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古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中古史封建社会近代史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史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并存西罗马灭亡(476年)新航路的开辟(150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观点十月革命(1917年)旧观点世界史分期世界古代史: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1500年: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世界近代史: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1917年十月革命。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世界现代史:
20世纪初至今。20世纪初,十月革命开启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纪。世界多极化、经济去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复习目标】
理解掌握世界古代史的重大阶段特征,并用具体史实说明。
世界古代史复习
【自主掌握】
1、依据讲义学会分析下列时期的阶段特征。
(1)远古时期
(2)中古时期(5世纪—15世纪)2、简述文明产生的前提和标志。3、请对文明的多元化进行解读,如何对待文明的多元化?4、古代文明有哪两种,试对这两种文明的扩张加以解读。5、欧洲中世纪前期的特征是什么,后期发生哪些变化?6、古代曾经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有哪些?生产效率提高社会分工播种收获定居记事管理阶级矛盾生产力根本原因前提部落战争一、简述文明产生地、前提、原因和标志。1.产生地:西亚、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2.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3.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三、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多样性1、原因(1)根本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如大河文明主要是农耕经济;海洋文明侧重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2)地理环境有重要影响,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促成了世界文明多样性。(3)交通条件的限制
(4)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
(5)政治体制的差异2、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表现区域表现古代亚非地区古代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凭借大河流域灌溉之利,发展农业生产,产生了国家,创造了文字,形成各具魅力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明的源头古代美洲美洲大陆在相对孤立的条件下,形成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个印第安文化中心,丰富了人类文明古代欧洲古代希腊城邦民主制、精彩纷呈的艺术文化成果以及罗马法制为欧洲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孕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遗产3、对文明多元化的认识1、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应该秉持平等与尊重,摒弃傲慢与偏见,加深交流对话。2、如何对待各具特色的文明:要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要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四、古代文明有哪两种,试对这两种文明的扩张加以解读。文明类型农耕文明海洋文明代表文明古代埃及、西亚文明古希腊扩展方式
武力战争殖民(移民)影响因素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②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④人地矛盾。①自身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优势;②海洋资源丰富,有利于航海和海外贸易;③工商业的发达。扩张影响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文明区域不断扩大,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中古西欧文明的多元特征:五、欧洲中世纪前期的特征是什么,后期发生哪些变化?基本特征中古后期的变化政治经济精神(文化)封君封臣制封建割据庄园与农奴制度基督教文化垄断王权加强,民族国家形成;城市自治;
议会起源工商业繁荣,城市兴起;庄园与农奴制瓦解;市民文化(世俗文化)大学兴起(世俗教育)政治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经济小农经济、农奴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文化基督教文化、市民文化、日耳曼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等六、世界历史上曾经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前6—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前4世纪)◎罗马帝国(前27—476年)◎拜占庭帝国(395—1453年)◎阿拉伯帝国(622—1258年)◎奥斯曼帝国(1299—1922年)2、文明的传播的途径有哪些?一、和平式①经贸往来:经贸往来是世界文明交流的基本形式,和平的经贸往来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人类文明的交流形式②人口迁徙:人口迁徙导致不同种族、文明的族群产生接触、相互学习和交流,大大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世界古代史上,西亚地区的人口迁徙最为复杂,文明交流也最为活跃。③国家统一:统一稳定的环境、国家政策的推动,不同文明的交往、交流将更加便捷。罗马帝国繁荣时期,亚非欧文明的交流速度加快,奠定了罗马帝国繁荣的基础。二、暴力式军事征服:征服者的文明占据优势地位,往往能够大大加快文明的传播速度。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大大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大规模交流和交往。【知识拓展】中西封建社会的对比(比较类题目)项目西欧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时间跨度约5世纪——1453年公元前221年——1840年形成背景希腊罗马文明,日耳曼入侵,基督教影响小农经济,地大物博,法家思想政治制度封君封臣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阶级矛盾领主与农奴地主与农民经济制度庄园制土地私有,小农经济为主城市发展自治传统,起步较晚无自治权,类型多,发展早思想文化基督教垄断文化儒家思想占主流
西欧中古时期的庄园
中国东汉时期大地主田庄
时间起源晚:9世纪开始形成,约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西汉末年(公元8年),豪强地主已经用田庄的形式剥削农民。东汉(公元184年-公元220年)盛行
途径
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自主地农民土地
