务专约》确立政教分离原则,将教会纳入国家管控。其创立的荣誉军团制度以功绩取代血统作为授勋标准,这种世俗化奖励体系被多国效仿。普鲁士在战败后启动施泰因改革,参照法式模式重组政府机构,印证了拿破仑制度的示范效应。三、民族主义觉醒的催化剂:军事征服意外激发被压迫民族的认同意识。1808年西班牙反法起义首次将"民族"概念写入政治纲领,德意志地区在反抗中催生出《致德意志民族》等思想著作。拿破仑将意大利半岛从14国整合为3个王国,客观上促进了统一思潮。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将东正教信仰与民族存亡绑定,为斯拉夫主义兴起埋下伏笔。这种民族意识的觉醒,最终反噬了拿破仑帝国,却为19世纪民族国家建立提供了精神动力。
四、历史评价的复杂性:拿破仑统治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既传播启蒙思想又实行军事独裁,既解放农奴又恢复殖民地奴隶制(1802)。其战争造成300万士兵死亡,却推动战地医疗、测绘技术跨越式发展。正如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所言:"他用刺刀将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镌刻在欧洲躯体上。"尽管维也纳会议试图恢复旧秩序,但拿破仑摧毁的封建特权再未完整重现。其统治昭示着:历史进步往往通过矛盾的方式实现,制度创新的生命力终将超越征服者本人的命运。“他用刺刀将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镌刻在欧洲躯体上。”——霍布斯3.拿破仑统治——欧洲现代性转型的加速器(理解,只抄红蓝字)(1)欧洲封建制度的掘墓人:通过《民法典》系统化输出法国大革命成果。以小土地所有制取代农奴制,官僚考试制取代贵族世袭制,契约精神取代人身依附,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2)现代国家体制的奠基者:建立法兰西银行统一财政,设立省长制度强化垂直管理,创建公立中学培养专业官僚,构建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3)民族主义觉醒的催化剂:军事征服意外激发被压迫民族的认同意识,加速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4)欧洲文化的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民主、独立、法治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政体:议会制民主共和制(2)特点:①总统制和议会制混合;②分权制衡;③宪法赋予总统很大权力,但在实践中由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实际权力十分有限,议会制民主共和制。特别注意:①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②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③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法律和议案;④参议院掌握最高司法权,没有分立出来.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以后,保守势力抬头,国民议会中一度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统治。但是,这些人中,有些希望波旁王朝复辟,有些拥护奥尔良王朝,还有些要求由拿破仑家族的人当皇帝,互相争吵不休。经过反复斗争,国民议会最后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三)美国的总统共和制1.《独立宣言》的发表与独立之初的邦联体制(≠联邦体制)(1)特点:各州权力大,邦联政府无实权,国家是一个松散联盟。(2)缺陷:阻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材料一:北美独立战争结束后,依据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美国实行邦联制。美利坚合众国由13个州组成,各州保持其主权、自由和独立。当时作为邦联政府唯一的机构邦联国会,由各州代表组成。各州代表相当于独立的各州派出的大使。国家真正的权力在各州,中央对对各州的公民没有直接管辖权,邦联国会颁布的任何法令须得到州政府同意后,才能对该州人民产生约束力。材料二:华盛顿神比喻:“邦联政府是用沙子搓成的绳子,一扯就断。”“各州的货币比厕纸还乱”。法国大使看戏:“美国?不过是13个臭脾气的共和国硬凑成个松散的吵架俱乐部。”2.标志——1787年宪法(p54页)(1)体现原则:①三权分立②联邦制原则: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③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2)评价——积极与局限①地位:近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经济:为美国稳定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③局限:奴隶制度;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公民权利;本质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宪法用墨水写的自由,用鲜血写着奴役。”——废奴主义者道格拉斯“宪法应把wethepeople写成wethewhitemen”——女权先驱斯坦顿【问题探究】有人说,政治的奥秘在于妥协。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对此进行说明。【重点理解】美国宪法中的五大经典妥协1.大州与小州:参议院(每州2席,保护小州)和众议院(按人口比例分配,满足大州);2.蓄奴州与自由州:奴隶按五分之三的人口计算;3.联邦政府与地方各州:联邦制原则4.政府部门间:三权分立,权力制衡。5.国会与民众:直接民选总统可能让“暴民”掌权,国会选举又易腐败,于是设立选举人团制度。华盛顿预言:“今天的妥协是明天的火药桶。”这些妥协塑造了美国政治基因,但也证明:宪法不是“完美契约”,而是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的“生存指南”。3.两党制的形成(同英国)(1)时间:19世纪30年代逐渐形成(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3)本质: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驴象之争:美国两党制的喻词,通常代指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竞争。“驴子”是民主党的党徽,“大象”是共和党的党徽,两党分别以驴和象作为自己的象征,源于德裔美国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的讽刺漫画。《独立宣言》发表时1878年(20颗星)建国时(13颗星)1960年至今(50颗星)从美国国旗演变看美国的领土扩张
西进运动将奴隶制矛盾从地域纠纷升级为全国性危机,共和党(反西扩奴隶制)的崛起与林肯当选,最终触发南方脱离联邦,内战爆发。西进运动既是美国扩张的“荣耀之路”,也是撕裂国家的“导火索”。
