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知识竞赛试题集_第1页
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知识竞赛试题集_第2页
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知识竞赛试题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试卷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综合试卷第=PAGE1*22页(共=NUMPAGES1*22页)PAGE①姓名所在地区姓名所在地区身份证号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所在地区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3.不要在试卷上乱涂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一、选择题1.环境工程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

a.物理法

b.化学法

c.生物法

d.以上都是

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水质指标?

a.pH值

b.总大肠菌群

c.氨氮

d.臭氧

3.水处理过程中,以下哪种药剂不属于混凝剂?

a.明矾

b.硫酸铁

c.聚合氯化铝

d.氢氧化钠

4.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沉淀反应通常指:

a.溶解度积

b.离子交换

c.吸附

d.酶反应

5.我国水污染治理的主要技术路线是:

a.废水收集、处理和回用

b.雨污分流

c.污水深度处理

d.以上都是

6.生物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污染物去除效果

b.节约能源

c.降低污泥产量

d.以上都是

7.以下哪项不属于水质检测项目?

a.氨氮

b.镉

c.色度

d.噪音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d

解题思路:环境工程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涵盖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这三种方法都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基本原理。

2.答案:d

解题思路: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臭氧不是规定的水质指标,而pH值、总大肠菌群和氨氮都是规定的水质指标。

3.答案:d

解题思路:混凝剂是用来使水中的悬浮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以便于沉淀或过滤的药剂。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通常不作为混凝剂使用。

4.答案:a

解题思路:沉淀反应通常指的是溶解度积的概念,即溶解度乘积小于溶解度积常数时,溶质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5.答案:d

解题思路:我国水污染治理的技术路线包括废水收集、处理和回用,雨污分流,以及污水深度处理,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6.答案:d

解题思路:生物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可以增强污染物去除效果、节约能源和降低污泥产量,因此选项d是全面的。

7.答案:d

解题思路:氨氮、镉和色度都是水质检测项目,而噪音通常不是水质检测的内容,因此选项d是不属于水质检测项目的。二、填空题1.水处理过程中,萃取法是通过改变物质的溶解度,使其从水中分离出来。

2.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4个标准,每个标准包含若干个指标。

3.在生物处理法中,矿化过程是指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稳定无机物的过程。

4.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除磷方法,通过加入铝盐或铁盐使磷酸盐难溶的沉淀物。

5.离心机是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

6.吸附法是利用物理吸附原理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

7.在污水处理中,浓缩是一种有效的污泥处理方法,它通过脱水使污泥体积减小。

8.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氧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常用方法有化学分析。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萃取

2.4

3.矿化

4.化学沉淀,铝盐或铁盐

5.离心机

6.吸附,活性炭

7.浓缩

8.溶解氧,化学分析

解题思路:

1.萃取法是水处理中通过溶剂将某些物质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从而实现分离的过程。

2.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Ⅱ、Ⅲ、Ⅳ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水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

3.生物处理法中的矿化过程指的是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等。

4.化学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试剂,使水中的磷元素以沉淀的形式从水中去除,常用的试剂有铝盐和铁盐。

5.离心机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实现固液分离。

6.吸附法利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活性炭是常用的吸附剂。

7.污泥浓缩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降低污泥中水分含量,减小污泥体积。

8.溶解氧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三、判断题1.水处理过程中,物理法是最主要的水处理方法。()

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物理法在水处理中虽重要,但并不是最主要的方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也是水处理中的关键方法。

2.在污水处理中,氮、磷污染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大于重金属污染。()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氮、磷污染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能引起藻类过度生长,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而重金属污染虽然危害性大,但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3.离子交换法是去除水中溶解盐分的有效方法。()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溶解盐分,是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4.在水处理过程中,消毒剂只用于杀死病原微生物。()

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消毒剂不仅可以杀死病原微生物,还能用于灭藻、灭卵、灭幼虫等。

5.生物膜法在水处理中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废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生物膜法在水处理中的优势主要在于去除污染物,如有机物、氮、磷等,但不是直接实现废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6.水处理过程中的混凝反应,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中的浊度。()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混凝反应通过絮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聚集形成絮体,从而降低水中的浊度。

7.在水处理过程中,反渗透膜技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污染物去除。()

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反渗透膜技术主要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离子、分子等微小污染物,但不是所有类型的污染物都适用。

8.水处理过程中,污泥处理的方法有:焚烧、填埋和资源化。()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污泥处理确实包括焚烧、填埋和资源化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和处理后的污泥。四、简答题1.简述环境工程水处理的基本流程。