主要是靠兼并买卖而获得庄园私有权程度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
相对而言则具有完全的私有权(封建土地私有制)
地租形态
以劳役地租为主,实物地租为辅
实物地租为主,劳役地租为辅
政治权力
西欧封建主对庄园内的农奴具有一种法权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结果庄园制瓦解后,西欧走上的资本主义道路东汉田庄的消亡并没有为中国带来资本主义同1、都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结合的社会基层单位;2、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军事上,都拥有私人武装; 4、劳动者与其领主有人身依附关系,劳动者都需要无偿的对其领主承担很多责任。比较中西方的庄园经济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什么异同点?相同1、市民阶级壮大。2、中小城市如雨后春笋出现。3、商品经济十分繁荣。古代西欧城市古代中国城市不同点作为经济中心而出现作为政治中心而出现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通过金钱赎买或武装斗争争取自治权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之下城市规模小,人口少,生产水平不高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商品经济发达[直击高考]BB1.(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30)公元前5世纪,波斯的一份契约记载,有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另一份契约记载,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据此可知,当时波斯()A.开始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
B.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C.成为西亚最早使用契约的国家
D.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2.(2024·安徽高考·10)古代埃及王表通常是指按照年代次序罗列统治者形象、名字和头衔的文献。约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王表中的大量王名写于王名框中,王名框上一般刻画有代表荷鲁斯神的鹰隼形象。新王国(前1550~前1069)时期,王表形制臻于成熟。据此可知,古代埃及王表()A.说明了象形文字的缘起
B.融合了宗教与王权的观念C.呈现了埃及神庙的兴衰
D.展示了分裂与统一的场景[直击高考]D3.(2024·山东高考·10)图2为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图3为19世纪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一份年表的片段。据此可知()A.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B.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C.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D.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4.(2024·山东高考·11)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A.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市场竞争日益加剧C.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D.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B5.(2024·江西高考·12)中世纪英国某市商人行会规章规定:除基尔特会员之外,任何人皆不得购买蜂蜜、油脂、腌青鱼、磨石、生革、生皮,或任何种类之油,亦不得开设酒馆;违反此项禁令者,一经查明属实,应即没收其货物归于国王。这反映该市()A.工商业经营范围大受限制
B.工商业者遭受国王的盘剥C.工商业自治得到王权支持
D.工商业发展导致行业垄断C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先秦出现的连作制在两汉发展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冬小麦种植的推广,为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提供了条件,麦类作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4~200倍,唐代北方麦豆两熟制普及。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明清随着美洲作物的传入、双季稻的推广,轮作物种更为丰富,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经济支撑。——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等材料二罗马帝国时期,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4世纪后,法兰克人从罗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年耕地的1/2。10世纪起,重犁的采用以及长达300年的大垦荒运动,扩大了耕地面积。三圃制渐渐流行,耕地依自然条件划分为三大块,分别进行春播(大麦、燕麦等)秋收、秋播(小麦、黑麦等)夏收和休耕。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13世纪,豆科植物加入轮种,谷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4倍。14、15世纪,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征逐渐形成。——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欧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异。(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和西欧古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影响。(12分)[直击高考]【答案】(25分)(1)中国土地连续耕作,西欧长期存在休耕;中国多种作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简约职场自我介绍
- 企业概述与发展战略
- 人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圆锥的认识》习题
-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普通物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莘县2025年数学四下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石家庄铁道大学《钢琴与即兴伴奏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强化学习 课件 第1章 强化学习概述
- 零部件试装报告
- 2024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房建工程监理大纲范本(内容全面)
- (完整文本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默写版1-144
- 《气胸护理查房》课件
- 肝脓肿的pbl查房
- 筼筜湖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护理身份识别制度课件
- 志愿者申请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