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_第1页
吸氧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_第2页
吸氧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_第3页
吸氧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_第4页
吸氧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氧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一、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患者。

三、操作流程

评估1.核对医嘱,确认患者床号、姓名、诊断。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如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3.评估患者鼻腔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炎症等。4.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氧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或中心供氧装置。湿化瓶(内盛1/31/2蒸馏水)。吸氧管(鼻塞或鼻导管)。棉签、胶布、弯盘。氧气记录单。3.环境准备:病室整洁、安静、安全,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

操作步骤1.氧气筒吸氧法核对无误后,将氧气筒推至床旁,使氧气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冲出,随即迅速关好,以清洁气门,避免灰尘吹入氧气表内。接氧气表并旋紧,检查氧气表有无漏气,接湿化瓶,连接吸氧管。调节氧流量: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一般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检查吸氧管是否通畅,湿润吸氧管前端,将鼻塞或鼻导管轻轻插入患者一侧鼻孔,长度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用胶布固定吸氧管于鼻翼及面颊部。记录吸氧时间、氧流量,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观察患者吸氧效果,如呼吸、面色、意识等情况。2.中心供氧吸氧法核对无误后,将吸氧装置推至床旁。连接湿化瓶及吸氧管,湿化瓶内盛1/31/2蒸馏水。打开流量调节阀,调节氧流量至所需数值。同氧气筒吸氧法步骤58进行操作。

停用氧气1.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2.先取下吸氧管,再关闭氧气开关。3.记录停氧时间。4.整理用物,将湿化瓶内蒸馏水倒出,晾干备用,吸氧管及鼻塞或鼻导管按规定消毒处理。

四、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热、防油。氧气筒应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距明火至少5m,距暖气至少1m。2.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氧流量时,应先分离吸氧管与氧气装置,调节好氧流量后再连接。3.常用湿化液为冷开水或蒸馏水。急性肺水肿患者用20%30%乙醇湿化,可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4.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呼吸是否平稳、面色是否红润、心率是否减慢等,同时注意观察氧流量是否通畅,有无堵塞、漏气等情况。5.鼻导管应每日更换2次以上,双侧鼻孔交替插管。鼻塞可每日更换。6.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至0.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7.对未用完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便于及时调换氧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五、考核标准

操作前(20分)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5分)。2.用物准备齐全,放置合理(5分)。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状况、鼻腔情况准确,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氧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清楚,取得配合(10分)。

操作中(60分)1.操作步骤正确、熟练(30分)氧气筒吸氧法:开关氧气操作正确,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牢固,调节氧流量准确,检查吸氧管通畅,插入鼻导管深度合适,固定牢固(15分)。中心供氧吸氧法:连接吸氧装置正确,调节氧流量准确,操作步骤同氧气筒吸氧法(15分)。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10分)。3.观察患者吸氧效果及氧流量情况及时、准确(10分)。4.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规范,体现人文关怀(10分)。

操作后(20分)1.操作结束,妥善整理用物,记录准确(10分)。2.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清楚(5分)。3.询问患者感受,有无不适(5分)。

综合评价(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如操作熟练程度、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占10分)

六、评分细则

操作前(20分)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5分)着装不整洁2分未洗手2分未戴口罩1分2.用物准备齐全,放置合理(5分)用物缺少一件1分放置不合理1分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状况、鼻腔情况准确,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氧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清楚,取得配合(10分)评估不全面或不准确3分解释不清晰或未取得配合3分

操作中(60分)1.操作步骤正确、熟练(30分)氧气筒吸氧法开关氧气操作正确,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牢固,调节氧流量准确,检查吸氧管通畅,插入鼻导管深度合适,固定牢固(15分)开关氧气操作错误3分连接不牢固2分氧流量调节错误3分吸氧管未检查或不通畅2分鼻导管插入深度不合适或固定不牢固2分中心供氧吸氧法连接吸氧装置正确,调节氧流量准确,操作步骤同氧气筒吸氧法(15分)连接错误3分氧流量调节错误3分同氧气筒吸氧法其他错误(参照评分)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10分)违反操作规程5分未做好"四防"(一处不符合要求)3分3.观察患者吸氧效果及氧流量情况及时、准确(10分)观察不及时或不准确5分4.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规范,体现人文关怀(10分)动作粗暴或不规范5分未体现人文关怀3分

操作后(20分)1.操作结束,妥善整理用物,记录准确(10分)用物未整理3分记录不准确或未记录3分2.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清楚(5分)交代不清楚3分3.询问患者感受,有无不适(5分)未询问3分

综合评价(10分)1.操作熟练程度(5分):操作熟练、流畅得45分;操作较熟练得23分;操作不熟练得01分。2.沟通能力(3分):沟通良好,能有效解答患者疑问得23分;沟通一般得1分;沟通较差得0分。3.应急处理能力(2分):能正确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