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7年6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7年6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7年6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7年6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1月一、分析题(10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客,必须有自1.《茶馆》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首尾相连的完整故事,它是如何通过三幕相对独立的戏表现“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的?试结合作品主人公王利发的形象塑造加以说明。答:《茶馆》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该剧通过三幕相对独立的戏,巧妙地表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人公王利发形象的成功塑造。以下将详细阐述《茶馆》是如何做到这一以裕泰茶馆为舞台展现时代变迁裕泰茶馆是《茶馆》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也是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王利发作为茶馆的掌柜,其命运与茶馆紧密相连。第一幕发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此时的裕泰茶馆生意兴隆,王利发年轻精明,谨遵父亲的教诲,以“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为经营之道。他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官差、有钱人奉承讨好,对穷苦百姓则尽量敷衍。这一幕中,茶馆里人来人往,各种人物粉墨登场,有吃皇粮的旗人,有实业救国的资本家,也有说媒拉纤的地痞流氓,他们的言行举止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混乱和腐朽。通过王利发在茶馆中的周旋,我们可以看到晚清社会表面上还维持着一种虚假的繁荣,但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到了第二幕,时间来到了民国初年。尽管王利发努力改良茶馆,试图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把茶馆的后半部分改成公寓,以增加收入,但社会的动荡不安还是给茶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军阀混战,兵荒马乱,茶馆里时常有大兵、警察来捣乱,王利发不得不四处打点,勉强维持茶馆的经营。这时候的王利发,已经没有了第一幕中的那种精气神,他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谨小慎微,但依然无法摆脱困境。这一幕展现了民国初年社会的动荡和混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裕泰茶馆也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支撑。第三幕时,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更加黑暗腐败。裕泰茶馆已经破败不堪,王利发也变得苍老憔悴。他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茶馆上,然而在这个黑暗的时代,他的努力显得那么无力。美国兵、国民党特务横行霸道,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王利发试图通过“莫谈国事”的纸条来避免麻烦,但依然无法逃脱被压迫的命运。最后,在绝望中,王利发选择了自杀,裕泰茶馆也随之倒闭。这一幕深刻地揭示了国民党统治的腐朽和反动,以及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绝望。通过王利发的命运变化反映时代特征王利发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小商人形象,他善良、勤劳、精明,一心只想把茶馆经营好,过安稳的日子。然而,他所处的时代却不允许他这样做。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时代的不同特点。在晚清时期,虽然社会已经开始走向衰败,但封建统治的根基还在,王利发还可以通过一些传统的经营手段和人际关系来维持茶馆的生意。到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政治腐败,社会秩序混乱,王利发的茶馆面王利发的性格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发生变化。在早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气节,但在社会的压迫下,也只能靠卖菜为生。王利发与他们的关键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国民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展现了社会的众生相。通过对王利发这2.什么叫“先锋小说”?为什么它在经历了初创期(1985-1986)与鼎盛期(1987-1988)两个阶段后,作为答:先锋小说是指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小说创作潮流,其创作者主要有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等。以下先介绍其特点,再分析其兴衰原因:特点叙事革新:先锋小说在叙事上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创新。比如马原的小说常常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常规,在故事中不断提醒读者正在阅读的是虚构的文本语言实验:注重语言的形式美感和表意功能,追求语言的陌生化效果。例如主题探索:先锋小说不再局限于传统小说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反映,而是更注重对人性、存在、历史等深层主题的探索。苏童的《妻妾成群》通过讲述封建家庭中女性的命运,探讨了人性在压抑环境下的扭曲和挣扎,以及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兴衰原因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大量涌入,为先锋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文化环境。年轻一代作家渴望摆脱传统文学的束缚,尝试用新的手法和观文学自身发展需求:当时的中国文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面临着创新的压力。先锋小说的出现是文学内部寻求突破的必然结果,作家们希望通过对叙事、语言等方面的革新,为中国文学注入新过度追求形式:先锋小说过于注重叙事技巧和语言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说的内容和情感表达。这种倾向使得作品与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产生了较大差距,导致读者群体逐渐缩小。例如一些先锋小说作品情节晦涩难懂,语言过于雕琢,让普通读者难以理解和接受。缺乏现实关怀:先锋小说在探索人性、存在等主题时,往往脱离了具体的社会现实背景,缺乏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要求逐渐提高,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