美国南北战争是联邦政府与南方11个蓄奴州之间的内战,核心矛盾围绕奴隶制存废与州权与联邦权力的博弈。19世纪中叶,北方工业州主张废奴并强化中央集权,南方种植园经济依赖黑奴劳动,竭力维护“州权至上”。1860年主张废奴的林肯当选总统后,南卡罗来纳等州宣布脱离联邦,成立“美利坚联盟国”,内战爆发。4.1861—1865年:南北战争(1)背景:南北矛盾(关税、西部领土建州、奴隶制)(2)转折: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3)结果:联邦政府胜利(4)意义:①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国家统一,利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②虽然废除了奴隶制,但黑人仍备受歧视。三、制度的拓展——资本主义制度拓展(俄日意德)三、制度的拓展——资本主义制度拓展材料一: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使俄国社会经济越来越落后于西欧。1860年,英国生铁产量超过俄国11倍。冶金工业是俄国农奴制工业最典型的部门,因而发展尤为缓慢。——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更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经济: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2)政治:阶级矛盾尖锐,农奴暴动不断(3)外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激化社会矛盾2.内容:教材55页3.评价:(1)积极: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2)局限: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5)以废除农奴制闻名,1861年签署《解放法令》,名义上解放农奴,允许土地赎买,但保留地主特权,未能彻底解决矛盾。推行司法、军事现代化改革,设立地方自治机构,提升行政效率。其改革虽推动俄国近代化,却激化社会矛盾,保守派与激进革命者对立加剧。1881年在圣彼得堡遭民意党炸弹袭击身亡。其政策兼具进步性与保守性,为20世纪革命埋下伏笔。意大利德意志背景国家的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王朝战争和人民革命普鲁士领导下的王朝战争过程(1)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2)1870年国家统一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局限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保留着封建残余,革命不彻底(二)19世纪70年代:德意统一
奥托·冯·俾斯麦(1815年-1898年),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德意志帝国第一任总理,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俾斯麦是19世纪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成功的战争统一了德国,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总理。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德君主立宪特点:立宪是虚、专制是实,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课堂总结1.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1)依据——启蒙思想(2)方式——温和渐进与激烈革命(3)过程——曲折反复(4)类型——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5)原则——分权制衡、政党政治、人民主权2.如何评价:教材p57页3.启示:(1)制度的确立与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操之过急。(2)制度的确立应该尊重历史和传统,选择符合国情的模式。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法国议会共和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皇帝总统元首产生方式世袭选民间接选举世袭议会选举元首任期终身制任期制(任四年,可连任两届)终身制任期制(任期七年,连选连任)元首实权无有有有政府首脑内阁首相总统皇帝总统政府产生方式议会中多数党派领袖担任总统任命皇帝任命总统任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皇帝议会行政权内阁首相总统皇帝、宰相总统,但须内阁部长副署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私人租房合同协议书》
- 2025-2030细胞免疫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科学防控近视幼儿园课件
- 2025-2030红榴石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粉底液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2030空气加湿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移动式发电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与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租赁合同模板(简化版)
- 2025-2030电信IT应用产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珠宝及相关商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5年高职)商务谈判教学课件全套电子教案汇总整本书课件最全教学教程完整版教案(最新)
- 嘉兴华雯化工 - 201604
- 骨科手术学课件:髋及大腿的手术入路及部分手术介绍
-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8章 8.2.1 幂的乘方
- 桥梁线形与变形检测检测方法实施细则
- 三级医院服务能力指南2022
- 除法口诀表(完整高清打印版)
-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词语表带拼音
- 中国饮食礼仪(课堂PPT)
- 张素芳--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特色与临床应用完整版
- 河北省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管理规定---精品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