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学校_______年级_______姓名_______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____)2.4x=3是等式,也是方程。(______)3.所有自然数都有倒数,29的倒数就是924.两个不同的非0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________)5.一盒糖,小明先取走了其中的,小红取走余下糖的,两人取走的糖一样多。(______)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6.明明用1cm3的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体,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分别是如图所示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的表面积是()cm1.A.14 B.16 C.517.一盒酸奶,外包装是长方体,包装上标注“净含量650mL”。实际量得外包装长8cm,宽5cm,高15cm。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标注的净含量是()。A.无法确定真假 B.真实的C.虚假的,过大 D.虚假的,过小8.小明买了4本练习本,他付给营业员10元,营业员找给他6.4元。每本练习本要多少元?列出方程正确的是()。解:设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x元。A.4x=10+6.4 B.4(x+10)=6.4 C.10+4x=6.4 D.10-4x=6.49.“1×3×5×……×99×2”的积是()A.奇数 B.素数 C.偶数 D.质数10.1+2+3+4+…+3001的结果是(

)。A.奇数B.偶数C.不能确定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1.18÷_____=_____÷25=0.1.1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盒牛奶大约有250(______)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12(______)汽车油箱的体积大约是60(______)学校沙坑的容积大约是6(______)13.表示把(____)平均分成(____)份,表示这样(____)份的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是(____),再增加(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14.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头处不计),表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15.6和13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16.李敏植树24棵,死了4棵,成活率约为(______)%。17.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____)米,每段是全长的(____)。18.有12个苹果,其中11个一样重,另有一个质量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_____次才能保证找出这个苹果。1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25cm=()m700dm³=()m³400mL=()L20.下图是同一车站发出的甲、乙两辆车行驶路程统计图。(1)(________)车是匀速行驶的,平均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2)甲车第二次追上乙车的时刻是(________)。(3)甲车在(________)~(________)这个时间段提速较快,这段时间平均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21.直接写出得数.+=—=+=—=1—+=—=+=—=+=2——=22.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1)2﹣﹣﹣(2)0.8++0.2(3)15﹣5÷12﹣(4)68﹣7.5+32﹣2.5(5)﹣(﹣)23.解方程2X+15×2=48+X=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24.按要求画一画(1)画出图形A向右平移6格后得到的图形B.(2)画出图形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C.25.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形状画在方格图中。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妙想把府谷县城某天气温的变化画成下面的统计图。(1)妙想每隔________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从8:00到12:00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3)请你预测18:00的气温是________℃。27.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如果不要盖子,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材料?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8.如图,用三块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大理石拼成长方体形状的台子,表面积比原来减少36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台子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9.明明身高78米,聪聪比明明高18米,丽丽又比聪聪矮30.五(1)班的学生人数在40~50人之间,一次大扫除,按6人一组分组,则少1人;按8人一组分组,还是少1人。五(1)班有学生多少人?参考答案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它因数的数为质数,能被2整除的为偶数,2为偶数且除了1和它本身外再没有别的因数了,所以2既为质数也为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为奇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如9,15等既为奇数也为合数;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偶数与奇数,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可知,2既为质数也为偶数;9,15等既为奇数也为合数,所以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目的:明确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的区别,注意奇数不一定为质数,但除2之外的质数都为奇数。2、√【解析】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3、×【解析】略4、√【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把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最大公因数,公有质因数和各自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共有质因数的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和各自质因数的连乘积,所以两个不同的非0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理解,解题时要明确: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时,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共有质因数的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和各自质因数的连乘积。5、×【分析】小明取的是全部的,小红取走的相当于是全部的的,是全部的,显然是不一样的。【详解】,

小明取走的要多一些,两人取走的数量不一样,题干阐述错误,答案为×。【点睛】两个分数相同,但其所对应的单位“1”不同,其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也不同。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6、C【解析】略7、C【解析】略8、D【分析】总价=单价×数量,用付的钱-应付的钱=找回的钱。设每本练习本价钱是x元,买4本应付4x元,10元减去应付钱数,就是找回的钱数。据此解答。【详解】解:设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x元。10-4x=6.4故答案为: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要找出等量关系。9、C【详解】略10、A【解析】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由此判断出这些数中的奇数和偶数的个数即可确定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详解】共3001个数,其中有1500个偶数,1501个奇数,1500个偶数的和一定是偶数,1501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奇数;奇数加上偶数的和一定是奇数,所以这个算式的结果一定是奇数.故答案为:A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1、302【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18÷0.1=3025×0.1=2故18÷30=2÷25=0.1.故答案为30,2.【点评】乘与除的互逆运算: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2、毫升立方厘米升立方米【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体积和容积单位的认识填空即可。【详解】一盒牛奶大约有250毫升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12立方厘米汽车油箱的体积大约是60升学校沙坑的容积大约是6立方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体积和容积单位,可以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或物品建立标准。13、单位“1”725【详解】略14、541【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它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已知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即棱长总和是36厘米,先求出它的棱长,再由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解答即可.【详解】棱长:36÷12=3(厘米);表面积:3×3×6=54(平方厘米);体积:3×3×3=1(立方厘米);答:它的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体积是1立方厘米.故答案为54,1.15、178【详解】略16、83.3%【解析】略17、471【解析】略18、3【分析】因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如果左右两盘质量不一样,则天平会不平衡,利用此特点进行分组称量:(把质量较轻的那个苹果看做次品)(1)把12个苹果分成两组:6个1组,进行第一次称量,那么次品就在较轻的那一组中;(2)由此再把较轻的6个苹果分成2组:3个为1组,如此经过3次即可找出质量较轻的那个苹果。【详解】(1)把12个苹果分成两组:6个1组,进行第一次称量,那么次品就在较轻的那一组中;(2)由此再把较轻的6个苹果分成2组:3个为1组,进行第二次称量,那么次品在较轻的那一组中;(3)再把较轻的3个苹果分成3组:1组1个还剩1个,如果左右相等,那么说明剩下的一个是次品,如果左右不等,那么较轻的那个是次品,答:如此经过3次即可找出质量较轻的那个苹果,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是灵活考查天平的应用,方法还是杠杆的平衡原理。19、14,710【解析】略20、乙6012:0010:0012:00100【分析】(1)由图可知,乙车是匀速行驶的,平均速度=路程÷时间,路程是240千米,时间是12-8=4(小时),据此解答。(2)折线统计图中的第二个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甲车第二次追上乙车的时刻;(3)线段越陡速度越大,由此确定在哪个时间段提速较快,平均每小时的速度=该段时间的行驶的路程÷时间即可。【详解】(1)240÷(12-8)=240÷4=60(千米)乙车是匀速行驶的,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2)甲车第二次追上乙车的时刻是12:00。(3)(240-40)÷(12-10)=200÷2=100(千米)甲车在10:00~12:00这个时间段提速较快,这段时间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点睛】此题考查行程与折线统计图的综合应用,读懂统计图中包含的信息是解题关键,学会对公式路程=速度×时间的灵活应用。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21、;;1;;0;;;1;1【详解】略22、(1)(2)(3)14(4)90(5)【详解】略23、9【详解】略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24、(1)、(2)如图:【解析】略25、【解析】略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1)1(2)从8:00到12:00的气温逐渐上升。(3)19【详解】(1)横轴表示时间,根据不同的时间点确定测量间隔的时间;(2)根据折线的走势判断气温的变化情况;(3)根据气温的走势结合实际情况预测18:00的气温即可。27、110cm2100cm3【解析】10×5+(10×2+5×2)×2=110(cm2)10×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