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生态养鸡1153养殖技术_第1页
别墅生态养鸡1153养殖技术_第2页
别墅生态养鸡1153养殖技术_第3页
别墅生态养鸡1153养殖技术_第4页
别墅生态养鸡1153养殖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墅生态养鸡1153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1.技术基本情况。该技术利用鸡别墅开展生态鸡放养时,1亩地放置1个鸡别墅,养殖生态鸡50只,鸡群更新日龄300天左右。将生态鸡品种特色与智能鸡别墅和放养鸡规模生产有机结合,可有效化解当前生态放养鸡自动化水平偏低、标准化程度不够和高端品牌产品缺乏等难题,是适应当前高端禽蛋消费市场需求的实用生态养鸡新技术。2.技术示范推广情况。已在湖北嘉鱼、新洲、京山、房县等地示范应用,省内外已建鸡别墅1.2万余栋,累计出栏生态鸡超过260万只,产值超6.5亿元,利润2.6亿元。3.提质增效情况。与传统生态养鸡模式相比,采用别墅生态养鸡“1153”养殖技术,生态鸡死淘率降低5%,产蛋数提高5枚以上,同时,鸡蛋洁净度提高10%,每枚鸡蛋售价增加0.15元,每只老母鸡售价提高5元,年只均增收节支25元以上。按照全省年养殖生态放养鸡3000万只计算,年增收节支达7.5亿元。(二)技术要点1.建设智能鸡别墅。选择地势平坦区域建设鸡别墅。单个鸡别墅可按照长2-3米,宽2-2.5米,椽高2-2.5米建设。多个鸡别墅应分开放置,间隔30米以上。鸡别墅要具有一定的保温防害防寒功能,内部安装栖架和底层格网,配备自动饮水、自动集蛋、太阳能LED灯、高清摄像头、自动感应门等智能设备。2.优选适宜品种。结合生产需要,选择江汉鸡、双莲鸡、麻城绿壳蛋鸡等蛋用为主的地方鸡种(配套系)或洪山鸡、郧阳大鸡、景阳鸡、清远麻鸡、旧院黑鸡等肉用为主的地方鸡品种或配套系。商品雏鸡苗应从规模大、信誉好、质量可靠的种鸡企业引进。育成鸡苗应注意体重均匀度达标、前期防控免疫符合要求。3.两段式轮牧放养。别墅生态鸡养殖应采取“前关后放”两段式生产。前阶段,鸡苗在舍内进行集中育雏育成。后阶段,鸡脱温之后,转群到鸡别墅,进行放牧养殖。为提高生态放养鸡生产效率,放养过程中可采取轮牧放养,以最大限度利用天然饲草资源,提升生态鸡养殖的效率水平。4.合理补充饲料营养。用于产蛋的生态鸡,放养期间一般按照70%杂粮+20%豆粕+10%青绿饲料配制饲料,产蛋期间使用艾叶、金银花、菊花、辣蓼草等中草药进行鸡群保健,实现无抗养殖。用于产肉的生态鸡,可适当降低豆粕使用量,增加能量饲料比例,提升产品品质。5.做好疫病防控。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及时做好鸡舍内清洗、消毒,按要求做好鸡群免疫,加强球虫、螨虫等常见寄生虫病防控,保证鸡群健康,确保生产安全。(三)适宜区域1.技术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湖北省内所有生态鸡养殖区域。2.2025年主要示范点。嘉鱼县、赤壁市、武汉市新洲区、南漳县、长阳县、京山市、钟祥市、红安县、英山县、蕲春县、孝昌县、宣恩县、来凤县、巴东县等地。(四)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别墅生态养鸡“1153”养殖技术的要求,1亩地1栋别墅鸡舍养殖50只进行生产,别墅鸡舍之间间隔30米以上,使生态鸡可以采食到足够的天然虫草资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五)技术支撑及依托单位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联系人:潘爱銮皮劲松吴艳联系电话:027-871561222.嘉鱼县林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联系人:张亮联系电话:177071589983.湖北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联系人:蒲跃进联系电话十、淡水设施渔业养殖尾水高效处理技术(一)技术概述1.技术基本情况。该技术针对陆基和水基淡水设施养殖过程中尾水连续排放、氮磷等含量高等问题,采用多级固液分离、生物净化与转化等核心技术方法,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手段提高淡水设施养殖尾水的处理效率,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超过90%,氮、磷去除率达65%以上,在实现尾水达标排放的同时,促进尾水的循环利用,节约养殖用水50%以上。2.技术示范推广情况。已在武汉、宜昌、十堰、襄阳、洪湖、公安等地15家经营主体示范应用,辐射推广至黄石、鄂州、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随州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13个市(州),覆盖37万立方米养殖水体。3.提质增效情况。该技术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初步估算,4000万亩养殖面积治理完成后,按总用水量(淡水)400亿立方米、节水50%计,每年可节约养殖用水200亿吨。通过尾水处理,可显著削减养殖尾水中固体悬浮物、总氮和总磷的含量,其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在65%以上。此外,每年通过此技术处理的尾水可减少水产养殖排污量超过25%。(二)技术要点1.多级固液技术。多级固液分离技术是尾水处理中的关键初级处理步骤,主要目的是从养殖尾水中去除各种大小的悬浮固体,分为粗级筛选、中级筛选和细级过滤。2.沉淀与絮凝技术。通过化学剂加速悬浮颗粒的聚集和沉降,从而快速清除水中的浊度和部分污染物。该技术在物理筛选之后使用,有效地桥接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的技术间隙,提高了整个水处理系统的效率和水质。常用的絮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3.生物净化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淡水设施渔业养殖尾水高效处理的核心环节,包括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系统。4.配套过滤技术。过滤技术是尾水处理的最后阶段,用于去除经过前序处理后仍存在的细小悬浮颗粒和部分溶解物,确保出水质量符合排放或再利用标准。①砂滤池:通过精细砂层过滤水中的悬浮颗粒,是一种物理过滤方式。②活性炭过滤: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化合物、余氯及某些重金属。③维护与替换:过滤材料需要定期清洗或替换,以保持过滤效率。(三)适宜区域1.技术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淡水设施渔业养殖尾水高效处理技术适宜于全省设施渔业养殖基地,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水质,还能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提供支持。2.2025年主要示范点。武汉市黄陂区、长江新区、宜昌市、枝江市、咸宁市咸安区、崇阳县、洪湖市、襄阳市谷城县、老河口市等地。(四)注意事项1.定制化系统设计: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养殖场进行个性化设计,充分考虑地理位置、水资源条件及养殖类型差异。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技术的适用性,还要考虑经济的可行性和操作的便捷性。2.技术选择与集成:精确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处理技术和设备。例如,在水质较差或养殖密度较高的区域,可能需要更高效的固液分离技术或更强的生物处理能力。3.环境影响评估:在技术推广前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确保技术实施不会对当地生态造成不利影响。考虑长期运行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变化,如底泥积累、重金属沉积等问题。4.政策与法规遵循: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关于水污染控制和水质标准的法律法规。与当地环保机构密切合作,确保所有操作均符合法规要求。5.系统的可持续运营:建立长效的运营和维护机制,包括定期的系统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