答案:环境工程水处理的基本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预处理(如格栅、沉淀)、一级处理(如物理沉淀、混凝沉淀)、二级处理(如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三级处理(如深度处理,如过滤、消毒)、污泥处理(如浓缩、稳定、脱水)和消毒处理。

解题思路:首先识别水处理的基本阶段,然后描述每个阶段的主要处理方法和目的。

2.简述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在水处理中的主要应用。

答案:

物理法:包括沉淀、过滤、离心、膜分离等,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颗粒物和部分有机物。

化学法:包括混凝、氧化还原、吸附等,用于去除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

生物法: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用于降解有机物,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解题思路:分别列出三种方法的主要应用领域,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3.简述生物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优势。

答案:

应用:生物膜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如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

优势:处理效果好,能适应多种污染物,处理过程稳定,占地面积小,能耗低。

解题思路:列举生物膜技术的应用实例,并分析其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点。

4.简述我国水污染治理的主要技术路线及实施意义。

答案:

技术路线:包括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和生态修复。

实施意义: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题思路:概述我国水污染治理的整体策略,并阐述其对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

5.简述水处理过程中的消毒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方法:包括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作用: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水传播疾病。

解题思路:列举常用的消毒方法,并解释其目的和效果。

6.简述水质检测在水处理中的重要性及常用检测方法。

答案:

重要性:保证水处理效果,保障水质安全,为工艺调整提供依据。

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如浊度、色度)、化学检测(如pH值、重金属)、生物检测(如微生物含量)等。

解题思路:强调水质检测的重要性,并列出常用的检测手段。

7.简述污泥处理的目的及常用方法。

答案:

目的:减少污泥体积,稳定污泥性质,防止二次污染。

方法:包括浓缩、稳定、脱水、干化、焚烧等。

解题思路:明确污泥处理的目标,并介绍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

8.简述水处理过程中的监测指标及监测方法。

答案:

监测指标:包括水质指标(如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水量、悬浮物、溶解氧等。

监测方法:包括在线监测、实验室分析、遥感监测等。

解题思路:列出水处理过程中需要监测的关键指标,并说明相应的监测技术。五、论述题1.结合实例,论述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在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解答:

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是水处理中的三大基本方法,它们在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物理法:例如过滤法是通过物理筛选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实例: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初沉池和细格栅就是利用物理法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化学法:例如混凝沉淀法是通过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体,然后通过沉淀去除。实例: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投加硫酸铝或聚合氯化铝等混凝剂,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生物法:例如活性污泥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实例:在生活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

2.分析生物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解答:

生物膜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具有以下应用前景:

生物膜技术具有高效、稳定、低能耗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处理各种有机污染物。

生物膜技术可以与物理法、化学法等方法结合,提高水处理效果。

生物膜技术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适用于处理水质波动较大的污水。

3.讨论水污染治理中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解答:

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难题及解决方法:

水污染源复杂多样,解决方法:加强污染源监管,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

水污染治理技术复杂,解决方法:研发新型水处理技术,提高水处理效果。

水污染治理成本高,解决方法:优化水处理工艺,降低运行成本。

4.针对某地区水质特点,提出一套适合当地的水处理方案。

解答:

以某地区水质特点为例,提出以下水处理方案:

针对高氮、高磷水质,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针对重金属离子污染,采用化学沉淀法;

针对有机物污染,采用活性污泥法。

5.论述水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及其重要性。

解答:

水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包括:

污泥资源化利用:将污泥进行资源化处理,制备有机肥料、建材等;

水资源回收:通过膜分离、蒸发等技术,回收处理水中的水分。

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重要性:

降低水处理成本;

减少污染物排放;

实现可持续发展。

6.分析水处理过程中监测指标与水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

解答:

水处理过程中的监测指标与水处理效果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监测指标可以反映水处理效果,如COD、BOD、SS等;

通过监测指标的变化,可以调整水处理工艺,提高水处理效果。

7.讨论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案。

解答:

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案:

污泥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恶臭、渗滤液等二次污染;

解决方案:采用封闭式污泥处理设施,加强渗滤液处理。

8.分析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及对策。

解答:

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及对策:

水污染源众多,治理难度大;

对策:加强水污染源监管,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推广水处理新技术。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物理法:过滤法,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化学法:混凝沉淀法,去除重金属离子;

生物法: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机物。

2.生物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高效、稳定、低能耗;

与物理法、化学法结合,提高水处理效果;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3.水污染治理中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污染源复杂多样:加强污染源监管,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

水污染治理技术复杂:研发新型水处理技术,提高水处理效果;

水污染治理成本高:优化水处理工艺,降低运行成本。

4.针对某地区水质特点的水处理方案:

高氮、高磷水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重金属离子污染:化学沉淀法;

有机物污染: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